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陸這件事已經夠費勁了,臺灣貪心不足,竟然想要填了臺灣海峽,這真的是痴心妄想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臺灣到底是怎麼想的?先來看看這臺灣海峽的地理位置,它是中國福建省與臺灣省之間連通南海、東海的海峽。西面從福建省沿海開始,東面一直到臺灣島西岸;是連接中國南北海運的重要通道,同時它也在中國東海大陸架上,地形起伏不平,平均水深約60米。總面積約為3.6萬平方公裡,處於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亞太地區海上航運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
臺灣對於中國的重要性相信就算我不說,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的。它對我國可是有著很大的戰略意義,尤其是資源與利益方面的戰略意義。我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而我國的石油進口來源主要是非洲、東南亞和中東這些地方,這些地區的石油將會首先通過馬六甲海峽,最後經過航運通過臺灣海峽後到達我國臺灣海峽,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證我國的石油供給行業發展。
再者就是,不論什麼時候海洋一直都是各國爭奪的焦點,因為海洋不僅代表著領土的範圍,那裡面可是不知道藏著多少資源讓各國都很眼饞。根據調查統計,單單釣魚島附近的海域就藏了近800億桶石油,這豐富的石油資源自然會引來很多追逐利益的國家,比如說日本,如果釣魚島的石油開採權交給我國的話,肯定會給我國帶來很多利益,畢竟臺灣本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釣魚島是我國的,南沙群島也是我國的,日本就算想要也是沒有任何結果的。
通過中國地圖,我們其實不能看出臺灣所處的地理位置還是很不錯的,它所在的東南部海域,也是我國進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之一。在二戰的時候,美國為了控制前蘇聯、中國等共產主義國家,專門在太平洋西岸造了一條島鏈,北邊從俄羅斯作為起點,包括日本群島、千島群島、琉球群島到中國的臺灣島,經過菲律賓群島,最後到加裡曼丹島。
隨著中國工程建設能力的提高,以前一些從來不敢想像的工程如今都成為了現實。像什麼三峽水利樞紐,珠港澳大橋等。未來我們還將實現哪些震驚世界的工程,我們現在也猜不到。最近,網上有人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臺灣海峽其實也不寬,能不能也修一座跨海大橋,或者乾脆填海造陸,直接填平臺灣海峽呢?
聽上去有點像在開玩笑,但我們先別急著下結論,來看下臺灣海峽的具體深度和寬度。現代地質調查發現,臺灣海峽的地質結構主要為大陸棚,平均水深只有60米,最深處也才88米。臺灣海峽最窄的地方,是從臺灣島白沙岬島到福建海壇的平潭島,距離大概只要130米。可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工程技術得到了更大的進步,我們有能力或者說必要將臺灣海峽變成陸地嗎?
不過在我看來啊,現在是完全沒有這個必要。首先大家來看,臺灣海峽已經形成了好多年,早就是東亞地區海上運輸的重要交通線,將臺灣海峽填平或許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好處,但相比較來說,我們並不需要填平海峽來解決問題。但如果出於開發資源的需要,可以在某些區域進行填海造陸,但想將整個臺灣海峽填平,未免有些太誇張了。
我們要知道填海造陸可不是說說而已,幾乎每一年,臺灣海峽都會被颱風天氣「光顧」,反正我是實在想像不到要怎麼做才能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中把臺灣海峽填平。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不需要也做不到。再者,臺灣海峽雖然經歷了好多次海陸變遷,但它現在已經是海峽,地質結構已經穩定下來了,一旦我國進行了大規模填海造陸,誰都不知道這會對海底的地質結構產生怎樣的影響。還有要考慮的就是海洋生物的問題。在臺灣海峽可是不缺海洋生物,假如咱們直接將它填平了,那它們的家就沒了。所以就算到現在來說,沒有人提出過這種的計劃。
怪 聞 驛 站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