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天師府 楹聯匾額全知道

2022-01-25 弘道暢玄

一、麒麟殿上神仙客

龍虎山中宰相家

天師府頭門楹聯相傳是明萬曆年間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撰並書。此聯上聯寫的是張良,漢高祖劉邦時曾建「麒麟閣」乃召開軍機大臣會議的地方,而「神仙客」指的是張良。杜甫詩云:「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下聯泛指歷代天師同,因自元代以來,天師都是世襲二品,其中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封留國公,贈金印視一品,故稱「宰相家」。全聯意為:張良是興漢功臣第一人,而他的後代(張道陵天師是張良位下十世孫)也是顯赫世家。

關於這副楹聯,民間流傳一則故事,說的是萬曆年間,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因登門請董其昌題聯,董其昌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就派人送來了上聯。誰知過了好多天一直都沒有下聯。張國祥只好再次登門,董其昌卻避見,董其昌的夫人對天師說:「董其昌到外面借錢去了」。天師一聽就明折了其中的意思,馬上送去紋銀五千兩。翌日,董其昌就派人送來了下聯,人們都說,張天師五千兩銀子才求得一副對聯。

二、道高龍虎伏

德重鬼神欽

此乃一副古聯,撰人不祥。1995年時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上海城隍廟住持陳蓮生道長造訪天師府,揮毫重書。此聯文雖淺顯,但對仗工整,顯現出一種威嚴的感覺。

三、道教聖地龍盤虎踞千古勝

人間仙鄉鬼斧神工十分奇

此聯乃1995年天師府二門竣工時,由江西師範大學教授、中國著名書畫家彭友善撰並書。全聯意思是:在龍虎山是道教聖地,聯中暗嵌「龍」、「虎」二字,福地(道教第三十二福地)仙鄉景色十分優美。

彭友善 (1911.7—1998),字至齋,號超真,別號虎癖居士。曾師從徐悲鴻、齊白石,終成一代大師,1936年為抗戰而創作的《同舟共濟》圖被選為江西之珍貴禮品祝賀蔣介石五十大壽,並長期懸掛在蔣的辦公室中。新中國成立後,任江西師範大學教授,中國美協江西分會第二屆副主席,為20世紀國畫的創作作出了開拓性的探索和貢獻。微信公眾號 道教那些事 歡迎搜索並關注。

四、坐鎮玄壇主萬民之福命

身騎黑虎為累世之金神

嗣漢天師府玄壇殿聯,撰人不祥。「玄壇」即祭壇,古代「封土為壇,除土曰墠」。「黑虎」按神話傳說乃財神趙公明的坐騎。此聯意為財神趙公明坐鎮玄壇,福佑萬民,所以成為民眾信仰的尊神。

五、手執金鞭常進寶

生財有道義為先

嗣漢天師府財神殿聯,撰人不祥。此聯除了表達民眾求財心願之外,著意提醒要遵守正道,典出孔子。:「君子愛財,求之有道」,求財也應守信義。但上聯「手執」與下聯「生財」對仗似不夠工整。

六、七寶騫林演說回生之道

九光蓮座提攜返魂之真

嗣漢天師府救苦殿聯,撰人不祥。「騫林」,道教傳說月中之樹林,借指一切仙境;「九光」語出《海內十洲記》「碧玉之堂……朱霞九光」,指燦爛的光芒。「蓮座」批菩薩聖真坐下的蓮臺。此聯大意是表達對道教尊神「太乙救苦天尊」救助死難的孤魂怨鬼的感恩之意。

七、文教展宏圖願群英品學兼優同登桂籍

昌明輝廣宇觀百業特精並茂齊運靈臺

文昌殿聯。「桂籍」取「蟾宮折桂」之義,表示金榜題名。「靈臺」,典出《西遊記》「靈臺方寸地,斜月三星洞」,原指心靈,些處借指神靈神世。此聯鼓勵天下學子努力學習,不斷進步,使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對仗工整,寓意渾厚。

八、清煙無欲祭蒼天德澤不盡

華燭有心映寶殿神光長留

天師府法籙局聯,撰人不祥。清煙本來無知無欲,卻可以祭天,故德澤不盡;華燭(華,同共)有心(心同芯)雖可燃盡,但神光長留,這是此聯的妙趣所在。

九、瑞靄接瑤天鬥轉星回靈鶴降

祥風飄玉闕燈熒燭晃彩雲飛

天師府鬥姥殿聯 撰人不祥。「瑞靄」指天之雲氣,「瑤天」指瑤池仙境。「玉闕」指天上宮闕。此聯描述了天上人間一派祥瑞和諧的景象,表達了人們對星鬥崇拜的真諦。微信公眾號 道教那些事 歡迎搜索並關注。

十、九天奧妙通三界

玄女良模貫十方

玄母殿聯。「九天」乃泛指,因「九」為陽數之極。「三界」,佛教和道教都把欲界,色界,無色界統稱為「三界」。些處又借指天上,人間,地獄。此聯之妙,在於把道教尊神「九天玄女」分拆至上,下聯之中,分中有合,合中有分。

十一、善惡到頭總有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

慈航殿聯,典出宋•王日休《集俗證書竹枝詞》「公門裡面好修行,半夜敲門心不驚;善惡到頭終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此聯為勸善止惡的經典語句。

十二、南國無雙地

西江第一家

橫批:相國仙府

天師府私邸門聯。這是一副古聯,歷史悠久,撰人不祥。

「南國」批中國南方;「西江 」原指「江南西道」即江西省。此聯氣勢宏偉,表述確切,不失為古今名聯之一。橫批「相國仙府」四字,為當代張貴華書,筆法蒼勁,頗具功力。

十三、道貫古今包宇宙

法遵自然馭人神

天師府三省堂前照壁聯,撰人不祥。此聯雖不見用典,卻涵蓋了《易經》和《道德經》的精華,不失為一副佳作。

十四、天降真人開道統

師傳道法定乾坤

天師府三省堂抱柱聯,撰人不祥。些聯巧嵌「天師」二字,表達了對歷代天師的崇敬之意,但上下聯有同字,似不夠完美。

十五、天有仁慈渡塵眾

師承妙法達蓬萊

三省堂抱柱聯,撰人不祥。此聯與「天降真人開道統,師傳道法定乾坤」有異曲同工之妙。「塵眾」指紅塵眾生,「蓬萊」指仙境。

十六、有儀可象焉管教妖魔喪膽

無門不入也誰知道法通天

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神像前聯,撰人不祥。「有儀可象」典出《易經》「太極生兩儀」,「象」者,像也。此聯大意是稱頌張繼先天師道法高深,上下聯一氣呵成,對仗工整。

十七、萬劫垂科受玉局通玄之旨

古今得道演金涵蘊奧之真

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神象前聯,撰人不祥。此聯與三十代天師府神像前聯似出一人之手。「玉局」借指道和經。傳說太上老君為張道陵說經,有局腳玉床自地而出,故以「玉局」名之。「旨」此處指宗旨或深奧的道理。「金函」,本指裝經的匣子,引伸為經文奧旨。此聯稱讚張宇初天師學貫五經,演教金科,不愧對「列仙之儒」的風範。

十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師府三清殿聯。此聯極其巧妙地引用《道德經》原文,稍加編排即成一聯,且切合「三清」之景,讀後令人遐思。微信公眾號 道教那些事 歡迎搜索並關注。

十九、金童玉女侍九龍十二天將揚道法

暮鼓晨鐘震四海九五仙尊布玄機

玉皇殿聯,撰人不祥。「九龍」、「九五」都是指至尊之意。該聯體現了玉皇大帝的崇高地位和天威的莊嚴,同時也暗批天師府道教祖庭的地位。構思巧妙。對仗工整。

二十、賜爵位膺一品儼然神仙宰相

開府儀同三司卓爾玄教宗師

天師府仁靖真人碑亭聯,當代徐才金撰文,著名書法家程相昭書。「神仙宰相」之說,典出清•婁近垣《龍虎山志》,有相士對張留孫(即仁靖真人)言:「異哉!九分神仙,三分宰輔也」。「開府儀同三司」一般是指朝廷對有功大臣賞賜的一種最高禮儀。玄教宗師張留孫曾獲此殊榮。此聯根據史籍典故,平鋪直敘,高度概括了張留孫的一生。

二十一、世爵久膺德綿漢代

元綱永握道闡名山

天師府宮保第門聯,約在明末清初宮保第建成時所撰。「宮保」乃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的通稱,明末,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五十一代天師張顯庸均贈「太子少保」,故有宮保第。

此聯樸實無華,但意境深遠,較好地凸顯了天師府的祖庭地位。

二十二、人知神仙居方外

吾識寸心在壺中

天師府廣緣齋聯,當代徐才金擬,丁波書。此聯雖巧用「方壺」、「寸心」之典,但上下聯第四個字「仙」與「心」同韻,在韻律上似欠火候。「壺中」暗隱一個「酒字」。

二十三、八卦涵宇宙

雙龍衛乾坤

天師府靈芝園,1995年江西師大教授,著名畫家彭友善撰並書。此聯為天師府靈芝園之「八卦門」而題,情景相宜,寓意高遠。

二十四、敕命恩隆綸綍素昭箕裘典

書蘊玄機法壇再續紫泥章

橫批:閣有經綸

天師府敕書閣聯,當代徐才金擬。「綸綍」:《禮記•緇衣》:「王言如綸,其出如綍」,後因之稱皇帝的詔令為「綸綍」。「箕裘」:《禮記•學記》:「良治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基意思是兒子往往繼承你業。此處指天師之位世代承襲。「紫泥」:古代皇帝詔書用紫泥封印,此處指上帝或帝王的詔命。「經綸」:經指經續,綸指綱綸,原意為籌劃治理國家大事。此處指學問,如「滿腹經綸」。

此聯巧妙地嵌入「敕書閣」(加橫批)三個字,又嵌入「敕書典章」四字。大意是歷代天師世代受帝皇的恩寵,經書籍通過法壇殿現玄機,切情切景。

二十五、 世事無常坎坷時許了願消了災定然轉運

青雲有路輝煌日惟正道守正氣皆可封侯

天師府轉運堂聯,徐才金擬,丁波書。轉運之說,典出《史記•留侯世家》,謂張良遇黃石公,從此時來運軒。此聯對仗尚稱工整,有勸善之意。

二十六、四方信眾一片虔誠祈福祿

三洞神仙十分靈驗降平安

天師府祈福堂聯,堂內奉福、祿、壽三星。徐才金擬,丁波書。

相關焦點

  • 龍虎山天師府楹聯匾額賞析|楹聯|張繼先|張道陵|張宇初|天師府
    一、麒麟殿上神仙客 龍虎山中宰相家天師府頭門楹聯相傳是明萬曆年間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撰並書。此聯上聯寫的是張良,漢高祖劉邦時曾建「麒麟閣」乃召開軍機大臣會議的地方,而「神仙客」指的是張良。杜甫詩云:「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下聯泛指歷代天師同,因自元代以來,天師都是世襲二品,其中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封留國公,贈金印視一品,故稱「宰相家」。
  • 龍虎山天師府昌盛百年的「秘密」
    歷史上有許多道教聖地,其中江西的正一教祖地龍虎山可謂是大名鼎鼎,在歷史上龍虎山天師府在元朝時期達到鼎盛。每一位龍虎山的天師都會被封為真人,至此以後龍虎山天師府便是符籙派第一大派,引領江南道教。龍虎山天師府能夠保持百年昌盛,其中肯定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 兩岸媒體人龍虎山探訪天師府:臺灣道教信眾基礎好
    華夏經緯網10月27日訊:(記者李昕)來貴溪龍虎山不可錯過天師府。由於行程的關係,「文脈傳承一江西古代書院文化行」兩岸媒體人在5點「下班」前,趕到了天師府,一睹這「道教祖庭」的風採。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千百年來生生不息。龍虎山作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其源遠流長的發展歷史和博大精深的豐富內涵讓世人為之驚嘆。
  • 訪龍虎山天師府: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染人間桃李花
    第三站是龍虎山天師府。清虛無為,善於包容,這是其能傳千年香燈之奧妙!南嶽參訪後,我們雲舟過萬重山,直奔江西鷹潭龍虎山而去,道教正一祖庭天師府藏在龍虎山層層環抱中;龍虎山奇而不高,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如龍走虎坐,江水、良疇圍繞,曲迴轉折成山水的迷宮,找了幾次才尋到路口,沿瀘溪江田間公路行十裡,到了天師府所在上清古鎮。
  • 《雪中悍刀行》:龍虎山下,天師府外有天師
    老道士姓趙,名希摶,是龍虎山上輩分最高的四位天師之一。老天師沒有帶著徒弟上天師府,而是住在山腳下的一座破舊道觀,觀裡只有師徒二人。耐心傳授徐龍象「大夢春秋」,徐龍象卻是整天到山上摘山楂,堆滿了院子,等哥哥來的時候可以吃,老天師哭笑不得。徽山大雪坪,劍神李淳罡一聲「劍來」重入陸地神仙,龍虎山上千餘柄劍應聲而去。四大天師齊聚天師府,憤恨不已,唯有趙希摶心裡樂開了花。
  • 龍虎山天師府、正一觀、大上清宮
    嗣漢天師府(又名大真人府),始建於北宋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是宋徽宗賜建給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居住的府第。原建於上清鎮之關門口,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遷建於長慶坊後遷今址。天師府為前宮後府式建築,是歷代天師曾經掌管天下道教事的辦公衙門,府內的「萬法宗壇」是道教正一派宗壇,有萬法歸宗之意。以此為標誌,確立了龍虎山道教祖庭的地位。正一觀位於龍虎山前,是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結爐煉丹的地方。
  • 江西龍虎山留傳奇,天師府為何被稱為宰相家?張天師並不是一個人
    元代,皇帝依然非常信任張天師一脈,當時的天師被忽必烈封為一品大員,地位相當於宰相,這也是天師府被稱為「龍虎山中宰相家」的因由。龍虎山天師府為坐北朝南格局,前面是風景旖旎的瀘溪河。進入天師府之前,首先看到廣場上一個巨大的八卦圖案,八卦圖後面是天師府的大門,大門的中上方懸掛著一塊牌匾,上書「嗣漢天師府」五個大字。
  • 拜訪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記
    龍虎山,在江西省鷹潭市,是祖天師張道陵煉丹之處,「丹成而龍虎現」,所以稱為龍虎山。龍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對於志在「尋找」洞天福地的易學之士來說,龍虎山自然是不能不去的。還有一個我不得不去尋訪的理由,因為龍虎山腳下有著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之一——「嗣漢天師府」,是道教的文化符號之一,天師府是道學愛好者必去的地方之一。窮遊之人,乘坐火車到達鷹潭,當晚棲息在鷹潭的小旅館中,對第二天的行程是非常的期待的。因為時間比較充足,我的旅遊規劃是第一天先去天師府,第二天再去龍虎山。
  • 獨家專訪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主持張金濤:敬畏自然 重視中醫
    (抗擊新冠肺炎)獨家專訪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主持張金濤:敬畏自然 重視中醫中新社江西龍虎山2月21日電 題:獨家專訪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主持張金濤:敬畏自然 重視中醫中新社記者 柳俊武 劉佔昆「敬天憫人、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一貫宗旨,協助國家抗擊疫情
  • 江西最美的古鎮,還有一座天師府,你去過嗎?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遊風物誌 江西省山清水秀,境內擁有眾多道教名山,比如說三清山、龍虎山等等,在龍虎山風景區裡面,還有一個千年清幽古鎮,藏了一座天師府,不知道你去過嗎?
  • 龍虎山天師府借國漫《一人之下》澄清:金光咒確實有,但護體很難
    近幾年,隨著國漫《一人之下》、《雪中悍刀行》的大熱,龍虎山天師府這個地名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知。天師府作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在我國的江西鷹潭是真實存在的,至於現任的第六十五代天師到底是誰菜鳥也沒搞明白,總之人家不叫張之維!
  • 《龍虎山張天師》一代天師張道陵
    最近一部好看的古裝劇,《龍虎山張天師》在騰視頻 愛奇藝 優酷三大平臺同時上線,影片講述了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為救好友文大人攜弟子王長前往巴蜀,卻捲入了一場驚天陰謀當中,發現文大人已被當地邪惡組織的教主古瑪殺害,弟子王長也被古瑪派人抓走,準備進行邪惡祭祀,張道陵堅持本心不被心魔所惑,阻止了殘害百姓的邪惡祭祀
  • 解讀龍虎山張天師未解之謎
    而從東漢張陵在鷹潭龍虎山創立天師道(正一道)以來,道教更是成為傳承中國文化的象徵,龍虎山天師府則成為道教傳播不絕的明證。   時光荏苒。道教祖師張陵也許不曾預料到,他的子孫至今已經綿延60餘代,歷時上千年,卻始終保持著對歷史深刻而巨大的影響。歲末年初之時,記者試圖從這紅牆碧瓦的府第中尋找一點道教的真諦,卻發現,不但道教神秘莫測,僅這60餘代張天師就給人太多神秘色彩,謎團迭出。
  • 龍虎山「五一」道教朝聖攻略,小江老師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同時,由於祖天師結廬修煉,所以廣義而言,天師所居之所,即為天師府。但是狹義來說,歷史上具體籌建的天師府,乃是始建於北宋崇寧四年(1105),系宋徽宗賜30代天師張繼先所建之私宅,原址建於上清鎮關門口(約位於現天師府東側,具體位置已不可考)。
  • 江西龍虎山留傳奇,天師府為何被稱為宰相家?張天師並不是一人
    在中國,儒釋道有著廣泛的民間基礎,本土道教留下的傳說最多,江西鷹潭龍虎山風景區內的天師府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東漢時期,張道陵在龍虎山煉丹,其後代在這一帶繁殖了1900多年,名人輩出,最有名的人是第30多歲的天使張繼善。
  • 龍虎山天師府,已傳承1900多年,為何如今逐漸沒落?
    後來,他雲遊四海,尋仙問友,遷雲綿山,結爐築丹,神丹練成,龍虎顯現,改稱龍虎山。再後來,花甲之年,悟透世間冷暖人生百態的張道陵走出龍虎山來到鶴鳴山,從江西來到四川繼續修煉傳道。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因為入教時需要繳納五鬥米作為學費,因此也被稱為「五鬥米教」。相傳,張道陵活到123歲才駕鶴西去。
  • 李銘漢故居的楹聯匾額
    過廳內楹聯匾額的內涵故居過廳內左右兩側,懸掛有兩塊橫匾,分別是「棠陰榆社」「賦去煩重」。關於這兩塊匾額,有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說在明代的涼州衛(今武威),有王(明肅王朱楧)、吳(允誠)、宋(晟)三府的耕地,明朝滅亡後,清政府將這三府的耕地統一編入武威縣,變更分配給當地農民耕種並收取賦稅,故名「更名地」。
  • 江西風景獨好|最美小鳥現身天師府,龍虎山親水文化旅遊季啟幕
    江西風景獨好|最美小鳥現身天師府,龍虎山親水文化旅遊季啟幕!,在炫彩燈光、舞臺煙幕和音樂節拍的渲染下,現場氣氛被瞬間點燃,雪津啤酒美食季作為2020龍虎山親水文化旅遊季的首場活動,率先啟動。這個夏天就來龍虎山暢快一「夏」!
  • 【天天自駕】龍虎山丨8月3-5日丨訪道龍虎山,敬禮祖天師
    龍虎山 聽說你美得不一樣龍虎山為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5A
  • 智窮與龍虎山天師府傳度的機緣
    一開始對道教並不了解,更不知道龍虎山這個地方。2016年的時候認識了一個朋友叫三平的,才了解了正一道,了解了道教簡單的一些文化。後來在快手上看見一個叫鏡曦先生的道長,讓智窮對道教有了濃鬱的渴望感。他也決定放棄原有佛教的基礎,入道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