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歷史博物館:串起一座平原城市的歷史記憶

2020-08-03 廊坊日報全媒體


霸州歷史博物館:串起一座平原城市的歷史記憶

霸州市歷史博物館坐落在霸州市華夏民間收藏館的一樓,2008年10月28日開館,由大堂和序廳、5個主題篇及人物輔館組成。霸州歷史博物館立體展示了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演變,收藏有歷代文物3000餘件。館內「烽火篇」中的邊境三關、「八一二慘案」、東澱大葦塘抗日根據地等一系列展區,自開館以來,吸引了眾多市民及遊客光臨。

本是水鄉繁華地

進入大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正前方的青銅古霸臺,霸臺在古代是將士出徵前的點將臺,也正因此地為宋遼邊關之要塞,霸臺上置青銅古鼎,預示著霸州人祈求風調雨順盛世祥和的美好心願,上方三頂華蓋有著稟天時、憑地利、聚人和之意。

兩側八塊浮雕上刻著明代時期流傳下來的益津八景(益津八景有:霸臺朝陽、堂澱風荷、鹽河春鳥、環城煙柳、北樓山色、老堤晚渡、苑口秋濤和東廟波光)。 從中不難看出,過去的霸州是一片「波光瀲灩,魚米飄香」的繁榮景象。主要展示霸州區域由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在這片土地上逐水而居的生活演變,從商周春秋到秦漢唐宋元明清先民們的生活變遷,大量的歷史實物證明霸州歷史文化底蘊的深厚,結合多媒體投影演示霸州風光,展現出美麗富庶的霸州風貌。一幅衛星俯視霸州地形圖,展現出霸州北依京都,東接津門,有著「帝闕下臨通萬國,行人至此望燕山」之稱,名不虛傳。

宋遼三關地

霸州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活動,到處可見先民在河邊捕魚、勞作的生活場景,館內展示著霸州出土一萬年前的文物,其中有大柏林莊的魚骨化石、河套(信安的河套)出土的鹿角化石、石龍、石斧、玉犁等。大量的遺址、遺物,展現著霸州歷史文化的連續性,並隨歷史文明的進程不斷豐富和發展。

到了宋遼金元時期,霸州的邊關貿易迅速發展,當年宋遼在霸州等地相繼開設了四大榷場,主要輸出香藥、蘇木、草茶等,它類似於中蘇邊界的黑河,是兩國邊界交易的貿易市場。至元代中期,受河道變遷的影響,霸州的碼頭日益興起,成為當年重要的商埠。隋唐時代相對穩定,飽經戰亂的霸州得以休養生息。展示的釋迦牟尼佛像,通高29釐米,質地青銅,下配蓮花寶座,面目慈祥豐滿,是典型的隋唐時期佛像。

清末民初,霸州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當時不斷有外省商賈富戶來此投資置業,形成了一個商品集散之地,並很快發展成一個繁華的商貿中心。當年日益興起的水陸碼頭,形成霸州特有的商業文明,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勝芳水陸碼頭繁榮的商業景象。乾隆曾三次下江南,並寫下了南有蘇杭、北有勝芳的佳話,勝芳背靠東澱,緊傍大清河,魚肥水美,百裡荷香。

十九世紀以來,勝芳是一富庶之地。它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之緣,這裡的自然資源豐富,吸引了不少外地官宦子弟及文人學士來此定居。清鹹豐十年前後勝芳的大批商家相繼發達起來,而其中八家處於領先地位,當時勝芳的「八大家」家資富足而且住宅別具一格,不亞於京城達官顯貴之宅地。

昔日的烽火

霸州屬兵家必爭之地,自古戰事不斷,在遼宋時期霸州是戰爭的前沿,也是關口,當時楊六郎鎮守三關,在三關修建了秘密地下戰道引馬洞,抵禦遼兵,創造了歷史上的奇蹟。 霸州是益津關,信安是淤口關,雄州(現雄縣)是瓦橋關,以拒馬河為界,以北就是遼國,現在的永清、廊坊都屬於當時的遼國。

「雨過水明霞,潮痕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懊恨西風吹世換,又吹我,落天崖。」在信安驛站,文天祥是宋朝國公,在與元軍交戰之中被俘五坡嶺,在押解大都途中,曾住信安驛館,外邊下著大雨,夜不成寐,在牆上題寫了《南樓令》。

展館裡還展示了霸州的抗日英雄魏大光的事跡和資料片。魏大光是八路軍第120師獨立2旅旅長,師長是賀龍,廖漢生是副旅長。2014年9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民政部發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局部抗戰,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他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三個階段,魏大光名列其中。

電影《小兵張嘎》裡面的外景地是在勝芳鎮拍攝的,張嘎堵的煙筒、扎羅金寶自行車輪胎地、嘎子和胖墩摔跤的大堤,鎮上許多人或扮演群眾演員,或目睹拍攝過程,一部電影見證著勝芳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水鄉芳華。

1948年底到1949年初,7000名天津接管人員在勝芳實行三個月大集結、大培訓,黃克誠、黃敬等在這裡指揮全局。天津日報社、天津廣播電臺等在勝芳成立,天津新政權從這裡走來。

霸州博物館,一部往日越千年的史冊。如今,隨著西鄰雄安新區的崛起,也將見證著霸州這座城市的新輝煌。

相關焦點

  • 霸州博物館丨凝聚的智慧與歷史的回望
    霸州博物館——凝聚的智慧與歷史的回望作者:葉曉霏霸州博物館位於益津路和迎賓東路交匯處,是霸州地標性建築之一,總面積5.5公頃,上下六層,又稱華夏民間收藏館。已經去過幾次,依然百看不厭。在今年的國際博物館紀念日,作為地地道道的霸州人,帶大家一起走進家鄉的歷史文化殿堂。
  • 今日視點丨30塊歷史文化名街標識牌,串起樂山城市記憶
    樂山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一條條歷史文化名街鑲嵌其中,新鮮元素與亙古歷史碰撞發展,成為了解城市歷史的文化密碼。2019年「五一」節前夕,全市第一批歷史文化名街標識的亮相,為來到這裡的人們打開了一扇窗口。透過窗口,串起街區的過去、現在、未來,活化樂山城市歷史記憶。
  • 關中平原的宜居城市,並不是西安,是一座比西安歷史還悠久的城市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便會有一些人認為這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對人們來說並不是一座很宜居的城市,所以人們也會比較嚮往一些,相對來講節奏並沒有那麼快,生活環境非常舒適的一些較為宜居的地區。但是若要說起關中平原地區很宜居的城市,也許會有人認為是西安,畢竟西安作為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以及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其境內擁有著許多較為珍貴的歷史文化以及遺蹟,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經濟發展也非常不錯,但似乎距離宜居城市還缺了點什麼。
  • 關中平原最宜居城市,不是西安,而是這座歷史比西安還悠久的城市
    要說我國關中平原地區哪座城市最有名,想必很多人的答案都是西安,原本的古城如今也成功轉變為了一座熱門旅遊城市。西安因為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在境內存留了眾多珍貴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如今也變成了不可替代的旅遊資源,深深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 三條歷史文化遊徑,串起廣州歷史故事
    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的第一批64條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中,廣州有三條歷史文化遊逕入選,分別是南國紅豆鑑賞歷史文化遊徑、紅色羊城主題歷史文化遊徑、廣府古驛道歷史文化遊徑。這三條歷史文化遊徑各有特色,每一條都串起了廣州的歷史文化,深藏了許多動人故事和特色風景。
  • 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一座趣味十足的博物館
    了解一個城市的過去,探尋一個城市的歷史變化,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上海歷史博物館裡收集了與上海近代歷史相關的照片、圖片、電影、蠟像及微縮景觀等,是一座生動講述歷史的主題博物館。博物館位於東方明珠一層,在這裡可以了解上海從近代向現代發展的全過程。
  • 躍進路1958歷史文化街區 還原一座城市的記憶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記憶,以科技著稱的綿陽,工業的起步與發展,始終繞不開一條叫做躍進路的街區。在躍進路1958街頭,圍繞「夜間經濟」與「躍進路工業記憶」,正在新建一個1958市集。「這是以三線建設元素為主,結合躍進路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做的一個市集。」九洲千城商業管理公司總經理陳德榮說,市集開業將入駐美食、餐飲商家及綿陽非遺等內容,形成具有綿陽特色的市集。如今,漫步於躍進路1958,道路上車水馬龍,重建的蘇式建築與街頭的工業雕塑相映襯,一股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 關中平原最宜居的城市,歷史比西安還悠久,以青銅器聞名內外
    誠然,西安靠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址遺蹟,別說是在關中平原的知名度第一了,就連在國內都名列前茅。但是如果說到宜居度的話,西安可就得讓位給寶雞了。寶雞,別看知名度不如西安大,但是也是深藏不露的歷史古城,細數起來竟然比西安歷史還要悠久。
  • 中國沒有山的城市,不僅歷史悠久,更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城市
    中國土地遼闊,土地豐富,各地區有不同的風景, 地形也千奇百怪,有山地,有平原,有高原,有盆地, 不管在什麼地形上,每個城市似乎都有一兩座山, 但是在中國有一個城市只有平原,最高的海拔才8米,你知道這是哪裡嗎?
  • 霸州要起飛了,北漂對霸州是真愛嗎?
    愛一座城市,需要理由嗎? 答案:一定是需要的,否則那一定是一種衝動下的「初戀」,而不是對一座城市長情的熱愛。 三分鐘熱度?瞬間的愛像一陣風吹過,吹完它就走? 零門檻落戶霸州,會是戶口所引發化學反應?
  • 在隱於市井的歷史裡,喚醒城市記憶
    今天,讓我們一起讀歷史文化,品城市記憶,探尋那些大隱隱於市的老建築、老廠房,體會在這時間長河裡曾發生過的故事......推薦景點|青島山一戰遺址博物館第一次世界大戰遠東唯一戰場遺址、中國唯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博物館、中國軍事文化旅遊新地標、青島全景觀海平臺——青島山一戰遺址公園。這裡儲存著烽火連天的歲月,沉重的記憶和渴望和平的美好願景。
  • 被歷史遺忘的城市,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河套平原的隕落明星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我們本期的被歷史遺忘的城市。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內蒙古的巴彥淖爾市,在本地人看來,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家,但是對外地人來說,可能就沒那麼熟悉了。河套平原是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以為有河套平原的存在,這裡的人們有著豐富的水資源有著摧殘的歷史文化。
  • 保存城市記憶的歷史建築
    管天瑞 文/攝認識一座城市,需要從認識這座城市的建築開始,而建築背後的故事則為建築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上海有著數不盡的優秀歷史建築,散落在城市的每一處角落。午後,漫步在梧桐樹遮蔽的馬路上,藏在樹蔭後的老房子,儲存著這個城市的記憶。這些記憶被封存在建築的一磚一瓦內,靜靜等待人們的發現。
  • 霸州中國自行車博物館:穿越百年,騎行悠悠
    霸州中國自行車博物館。霸州中國自行車博物館館藏時間跨度大、品類齊全、品相完整,堪稱一部自行車百科全書。自上世紀70年代至今,津冀地區已形成了大規模、專業化的自行車產業,我國唯一一座經國務院審批建立的自行車博物館恰是坐落於河北霸州。這座「霸州中國自行車博物館」是霸州華夏民間收藏館的特色展館之一,也是目前國內藏品最多、種類最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車展館。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市民捐贈展 滿是城市的記憶
    11月18日至12月20日,《市民記憶——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市民捐贈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正式開館以來,得到廣大市民的踴躍捐贈,至今已收到各類物品1600餘件/組,上歷博(上革博)從中選出50餘件/組物品,舉辦了《市民記憶》展。展覽分為「烽火·新生」「市政·經濟」「文化·民生」三個部分,展品的時間跨度從抗日戰爭到改革開放。
  • 博物館,是活著的城市記憶——大同九大博物館的故事
    博物館是活著的城市記憶歷史在人的身上沉澱化作歲月的刻刀,留下一道道溝壑老人是時間帶給世界的說書人對於一座城來說,一座博物館就是一位老人今年是大同市博物館搬遷至新館的第六年。新館佔地32821平方米,建築形態吸取」龍文化「的藝術精髓,與大同火山群、雲岡石窟等典型地貌特徵相結合。獨具特色的館體結構使觀者仿佛步入幽深的石窟洞穴之中,觀景的同時,得以窺見大同歷史一斑。
  • 被操縱的歷史記憶:世界遺產聖索菲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
    認為這是將這座博物館「毫不含糊地政治化」。通常而言,一座建築物用途的更改實屬內政,(埃爾多安也以此反駁國際社會的批評)但為何土耳其此舉會在世界範圍內引發眾怒呢?這需要從這座博物館的特殊歷史說起。博物館的前身聖索菲亞大教堂,建於公元537年東羅馬帝國時期,曾在將近一千年的時間內,都是世界第一大教堂,它是歐洲古典文明和漫長中世紀的見證者。
  • 霸州迎來城市新地標 美麗牤牛河款款而來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牤牛河是霸州的母親河,也是重要的排水河道。近年來,由於河道兩旁傾倒垃圾現象嚴重,牤牛河不僅排水功能減弱,還成了遠近聞名的臭水溝,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面對此種情況,霸州開始著手對牤牛河河道進行擴建、清淤,建設鋼板壩和提水泵站並進行景觀綠化處理。經過兩年多的建設,今年8月8日,牤牛河歷史文化公園正式對外開放。這意味著「荒蕪廢棄」多年的牤牛河以嶄新面貌回歸霸州城市生活,牤牛河沿線文化旅遊產業帶畫卷徐徐展開。
  • 上海歷史博物館開館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外景。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近日正式開館,首日接待6200多名參觀者。   這是第一個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遵循「以城市史為脈絡,以革命史為重點」的原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全面梳理目前上海行政區劃下6000餘平方公裡內的近6000年歷史脈絡,展現城市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節點和重大革命歷史事件。
  • 「湘潭民間博物館」歲月記憶廊:用老物件串起湘潭人的記憶索引
    曾經常見的生活用品在這裡成為老人們記憶的載體。紅網時刻記者 劉放明 謝文禮 湘潭報導韶峰牌黑白電視機、天仙牌電風扇,還有縫紉機、磁帶收錄機、膠片相機……這些曾經國人眼中的「高檔貨」,雖然如今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卻滿滿承載了中老年一輩的生活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