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祖上是明朝兵部尚書,被清軍滿門抄斬,為報仇將溥儀趕出皇宮

2020-12-11 騰訊網

在明朝末年,中國出現了罕見的小冰河時期,很多省份顆粒無收,這就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比如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加上關外的八旗鐵騎虎視眈眈,明朝陷入內憂外患,加上朝廷裡還有東林黨和閹黨集團爭權奪利,崇禎皇帝雖然想要改革,可明朝已經積重難返,皇帝連軍費都發不出,崇禎向很多藩王借銀子,可他們誰都不肯出錢。

當時的兵部尚書叫孫承宗,雖然是文官出身,可他的軍事才能同樣厲害,曾經做過帝師,當時明朝的軍隊和清軍較量的時候經常打敗仗,在危機關頭孫承宗成為了薊遼督師,他上臺之後不主動招惹清軍,卻修築了關寧錦防線,利用明朝的強大國力步步為營,逐漸蠶食清兵的生存空間,這個做法非常高明,在短時間內明朝就收復了400多裡的失地,還修建了40多座城堡,屯田5000多公頃,安置流民達到百萬戶。

努爾哈赤知道不是孫承宗的對手,往後退去700裡,如果按照孫承宗的戰略布局,那麼不用10年時間,北方邊患可以徹底解決,女真部落再也折騰不起大動靜,可事與願違,當時朝廷閹黨魏忠賢嫉妒孫承宗的能力,無奈之下,孫承宗只能辭官回鄉,公元1628年,皇太極繞過關寧錦防線,突然出現在長城附近,危機關頭,孫承宗再度被皇帝啟用,他調兵遣將襲擊清兵的後方,再次整頓防線,皇太極無奈退出關中。

可如此有能力的人還是遭到朝廷裡面的忌憚,孫老將軍只能告老還鄉,在高陽縣住了7年,公元1638年清兵進攻高陽縣,孫承宗率領全城百姓事實抵抗清軍,但由於實力的巨大差距,高陽城還是被破了,城破之後,清軍很尊重這個對手,允許他自殺,一代名將就這樣去世了,而他的5個兒子,兩個侄子,還有6個孫子,8個侄孫子全部戰死,全家100多口被清兵滿門抄斬,但同樣也有漏網之魚。

清朝入關之後,經過了200多年的統治,到了公元1912年清帝退位,溥儀雖然已經不是皇帝,可他依然住在皇宮中,1924年10月23號,馮玉祥帶領軍隊闖進紫禁城,要求溥儀搬出皇宮,而和馮玉祥一起發動政變的還有一個人叫孫嶽,是孫承宗的第10世孫,這次孫嶽將溥儀趕出皇宮,也算是被他的祖輩報仇了。

相關焦點

  • 當年溥儀被趕出皇宮,他的妃子宮女們下場如何?專家:大多很悲慘
    當年溥儀被趕出皇宮,他的妃子宮女們下場如何?專家:大多很悲慘眾所周知,皇帝是一國之主,萬人之上。他們不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還坐擁後宮佳麗三千。雖說皇帝至高無上,也很有權力,但是當皇位被人奪取之後,皇帝的下場就很慘了。
  • 大明王朝26位兵部尚書,陳新甲惹來的爭議是最多的,這是為何?
    哈嘍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哪吒,今天我又來嘍,跟大家聊一下大明王朝最有爭議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的事情! 他的故事很好玩,也是鮮為人知的,我相信你會喜歡。 第一件事,先給我親愛的小夥伴科普一下明朝的兵部尚書都有誰:從第一位兵部尚書于謙開始,大明王朝先後經歷了夏言,胡宗憲,彭時,丁汝夔, 鄺埜, 石星,王在晉,崔呈秀,袁可立,袁崇煥,梁廷棟,張鶴鳴,祁伯裕,楊嗣昌,洪承疇,孫傳庭,陳新甲,張縉彥,石茂華,史可法,翁萬達,楊博,江東,王越,孫承宗等26位兵部尚書!
  • 1924年,馮玉祥將溥儀趕出紫禁城,究竟是對還是錯?
    從此以後,除了作為一名遊客,溥儀再沒有機會回到這塊地方。那麼,1924年北京政變中,馮玉祥將清朝末的溥儀趕出紫禁城,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如今網上有這樣一個觀點:馮玉祥這麼做十分不地道,因為紫禁城本來就是溥儀的家,將其趕出家門,自然顯得氣量狹小,真的是這樣嗎?
  • 353年前的今天,投降清軍的國防部長,明朝第一漢奸洪承疇去世
    後任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在松錦之戰被俘虜,投降清軍,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大學士。洪承疇以謀略聞名,為清朝獻計甚多,大多被信納。除了多爾袞、范文程外,他是清兵入關後,建立並加強滿清統治的關鍵推手。他曾多次討伐南明政權,但最終未得到清朝認可,在乾隆年間被編入官方的《明季貳臣傳》。
  • 溥儀退位之後,清朝上百萬的軍隊哪去了?駐紮香港的清軍混社會
    溥儀退位之後,清朝上百萬的軍隊哪去了?駐紮香港的清軍混社會文/蘇溯尬歷史我們都知道,溥儀宣布退位之後,並沒有被趕出故宮。雖然不是皇帝了,但當時的民國政府每年照常給他俸祿,照常的生活在皇宮中。可是之後馮玉祥佔領了北京,把溥儀一干人給趕出了皇宮。溥儀和眾多的皇親國戚們,只能想辦法去生活。比如手頭寬裕一點的就會去做做生意,不寬裕的就找地方幹活,如果只靠著帶出來的家產,很快就會被餓死。但是,溥儀退位之後,清朝的軍隊跑哪去了呢?清朝八旗軍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勁的,入關之後軍隊的數量得到了很大的擴充。
  • 「曲周故事」講述曲周歷史名人故事:吏部兼兵部尚書——路振飛
    吏部兼兵部尚書——路振飛來自微觀曲周00:0016:17路振飛為人耿直,初任涇陽縣知縣時,正是權閹魏忠賢如日中天的時候,全國的官員沒有不巴結奉承他的。涇陽縣所屬的陝西省當局官員,想巴結魏忠賢,要為其建造「生祠」,並且還要找個風水寶地,選中了涇陽縣認為地脈好,風水強,最適宜建造。
  • 和「滿門抄斬」有什麼區別?
    古代的帝王除了發明出「誅九族」的酷刑,還有一種刑罰也不遑多讓,那就是「滿門抄斬」。古語有云「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倒黴了也會牽連多人。「滿門抄斬」的「滿門」指的是除了自己一家親人,就連僱來的僕人、丫鬟、廚師、馬夫等等,通通都在滿門之內。比如明朝著名的將領--袁崇煥,就被明思宗朱由檢下令凌遲處死,並執行「滿門抄斬」。
  • 朱元璋為何將嶽父滿門抄斬?6年後他自曝四個字,讓百官心生寒意
    他為朱元璋建立明朝做出了巨大貢獻,還被朱元璋賜免死鐵券。這個免死鐵券很厲害,可以免除一切死罪。但同時也是一塊廢鐵,只不過是帝王之術罷了。為何胡美會被滿門抄斬,他犯了什麼死罪?朱元璋的嶽父,原名胡廷瑞,後改名胡美。胡美是驍勇善戰的武將,朱元璋在陳友諒戰敗時準備招降胡美,但胡美給了朱元璋一個條件,這種條件是非常令人忌諱的。
  • 明朝皇帝親自賣官,尚書、總兵只需要一百兩黃金,卻實屬無奈之舉
    明朝亡於天災和人禍,而最直接的表現則是財政的緊張,崇禎皇帝為了對付農民軍和清朝,花光了所有的銀子,最終不得不求助於那些達官貴人,但是他們卻一毛不拔,最終眼睜睜地看著明朝滅亡。其實,不光是崇禎皇帝,在崇禎皇帝之後的南明朝廷,雖然擁有半壁富庶江山,但是依然受困於財政。
  • 皇恩浩蕩,這位兵部尚書卻因一副對聯喪命,其中隱情慢慢浮出水面
    今天給大家說一個兵部尚書因為一副對聯而喪命的事,希望偶的小可愛們能夠喜歡!說1642年,明清之間爆發了一場舉世矚目的大決戰——松錦之戰。明朝大敗,十幾萬的兵一夜之間死了個乾乾淨淨,有被清朝的八旗兵弄死的,有的乾脆逃跑到海裡,因為沒有水性被活活溺死,山間地頭和海邊遍地是丟棄的馬匹和甲冑!情形非常慘烈!說崇禎帝當時驚懼絕望之餘大罵兵部尚書陳新甲,說都是他出的餿主意,非要搞什麼速戰速決,還讓曹化淳這個廢物去當什麼欽差大臣,「指導」洪承疇跟皇太極死拼!
  • 溥儀被趕出皇宮之前,曾偷偷帶走一樣東西,如今已是故宮鎮館之寶
    溥儀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他本該像列祖列宗一樣,在深宮中享受榮華富貴。可是,命運對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他3歲即位,6歲就被迫退位,在稀裡糊塗中就被剝奪了皇帝稱號,雖然可以繼續住在紫禁城,每年也有400萬兩銀元使用,但終究趕不上曾經的生活。
  • 他是中國近代著名學者,在溥儀被趕出皇宮後,三年後決然跳湖身亡
    他是中國近代著名學者,在溥儀被趕出皇宮後,三年後決然跳湖身亡 文▏小先生《人間詞話》之中說詩詞的三種境界,只要對文學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並且奉為經典,而《人間詞話》的作者就是晚清有名的大學者王國維,不過王國維最廣為人知的恐怕還是在頤和園的昆明湖的縱深一投
  • 即將消失的古村落,距離海口東站5公裡,相傳是明朝兵部尚書故裡
    相傳海南四傑之一,明朝兵部尚書—薛遠的故裡就在此處。古村落自然被世人稱為「薛村」。有人曾問我去薛村幹什麼呢?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去薛村「走讀」。因為曾經的昌盛人文,總能讓你尋跡到文化的印記,歷史的遺蹤。遊走在薛村,沒有比邊走邊讀,細細品味歷史給他留下的古老沉澱更為有趣的事!
  • 原定滿門抄斬,只因此人一句話,袁崇煥家小得以保存
    負責主審袁崇煥的內閣首輔溫體仁和右僉都御史梁廷棟都與袁崇煥有舊仇,兩人都想將他置於死地,經過一番審理之後,定下了三條大罪:一、擅自誅殺大將毛文龍。二、擅自與後金議和。三、私賣糧食給敵軍,通敵賣國。此時,袁崇煥的一位超級粉絲兵部職司郎中餘大成閃亮登場,他首先找到了梁廷棟,極力為袁崇煥辯白,他認為毛文龍死有餘辜,國家這幾年幸虧有袁督師鎮守遼東,否則早就雞飛蛋打了。但是梁廷棟根本聽不下去,餘大成突然語氣一變,以一副算命先生的口吻說:「如果袁崇煥這樣的忠臣都被抓,那麼不出三日,他手下副將祖大壽肯定要帶兵謀反。」
  • 明清議和失敗,清軍又進行了一次騷擾明朝掠奪戰役,「壬午之役」
    後來由於形勢更加危險,在大學士謝陞的建議下,崇禎皇帝便命令兵部尚書陳新甲秘密主持與清議和。崇禎十五年(1642年)三月,派職方郎中馬紹愉、兵部司務朱濟之等九十九人往瀋陽執行。雙方經過反覆磋商,六月初皇太極賜馬紹愉宴,致書明朝,提出了兩國議和的條件:一、如遇兩國有婚喪大事,須互相遣使慶弔。
  • 古代的「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兵部尚書主兵籍、器仗,安史之亂後,中央政權削弱,尚書諸司成為古代有六部,分別是兵部、刑部、禮部、戶部、吏部和工部,隋唐時期剛開始設定兵部,此後,兵部尚書變成六部尚書之一,統管全國各地的國防。從古至今,國防便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對一個國家的穩步發展具有尤為重要的功效。因此 ,兵部尚書的官階跟功效都不可小覷,這一點在《新唐書-百官志一》中有一定的記述:兵部。
  • 明朝:袁崇煥走後,明朝處境艱難,如果他還活著能否力挽狂瀾?
    袁崇煥走後,明朝處境艱難,如果他還活著能否力挽狂瀾?我們先看歷史事實,在袁崇煥死後的戰局如何?崇禎四年,大凌河城被圍,皇太極鑑於「寧錦大捷」的失利教訓。採取「圍城打援」戰略。八月初九至九月十九日,祖大壽四次突圍都失敗。錦州方面的明軍四次援救。
  • 他是袁崇煥的老師,逼退努爾哈赤700多裡,76歲帶全家守城被清軍虐死...
    明朝末年,山海關外的滿清日益強大,屢屢進犯明朝,令明朝君臣很抓狂。然而在明末也出了這麼一位軍事能人,曾是袁崇煥的老師,逼退努爾哈赤700多裡,他所構築的防線令其一生難以突破,他就是明末老將孫承宗。明末重臣孫承宗畫像孫承宗,字稚繩,號愷陽,祖籍河北。他是明朝末年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威名赫赫。
  • 他是明朝內閣首輔 做錯一件事被崇禎大罵:死有餘辜
    1644年初春,當李自成揮師進攻北京之際,明朝並沒有元氣大傷。就在600餘裡外的山海關,還駐紮著一支由吳三桂統領的精銳部隊——關寧鐵騎。關寧鐵騎數量並不多,但戰鬥力極強,是明朝末年敢於和八旗軍正面交鋒的軍隊之一。如果將關寧鐵騎及時撤回北京,李自成的農民軍能輕鬆攻陷北京。
  • 她本以為一生榮寵,卻被夫君設計,害蕭家滿門抄斬!宮闈宅鬥文
    她本以為一生榮寵,卻被夫君設計,害蕭家滿門抄斬!宮闈宅鬥文大家好,又到了小編每天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的時間啦,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百忙之中點開小編的這篇文章,小編真的是榮幸之至。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4本她本以為一生榮寵,卻被夫君設計,害蕭家滿門抄斬!宮闈宅鬥文。第一本:《嫡鎖君心》——蘇秦墨簡介:她本以為一生榮寵,卻被夫君設計,害蕭家滿門抄斬!宮闈宅鬥文。本以為一生榮寵,卻不知她走入夫君精心設計的局中,害蕭家滿門滿門抄斬,一個不留。 含恨重生,繼母狠辣,姐妹狠毒,她卻更狠,更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