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與大陸離的那麼近,直接用土填平海面,會有什麼影響?

2021-02-14 怪聞驛站

填海造陸這件事已經夠費勁了,臺灣貪心不足,竟然想要填了臺灣海峽,這真的是痴心妄想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臺灣到底是怎麼想的?先來看看這臺灣海峽的地理位置,它是中國福建省與臺灣省之間連通南海、東海的海峽。西面從福建省沿海開始,東面一直到臺灣島西岸;是連接中國南北海運的重要通道,同時它也在中國東海大陸架上,地形起伏不平,平均水深約60米。總面積約為3.6萬平方公裡,處於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亞太地區海上航運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

臺灣對於中國的重要性相信就算我不說,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的。它對我國可是有著很大的戰略意義,尤其是資源與利益方面的戰略意義。我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而我國的石油進口來源主要是非洲、東南亞和中東這些地方,這些地區的石油將會首先通過馬六甲海峽,最後經過航運通過臺灣海峽後到達我國臺灣海峽,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證我國的石油供給行業發展。

再者就是,不論什麼時候海洋一直都是各國爭奪的焦點,因為海洋不僅代表著領土的範圍,那裡面可是不知道藏著多少資源讓各國都很眼饞。根據調查統計,單單釣魚島附近的海域就藏了近800億桶石油,這豐富的石油資源自然會引來很多追逐利益的國家,比如說日本,如果釣魚島的石油開採權交給我國的話,肯定會給我國帶來很多利益,畢竟臺灣本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釣魚島是我國的,南沙群島也是我國的,日本就算想要也是沒有任何結果的。

通過中國地圖,我們其實不能看出臺灣所處的地理位置還是很不錯的,它所在的東南部海域,也是我國進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之一。在二戰的時候,美國為了控制前蘇聯、中國等共產主義國家,專門在太平洋西岸造了一條島鏈,北邊從俄羅斯作為起點,包括日本群島、千島群島、琉球群島到中國的臺灣島,經過菲律賓群島,最後到加裡曼丹島。

隨著中國工程建設能力的提高,以前一些從來不敢想像的工程如今都成為了現實。像什麼三峽水利樞紐,珠港澳大橋等。未來我們還將實現哪些震驚世界的工程,我們現在也猜不到。最近,網上有人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臺灣海峽其實也不寬,能不能也修一座跨海大橋,或者乾脆填海造陸,直接填平臺灣海峽呢?

聽上去有點像在開玩笑,但我們先別急著下結論,來看下臺灣海峽的具體深度和寬度。現代地質調查發現,臺灣海峽的地質結構主要為大陸棚,平均水深只有60米,最深處也才88米。臺灣海峽最窄的地方,是從臺灣島白沙岬島到福建海壇的平潭島,距離大概只要130米。可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工程技術得到了更大的進步,我們有能力或者說必要將臺灣海峽變成陸地嗎?

不過在我看來啊,現在是完全沒有這個必要。首先大家來看,臺灣海峽已經形成了好多年,早就是東亞地區海上運輸的重要交通線,將臺灣海峽填平或許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好處,但相比較來說,我們並不需要填平海峽來解決問題。但如果出於開發資源的需要,可以在某些區域進行填海造陸,但想將整個臺灣海峽填平,未免有些太誇張了。

我們要知道填海造陸可不是說說而已,幾乎每一年,臺灣海峽都會被颱風天氣「光顧」,反正我是實在想像不到要怎麼做才能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中把臺灣海峽填平。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不需要也做不到。再者,臺灣海峽雖然經歷了好多次海陸變遷,但它現在已經是海峽,地質結構已經穩定下來了,一旦我國進行了大規模填海造陸,誰都不知道這會對海底的地質結構產生怎樣的影響。還有要考慮的就是海洋生物的問題。在臺灣海峽可是不缺海洋生物,假如咱們直接將它填平了,那它們的家就沒了。所以就算到現在來說,沒有人提出過這種的計劃。


 聞 驛 站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臺灣海峽這麼寬,我們能不能「用土」填平?工程師是這樣說的
    中國臺灣海峽這麼寬,我們能不能「用土」填平?工程師是這樣說的 眾所周知中國有兩大島嶼,分別是臺灣島和海南島,雖然臺灣島和海南島的面積相差無幾,但是相比起海南島,臺灣島離大陸的距離要更遠一些,就算是最近的平潭縣東澳到臺灣新竹之間也有68海裡,相當於125公裡,由此形成了臺灣海峽!
  • 臺灣海峽並不寬,平均水深60米,為什麼不選擇直接把臺灣海峽填平
    問:大哥最近在忙什麼呢,答:最近不接了一個活嗎,搞一下土石方回填工程,用土石方回填臺灣。那麼臺灣海峽回填真的可以做到嗎?這個項目的可信度高嗎?海峽內的島嶼包括福建省的沿海島嶼以及臺灣省屏東縣的小琉球、澎湖列島,因為臺灣海峽的水深比較淺,所以之前有人提出一個言論,在我國和臺灣之間填海建造一個小島,在這個小島為支點建造一座跨海大橋,以便於更好的發展內陸和臺灣之間的經濟,方便貿易往來。那麼,對於這一言論填平臺灣海峽的可行性有多高,是否真的有可能實現?
  • 寶島臺灣風光獨好,填平海峽利在千秋
    離大陸最近的地方是臺灣的新竹縣,距離福建平潭縣僅125公裡,可以說是非常近。 臺灣海峽阻隔了兩岸人民的交流,也阻礙了兩岸文化、經濟的交流與發展。前兩天我寫了一篇文章,填平海峽就可以方便臺灣和大陸人民的互通。文章發出後,很多朋友對我文章出現的問題給予指正,使我很受啟發。今天在這裡要感謝這些友友們,你們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 臺灣海峽並不寬,能不能直接填平?很多人都不了解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固有領土,但是兩地人民的聯繫,卻因為交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導致並不是很密切,因為隔著一個海峽,來往的人們只能夠通過飛機或者是輪渡飛行,這時候網友就提出中國臺灣海峽並不寬,為什麼不能直接填平呢,工程師給出答案,臺灣海峽已經形成多年
  • 只需白令海峽用土填平,但為何至今不填?
    世界廣大,擁有著許多的海峽,這些海峽不僅僅是世界航線的重要關口,同時也是一些國家之間的重要分界,不過海峽同時也是一個並不算寬大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曾這樣設想,如果把海峽用土填平,那這樣兩個地區之間的聯繫就能更加緊密,是一個對雙方都有好處的事情。中國可以開車到達美國?
  • 離大陸比臺灣還近,臺灣唯一不講閩南話的馬祖跟媽祖到底什麼關係
    反正我當時把姓林的名人在腦子裡過了一遍,什麼林則徐、林覺民、林語堂、林彪、林徽因,甚至連虛構出的人物林衝都想出來了,就是沒找到這個林默,好神秘的人物啊!居然還在中國人人皆知。馬祖南竿島上的廟宇好吧,我直接公布答案,這個林默就是大名鼎鼎的媽祖。當時我聽到媽祖的時候,立馬兒就有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嗨!媽祖娘娘啊!
  • 為何古代琉球發展成文明國家,而離大陸更近的臺灣則是一片蠻荒?
    琉球,這個名稱很多人可能聽說過,不過對於這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可能不是很清楚,現在有一個琉球群島、古代有一個琉球國、但歷史課本又說臺灣的古稱是「琉球」,那「琉球」到底是指什麼呢?此時琉球早已是文明國家,而臺灣幾乎還是蠻荒狀態,只有一些山地原住民,並未發展出文明。明明臺灣島比琉球群島距離中國更近,為何先發展出文明的卻是琉球群島呢?這實際是因為在古代,琉球的重要性比臺灣要重要太多了:它處於東海貿易的關鍵節點上!
  • 離大陸比臺灣還近,臺灣唯一不講閩南話的馬祖跟媽祖到底什麼關係?
    反正我當時把姓林的名人在腦子裡過了一遍,什麼林則徐、林覺民、林語堂、林彪、林徽因,甚至連虛構出的人物林衝都想出來了,就是沒找到這個林默,好神秘的人物啊!居然還在中國人人皆知。 馬祖南竿島上的廟宇好吧,我直接公布答案,這個林默就是大名鼎鼎的媽祖。當時我聽到媽祖的時候,立馬兒就有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嗨!媽祖娘娘啊!
  • 此島嶼離廈門很近,傳統節日和大陸極為相似
    此島嶼離廈門很近,傳統節日和大陸極為相似眾所周知,臺灣和大陸之間是隔著一條海峽的,便是臺灣海峽。有不少人都認為福建的平潭島離臺灣省已經不遠了。然而實際上,真正距離臺灣最近的是金門島。金門島是一個處在廈門灣內的小島,離廈門很近,人口也剛過十萬,面積也只有100多平方公裡。這個島嶼的位置是位於大陸地區的,可是中國臺灣卻是在實際的控制著它。不少人在具體的發現這個小島的位置時候,也是怎麼也想不到它會屬於中國臺灣,畢竟其和大陸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相信不少人都對曾經的金門島炮擊事件有所耳聞。
  • 中國臺灣海峽並不寬,為何不將其填平?你知道原因嗎?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有趣的事情,而小編就非常喜歡這些有趣的事情,並且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一些世界上各種有趣的事情,而今天分享的原創文章是「中國臺灣海峽並不寬,為何不將其填平?你知道原因嗎?」。
  • 臺媒:金門未來會不會離大陸更近,離臺北更遠
    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30日發文稱,不論在政治或民生議題,金門人都知道,「金門離廈門近,離臺北遠。」儘管臺「行政院」下令暫緩通水典禮,究竟金門要聽臺當局指令、還是要聽地方民意,金門縣長陳福海昨天給了答案。 文章稱,臺中市政府被取消東亞青運主辦權後,民進黨當局日前以「時機不宜」,要求「暫緩」通水典禮,其實臺當局也深知已剎不住金門的通水步伐。
  • 臺灣年輕人離大陸越來越遠?國臺辦:大陸絕不會放棄臺青
    今天上午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在回答臺灣記者有關民進黨當局操弄所謂「芒果乾」效應影響臺灣年輕人的問題時,發言人馬曉光指出,民進黨當局對「31條措施」「26條措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大陸不會放棄臺灣青年人,相信「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兩岸同胞包括兩岸年輕人會越走越近
  • 20餘艘大陸漁船在澎湖避風,臺「海巡署」竟用水炮驅離
    (觀察者網訊)據臺灣「中央社」10月24日報導,東北季風強勁吹襲,大陸漁船20餘艘今天出現在澎湖西吉海域避風,臺灣「海巡署」近艦隊分署出動3000噸高雄艦前往,以發射水炮方式驅離陸船至澎湖限制水域外。 澎湖海域今天東北季風增強,陣風高達10級,「海巡署」近岸雷達發現大批陸船靠近望安西吉島海域避風。
  • 中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地方
    中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地方直線距離僅68海裡——平潭京臺高速編號G3北京-臺北全長2030公裡而平潭島是這段路程上最重要的關卡跳板最近因為福州至平潭段海峽大橋的通車平潭島倍受矚目以後去臺灣1個半小時開車即可到達平潭島是誰?
  • 臺灣急於加入TPP目的是什麼?對大陸有什麼影響?
    簡言之,TPP是美國重返亞太實施的重要的戰略步驟,有與以中國大陸和東協主導的RCEP有很明顯的政治經濟較量的意味。  臺灣急於加入TPP,也不完全是單純的經濟需求,政治原因是很重要的考量。臺灣方面有些人士總認為,加入TPP能夠擴展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強化與美日經濟合作與結盟……等等。
  • 揭秘赴臺旅遊 真實臺灣離大陸人的想像有多遠?
    尤先生深有體會地說,臺北故宮有一種神秘感,相比北京故宮是另外一種建築風格,讓人摸不著頭腦,裡邊兒黑乎乎的,搞不清楚哪是哪。他覺得還是北京故宮好,北京故宮首先是歷史的文物,而臺北故宮是現代的,「咱們離他太遠了,隔絕了那麼多年,也無法了解那麼多細節,在大黑屋裡來迴轉,搞不清楚,覺得有點乏味。」  香港浸會大學內地籍女博士生楊薛薈到臺灣後,也去看了臺北故宮。
  • 揭秘赴臺遊:真實臺灣離大陸人的想像有多遠?
    (郭思遠) 在未去過臺灣的大陸人印象中,臺灣因具有神秘感,所以令其神往。大陸遊客赴臺前,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想像中的臺灣,當他們赴臺後,或許與之前的想像有區別,真實的臺灣給他們更真切的感受。他覺得還是北京故宮好,北京故宮首先是歷史的文物,而臺北故宮是現代的,「咱們離他太遠了,隔絕了那麼多年,也無法了解那麼多細節,在大黑屋裡來迴轉,搞不清楚,覺得有點乏味。」  香港浸會大學內地籍女博士生楊薛薈到臺灣後,也去看了臺北故宮。她說,「臺北故宮主要看藏品,人很多,但是有很多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周到的服務,裡面有wifi、有指引、能免費存包。
  • 從鄧麗君看臺灣流行文化對大陸的影響
    從鄧麗君看臺灣流行文化對大陸的影響 我就先從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談一下我對鄧麗君的認識。 鄧麗君這個名字在我的腦海裡已經存在了十餘年的時間,可真正了解和認識她也就是最近兩三年的事,之所以會這樣,一個直接原因就是我愛上了她的歌。
  • 臺灣的發展前途在大陸,蔡英文指望美國有什麼用?
    作者:崔小杏子臺灣捨去大陸這麼好的市場不合作,反而捨近求遠地與美國合作,蔡英文指望美國什麼呢?最終又能從美國那裡得到什麼好處?要知道,一直被擱置著的所謂「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沒有任何的進展。看到這兩則信息,估計有很多臺灣民眾思考起了臺灣經濟未來的走向,該何去何從?臺灣的「中時新聞網」對這次的會談進行了評論稱,「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給予臺灣的利益暫時不確定,可能還將耗費大量的時間。以美國一貫的處事作風,臺灣想要從中獲得好處沒這麼容易,即使嘗到了甜頭,付出的代價也會很高。
  • 突發:臺灣在距離大陸6公裡處公然開炮 兩岸離統一又近一步
    大陸微博上3日流傳一則消息稱,臺灣軍方不顧在金門海域作業鋪設海底管道的大陸施工船,公然向這片海域進行火炮射擊防登陸訓練,炮彈降落點距離大陸施工船只有200多米。該微博並稱「那情景,那感覺,那聲音,也仿佛讓我們又回到了以前戰火硝煙瀰漫的那個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