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覽北京地壇公園,它已不是史鐵生筆下的那個地壇了,快去看看
大家知道北京在歷史上曾為六朝都城,在從燕國起的20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宮廷建築,尤其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的大規模的修建,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的城市。在這些眾多的歷史建築中,有不少祭祀場所,像天壇、先農壇;太廟、社稷壇等。喜歡的可以看看別的旅遊介紹。前兩天不少去雍和宮那邊辦事嘛,逛完了五道營,我地圖上看到地壇公園離我挺近的,於是去逛了逛。
-
京城鬧市尋幽(94):地壇公園春色如許
前一陣子寫了北京北二環到三環之間的四個公園,最大的遺憾,就是這天氣還沒「熟透」。樹木剛剛吐綠,鮮花尚未綻放,就顯得有點冷落。所以特意挑了個不錯的天氣,去地壇公園拍點片子。地壇公園離我上班地點很近,就相當於我日常散步的後花園。
-
東城區東北角閒逛,南館公園和地壇見聞
然後到馬路對面,就是南館公園,青少年時期無數次路過東直門內大街,也早知道這裡有個公園,卻三十多年始終未得一見,借著疫情期間,終於見到了真身。,小孩子放假在家,都到公園裡去,看著這些多人,我的獨行俠情節難以融入,只拍了一張照片作為打卡,就走了。
-
地壇與我們
來京的最初幾年,我住在地壇附近的和平裡北區,但去地壇公園只有寥寥幾回。一次是春節廟會,看的都是老北京的絕活兒。另一次是圖書展銷會,公園成了書市。兩次都是人山人海,記憶中至今還擁擠不堪。還有一兩次,純是閒來無事,入內一遊,東張西望,卻沒有發現哪怕一片小小的水面,讓我這個南方人有些受不了。
-
原野遊北京1:地壇公園,銀杏藏著金秋
說起秋天,銀杏變黃是一個標誌,地壇公園裡的銀杏樹引來不少觀賞的遊人。地壇西門的銀杏樹自西門進入地壇公園,道路兩旁的銀杏樹已經變成了金黃色最初了解地壇公園,是在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裡,那個時候,我就想有機會一定要去地壇公園走走看看。他用殘缺的身體,在地壇迸發出健全的思想和豐滿的人生,書寫了母愛的偉大,化解了苦難。這是史鐵生來過的地壇啊,我也來了。
-
北京地壇公園遊覽全攻略:歷史已有488年,同類規模僅次於天壇
6月初,我帶兒子在北京遊覽了地壇公園,特寫一篇遊園全攻略與大家分享。先請看我整理的地壇公園簡介:地壇公園又稱方澤壇,是古都北京五壇中的第二大壇。公園位於東城區安定門外大街,佔地43.04公頃。地壇公園現有古樹176株,樹種有側柏、檜柏、國槐、棗樹、榆樹、銀杏、楸樹。大部分古樹的樹齡已經超過300年,千姿百態且長勢良好,已成為公園的獨特景觀,尤以獨臂將軍柏、大將軍柏、老將軍柏三棵古樹最為著名。地壇公園1925年闢為「京兆公園」,1928年改稱「市民公園」,1957年恢復現名。
-
北京地壇公園,中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壇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個北京景點,這個景點就是北京地壇公園,建於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帝地神」的地方,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祭壇,佔地37.4公頃。說起來,地壇公園和天壇還是有淵源的!
-
今年地壇廟會已取消,歷年生肖吉祥物亮相西門
小編決定今年春節期間儘量不去人多的地方了。年前小編順道去地壇公園轉了轉,今年的地壇廟會已經是第35屆,之前哪年也沒有落下過,但今年小編不打算再去湊熱鬧了。十二生肖向來是人們喜聞樂道的形象,地壇廟會吉祥物採用的是擬人化的設計風格,雖然每年由不同人員設計,但是總體風格基本保持了一致。每年地壇廟會上除了西門處擺放的大型吉祥物之外,還有小型的吉祥物出售,售價不算便宜,旮旯兒之前也曾買過幾個作為春節禮物送給親戚朋友。龍年吉祥物的設計採用了小龍人的造型,看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為人所接受的的。
-
出國旅遊去哪裡?加拿大的這個城市,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感覺這個城市可以遊覽的東西有很多,我這次過來不過看到了它的九牛一毛。當初決定去加拿大的時候我們選擇了溫哥華,因為聽說這邊有很多封印,而且風景很好。然後我們也查了很多攻略,發現最適合遊玩兒的季節就是四月到十月,我們去的這一段時間,正正好是風景比較好的幾個月之一,這個時候這邊的氣溫是比較舒適,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
-
京城文化遊 地壇公園尋覓皇城文化
地壇公園 一九二三年八月日本東京大地震,被黜清帝溥儀為籌款救濟日本災民,而首次開放地壇。一九二五年闢為「京兆公園」,一九二八年改稱「市民公園」後荒廢,一九五七年恢復公園稱「地壇公園」,一九八一年以來,國家投資對公園的古建進行了修復,一九八四年五月地壇公園正式售票開放,並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晉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
靜靜的地壇
nbsp; 我們一家三口置身於北京地壇公園,是在作家史鐵生離世第二年的七月下旬。我深知若想感受作家史鐵生流連於地壇公園時的寂靜氛圍,只能憑藉自己的想像了。曾讀過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文中有過這樣的描述:他在生命遭受身體殘疾重創時,一度心灰意冷,他的母親,忍著肝部的劇痛,在心理上疏導他,在身邊陪伴他,偶然一次,推著輪椅,把他帶到了地壇公園。
-
北京書市從地壇到朝陽公園 讀者偏愛優質舊書
京華時報記者徐曉帆攝 從早年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地壇公園,再到今年的朝陽公園,書市承載著一些老市民的記憶。5月8日,為期一周的「北京書市」如約而至,由於工作日的緣故,第一天的書市並不擁擠。三聯書店、人民文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等老牌出版社的半價書依舊受讀者青睞,也有不少讀者專程來到「孔夫子舊書網淘寶一條街」,尋找優質舊書。
-
2019北京地壇公園國慶遊園活動時間+門票+預約操作指南
國慶遊園活動之地壇公園 地壇公園國慶遊園活動時間:10月1日、2日 地壇公園國慶遊園活動門票:10月1日、2日免費,但需提前預約 >地壇公園國慶遊園活動預約時間:9月20日-26日【以預約頁面為主】 地壇公園國慶遊園活動預約入口:美團APP 購票入口:已經結束
-
周末: 地壇和我
第一次去地壇公園,還是幾年前。那時候地壇公園書市十分聞名,不知道是不是跟史鐵生先生的那篇文章有關。這次,五一前夕,去了地壇地壇公園中間就是祈福的,四周有銀杏大道,還有養生園,很多寬闊的地方可以跳舞,打太極,打羽毛球等。最重要的還有跑道,健身娛樂兩不誤!
-
北京地壇公園銀杏大道遊人如織
北京地壇公園銀杏大道進入了最佳觀賞期,黃色的銀杏樹與蔚藍的天空搭配在一起特別耀眼,銀杏葉在陽光照射下顯得分外美麗。地壇公園西門外,牌坊內銀杏大道北門內側銀杏大道,比釣魚臺的更加古老,據說這些銀杏樹在修建地壇的時候就種上了
-
讀書行記|我遇地壇
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史鐵生《想念地壇》近日赴京出門辦事,辦完事情時間尚早。在這初春時節,帝都剛剛展露出一絲春天的氣息,於是琢磨著找個去處呆上一會兒。地壇公園南門史鐵生筆下的地壇,確切的說是地壇公園,他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周
-
地壇的秋 陽光、銀杏與紅牆 一個美好的午後
地壇公園也是北京秋天值得打卡的地方️2元的門票不但能拍到銀杏大道、楓葉、紅牆、餵鴿子,還可以看到古建築,簡直太值了️地壇公園有兩處銀杏大道:一處是在方澤壇到北門的路上,另一處在地壇牌樓到西門入口處我自己體驗下來,感覺第二處的人相對少,大家比較集中於在方澤壇那條道拍照。
-
京都賞秋好去處,地壇公園的銀杏大道醉遊人
北京,這個被稱為「皇城」的地方,秋天是最令人著迷的。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整個「皇城」都被秋色裝點的色彩斑斕。別的不說,單說那金燦燦的銀杏樹,鋪滿落葉的銀杏大道就夠讓人陶醉了。說起銀杏大道,你是不是第一個想到了釣魚臺的銀杏大道,這個最早出名的地方其實元素比較單一
-
地壇曾因溥儀為日本「賑災」開放為平民公園
北京有多少個壇? 老北京人會掰著手指給你數出九個: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社稷壇、先農壇、先蠶壇、祈谷壇、太歲壇。 地壇,雖然不像天壇那樣有名氣,卻也在北京人心中保存著溫暖的記憶。85年前,它的名字透著當時的時尚——平民意識,叫做「市民公園」。
-
與天壇相對,地壇是方形的,意為「天圓地方」
與天壇相對,地壇是方形的,意為「天圓地方」。地壇公園祭壇的威嚴,絲毫不亞於天壇的圜丘。而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更是增添了這裡的神秘感。雍和宮往北過了北二環便是地壇公園,這是北京五壇中的第二大壇,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場所,也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