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戰爭與「荷馬史詩」

2020-12-25 澎湃新聞

特洛伊戰爭與「荷馬史詩」

2020-05-26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編者按:世界文學領域資深專家、作家、南京大學餘斌教授結合他多年教學、閱讀、寫作成果,精研譯林版世界名著選目,創作了《譯林世界名著講義》。本書選取世界文學史中最具「宗師」地位的作家及其最具「原型」意義的作品,以幽默活潑的文字深入淺出地解讀《堂吉訶德》《包法利夫人》《了不起的蓋茨比》《麥田裡的守望者》等世界文學發展史中的巔峰之作,探究作家其人逸聞,解碼作品風格精髓。

在現代知識的傳授中,「荷馬史詩」最固定的位置是在文學史上,它通常也被當作文學作品來閱讀。但對古希臘人顯然不是這樣。他們聽荷馬的吟唱或記錄下來的詩篇,固然是個樂子,同時也從那裡得到各種各樣的知識。比如說,它是「詩」,也是「史」—歷史,記憶與想像以奇妙的方式混在一起。

「荷馬史詩」寫的是特洛伊戰爭,《伊利亞特》說的是戰爭最後的一段時間,《奧德賽》說的是希臘人攻陷特洛伊之後返回家鄉的經歷。

現在人們相信,公元前 12 世紀,的確有過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希臘人最後攻陷了比希臘更富庶的特洛伊,並焚毀了那座城。19 世紀,有個叫謝裡曼的德國人在現今土耳其西北部希沙立克發掘出了古城的遺蹟以及大量的銅製兵器和金銀飾品。他據此寫成《古代特洛伊》一書,認為此城即是「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城。在此基礎上,後人繼續深入發掘,共挖出了九層古城的遺址。現代考古學家們普遍認為,「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在遺址的第四層,而最底下的那層比「荷馬史詩」的時代還要早一千年。但是當然的,那場戰爭與「荷馬史詩」中的描寫大有出入。我們不妨順著「史」「詩」去理解「史詩」,看作是「詩」與「史」的相加:一方面有真實歷史的影子,一方面是詩的想像,兩方面混雜在一起。事實上,現在我們看作歷史著作的希羅多德的《歷史》當中,也有很多神話。

希臘人遠徵小亞細亞特洛伊城的戰爭,相傳發生在公元前 13 世紀到前 12 世紀之交。當時特洛伊是歐亞交通的孔道,在商業上十分重要。特洛伊王國積累了巨大的財富,成為希臘各部落掠奪的目標。戰爭的結果是希臘部落侵入小亞細亞,控制了交通要道,取得黑海上的商業霸權並俘獲大量的奴隸。到了「荷馬史詩」中,戰爭的起因變成了希臘斯巴達王的妻子海倫被特洛伊王子帕裡斯勾引,隨他捲逃—第一夫人私奔,奇恥大辱啊,於是希臘各部落組成聯軍,遠徵特洛伊。所以特洛伊戰爭又稱「一場女人引起的戰爭」。事實上,追溯上去,還應追溯到神那裡:勇士珀琉斯與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禮,遍請諸神,唯獨沒請不和女神厄裡斯(怕她又生事端),厄裡斯大為惱怒,丟了個金蘋果在婚禮上,上面寫著「給最美的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愛神阿芙洛狄忒都認定金蘋果該歸自己,相持不下,要求眾神之神宙斯評斷。三女神,一個是夫人,另兩個是女兒,宙斯擺不平,便踢皮球,讓她們去找人間最會鑑賞女性美的美男子帕裡斯。三女神找到帕裡斯,都想壓倒別人,就都賄賂他,許他各種好處。阿芙洛狄忒許他的一條—得到人間最美的女人—顯然對他最有吸引力,結果愛神得償所願,獲得金蘋果。不用說,帕裡斯能夠成功拐跑公認的人間第一美女海倫,正是阿芙洛狄忒許的好處應驗。所以歸根結底,仗是從神那兒打起來的,待開打之後,神也各做各的後援:赫拉、雅典娜,還有她們能拉攏到的神支持希臘聯軍,阿芙洛狄忒和她拉到自己一邊的神就力挺特洛伊。這些都是背景,《伊利亞特》敘述的則是戰爭將進入尾聲時發生的事。這裡可以看出荷馬的裁剪功夫:不平鋪直敘地從頭道來,而聚焦於戰爭中的戲劇性時刻。戲劇性出在頭號主人公阿基琉斯身上。他是希臘陣中的頭號英雄,威名遠揚,無人能敵。他和主帥鬧矛盾,一怒之下罷戰了,對特洛伊人掛起了免戰牌。起因是主帥阿伽門農搶走了他的女俘。誰是誰非並不是詩人特別關心的,他要渲染的是阿基琉斯狂放暴烈的性格。他這一怒不得了,誰也勸不動,特洛伊那邊也有厲害角色,即帕裡斯的哥哥赫克託爾,阿基琉斯不出戰,他便從城裡殺出,連贏了幾陣。戰局的再次逆轉仍與阿基琉斯的憤怒有關:阿基琉斯視同兄弟的帕特羅克洛斯勸他出戰未果,便穿了他的盔甲自己上陣,結果被赫克託爾殺死。阿基琉斯痛心不已,又一次爆發了憤怒,誓為好兄弟報仇。他叫陣赫克託爾,單挑殺死他之後還將仇人屍體拖在馬後繞陣而行,以洩心頭之憤。兩次發怒,一次怒而罷戰,一次怒而出戰,造成了故事的重大轉折,所以「阿基琉斯的憤怒」構成了長詩主導動機。兩次發怒令故事的敘述起伏跌宕,更是寫出了阿基琉斯疾惡如仇、不管不顧的性情,還有他令人膽寒的勇武。他的性情還有另一面:特洛伊老國王因愛子的戰死傷心萬分,夜裡潛入阿基琉斯的營帳,哀求將兒子的屍體還給他。阿基琉斯縱有不共戴天之仇,這時也被父親的傷慟打動,答應了老國王的請求。接下來是特洛伊全城哀悼赫克託爾,全詩就在悲傷的氛圍中結束。

可以想像,荷馬在希臘,他的聽眾是希臘人,對他們而言,特洛伊是敵國,這個結尾是會讓人同情特洛伊人的,一部記述希臘人勝利(雖然《伊利亞特》沒寫到攻陷特洛伊,但聽眾對後面發生的事都知道)的長詩這樣收煞,似乎有點不可思議—是不是有點敵我不分?但初民社會裡的人是沒有我們現在的「國家」 概念的,詩人採取的是一種更普遍的人性立場,不論是哪一方的人物,凡體現了人性的高貴,比如勇氣、忠誠、憐憫、勇武,便都出之以讚許的口吻。我們看不到以敵我劃界的那種愛憎分明,相反,像赫克託爾那樣的特洛伊人,顯得很高大,他的忠勇,明知與阿基琉斯交手兇多吉少,但為捍衛尊嚴也要冒死出戰,都讓他在聽眾、讀者那裡得到認同;倒是希臘方面的角色,比如阿伽門農,詩人一點也沒掩飾地寫出他的剛愎和自私。

關鍵詞 >>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荷馬史詩特洛伊戰爭是真的?
    特洛伊舊城附近,仿造的巨大木馬希臘荷馬詩人寫了兩大史詩《伊裡亞特》與《奧德賽》,其中《伊裡亞特》寫的是特洛伊戰爭。特洛伊戰爭(公元前1193年——前1183年),一場為爭奪美女海倫的十年攻城戰。特洛伊城遺址特洛伊城遺址位於土耳其,1998年列入名錄。現在已經成為土耳其著名的觀光景點。但是,特洛伊城和邁錫尼的考古成果,就能把荷馬史詩變成信史了嗎?甚至有人拿此跟「殷墟甲骨文證實史記殷本紀」相提並論。
  • 特洛伊戰爭只是場成年禮?圍繞荷馬史詩的千年爭辯,你選擇哪一方
    編者按:由於大量的文學與影視作品,特洛伊戰爭可謂是人所共知。此戰爭講的是古希臘邁西尼時代,一場因為海倫被拐,邁西尼人和特洛伊人之間發生的一場戰爭。由於古希臘大詩人荷馬優秀的文筆,特洛伊戰爭歷來受到歐洲人追捧。
  • 美人海倫、木馬屠城……荷馬史詩中那場特洛伊戰爭也許根本沒發生過
    荷馬.雕塑在所有這些傳說中,荷馬史詩是其中時間最早、可參考性最高的文學作品。其流傳下來的兩部《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全部都是在講述特洛伊戰爭。英雄、美女、戰爭、愛情、復仇、智慧……再加上形形色色的諸神參與其中,刻畫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偉岸史詩。
  • 特洛伊戰爭真假迷霧
    《荷馬史詩》是歐洲傳奇文學寶庫中最璀璨的一部分,很少有故事能像「特洛伊戰爭」的傳奇故事那樣流傳至今。《荷馬史詩》中富麗的城市、堅固的城堡和激烈的戰爭,長期來被認為是沒有根據的奇談。但是對荷馬史詩懷有熱切信念的德國考古學家施裡曼卻找到了傳說中的城堡特洛伊及其無盡寶藏的所在地。
  • 詩人荷馬到底是否真有其人?《荷馬史詩》到底是怎樣寫成的?
    」故事背景,就是傳訟至今的特洛伊戰爭(Trojan War)。亞裡斯多德(Aristotle)則認為荷馬活於特洛伊戰爭後 140 年,按此推斷,即特洛伊戰爭發生於公元前約 1,000 年。但即使是在古典世界,荷馬的年代仍然眾說紛紜,沒有一定的共識。
  • 荷馬史詩中,希臘眾城邦跨海徵討特洛伊10年,僅僅為了美女海倫嗎
    ▲美麗莊嚴的希臘在希臘非常遙遠的年代,就一直流傳著兩部著名的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據說是「最偉大和最神聖的詩人」、雙目失明的吟遊詩人荷馬創作,統稱為《荷馬史詩》。公元前6世紀初,希臘和斯巴達兩大城邦稱雄的時候,《荷馬史詩》就已經被希臘人集體奉為「聖經」,確立了在整個希臘世界至高無上的地位。當時,雅典與鄰近的麥加拉為爭奪小島薩拉米斯爆發激烈戰爭、廝殺多年卻仍舊不能確定歸屬,最後只能訴之於仲裁。
  • 從荷馬史詩說邁錫尼文明,真的有荷馬這個人嗎?
    古希臘的文獻對邁錫尼文明的記載幾乎是沒有的,只有荷馬史詩記載了邁錫尼後續的特洛伊戰爭。荷馬史詩分為兩篇,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希臘的雙目失明的遊吟詩人--荷馬於公元前8世紀所作,其實不一定真的是他寫的,他可能就是綜合加工一些民間的傳說而已。不過不管怎麼樣,荷馬史詩的確存在,而且對後世的影響深遠。
  • 《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試玩前瞻:演繹特洛伊戰爭的史詩傳奇
    筆者最近有幸參與試玩了《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的測試版本,並用我最喜歡的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進行了幾局遊戲。雖然他的外交風格實在有些一言難盡,但斯巴達的重裝步兵和尚武精神就足以讓我躍躍欲試了。在開始介紹這款遊戲前,我必須指出一點:《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的歷史戰略玩法與《全面戰爭:三國》存在不少相似之處。雖然《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中有些內容是以史實記載為基礎,但也有大量篇幅放在了英雄、神話和傳說等內容上,玩家甚至可以通過贏得眾神青睞來獲取一些特殊增益。
  • 古希臘的《荷馬史詩》距今多少年?同時期的我國處於什麼階段?
    荷馬的史詩以及全部神話——這就是希臘人由野蠻時代帶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這是恩格斯對《荷馬史詩》及其時代的評價。1、荷馬是誰?荷馬,被譽為西方文學的始祖,與維吉爾、但丁、約翰·彌爾頓並稱西方四大史詩詩人。但其人是否曾經真實存在,至今也是一個未知之數。
  • 《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城,就在土耳其,因一個女人而毀滅
    恰那卡雷是前往特洛伊(Troy)城的必經之地,從這裡到特洛伊城只有25公裡,有專門的小巴前往,約半小時車程,車費10裡拉。說到「特洛伊木馬」,在沒有發掘出特洛伊古城遺址之前,人們一直以為它只是個存在於《荷馬史詩》中的地名,一個虛擬的戰場罷了。而在考古學界,也一直有人堅信《荷馬史詩》是真實的記載。
  • 西方歷史上是否真的發生過「特洛伊戰爭」
    一場戰爭引出了兩大史詩,從而成為西方文學的源頭。這場戰爭就是特洛伊戰爭,而兩大史詩就是荷馬的《伊利亞特》與《奧德賽》。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的最後一幕,特洛伊國王普裡阿摩斯與阿喀琉斯談判請求歸還他兒子的屍體並停戰。在史詩《奧德賽》中,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帕裡斯為了給他哥哥報仇,給了阿喀琉斯的腳踵致命的一擊,殺死了這位希臘偉大的勇士。而希臘人則通過「木馬計」,潛入特洛伊城內並最終摧毀了它。此後特洛伊的黃金時代也就結束了。
  • 神話時代的遺產:荷馬史詩所帶來的遠古英雄
    而具體描述這類人的巨著便是《荷馬史詩》。《荷馬史詩》 也因此被人稱作"希臘的聖經"。而對於這篇巨著的作者是詩人荷馬,經過了漫漫光陰,滄海桑田,他的生卒年月早已不可考,甚至於他的生活痕跡也早已被偉大的時間抹去,甚至有人懷疑荷馬這個人是否真實存在。
  • Epic商店《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開啟領取 免費體驗特洛伊戰爭
    Epic商店開啟了《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的免費領取,領取時限為24小時,大家可以通過下方的領取連結或「一鍵領取」按鈕(App)領取本作。領取地址>>>
  • 託福聽力:文化背景之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長詩,被認為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也是歐洲文學中最古老、最傑出的敘事詩。相傳史詩的作者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他生於愛奧尼亞(今土耳其西海岸),生存年代約是公元前8世紀的後半葉。
  • 《特洛伊》——推薦2004年歷史戰爭影片
    《特洛伊》(Troy)是一部2004年的史詩電影,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布拉德·皮特、艾瑞克·巴納、奧蘭多·布魯姆、黛安·克魯格等主演,於2004年5月9日在美國上映。《特洛伊》取材自古希臘神話。在浪漫壯觀、引人遐思的古希臘,奧林匹亞眾神與人類之間的愛恨傳奇至今為人津津樂道,而在這其中,荷馬史詩《伊裡亞特》所記錄的特洛伊之戰更是後世劇作家與觀者反覆演繹的經典作品。
  • 網文選粹 | 荷馬史詩中的史料價值解讀:不要因為傳說而忽略其隱藏的真實
    長期以來,人們都將史詩的內容看作是虛無縹緲的,但自從克裡特遺址、特洛伊遺址和邁錫尼遺址被發現之後,人們才注意到,《荷馬史詩》也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就比如中國的《封神演義》雖然是一部神魔小說,但是其中武王伐紂的故事卻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但我們撥開濃密神話的烏雲,就能夠在傳說中找到故事的原型。一,《荷馬史詩》的簡介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傳說,神話傳說就是歷史的一面鏡子。
  • 荷馬史詩簡述了他在特洛伊戰爭最後的冒險故事
    然而,當荷馬於公元前720年寫下《伊利亞特》時,讀者和聽眾對此一無所知。他們只知道阿喀琉斯是一個偉大的英雄,他有超人的力量和勇氣,他非常英俊。荷馬描繪了一幅更加細緻入微的圖景,阿喀琉斯復仇心強,容易發怒,在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時,他可能會變得暴躁易怒。他也非常忠誠,願意為他的朋友和家人犧牲一切。
  • 古代特洛伊戰爭的遺址之謎
    著名的《荷馬史詩》第一部《伊利亞特》敘述了這樣一場戰爭:英俊瀟酒的特伊王子到各國遊歷,到了斯巴達王國,國王不在,受到年輕漂亮的王后海倫的熱情款待,這兩人一見鍾情迅速墜入了愛河,結果特洛伊王子將海倫帶走了。這自然引起斯巴達國王的強烈不滿,於是他糾集了希臘各國大軍,圍攻特洛伊城,但整整圍攻了三年,也毫無所獲。
  •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作者|思荷馬史詩分為兩部,即《伊利亞特》與 《奧德賽》,敘述的是古代希臘人與特洛亞人(今小亞細亞)之間的一場戰爭。特洛伊攻城戰爭持續十年,以爭奪世上最美的女人海倫為起因。這是史詩之說,但據《世界歷史》記載,爭奪海倫只是藉口,希臘侵佔特洛亞肥美的國土是真。不僅荷馬史詩的藝術技巧值得探討,而且史詩內容非常豐富,涉及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等方面的東西,後人可以通過荷馬史詩領悟某些古希臘的文化和精神。荷馬史詩被認為是西方文學中古代最偉大的史詩。《伊利亞特》是一部英雄史詩,它給人一種磅礴的莊嚴與崇高感,有一種雕塑美、悲劇美。
  • 土耳其大型舞蹈史詩《特洛伊》為「中國―土耳其旅遊年」揭幕
    原標題:土耳其大型舞蹈史詩《特洛伊》為「中國―土耳其旅遊年」揭幕  中新網上海4月20日電 (記者 李佳佳)20日晚,土耳其大型舞蹈史詩《特洛伊》在上海大寧劇院震撼上演,光影交錯的劇場內高朋滿座,由土耳其旅遊文化部,土耳其駐華使館與土耳其駐滬總領事館主辦的2018年「中國―土耳其旅遊年」開幕式歌舞表演在這裡成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