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自家的房子被拆了,還要倒貼10萬住進樓房,看下網友怎麼說吧

2020-12-09 老虎觀社會

相信對於現在的很多老百姓來說,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手裡也有錢了,開始想辦法改造一下自己的住房。農村宅基地本來就比城市要大,所以大家蓋起房子裡更是將就一個排場和闊氣,一棟農村小樓蓋起來耗資也得好幾十萬。不過,隨著「合村並居」的實施,很多地方開始拆除農民就有的住房,合併原有的村莊,建立了新型的農村社區,人農民集中住進了樓房裡,和城裡人一樣過上了樓上樓下的小區生活。不過,農村的拆遷和城市的拆遷不一樣,城市的拆遷可以一下子拆出一個「富二代」,除了分房之外還可以擁有一筆不菲的拆遷費,而農村的拆遷則是無論怎麼賠償,最終算下來老百姓還得倒貼10萬才能住進樓房裡去。

很多農民對於這樣的拆遷補償和倒貼10萬住樓房的做法,抱著牴觸的心理,更多的人是認為農民一旦住進了樓房,居住的面積變小了,上下樓不方便了,農具什麼的更是無處擱置,一旦村莊被拆了將來靠什麼來生活?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農村的拆遷補償標準極低,拆掉的民房無法置換一套樓房,很多村民想要住進大一點的房子裡,必須得倒貼10幾萬才可以享受原有房子的面積。當然,在這種低補償標準之下自然會有村民抵制拆遷,成為了當地所謂的「釘子戶」,面對著家中田地被挖、作物被損毀、斷路斷電、房屋玻璃被砸碎等滋擾之後,最終還是會被強拆了。

而對於農村「合村並居」老百姓房子被拆之前,一方面是給農民畫了一幅美好的圖景,讓大家暢想了許多美好前景,比如說集體對農民進行電商培訓,做生意等,但是由於農民的基本素質太低,這樣美好的願景在他們來說一點都不靠譜。不過在「合村並居」的政策下,村民的房子被拆之後,還得倒貼十萬左右才能住進樓房,絕大多數地方都是「先拆後建」,而這些老百姓如何過渡,不過時臨時住進了簡易房子裡勉強容身遮風擋雨而已,每戶發放的安置費根本不夠生活。很多網友建議稱:「合村並居」是好事但要先把樓房蓋好了再拆遷,而且老百姓的房子應該一平米換一平米,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對於「合村並居」的拆遷賠償標準,山東菏澤一位網友稱:未免這裡是老百姓的房子拆遷賠償按照800元一平米來算的,但是想入住樓房的話價格是按照1600元一平米來算的,但是很多老百姓的房子質量比樓房要好,大多數都是近幾年翻修的新房,就這麼按照低價賠償拆遷了實在是不合算。首先農村帶院的房子,面積大約三四百平米,只算房子也得200平米,然後搬進100平米的樓房裡,還要老百姓自己再添加錢,換誰也不願意啊!整合資源是好的,但是這個成本讓農民承擔嗎?現在農民好不容易不那麼受歧視了,農村有套院子終於能讓城市的人羨慕一下了,現在又要被「合村並居」給剝奪了,農民天生就要做社會的最底層嗎?

還有網友認為:真正要想讓農民過上好日子,「合村並居」是可以的,但是要像城裡人一樣獲得同樣的補償。在城鎮化進程中,城裡人拆遷直接就能得兩套房子外加10萬拆遷補償款,農民的兒子把房子拆遷了還需要貸款才能在城裡買上一套房子!國家一窮二白的時候,農民面朝黃土的種地,而且還得上交公糧養著國家,到最後城裡人都有退休金和保險,農民卻一無所有。國家開始搞現代化農民工紛紛進城建設城市,到目前有給農民工交保險的嗎?也別說什麼節約土地,解決那點土地農民能多掙多少錢?一畝地一年收入1000塊,農民是靠這個發家致富的嗎?大多數農民是去城裡賣命打工才掙了點錢而已,單純靠那一畝地一千塊早餓死了!

面對這種拆了房子倒貼10萬住樓房的情況,有一位拆遷律師這樣說:不了解你們那裡的具體情況,但是農村拆遷補償國家是規定了標準的。農村自建房拆遷有三種補償方式,1. 有條件的,優先採取宅基地遷建安置,另補償房屋重建成本價;2. 純貨幣補償,就是房屋重建成本價+宅基地地價;3.房屋置換,相同地段按面積最低1:1。簡單的來說,有一個原則:不能改變原有生活水平。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還要貼錢,是肯定不合理的,希望農村的「合村並居」能夠真正回到公平正義和法治的軌道,真正把好事辦好。

大家對於農村的這種「合村並居」形式有什麼想說的,你能接受房子被拆倒貼10萬住進樓房的條件嗎?歡迎跟帖留言。

相關焦點

  • 黃河灘區農民,住進新樓房後的真實感受
    今年山東政府提出了「合村並居」,這是大好事呀,農民也可以住樓了,不用再羨慕黃河灘區居民住新樓了!但有媒體報導了農民倒貼錢住樓房的事情,這引起了大眾的熱議。這其實和惠民工程「黃河灘區居民搬遷」差不多,老百姓大部分也貼錢。花少量的錢,就可以住樓房,總體來說還是很好的!
  • 為什麼山東像著魔一樣,拆農民房子建社區?
    德州市因此只能靠貸款建社區,向農民收取建設成本,以及降低建設質量標準。結果就是,以前農民在自己房子住得好好的,現在非得被強拆搬進社區,還要自己出錢,搬進社區房子的質量差、面積小,社區也沒有可以存放農具的空間,距離承包地太遠,之前庭院種植蔬菜也沒地方了。
  • 獸爺:冠以「鄉村振興」的合村並居,怎麼演變成了扒農民房子的運動
    只用四年,他們就改造了近3000個村莊,搬遷安置6萬多戶農民,騰出建設用地指標近6萬畝。德州2008年開始試點「兩區同建」。「兩區」指把農民房拆了後,建集中社區、建工業園區。但武漢大學社會學系主任賀雪峰去調研後發現,工業園區沒人,企業不願意去農村,實際上只有一區;社區問題更多,樓房質量很差,樓房沒辦法放農具、糧食,農民更沒有錢交物業費。
  • 常州一樓房拆一半又原地重建 街道:以後還要拆(圖)
    原標題:常州一樓房拆一半又原地重建 街道:以後還要拆(圖) 常州一街道發生蹊蹺事:是之前拆錯了,還是現在蓋錯了?  咄咄怪事  拆了一半的房屋突然又原地重建  「都拆得差不多了,突然又翻建了,你說奇怪不奇怪!」有市民反映,五星橋北側橋堍中油泰富石油加油站東邊有10幢3層高的小樓房,排成一排。之前,這些房屋都已被徵用,房屋也已經開拆。三月底時,樓頂都已被掀開,門窗等都被敲掉。
  • 為了學校孩子們的安全 古藺七旬老人把自家房子拆了重修
    為了孩子們的安全 他把自家房子拆了12月1日,古藺山區的氣溫很低,金蘭街道新店子村馬地小學門口的公路內側,一幢新建樓房正在裝修。儘管大部分活已承包出去,但閔弟聰還是跟著跑上跑下、端茶倒水。新房子的外面,是一幢看上去並不陳舊,臨街有3個門面的兩層樓房,老兩口在這裡經營著一個超市。這是閔弟聰的老房子,春節後將被拆除。
  • 老房被拆,新房卻無蹤影!農民沒有房子住,當初承諾了啥?
    記者:當時為什麼沒讓這些拆房子的農民籤文件啊? 木蘭縣吉興鄉政府行政辦主任 許彥波:當時咱們告訴,必須經過本人同意。 記者:啊,對啊,那有相關的籤字嗎? 木蘭縣吉興鄉政府行政辦主任 許彥波:這得上村上找。
  • 明星真有錢,卡戴珊曬了自家冰箱:步入式冰箱比你住的房子還要大
    前兩天卡戴珊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家冰箱的照片,裡面只有除了水就是牛奶,立馬引起了大量的網友關注,紛紛吐槽:卡戴珊這是不食煙火,只吃空氣的嗎?酸我?卡戴珊分享了一個小視頻,立馬打臉了部分網友!卡戴珊曬了自家冰箱,步入式冰箱比你住的房子還要大,不得不感嘆明星是真有錢啊。進入了這個冰箱感覺就像是進入了超市裡的冷藏室,整個空間裡四周全是架子,感覺比我住的房子還要大。上面放著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旁邊的一排還擺放有聊天和乾果穀物,東西種類比較多,所以收納起來也是有很多講究的。
  • 看下浙江農村的房子,每家都是別墅小樓,網友稱北方農村差了20年
    相信對於很多農村的網友來說,家家都能夠住上別墅一樣的房子,是很多人的夢想。雖然現在很多農村人都喜歡在城裡買房子了,但是高昂的房價和鴿子籠一樣的小區,仍然比不上在農村修一座別墅一樣的房子。近日,有河北網友拍攝到浙江麗水某農村,家家都是別墅小樓的房子,感嘆北方農村比起來起碼差了20年發展。這樣的差別,也引來很多網友的留言。其中一位網友稱:南方孩子從小經商,北方孩子從小做作業,這或許是差別吧。不管怎麼說,相對於北方人來說,很多農村貧窮落後是不可否認的現實,甚至很多村莊內部的環境髒、亂、差就是不能容忍的。
  • 為什麼農村拆越拆越窮,城裡卻一夜暴富?
    新農村建設還在進行中,合村並居政策又來了,加上農村不再批宅基地;會有更多的農村人洗腳上田進城居住,原有的房子會拆掉。 在城裡,如果誰家的房子上寫有「拆」字,那麼,他家會一夜暴富成為千萬富翁,億萬富翁。
  • 山東臨沂拆平房強制上樓 農戶未獲補償住牛棚
    但最近,有山東臨沂沂水縣的聽眾給央廣新聞熱線400-800-0088打來電話,反映沂水縣高橋鎮閆家宅村在進行舊村改造過程中違背農民意願,他們是在「被強制上樓」。農民被「強制上樓」村民劉清培:書記叫我去說是談點事,我就說按拆遷補償法就行,只要你達到這個程度。但是這邊已經拆開了。記者:您正談著就拆了?
  • 市民在曉港名城買房 房子沒到手還得倒貼40萬
    半島記者 潘立超近日,市民楊先生和妻子劉女士向本報反映稱,他們2017年在曉港名城花了大約400萬買了一套房子,後來因為貸款不成功,沒有付清全部購房款,結果被開發商起訴,要求解除合同並支付購房款10%(約40萬元)的違約金,如今該小區房價比之前漲了一些,楊先生和劉女士花錢買的房子不僅沒有住進去享受到實惠,還要倒貼40萬元,這讓他們感到十分無奈
  • 結婚要10萬彩禮做的不對嗎?網友,這婚還是不要結了
    我什麼都沒要吧,我就想讓我媽舒服一次,我們以後好好過日子,我都快愁死了,你以為那10萬我們家就好過了?我媽不想讓我嫁那麼遠。男:娶不起我不娶了行嗎?就這樣吧。這就是事情的原本經過了,看完之後發現很難去說誰對誰錯,站在每個人的角度,他們可能都有自己的道理,網友們對此也是看法不一,我們看看各位網友怎麼說。
  • 熱文TOP10:33層的房子哪個樓層最好?住樓房幾層最好風水?
    熱文TOP10:33層的房子哪個樓層最好?住樓房幾層最好風水? 房天下  作者:房小研   2020-12-14 12:00 [摘要] 12月13日網友關注資訊榜出爐,「【33層的房子哪個樓層最好
  • 村民樓房白天被強拆成廢墟 警方回應拆錯了(圖)
    朱鼎兆 攝  家住淮安市經濟開發區南馬廠鄉的楊梅,最近幾天心情有點鬱悶,因為自家190平方米左右的3層樓房,竟然在大白天被一群陌生人開著挖掘機拆了。在拆除過程中,住在二樓的楊梅公婆被這群陌生人強行拖到室外,房裡的財物一件都沒有來得及拿出。  事情發生後,無論是當地鄉政府還是村民,誰都不知道楊梅家房屋到底是被誰拆除的。不得已之下,楊梅和家人向南馬廠派出所報案。
  • 農村統一規劃,農民住高樓,帶來3大好處,但農民也有2個擔憂
    在部分農村,還要實施村莊統一建小區,農民住樓房,這在合村並鎮的實施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因為合村並鎮都是新建的房子,最適合搞統一規劃。在已經實施合村並鎮的地方,基本都是把原來的幾個村子,合併成一個大的中心村,住房也從之前農民自己蓋的瓦房、平房、兩層樓房等各種各樣的房子,統一成了多層高樓。這應該是未來農村統一規劃住房的一個樣板。
  • 兒子住樓房,讓9旬老母住鐵皮屋,被拘時竟稱:我已盡了孝心
    今年6月份,郭老太居住的土坯房被拆除,她沒地兒住了。可是,兩個兒子明明都有經濟實力贍養老人,卻誰都不開這個口,不願意讓老人去自己家住。郭老太的大兒子,有一個兩層半的樓房。郭老太的小兒子,更是有一棟三層半的樓房。按道理說,給老人安排一間房屋,都沒有問題。可扯皮了一陣子,哥倆誰都不同意讓老人到自己家住。
  • 在農村10萬元蓋二層樓房,這是真的嗎?
    在農村建房講究的是成本低又實用,如今農民手裡也都有些錢了,家裡破舊的房子都想再翻新或重建。但是辛辛苦苦的血汗錢也不能太浪費,房子是用來住人的不是用來攀比的。農村建房有兩點,一個是居住性一個是生產性,用儘量少的成本蓋出最好的房子。
  • 那個花3萬在鶴崗買房的年輕人,為何倒貼8000也要把房子賣掉?
    如果到身邊有人說他花3萬塊買了一套47平方米的房子,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覺得匪夷所思。我們國家房價一路水漲船高的情況可謂眾所周知,3萬塊錢47平方的房子,如果不是被騙了,那就只有可能是房屋質量特別差或者周邊環境非常糟糕。畢竟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裡,上百萬的房價比比皆是,3萬連個廁所都買不起,所以聽著更讓人覺得荒唐了。
  • 合村並鎮中,用一個140平的四合院,換成90平的樓房,你接受嗎
    合村並鎮中,用一個140平的四合院,換成90平的樓房,可以接受嗎?近年來,隨著鄉村的大力發展,合村並鎮自然成了重點。因此在合村並鎮中,有的農民從中的得到了實惠,還有的農民覺得一些等值的房子並不合算。就拿我們這裡來說吧,在合村並鎮的問題上,農民們自然也是有很樂意的,當然也有一些不願意搬遷的農民,為什麼呢?主要是一些農民沒有要到合理的拆遷補償,我來說一下:我們這裡的一些城中村的舊村改造,也讓一些拆遷戶發了財,具體是怎麼換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