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3000億物流布局下的菜鳥驛站,便利的是消費者還是快遞員?

2020-12-12 安丘吳哥

提起菜鳥驛站,相信有過網購體驗的小夥伴們一點都不感到陌生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僅時常相伴耳熟能詳,有一些人還可,出口如數家珍般侃侃而談。

菜鳥驛站作為馬雲阿里巴巴旗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平臺,成立之初就致力著眼於如何更好的服務好解決好,用戶與快遞員之間最後的100米距離:快遞員將包裹寄存在菜鳥驛站,驛站每單收取快遞員0.3元至0.7元不等的寄存費。驛站由專人管理,負責快遞入庫,給收件人發送取件碼,收件人憑碼取走自己的快遞,快遞入庫籤收後,一旦出現問題,由菜鳥驛站負責。

對於這種模式的好壞,網友們的說法也褒貶不一。一方面驛站的出現確實方便了部分上班族用戶,另一方面也給快遞員在末端派送環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菜鳥網絡於2013年5月28日成立,投資金額3000億元,馬雲擔任菜鳥董事長。戰略定位於「社會化物流協同、以數據為驅動力的平臺」,其五大戰略發展方向為:快遞、倉配、跨境、農村、驛站。

菜鳥驛站是一個由菜鳥網絡牽頭建立面向社區和校園的物流服務平臺網絡平臺,作為菜鳥網絡五大戰略方向之一,為網購用戶提供包裹代收服務,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最後一公裡服務。

目前在末端配送網絡建設上,在城市,超過4萬個菜鳥驛站構成菜鳥網絡的城市末端網絡。

菜鳥驛站作為菜鳥網絡的五大戰略方向之一,最早出現於校園,是為專門解決高校快遞最後一公裡,而提出的解決方案。2015年,在隨著百世和圓通先後宣布加入菜鳥驛站,菜鳥驛站開始正式走出校園,踏上社會,進入小區,面向所有快遞企業開放,為網購用戶提供包裹代收、寄遞服務。一方面不斷提升著用戶的物流體驗享受服務,另一方面致力於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緩解快遞行業的物流服務壓力。

菜鳥驛站不僅可為消費者提供免費保管、便利自提、丟失必賠、隱私保護等特色服務,用戶還可通過支付寶app或淘寶天貓退貨等多個入口提交寄件訂單,將包裹通過驛站寄出的寄件服務,同時享受在線支付,上門取件等多樣化服務,可更好服務整合零散用戶滿足其寄件需求。

如今菜鳥驛站不僅成為社區生活服務的基本設施,更成為社區居民就業,創業的服務平臺之一,目前全國已有超100萬人申請加入菜鳥驛站。

事實上,也有很多小夥伴們紛紛吐槽菜鳥驛站「花了錢,還要跑短腿」,更有一些人認為菜鳥驛站的出現,成為不送貨貨上門的『罪魁禍首』之一,快遞員和用戶角色轉換的『幕後導演』;更有一些人提出抵制菜鳥驛站,強調菜鳥驛站的出現不僅助長了快遞員的服務惰性,也大大降低了快遞給消費者帶來的物流服務體驗。

目前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現有快遞網點數量大概在20萬家,而未來3年菜鳥驛站的計劃是建立10萬個驛站。對此,小夥伴們你們又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菜鳥驛站到底是方便了用戶還是快遞員?只有用戶最清楚
    自從淘寶出現之後,網購電商便成為如今購物的主流,也推動了物流的發展,一下子讓快遞行業成為當今炙手可熱的工作,許多創業者也看準了物流的前景,於是也紛紛投入到快遞行業的發展中去。馬雲也看準了物流行業,然後出資進行整合,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菜鳥體系,本來是為了方便和快遞員,但是現再卻讓一些用戶苦不堪言。菜鳥驛站到底是方便了用戶還是快遞員?菜鳥驛站的興起,雖然給用戶和快遞員都帶來了便利,但是這便利的背後卻也給許多用戶帶來了苦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苦惱?
  • 菜鳥驛站的出現,究竟是利還是弊?對於快遞員和消費者誰更有利?
    菜鳥驛站的出現,究竟是利還是弊?對於快遞員和消費者誰更有利?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內有一些行業也在逐步興起,其中最突出的幾個行業應該就是電商、快遞、外賣、自媒體了。而順豐和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就是如此,所以阿里巴巴、銀泰、復星和富春投資以及上面的幾家快遞公司就在2013年成功建立了菜鳥網絡,並讓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擔任菜鳥董事長。菜鳥驛站的出現,究竟是利還是弊?對於快遞員和消費者誰更有利?喜歡購物的小夥伴都清楚,為了安全和統一管理,現在許多快遞都已經取消了送貨上門到家籤收的服務,更多的是將快遞放在較為固定的快遞點。
  • 菜鳥驛站的出現,究竟是為了方便消費者還是快遞員?
    伴隨這幾年國內科技的發展,網購成為了大部分人購物的方式之一,而快遞行業也隨之誕生。因為網購的普及,讓國內眾多的快遞公司珠逐漸壯大起來,因為門檻低吸引了不少人做快遞員相關工作,快遞行業的競爭也在逐漸加大,一開始僅僅需要順豐就能夠邁上國內快遞公司第一的位置。
  • 菜鳥驛站:四大舉措給消費者快遞選擇權 2.8萬站點可送貨上門
    面對快遞未經許可投放代收點、不上門等消費者快遞痛點,菜鳥驛站目前已推出四大舉措,在行業內率先探索還消費者快遞選擇權。這四大舉措包括消費者可在線設置是否放驛站、快遞包裹試行派送前「知心選」、包裹首次進入驛站前電話徵求許可和智能櫃自主設置等。
  • 菜鳥驛站對於快遞員就業的衝擊,到底是不是危言聳聽?
    現在的大街小巷上,各種驛站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出現。面對這種以社區街道為單位迅速成長的快遞存取門店,絕大部門人從消費者的角度還是持歡迎的態度。驛站和更早出現並推廣的快遞櫃相比,具有保存時間長不會額外收費、寄件取件更加方便的特性,尤其是對於不太擅長使用電子化設備的老年人來說,可以諮詢相關問題的工作人員比起快遞櫃冷冰冰的機器更加親和有接觸欲。
  • 快遞末端存難題 菜鳥驛站推廣多元快遞服務
    為解決快遞員通知難、上門難等末端難題,在行業內,菜鳥驛站率先推出免費存放包裹、派送前「知心選」、消費者在線設置是否放驛站等方式,探索推廣消費者快遞選擇權,帶來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務體驗。■快遞員人手短缺 上門派送壓力增大多年來,中國快遞行業一直保持快速發展。
  • 越來越反感「菜鳥驛站」!
    物流是電子商務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哪怕阿里心裡不願意做這種又累又苦的活,但阿里最終還是聯合幾個快遞公司搞了一個「菜鳥聯盟」!下面我們來看看阿里這些年分別投資了哪些快遞公司?1、百世快遞從2009年開始,阿里先後多次投資百世快遞,總計斥資2.56億美元收購了大約22%的百世物流股份。
  • 「菜鳥驛站」被曝「強制代收」? 官方:快遞員需送貨上門 如果驛站...
    與此同時,也有網友表示現在有些快遞員不僅僅將快件私自放到「菜鳥驛站」,也會未經允許放到智能快遞箱、門衛處等。那麼,問題究竟是出在哪裡呢?有了「菜鳥驛站」、智能快遞箱等第三方平臺後,反而讓有些消費者難以享受到快遞送貨上門的服務了嗎?「菜鳥驛站」代收服務 方便了市民還是被強制?
  • 菜鳥驛站方便快遞最後100米
    目前,菜鳥驛站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陸續推出了免費保管、送貨上門等服務,消費者可自主設置是否使用驛站保管,還是快遞上門的服務;同時,新上線的「知心選」,正在探索包裹送達前由用戶自主選擇、按需送達,未來將覆蓋更多城市菜鳥驛站。家裡沒人怎麼辦?
  • 菜鳥驛站,你憑什麼搞特殊
    菜鳥驛站,真的很方便嗎像剛才我說的,如果人不在家不方便收貨,快遞存放在菜鳥驛站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這好像並不是你能選擇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一次網購明明沒有勾選存放菜鳥驛站,結果還是放在了菜鳥驛站,問題是中間也沒有人打電話詢問我是否可以放在菜鳥驛站。後來了解到,其實這個跟你在網購勾選沒有關係,現在的快遞基本都是直接放在驛站,然後憑著簡訊自己去領取。
  • 快遞是放豐巢,還是放菜鳥驛站,背後其實是王衛和馬雲的競爭
    剛開始的時候,人們享受著免費的便利,但是一旦這樣的便利要收費,很多事都出現了。不過,從深層次去解讀這個事情,這裡面還真有很多值得玩味的東西,其背後不光著有快遞行業的發展大背景,也有著順風系王衛和阿里系馬雲的影子。快遞是放豐巢,還是放菜鳥驛站,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對於用戶來說,想的是方便地收發快遞。
  • 快遞到驛站後還能送上門嗎?菜鳥驛站:無派送能力,由快遞員和客戶...
    菜鳥驛站服務熱線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客戶選擇「需要送貨上門」,有派送能力的驛站就會在時效內處理,否則退還快遞員,讓快遞員與客戶協商配送。菜鳥驛站:暫未開通「送貨」功能原本應送貨上門的快遞,卻被驛站要求改設置暫存驛站。日前,江西南昌的徐先生稱,菜鳥驛站的工作人員曾告訴他不改設置就不送,經過兩天投訴以後,對方才將快遞送上門。
  • 合肥一市民投訴物流 遭菜鳥驛站拉「白名單」
    但王女士說,隨後她就被站點區別對待了,包裹到了被隨意丟在地上且不發送任何信息,通常會延遲幾天並由快遞員取回再重新派送。11月21日,王女士通過手機查詢快遞單號,得知又有個快件物流顯示已籤收,籤收人是代理點(合作驛站)。通過問快遞員,王女士得知快遞員早在兩天前就將包裹送至位於華邦光明世家門面房4棟101的「菜鳥驛站」了。然而王女士卻並未收到「菜鳥驛站」發來的提貨碼等信息。
  • 不招一個快遞員,雙11菜鳥裹裹如何幫上億人寄快遞?
    近幾年,快遞業務量高速增長,但在極致的電商快遞性價比和消費者服務訴求之間,還有一道溝。比如快遞員不提供上門取件、上門時間不確定、價格不透明、快遞丟損無保障等。2013年菜鳥面世,馬雲說準備花十年時間做這個理想主義項目。兩年後,菜鳥面向C端寄件的菜鳥裹裹在內部立項。
  • 驛站「取代」快遞員 送貨上門服務縮水誰收了我的快遞?
    芝罘區的齊志超就曾多次因送貨上門的問題與快遞員協商,結果卻被告知「件太多來不及送,想上門下次選順豐」。「好說話的答應全部送完後給我送上門,有的直接拒絕讓我理解一下。」齊志超說,起初自己還生氣投訴過,可下一次又出現同樣的問題。「我曾在備註裡寫過,不要送到菜鳥驛站或是豐巢,要送貨上門,但每次包裹還是在代存點。」她無奈道,以前快遞員還會打電話通知,現在大多只會收到一條系統生成的取件碼簡訊。
  • 雙十一代收快遞就用菜鳥驛站「知心選」,上海千家站點凌晨也能取件
    菜鳥驛站今日(10月29日)表示,「知心選」已在上海近1000家驛站上線,覆蓋大部分站點,將儘快在全上海落地,正加快全國推廣。 與此同時,延時服務下,今年雙11,上海200多家驛站凌晨也能取快遞。
  • 豐巢vs菜鳥驛站,快遞終端的生意本質是什麼?
    在這個模式之下,豐巢要付出的成本包括場地費、快遞櫃成本、搭建費用、電費以及運維人員費用等等,收入主要來自於快遞員寄存費、寄件費分成和一些廣告收入,如果超時收費繼續推進,那麼收入中還會增加一些來自收件人的費用。接下來說菜鳥驛站。
  • 菜鳥驛站和藍店哪個好點?藍店:讓你在快遞末端100米創業
    此後兩年,雙十一「爆倉」的不斷重演,讓馬雲意識到,物流已經成為淘寶最大的短板 1.馬云為什麼要搞菜鳥2010年,淘寶「雙十—」超1000萬的快遞量,打了所有快遞公司一個措手不及。
  • 戰勝馬雲的打包女王,轉行幹快遞的副教授……剛剛,他們從菜鳥手中...
    摘要:過去一年,1天10億包裹成為現實,一年500億包裹送達國內消費者手中,小到一張不足5克的內存卡,大到50公斤的冰箱,中國速度的背後,離不開這幫人。 「打包女王」與馬雲的比拼讓胡美菊一戰成名,讓大家看到了物流人的職業精神。在這次走到臺前之前,她是一名普通倉庫打包女工。過去一年,中國有500億包裹產生,平均每天有1.38億個包裹。我們與包裹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從打包、分揀、運輸,再到配送各個環節,背後是無數個胡美菊的付出。
  • 快遞憑啥不送上門 市民槓上菜鳥驛站
    5月15日,物流信息顯示包裹已籤收。李先生到單位門衛處去找,沒找到包裹。於是,李先生致電快遞員。「快遞員說幾家快遞公司和菜鳥驛站籤了協議,不再上門派送,讓我到附近的菜鳥驛站去取。」李先生稱,他覺得,快遞員有義務將快遞送到他指定地址,快遞員這樣做非常不負責。接著,李先生一邊聯繫賣家,一邊在購物網站發起物流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