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之初,一位老道士上清涼山北涼王府收徒,仙風道骨,背負桃木劍。
他所收之人,是涼王次子,天生痴傻,大字不識,唯獨生而金剛。十二年前,老道士給他取名徐龍象。
老道士姓趙,名希摶,是龍虎山上輩分最高的四位天師之一。
老天師沒能說動黃蠻兒,北涼王一樣勸不動次子,直到世子歸來,幾句話後,老天師帶著徒弟回了龍虎山。世人皆笑黃蠻兒痴傻,但老天師卻笑開了花,收了一個生而金剛的徒弟。
老天師沒有帶著徒弟上天師府,而是住在山腳下的一座破舊道觀,觀裡只有師徒二人。耐心傳授徐龍象「大夢春秋」,徐龍象卻是整天到山上摘山楂,堆滿了院子,等哥哥來的時候可以吃,老天師哭笑不得。
徽山大雪坪,劍神李淳罡一聲「劍來」重入陸地神仙,龍虎山上千餘柄劍應聲而去。四大天師齊聚天師府,憤恨不已,唯有趙希摶心裡樂開了花。
年輕時天賦滿滿,被預定為下任龍虎山掌教,但趙希摶生性灑脫,唯獨仰慕青衫仗劍的李淳剛,於是偷偷溜下山,將掌教之位留給了趙希翼。
徐鳳年帶著扈從遊歷江湖,到了龍虎山卻沒上天師府,就在山腳道觀,第一次對找希摶執晚輩禮,老天師坦然接受。是啊,徐龍象生而金剛,氣運太盛易遭天妒,若入天象必遭天劫,老天師傳授的大夢春秋恰恰是壓勝手段,將徐龍象的氣運轉嫁他人,待他如同己出。
隨著徐龍象漸漸開竅,每天越來越沉默,老天師坐在溪水邊,有些感傷,離別在即。徐龍象走到他身後,老天師起身,徐龍象彎腰幫老人拍掉身上粘著的草屑,孑然一身的老天師瞬間老淚縱橫。
徒弟終於還是長大了,黑衣少年打敗當年齊玄幀座下黑虎,騎虎下山,本來就只有師徒二人的道觀只剩一個老人。
老天師再次出場,是徐龍象不敵北莽劍氣近黃青,悍然入天象,引來天劫。
與此同時,龍虎山上,老天師瞬間臉色蒼白,迅速掐指,「徐鳳年,你這次要是護不住黃蠻兒,貧道這輩子還能活幾天,就在你家門口罵街幾天」。
老道士破天荒沐浴更衣,直上天師府,拜過祖師爺畫像,來到山頂。風雪中,老人盤腿而坐,輕聲笑道:「都說沙場有刀,不怕死於馬背,江湖有酒,不怕死於酩酊。貧道從來不敢殺人,連那酒也總喝不盡興,一生從沒有活得豪氣,最後走這一遭……且盡興!」
老人伸出手指,直刺雙眼。
「黃蠻兒,為師本事就這麼點,學不來開天門,連開天眼也這般勉強,若是仍然無法為你擋下天劫,莫怪師父啊!」
老人生前最後一刻,記起了前幾年山腳道觀裡自己徒弟的打鼾聲,一點都不清靜啊,可卻是讓老人最懷念。
祥符元年的冬末,天師府池中那朵位於最高出的紫金蓮花,瞬間枯死。
遠在西北替黃蠻兒擋下第七道天雷的徐鳳年,手中涼刀有紫金蓮花綻放。
已然入天象,一拳捶死黃青的徐龍象雙手無力下垂,嘴中咬著劍,整個身軀近乎嵌入第八道紫雷,身後一道模糊身影浮現,「黃蠻兒,幹他*的天劫」。
黃蠻兒艱難回頭,「師父」。
一代天師,就此消逝!
老天師的死,是書中最令我動容的畫面之一,當時讀到此處,我也雙眼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