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則悟在會議期間提出建議,他建議建設廈門西進鐵路客貨運通道。
則悟稱建設廈門西進鐵路(興泉鐵路廈門支線)客貨運通道很有必要。
首先,興泉鐵路地處閩西南和贛東南地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城市廈門、泉州通往內陸腹地乃至中西部腹地的重要客貨鐵路運輸大通道。興泉鐵路廈門支線是廈門特區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拓展海西與其他經濟區域互聯互通快速通道,有利於完善區域幹線鐵路網。
其次,廈門正努力建設成為以國際貿易中心、金融中心、經濟中心為依託的國際航運樞紐。興泉鐵路廈門支線可以拓展廈門與內陸城市的貨物運輸通道,降低貨物運輸時間和物流成本,提高貨物疏運能力,拓展腹地貨源,提升廈門港整體競爭力,有效推動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再次,廈門港是我國東南沿海唯一的樞紐港,擁有15萬噸級的散貨深水泊位,具有完善的海鐵聯運體系及內陸地區攬貨網點,港口貨櫃吞吐量位居全國第8位、全球14位;多年來保持福建省海鐵聯運量及南昌鐵路局貨運貨源量首位,前場鐵路大型貨場及配套物流園區是全國鐵路貨運最大的集散地之一,另外擁有三明、吉安等陸地港;廈門機場是全國第六大口岸機場,進出境貨郵吞吐量居國內第5位。興泉鐵路廈門支線可以充分發揮廈門深水海港、陸地港、航空港等港口資源優勢,提升廈門乃至全省沿海港口群在東南沿海的航運樞紐地位。
最後,福廈、廈深、龍廈、向莆鐵路開通後,鐵路客運能力大幅度提升,但目前廈漳地區鐵路貨運主要通過鷹廈鐵路,運輸距離遠、時間長、成本高,貨運量很難再增長。另外,隨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至內陸中西部地區,企業產品出口途徑仍然主要通過港口,從成本效益角度看,相較於其他運輸方式,由於鐵路運輸成本較低,無疑將會成為首選,如果僅僅靠現有的鐵路貨運能力將無法滿足未來的增長需求,因此,興泉鐵路廈門支線建設勢在必需,勢在必行。
為此,則悟建議,加快推進渝長廈鐵路客運專線建設,將昌廈(南昌—南平—廈門)鐵路納入國家鐵路網中長期規劃,尤其是儘快建設興泉(江西興國—泉州)鐵路廈門支線。
(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