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是如何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家校交流的?

2020-12-12 騰訊網

班級群是網絡時代家校聯繫的重要方式,但由於經驗不足,隨著新鮮感的褪去,不少班級群使用過程中的各類矛盾逐漸顯現。如何高效利用班級群,使之真正成為家校溝通的信息橋梁呢?

在上周的【每周一問】中,我們收到了很多老師睿智的留言,他們在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的家校交流方面很有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上周問題

您是如何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家校交流的?

@三水遊子:充分利用班級群,做好「立德樹人」系列群組活動

1.在群裡開展「科任老師」日值班答疑活動,解決家長疑問和孩子回家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諮詢。2.在群裡開展「日清-周結-月反思」展示活動,激勵「家校合育」活動不斷深入。3.定期召開「在線家委會」和「教子經驗分享會」等活動,指導和分享家庭教育。4.充分利用班級管理軟體,及時分享班級群,互聯互動,真正讓「立德樹人」落地生根。5.利用班級群,充分展示「自主學習 自主管理」的班級管理理念,以及「教為不教 學為會學 培養習慣 勤奮進取」的育人觀。

@江蘇省太倉市沙溪第一中學 陳玲:借力使力

面對學生的某些不良的習性,班主任如果多次在家長QQ群裡或微信群裡提醒,可能會造成學生和家長們的反感。但如果由同學發出來,就會更有說服力,也起到了提醒的作用。

因此,我指導班幹部們輪流發布「今天我想表揚誰」「今天我想提醒誰」的內容,內容以表揚為主、提醒為輔,我和任課老師在表揚的內容下面點讚和鼓勵,激發學生和家長的積極性。

@群媛 曾琴: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通過班級微信群進行家校高效溝通上。因此,班級微信群建立初期我會將一些規則發在班級微信群,讓家長們閱讀。

@江蘇省崑山市張浦鎮第二小學 徐文強:班級群,雙刃劍

班級群也是一把「雙刃劍」,過度依賴班級群也會讓老師的家校工作打不開局面。該家訪、面談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放下手機,把手向家長握去。

@近水:兩個高效群 功能不一樣

我班微信群建立兩個,一個是通知群,一個是學習交流群。通知群只發需要廣而告知的消息,不可回復,刷屏,目的就是讓家長知曉某些信息。學習交流群暢所欲言,家長老師可交流教育孩子中出現的困惑,好的做法,展示學生學習生活情況,分享優秀文章等等。

@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中學 蔣金娣:新聞表達

大大小小的班級活動有不少,每一次活動我都要製作新聞(文字+圖片)上傳到群裡,家長們感興趣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主動要求為班級活動做點事。

@鳳鳴岐山:一張照片 一句話

一張學生近期表現出色的照片,如工整漂亮的鋼筆字,認真規矩的午餐,彎腰撿起地上的紙屑,熱情輔導同學的作業,精彩的演講……將這些場景拍攝照片,然後寫一句讚揚的話發在群裡。家長看到孩子的照片和老師鼓勵表揚的話語,心情自然愉悅,學生到家聽到家長表揚自然高興。這樣的家校溝通最能被家長接受,他們也會對這樣的溝通方式進行點讚。

@江蘇省錫東高級中學 滕陳英:周一加油站

結合所在學校寄宿制的特點,我在每周五晚上匯總孩子們一周的表現情況及下周需要家長配合的問題,製作成圖表進行反饋。每周一制定新一周的目標,展示每個孩子的目標卡,配上一篇《家長必讀》文章。在每個周一早上,家長群都能收到來自家長滿滿的期待,將這些期待轉告孩子們,定會給孩子一周行動的力量和鼓勵。

@宋燕燕:現場直播 單獨建群

使用群時,涉及集體活動和學生獲獎採用「現場直播」的形式,讓家長參與與知曉;每天將作業在群中公示,便於家長知曉與監督;針對不同的學生再單獨建群,私發信息,如班級的住校生相關要求就指定發在「愛小二班的爸媽」住校生群中。

@江蘇省崑山市張浦鎮周巷小學 魯竹青:走心簡訊,用心發

我們可以抓住重要節日比如母親節,父親節或者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發送一些走心的簡訊來拉近彼此的距離,打下感情基礎,使以後針對學生問題溝通時更加愉快,更加有效。

@快樂的班級L爽:每周一信

在班級群裡,我會每周發一份封信給家長,與家長交流關於家庭教育的各種問題:閱讀、作業、習慣養成等,還有在班級群裡製作班級活動相冊或者動感相冊,還有孩子獲獎的喜報等,也可以引導家長就班上孩子們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討論,這樣指向性明確,家長們也可以暢所欲言,有的放矢!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古邵中學 賀承德:溝通無處不在

既然是平等意義上的交流平臺,教師就不能讓家長們只是充當坐冷板凳的看客。「與其藏龍臥虎,不如生龍活虎」,我們可以倡導他們在班級群裡生動起來,優雅起來,讓他們積極為班級管理與發展出謀劃策,共舉教育這面大旗,同唱教學這首歌!

@張景安:商討班級共性問題

把班級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布到群裡,與各位家長約定時間進行集中研究討論。班主任每學期向家長推薦一本教育孩子的書籍,如《正面管教》、《斯賓塞的快樂教育》等,兩周交流一次,促進家長的教育能力提升。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蘇州石湖實驗小學 徐浩:少批評 多分享

每一個家長心目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棒的。因此,在家長群裡可以多一些鼓勵性的言語,少一些負面的批評;多分享,可以有意識地收集一些教育類的公眾號,經常在家長群裡分享教育經驗的文章,幫助家長輔導好孩子。

@江蘇省常州市懷德苑小學 謝佩君:明確群規 見證成長

作為班主任剛接班組建班級群時,要明確班級群裡只能是對班級重大事情的發布,涉及到個別問題,應該是點對點個別交流;及時將班集體活動和學生的進步在班級群裡發布,讓家長感受到班級是孩子精神成長的另一個家園。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新都校區 曹勝:每日一片」

曾經中途接手一個問題較多的班級,孩子們個性很強,一味地批評訓斥學生,只會適得其反,我靈機一動,利用愛好攝影的特長,開展「每日一片」活動,大力弘揚班級正能量,同時搭建一道家校溝通的橋梁。

@江蘇省常熟外國語學校 嵇怡:讓班級群成為交流學習的窗口

在QQ群裡表現活躍的永遠只是一部分家長,而另外一部分特別是比較弱勢、內向的家長,無法融入到討論的氣氛中。作為班主任可以主動地與少言寡語的家長私聊,引導他們更加關注QQ群,漸漸融入到大集體中。

@蘭子:傳統美德群裡見

節假日給孩子布置一定的班級作業,比如給父母捶背,學做兩道菜,幫忙做家務等等,讓家長拍視頻或者照片在群裡,互相表揚鼓勵交流,讓家長體會孩子們的成長,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

@重慶市銅梁區平灘中學 彭光容:偏愛QQ家長群

不用加家長為好友,就可以直接與某個家長交流,也便於家長隨時查閱群裡的文件或圖片資料。

@阿國:群裡家長會更容易

提前約定好時間,有興趣的家長一起參與研討,老師可以自己擔任主持,也可以邀請對本話題比較有發言權的家長主持,即使部分家長不需要,通過網絡聽聽看看也是不會有反感情緒的,而那些平時不那麼有空來學校開家長會的家長,即便當時無法參與研討直播,事後通過爬樓的方式依然可以追加參與,皆大歡喜。

@詩露花雨:群規家校一起定

我在建群之初就會和家長一起商量制定群規,哪些內容可以發在家校群中,以及在哪些時間段屬於全體禁言時間,這個是必須在一開始就明確好的,只有讓家長和教師共同意識到家校互相配合,才能構建非常好的班級群氛圍,一直覺得只要做好溝通工作,那麼一切的矛盾和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江蘇省崑山市第二中學 溫珂紅:建立學生成長檔案

學生檔案裡,除了成績單和畢業證書外什麼最珍貴?那一定是自己的成長記錄。比如,運動會中,努力拼搏的瞬間;綜合實踐中,豐富的團隊活動;作文競賽中,優秀的作文案例;文藝匯演中,精彩奪目的表演;公開展示課上,精彩獨到的發言……在班級群建立成長檔案,對學生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廣西玉林興業高中黃家英:班級群——愛的家園

我班的班級群的家長們大都為農民工,常年在外打拼。農村家庭大家都不富裕,但當他們知道我班有個女孩是孤兒,和家裡上小學的弟弟,妹妹三人相依為命時,他們瞞著我自發捐款,當飽含著血汗水的7000多元的錢讓我轉交給女孩時,我哭了,愛自己的孩子,那是母雞愛小雞的本能的愛,能愛及其他孩子,那是大愛。

@江蘇省常熟市實驗中學 平蘭芳:溝通要有情誼溫度

在學校,班主任是學生的管理者,但不是家長的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同樣在群中,不存在上下級關係,沒有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也沒有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大家地位平等,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成長。

下面是我們本期的特約嘉賓何青老師給大家帶來的經驗分享:

(何青,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英語教師,優秀班主任,撰寫的德育論文曾多次獲得省市大獎)

班級群的主角當然是家長

班級群是現在家校聯繫常用的方式,對家長和老師來說,用著都非常方便。但隨著應用的廣泛,各類問題層出不窮,小則啼笑皆非,大則惡化家校關係,甚至有些老師不想再用班級群了。追本溯源,我認為此類問題的發生,在於我們沒有抓住班級群的核心要素,那就是:家長才是班級群的主角,也是管理的主要參與者。那麼讓家長管理班級群,促進家校高效交流,需要注意什麼呢?

約法三章

一個高效的班級群,是從好的制度設計開始的。目前來說,不同的網絡平臺對建立家校聯繫群,都有非常詳細的規定,有的洋洋灑灑上千字,好不詳細,但其中有不少冗餘、沉睡條款,基本用不著,而且家長未必去看,反而降低了效率。所以,我在制定群公約時,先通過各種渠道徵求家長意見,在刪繁就簡的基礎上,力求言簡意賅,約法三章:

(1)明確目標:以高效的家校交流共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2)規範群名:孩子姓名+稱謂+聯繫電話,這樣一目了然,便於查找和管理;

(3)理性發言:及時閱讀信息,不隨意跟帖刷屏,有問題時,私聊溝通。

其他情況則在使用過程中加以修正。這樣一來,大問題有章可循,小問題有法易解。

力邀參與

一個高效的班級群,要充分體現家長的主角擔當。一般而言,出色(不唯成績)的學生背後往往有好的家庭氛圍和優秀的家長,他們通常也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主動參與學校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作為班主任和老師,應巧妙地將家長參與的熱情與群的高效運轉結合起來,主動對接,讓出舞臺,樹立榜樣,從而在班級群上也營造一種濃鬱的學習氛圍,增強對所有家長的吸引力。如我班將作業記錄本的拍照參考交給一位家長負責,紀律檢查反饋請另一名家長上傳,讓孩子和家長充分感受到了老師的信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準確定位

一個高效的班級群,要發揮恰如其分的作用。同辦公室的老師曾感嘆道:班級群雖然方便快捷,但有的家長與老師似乎以網友相處了,還是偶爾聊一聊的那種網友,有事根本見不到面,事後一個勁的在網上道歉,有什麼用?解決不了問題。的確,任何一種家校聯繫的方式都要準確定位,不能包攬一切。通知群裡公布,小事私聊解決,緊急情況電話溝通,重大問題當面協調處理,這是家校交流的四步曲,班級群可以踩著前兩個節奏,但代替不了後兩步。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班級群真正做好了前兩步,讓家長充分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和尊重,那麼老師在後兩步的過程中自然心中有譜,問題迎刃而解。

我們教育孩子要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也要引導家長成為班級群的主角,在人與人交往方面,無論是師生關係,還是家校聯繫,賞識、激勵引導總是會取得好的效果。做一個睿智的「群主」吧,我們相信,主角是家長、管理很到位、定位很準確的班級群一定會更加高效!

論班級管理的與時俱進,班級群建設是個繞不開的熱點話題。大家對班級群「仁者見後,智者見智」的不同看法和建議拓寬了視野,活躍了思維,有助了班級群更加健康、豐富地發展。小編認為,要讓班級群發揮高效的家校交流作用,需要將「仁」和「智」有機融合,教師為主導,家長為主角,才能讓班級群成為記錄和促進孩子成長的便捷窗口,家校高效交流的首善之地,發揮出「1+1> 2」的良好效果。

感謝何青老師和參與此次話題的所有老師!期待更多的老師參與到我們的【每周一問】的回答中,貢獻您的育人智慧。小編在後臺等您哦。

相關焦點

  • 班級群,一個讓家長和老師都頭疼的「炸彈」!
    開學伊始,幾乎每個班都建立了微信群,老師有什麼通知,在群裡一說,所有家長馬上就能收到,比傳統的電話或簡訊既高效又省錢。 同樣,班裡有什麼事情,家長和老師們也可以在群裡討論,相當於在網上開家長會,大大提高了家校溝通的效率。
  • 如何讓微信家長群成家校溝通的「綠色樂園」?
    筆者認為,微信家長群曬學生成績,最關鍵的是老師要不越尊重底線,切實做到保護學生自尊心,尊重家長面子。老師建立微信家長群目的,是方便老師與家長交流溝通,進行家校聯繫,共商教育管理學生辦法,一般是發揮「大家智慧」,以討論「普遍性」問題為主,「個案」不宜「群聊」。
  • 不在班級群裡公布成績排名 這份「家校公約」引熱議
    新華社杭州12月2日電(記者俞菀)「不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不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並在群內上傳」……近日,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率先推出《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引發家長老師們的熱議。
  • 家長群變「壓力群」怎麼辦?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來看...
    近日,杭州市濱江區開始試水班級微信群公約,為家長和老師在微信群的言行提供制度指引,探索解決家長群變壓力群共性難題的方法。 據了解,濱江班級微信群公約分為家長篇、教師篇,各6條約定。 「我們之所以試行建立公約,是想要探索解決班級微信群變『壓力群』的共性難題。」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白巖松的節目!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看看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 班小二打卡支持批量點評和一鍵導出打卡內容,高效老師家校協同
    一款專為班級定製的打卡工具,既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還能協助老師高效地進行家校協同,隨時掌握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它是如何高效老師?①老師僅需一次創建,學生即可每天打卡例如老師創建打卡任務時,可以設置打卡周期為21天,在這21天內,系統每天都會自動提醒學生及時進行打卡。
  • 家長微信群裡「打卡」是對家校合作的「誤讀」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吳維煊(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在班級家長微信群裡「打卡」,是小學生家長一項繁重的工作
  • ...騙子混進班級群冒充老師發「通知」,還有同夥一起唱雙簧
    警方提醒,最近騙子頻頻利用QQ作案,如今處於流感的高發季,騙子又盯上了幼兒接種流感疫苗這一事項,冒充學校老師通過家校QQ、微信或其他聯繫群發送虛假信息,伺機實施詐騙。  1  老師刷班級群竟刷出第二個「自己」  3日晚,廈門某幼兒園的池老師正在刷著手機,突然自己的班級QQ群裡跳出了幾條新信息,查看信息後池老師嚇了一跳!
  • 老師,您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 每周一問美育可以說遍布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美育課程之外,老師們還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式去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上周的【每周一問】中,很多老師與我們分享了自己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方法和經驗,快來看看吧!每周一問老師,您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
  • 杭州有城區宣布,管好班級微信群!當晚9點半到次日7點,家長不在群裡...
    這段時間,「家長群」上了熱搜。11月10日,杭州市教育局舉辦「家校攜手共同成長——杭州市家校共育座談會」,邀請了來自各區的多位家長代表、教師代表等,一起探討如何減輕學生、家長負擔。群內言論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未經考證的社會傳聞或對學校教育教學的個性化意見,不在群內發布。杜絕發布商業廣告、募捐、求投求轉等與教育教學無關信息。為避免信息覆蓋,杜絕刷屏,若非老師要求,一般不用回復。2.遵守班級規則。群內實行家長實名制,未經班主任同意,不擅自邀請學生、非本班家長等無關人員進群。尊重每個人合理的表達權利,若出現意見相左,不強求一致。
  • 家長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的背後:家校關係扭曲癥結在哪兒
    【核心閱讀】家長群本應扮演家校溝通的橋梁,促進家校共育,卻在無形之中形成一種詭異的博弈,讓家校雙方倍感壓力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對孩子進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但當前的家庭教育卻被學校、教師捲入知識教育中家長群變為作業群,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職責混淆
  • 小學班級群亂象多:家長排隊吹捧問候刷屏 互懟叫囂
    有人不禁反問,原本為了加強老師、家長有效溝通而建的家長群,是不是已經變了味?  家長群中真有這麼多亂象?哪種類型的家長群「戲精」最多?如何建立有效的內外溝通機制?封面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調查小學班級群亂象多 老師對此也很無奈  隨後,記者進行梳理發現,有「家長群亂象「經歷的多為中小學生家長,反映家長群較為和諧的則多為高中生家長。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特點?
  • 家校共育合作 培養陽光少年
    為提升家長們先進的教育理念,進一步搭建家校溝通橋梁,助力學生健康成長,2020年8月30日下午,合肥市長三小教育集團海棠花園校區一年級的新生家長們齊聚蘭亭分校,共同聆聽一場主題為《家校共育合作 培育陽光少年》的專題講座。
  • 班級小管家,老師好幫手!
    班級小管家是一個完全免費的微信小程序,最初接觸小管家是在18年,正式使用小管家則始於19年下半年。小管家功能豐富且完全免費,對用戶的意見和建議也非常重視,下面介紹幾個小管家的功能。1、作業及考試功能作業發布後公眾號自動通知學生,教師可自由選擇是否將作業連結發到群裡。作業批改手機、電腦均可,作業圖片可打包下載,作業數據也可一鍵導出,對有問題的作業可一鍵分享到群裡提醒家長,模範作業也可分享到群裡公開表揚。小管家的作業功能支持答題卡與答案發布。
  • 班級群又出現冒充老師詐騙…
    套路詳解 一、騙子是如何混進班級群的?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內搜索 班級群的群聊關鍵字,即可出現 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申請後方可進入。
  • 老師,您怎樣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怎樣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每周一問老師們應怎樣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呢?上周的【每周一問】中,老師們與我們分享了許多法治教育的好方法,快來看看吧~每周一問老師,您怎樣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江蘇省崑山高新區漢浦中學 俞豔君:家校互助,共同學習作為班主任,利用每周的「家校聯繫單」向家長們時不時進行法治教育的宣傳。比如,初一時,在家校聯繫單中加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讓家長帶著孩子們一起進行學習。或者把一些經典的初中生違法犯罪案例放在家校聯繫單上,根據事例了解相關知識,預防孩子們的違法亂紀行為。
  • 劉永志老師:當教書育人的「班級之魂」
    他,就是來自廣州市番禺區大石中學的劉永志老師。在教師隊伍中,班主任所肩負的擔子更重。「班主任應該就是班級的靈魂」,袁方表示,「靈魂作用體現在,他是學生發展的引領者,同事合作的促進者,家校共育的聯結者。」 而劉永志除了是廣東省名班主任,還擁有全國模範教師、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等多項榮譽。
  • 亳州三十一中積極探索家校共育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該校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梁,打通家校溝通的渠道。由各班推薦2-3名熱愛教育事業、關注學校發展、家庭教育有方,有一定知識能力的家長,學校通過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競選等方式確定校級家委會人選,落選的家長則成為班級家委會人選。每學期學校定期召開各級家委會會議,匯報工作計劃、工作安排和要求,聽取家長代表對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反饋意見。
  • 家校合作如何做好加減法-中國教育新聞網
    看著班級家長群裡突然出現的信息,張心(化名)蒙了。作為福建福州某小學英語教師,一分鐘前,她滿心歡喜地把班級活動視頻發在群裡。剛從大學畢業的她,根本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誤會。同樣遭遇誤會的還有江西南昌的彭女士。這個學期初,她因加班沒能按時完成家長群裡的任務,被班主任點了名。「老師打電話說我不注重家庭教育,我覺得太冤了,但是又不敢和老師辯駁。」
  • 禁止班級群公開成績排名 這個一定得有
    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等信息……日前,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以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或許有人會說,不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學生及家長如何知曉成績位次,如何規劃今後的學習方向?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因為不在群裡公布成績排名,不等於不讓學生及其家長知曉自己的學習成績以及位次,只是告知的方式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