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 地壇和我

2020-08-28 黃與綠

第一次去地壇公園,還是幾年前。

那時候地壇公園書市十分聞名,不知道是不是跟史鐵生先生的那篇文章有關。

這次,五一前夕,去了地壇。深深感覺到,住在附近的市民真幸福呀~

門票象徵性的2元,年卡更便宜!

地壇公園中間就是祈福的,四周有銀杏大道,還有養生園,很多寬闊的地方可以跳舞,打太極,打羽毛球等。

最重要的還有跑道,健身娛樂兩不誤!

步行2小時足夠遊玩,當然不包括睡覺遊戲時間:)

從北門進入~



聞名遐邇的地壇銀杏大道,秋天應該更美!


下面就是最喜歡的神馬殿!


雖然沒有開放,但可以眺望!

離開神馬殿往南走,靠著城牆,一片綠地,不遜色於紐約中央公園




一大株黃刺玫~


休閒娛樂亭,裡面是京劇表演!

在這意境下,小憩一會!

進入養生園啦

像是進入了牡丹花園,各種白牡丹,粉牡丹~二喬牡丹~







最後進入中心地帶,方澤壇!

沒有開放,偷偷往裡看!


綠地城牆,有幾個人在拍漢服!

西門出來~人好少呀


原來這才是正正正門!

到此一遊結束,下次帶個羽毛球拍來!


相關焦點

  • 我——地壇
    赴地壇小憩。暖陽抵近護城河。地壇經歷了四百多年的洗禮,褪去浮華。我與她只是半天的緣分,而史鐵生與她糾纏了半生。地壇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她靜靜的看著史鐵生在殘廢后無數次的徘徊在生死邊緣,無數次審視人生的意義。無數次自殺不成而後又樂觀的看待了苦難。
  • 史鐵生和《我與地壇》發表背後的故事
    史鐵生和《我與地壇》姚育明1986年我調到《上海文學》雜誌社做編輯,終於和史鐵生見面了。我的直感是:他的健康強壯超過了我所認識的所有人。他自在而豁達,說自己的腿就像說別人的一樣,經常把我逗笑,因此我也不擔心說腿的話題會刺激到他。
  • 史鐵生:我與地壇
    我在好幾篇小說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上就是地壇。許多年前旅遊業還沒有開展,園子荒蕪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總之,只好認為這是緣分。地壇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兒了,而自從我的祖母年輕時帶著我父親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的地方——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周圍,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了。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後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
  • 得閱讀|《我與地壇》讀書筆記
    書名:《我與地壇》 作者:史鐵生 《我與地壇》融入了史鐵生畢生的故事及感悟,從頭到尾,沒有一詞一句多餘。恍惚之間,即至結尾,還意猶未盡,語句讓人感到舒適,不拗口,且十分之美。大多小說,都差些意思,散文雖然美,卻又太短。這篇卻不然,有近於小說的故事,又有極度散文化的段落。
  • 讀書行記|我遇地壇
    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史鐵生《想念地壇》近日赴京出門辦事,辦完事情時間尚早。在這初春時節,帝都剛剛展露出一絲春天的氣息,於是琢磨著找個去處呆上一會兒。讀一篇文章也是如此,在合適的年齡合適的閱歷下閱讀才能真正領會文章的含義,正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以下引文部分沒有明確說明的均來源自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即便少年時學過這篇文章,但以當時的閱歷是不能完全理解作者深層次的表達的。推廣到古代詩歌也是這樣,前人挑選的精華,不如在年少時暫且記下,終究會在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再次閃現出來,繼而生出一種和創作者一樣的共鳴,體會到那種共情的暢快。
  • 我與地壇的深秋
    秋天的地壇 好幾個轉角的美令人窒息銀杏葉的金黃帶來的視覺衝擊力真的太強 讓iPhone用戶哭暈在廁所… 一走進地壇就想起史鐵生的那幾句「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但眼前的燦爛金黃還是讓人覺得自在坦蕩很多老人家遛彎 很多遛娃人群密度尚️太陽落得越來越早啦 一落太陽 深秋的味道就出來了入門兩塊 買不了吃虧買不上當快趁著銀杏葉金黃秋意濃濃去打卡叭
  • 原野遊北京1:地壇公園,銀杏藏著金秋
    說起秋天,銀杏變黃是一個標誌,地壇公園裡的銀杏樹引來不少觀賞的遊人。地壇西門的銀杏樹自西門進入地壇公園,道路兩旁的銀杏樹已經變成了金黃色最初了解地壇公園,是在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裡,那個時候,我就想有機會一定要去地壇公園走走看看。他用殘缺的身體,在地壇迸發出健全的思想和豐滿的人生,書寫了母愛的偉大,化解了苦難。這是史鐵生來過的地壇啊,我也來了。
  • 靜靜的地壇
    nbsp;     我們一家三口置身於北京地壇公園,是在作家史鐵生離世第二年的七月下旬。我深知若想感受作家史鐵生流連於地壇公園時的寂靜氛圍,只能憑藉自己的想像了。曾讀過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文中有過這樣的描述:他在生命遭受身體殘疾重創時,一度心灰意冷,他的母親,忍著肝部的劇痛,在心理上疏導他,在身邊陪伴他,偶然一次,推著輪椅,把他帶到了地壇公園。
  • 地壇與我們
    近一年間,我平均每周要到這裡一兩次——一般遊客可沒這麼高的頻率。如果我閉上眼睛回溯地壇公園,有兩個視像肯定會浮現:一是豔陽逆光下的楓香樹葉子,葉筋和輪廓給透射得清新碧落;一是人物畫卷般的世態飛揚,你來我往的場景中席捲著活力或動力。這兒有源源不絕的健身熱度,讓生存中的人添加歲月活力。
  • 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語文說課稿《我與地壇》
    【教材分析】《我與地壇》是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中國現當代散文、外國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讀課文。高中語文分別在第一冊和第三冊共安排了三個單元的散文教學,其中第一冊的散文教學要求要使學生在初中散文學習的基礎上對散文的欣賞能力有所提高。
  • [同步課堂]《我與地壇》的語言特色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是至情之文,至理之文。該文對靈魂、生命、情感直至死亡,都寫到了極致。他以全新的語言闡述了全新的思考,以獨特的語言抒發了濃濃的深情。所以,我們在品賞本文新鮮奇崛的語言時,必須緊緊聯繫本文的情與理。
  • 遊覽北京地壇公園,它已不是史鐵生筆下的那個地壇了,快去看看
    大家知道北京在歷史上曾為六朝都城,在從燕國起的20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宮廷建築,尤其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的大規模的修建,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的城市。在這些眾多的歷史建築中,有不少祭祀場所,像天壇、先農壇;太廟、社稷壇等。喜歡的可以看看別的旅遊介紹。前兩天不少去雍和宮那邊辦事嘛,逛完了五道營,我地圖上看到地壇公園離我挺近的,於是去逛了逛。
  • 從《我與地壇》的三重象徵意蘊,談史鐵生散文創作的藝術高度
    《我與地壇》是作家史鐵生的一篇思想內容相當深刻在現當代散文史上有著獨特意義的散文。文章以一個殘疾人的特殊生命感受,抒寫了人的命運與對命運的抗爭,在地壇中感悟到的生與死和人為什麼活著的人生永恆主題,以及母親的偉大堅忍對「我」的深刻感染教育和「我」在地壇中的再生。
  • 大年三十的北京地壇醫院:從容和擔當!
    我都不太記得了……」 他們是怎麼決定進入隔離區的?初進隔離區,是怎樣的狀態?熟悉隔離區後,又感受到了什麼?他們何時能走出隔離區?……都和隔離區有關啊。那好,我們就直接從他們進入隔離區說起。最終選擇相對比較優化的方式,來保證這個畫面和聲音的採集。」如今,醫護人員已經不再指導他們了,會放心地說:「你們自己穿吧,你們自己進去拍吧!」於是,人和機器全副武裝,上午拍攝4個小時,下午拍攝4個小時。8小時下來,李曉東說:「再出來的時候,就感覺人整個已經虛脫了。」晚上呢?一會兒我們會提到,夜裡地壇醫院的情景,僅接收轉院患者,就讓醫護人員的夜晚鮮少寧靜。
  • 快來地壇打卡,留住秋天的尾巴
    地壇公園銀杏大道和東門銀杏林,金燦燦的銀杏葉依然耀眼,周末來這裡拍照的市民絡繹不絕。圖為:地壇公園東門銀杏林,市民在林中擺姿勢拍照。
  • 北京的壇廟文化——逛皇地祗神的祭壇,讀史鐵生《我與地壇》
    地壇公園致力於打造生態園林和精緻園林,投入了大量資金,整體規劃,對園內道路和綠植作了大規模的整修和改造,使得昔日的皇家壇廟愈加古樸幽雅,莊嚴肅穆,成為國內外廣大遊人休息、遊覽、娛樂的園林文化旅遊勝地。北門右邊是奧林匹克文化活動廣場。這裡有大塊平地,很適合舉行一些演出活動。明清時的地壇分為外壇牆和內壇牆。
  • 地壇經典路線攻略
    地壇公園平面圖最佳經典路線:地壇南門—皇衹室—地壇齋宮因皇帝對皇地祇稱臣,所以地壇齋宮必須建在祭臺的下方,朝向和色彩都必須低於祭壇的規制。地壇的齋宮是皇帝在祭地的時候齋宿的地方,清代康熙、雍正等多位皇帝都曾經在這裡齋宿。
  • 東城區東北角閒逛,南館公園和地壇見聞
    之後便進入南館公園裡,說起這個公園,在十二年前,曾經在QQ上和一個女的約在這裡打羽毛球,結果第二天杳無音訊,到現在12年過去了,那個QQ號依然無人回應。想起南館公園,就會把這個小插曲的記憶想起來。 進入了南館公園,發現這個公園非常的小,只有2.6公頃,遊客暴多,大多是周圍的居民,小孩子放假在家,都到公園裡去,看著這些多人,我的獨行俠情節難以融入
  • 京城鬧市尋幽(94):地壇公園春色如許
    所以特意挑了個不錯的天氣,去地壇公園拍點片子。地壇公園離我上班地點很近,就相當於我日常散步的後花園。疲勞的時候,不要趴桌子上睡覺,只要來地壇走一圈,聽聽音樂,疲勞頓時緩解。地壇的門票是2元,月票5元,非常便宜。只不過是我平時忙,出差多,真的辦了月票,反倒很少來,所以每次都是買門票進去。
  • 地壇醫院HPV檢測可以手機看報告了!(附掛號攻略))
    地壇醫院皮膚科HPV檢測系統升級改造完成,2020年12月9日起新開的HPV檢測,均可實現通過京醫通微信直接查詢報告,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要專門跑一趟醫院取報告了。另外,地壇醫院每周五上午我的特需門診,變更名稱為「HPV綜合診治「專病特需門診。找我看其他病也可以掛號,我都可以正常接診。其餘門診時間執行下表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