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食品添加物被醫學界認定會影響人體健康,臺灣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更直指,即使是合法添加物也一樣不安全,除了香腸、火腿等煙燻食品要少碰之外,包含麵條、米粉、豆腐、豆乾、番薯粉、醬油等眾多加工過的食品,若是加了黑心添加物,都有可能危害人體,一堆人因為這樣吃到洗腎。
根據《每日健康》報導,江守山列出7種對健康有疑慮的添加物,呼籲大家少碰:
1.去水醋酸鈉:是奶酪、人造奶油中常見的防腐劑,有可能導致畸胎。
2. BHA、BHT:常用於方便麵、口香糖、奶油中的抗氧化劑,有研究顯示恐有致癌性。
3.糖精、甜精、阿斯巴甜等人工甘味劑:經動物試驗顯示,糖精、甜精會導致膀胱癌,常見於蜜餞、瓜子、醃製醬菜;阿斯巴甜可能引起眩暈、頭痛、癲癇等副作用,常用於口香糖及代糖糖包。
4.亞硝酸鹽:常用於香腸、火腿、臘肉、培根中的保色劑,與食品中的胺結合後會產生致癌物亞硝酸胺鹽。
5.亞硫酸鹽:蜜餞、脫水水果、金針中常用的漂白劑,可能引起蕁麻疹、氣喘、腹瀉、嘔吐等症狀。
6.黃色四號人工合成色素:常見於餅乾、糖果、油麵、醃黃蘿蔔中,是石油工業產物合成,有害物質混入的機率較高,有致癌隱憂。
7.過氧化氫:有不肖業者會加在豆腐、豆乾、素雞、面腸、魚漿中,是用來漂白去除異味的殺菌劑,會刺激腸胃黏膜,吃多可能引起頭痛、嘔吐,已被規定食物中不得殘留。
江守山呼籲少碰加工食品,儘量吃看得到原形和原味的食物,可降低吃下過多食品添加物的風險;同時少吃外食,儘量在家煮,為自己的健康把關,較能預防毒從口入。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