步長發力8個生物1類新藥 5個或衝擊全球$10億市場

2021-01-07 金融界

來源:米內網

9月11日,步長製藥發布了生物製藥戰略規劃,公司稱將從本土化企業向全球化企業轉型。步長製藥正在全力打造生物製藥全產業鏈,通過建平臺、引人才、尋合作的模式,不斷增強生物製藥的研發實力。同時,公司將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的不同優勢,進軍海內外資本市場。此次公布的10個在研生物藥中,有8個為1類新藥,其中3個已經進入了臨床階段,最快的一個產品有望在2021年上市。

8個在研1類生物藥,5個有望衝擊全球$10億市場

表1:步長製藥在研生物藥品種

(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表2:已上市同靶點藥物市場銷售情況

(來源:上市公司公告、米內網跨國上市公司銷售)

此次公布的10個在研生物藥中,有8個為1類新藥,其中代碼為PTH、EPO以及BC001的三個項目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PTH的同靶點上市藥物為禮來的特立帕肽,2017年全球銷售額為17.49億美元;EPO的同靶點上市藥物有安進的Aranesp,2017年全球銷售額為20.53億美元;BC001的同靶點上市藥物有羅氏的的Bevacizumab(貝伐珠單抗),2017年全球銷售額為6688百萬瑞士法郎(約68.55億美元)。

代碼為BC004、BC005、BC006、BC007(原 B-193)以及BC008(原REMD-288、REMD-290)的五個項目在臨床前研究階段,其中BC004的同靶點上市藥物為羅氏的Trastuzumab(曲妥單抗),2017年全球銷售額為7014百萬瑞士法郎(約71.89億美元),BC008的同靶點上市藥物有百時美施貴寶的Nivolumab(納武單抗)和默沙東的Pembrolizumab(派姆單抗),2017年的全球銷售額也均破10億美元。

研發投入逐年加大,國內外新設公司積極備戰

圖1:2015-2018上半年步長製藥的研發投入情況(單位:億元)

(來源:上市公司年報、半年報)

最近三年,步長製藥的研發支出不斷上漲,2018上半年研發支出同期增長了48.57%,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也上漲至4.04%。

步長製藥為了開展生物製藥戰略,設立了北京步長新藥研發有限公司及美國公司SHEN ZHOU TECHNOLOGYLLC ,開展創新藥和仿製藥的引進、開展臨床試驗等工作。現已成功引入多項研發前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生物技術藥物,公司將繼續利用人才和資金優勢進行後續開發,加快仿製藥的研發效率,搶佔創新藥研發技術制高點。

此外,公司已投資近十億元在北京通州區永順鎮建設了步長製藥的科研中心大樓,目前正在規劃和配置全球最頂級的科研設備。公司已建立四川瀘州步長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先期用地 300 多畝(預計佔地616 畝),一期項目預計總投資 7.2 億元,已於 2016 年 6 月開工建設,建築面積7.4 萬平方米,基地建成後將同時具備臨床樣品生產和商業化生產能力。

資源來源:上市公司公告、米內網資料庫

相關焦點

  • 10個1類新藥、61個進口藥 2018步入「新藥年」
    據米內網統計,2018年國內共有10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61個藥品獲批進口,創造多個國內首個、全球首發、審評審批最快、研發投入最大、史上最強……截至目前,CDE共發布36批擬優先審評藥品名單,在今年獲批上市或進口的藥品中,絕大多數藥品獲得了優先審評資格,鼓勵創新的政策得以開花結果;從今年獲批上市的新藥的治療領域看,抗腫瘤藥(尤其是生物藥)、抗病毒藥物(包括B肝、C肝及HIV)是藥企們開發的重點領域
  • 智飛生物1類新藥宜卡正式上市
    5月10日,該公司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商品名:宜卡)正式上市,這意味著全球結核病防治迎來了新型診斷「武器」。中國防癆協會秘書長成詩明表示,宜卡的上市和推廣應用,將對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輔助診斷以及國家結核病免疫策略研究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 25個1類新藥、6大生物藥來襲,趕超正大天晴……
    米內網數據顯示,目前東陽光藥有31個新藥(不含原料藥及已上市品種)在研。首個生物製品已獲批,糖尿病產品線全布局,2023年底有望再上市6個新藥;取代正大天晴主導抗病毒化藥市場,2023年底前有望上市2個C肝1類新藥;6個抗腫瘤1類新藥中,5個為替尼類藥物,正大天晴、恆瑞、豪森、石藥、齊魯等國內藥企處於替尼類新藥/仿製藥研發第一梯隊。
  • 立足中藥、生物藥 進軍疫苗領域 步長製藥的轉型升級之道
    步長製藥生物製藥轉型主要布局實體瘤、乳腺癌等領域,目前有10項生物製品正在研發,部分製品已進入臨床II期至III期階段,覆蓋腫瘤、骨質疏鬆、貧血、關節炎、心腦血管等範圍。此外,生物藥在研項目已申請專利5項,其中4項已獲專利授權,同時已獲得合作授權使用5項獨家專利。
  • 10款1類新藥獲批臨床 86個藥品主動降價
    (國家衛健委)86個藥品主動降價 最大降幅73%近日,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於調整部分藥品供應價格的通知》。通知稱,根據企業申請,對於部分藥品的供應價格進行調整,調整之後的價格自2020年8月1日起執行。此次價格下調的藥品共86個,涉及73個品種,包括阿達木單抗注射劑、多替拉韋鈉片、羅紅黴素膠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等。
  • 11月CDE:5個1類新藥申報上市,正大天晴、揚子江、成都苑東生物...4...
    11月CDE共承辦藥品註冊申請897件       8個品種首次有企業申報一致性評價       5個1類新藥申報上市       卡瑞利珠單抗有新適應症上市申請       仿製申請中有7個品種為首家仿製申報       貝達藥業1類新藥鹽酸恩莎替尼膠囊獲批
  • 智飛生物1類新藥宜卡(R)正式上市 結核病防治迎來新型診斷工具
    5月10日,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股票代碼300122,簡稱:智飛生物)舉辦國家1類新藥——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宜卡?)上市的新聞發布會。本次發布會採用重慶、安徽、北京三地連線直播的形式呈現。
  • 步長製藥(603858.SH):困境反轉股 靜待時間的玫瑰花開
    在化藥領域,步長製藥培育的谷紅注射液、參芎葡萄糖注射液、複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複方曲肽注射液、銀杏蜜環口服溶液的年收入已經過億元且保持穩步增長。在生物製藥方面,步長製藥在研生物藥多達10種,在研項目已有4項獲得專利授權。
  • 智飛生物1類新藥宜卡正式上市,用於結核桿菌感染診斷
    5月10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智飛生物」)獲悉,該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下稱「安徽智飛」)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商品名:宜卡)5月10日正式上市。
  • 步長製藥IPO蓄勢待發 成功打造國內中醫藥雄獅品牌
    重金用於研發  中醫世家的淵源,讓趙步長、趙濤父子在新藥研究上不惜花費大量時間。比如,在研發腦心通上,趙步長就耗盡半輩子心血。  為了尋找突破心腦血管阻礙的蟲類藥引,他冒著生命危險,遍嘗了蠍子等許多有毒的蟲類藥物,最終經過上萬例患者的服用,才確認腦心通問世。  這種艱辛和付出不是誰都能承受的。
  • 67個新藥獲批臨床:恆瑞、先聲、石四藥...|石四藥|抑制劑|注射液|...
    阿達木單抗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全人源抗腫瘤壞死因子ɑ(TNF-ɑ)單克隆抗體,原研藥為艾伯維的Humira,最早於2002年獲得FDA批准上市。2019年修美樂全球銷售額為191.69億美元,雖已連續8年蟬聯全球「藥王」,但其銷售增長疲軟,銷售峰值為2018年的199.36億美元。
  • 最近11年獲批上市的1類新藥比此前23年翻10倍
    ◎ 科技日報記者 金鳳2008-2018年,我國有41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這41個1類新藥中,有10個都是2018年獲批的。2019年,又有12個國產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掐指一算,重大專項實施以來的11年,研發成功的新藥超過了專項實施前23年的10倍!
  • 32個國內批產的「中國1類新藥」 誰更具創新實力?!
    1. 2019年~至今/國產1類新藥4個2019年至今,共有4個1類新藥獲得了國內藥監部門的批產,分別是GV-971、可利黴素、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本維莫德。毋庸置疑,最為引得國內製藥屆討論的即為GV-971。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據《2018年全球癌症趨勢》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的癌症治療及輔助治療費用高達133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2.5%。美國、日本和歐洲五國(德、英、法、意、西班牙)的抗癌治療費用佔全球治療費用的74%,其中美國佔比46%,抗癌治療費用和輔助治療費用合計約為610億美元。隨著發展中國家對醫療質量要求的提高,未來五年,全球的抗癌藥市場預計將增加至1800-2000億美元。
  • 中國1類新藥研發管線速覽 — 東陽光藥
    12個小分子實體1類新藥,東陽光對中國新藥開發貢獻了不小的力量根據官網顯示其關注的四個治療領域即感染、心血管、腫瘤和代謝;12個1類新藥涉及臨床的各個階段:臨床申請2個,臨床一期8個,臨床二期1個和臨床三期1個。詳情如下:
  • 拿下14個重磅品種 「猛攻」600億糖尿病市場 首個1...
    片臨床申請獲受理、首個報產的1類新藥依米他韋獲批在即……今年以來,東陽光藥已有14個品種(31個品規)獲批上市,其中有7個品種為糖尿病用藥,深耕600億糖尿病市場;目前東陽光藥已有25個品種過評,3個品種被納入第四批集採。
  • 80億品種銷售腰斬,一批新藥首仿上市|神經系統化|新藥|上市|銷售|...
    近期,神經系統化藥中還有1個新藥及2個仿製藥的上市申請進入了「在審批」狀態,即將迎來好消息。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神經系統化藥市場規模超過1050億元。江蘇盈科生物製藥的4類仿製上市申請於2020年9月底獲批生產並成為首家過評企業,科倫作為大輸液龍頭企業,拿下這個重磅注射劑將有助於提高科倫未來的業績。美金剛2019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超過5億元,市場領軍企業為靈北。
  • 12個心腦血管獨家中成藥亮了!這個品種暴漲244% 同仁堂、步長...
    米內網預測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心腦血管中成藥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3.78%。4個超5億品種領跑,TOP20產品銷售佔比超6成,12個獨家品種搶眼,2大產品新上榜;TOP20品牌銷售均過億,同仁堂、天士力、步長......領跑。藥店心腦血管中成藥百億市場,同仁堂、天士力......
  • 手握首個國產長效抗艾新藥 前沿生物借力資本撬動產業發展
    2018 年 8 月,公司第一款新藥獲批上市,標誌著公司成為一家集新藥研究開發、生產製造及市場營銷為一體的創新藥企業。  作為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前沿生物自成立以來便聚焦長效多肽領域的新藥研發,針對未滿足的臨床與患者需求,注重差異化產品開發戰略。
  • 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一周微升0.82%|4個1類新藥獲批臨床,重磅創新...
    珍寶島、甘萊製藥等多個新藥獲批臨床在8月6日至8月13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最新一個發布周期內,珍寶島、甘萊製藥、文達醫藥、先為達生物均有1款創新藥獲批臨床,浙江醫藥、恆瑞醫藥、艾欣達偉、麓鵬製藥等多個創新藥的新適應症獲批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