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泡法最獨特,圖解潮州工夫茶21式

2021-02-19 茶百科

  茶質、水、人、茶具,既—一講求,苟烹製拙劣,亦何能語以「工夫」之道。是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法。所以世 胄之家,高雅之士,偶一烹茶應客,不論洗滌之微,納灑之細,全由主人親自主持,未敢輕易假人。一易生手,動見僨事。

1、備器(備具添置器)



  茶杯呈「品」字擺放,依次擺好孟臣壺、泥爐等烹茶器具。泥爐起人,砂銚掏水。

2、生火(欖炭烹清泉)


  泥爐生火,砂銚加水,添炭扇風。

3、淨手(茶師潔玉指)


  茶師淨手。

4、候火(扇風催炭白)


  炭火燒至表面呈現灰白,即表示炭火已燃燒充分,沒有雜味,可供炙茶。

5、傾茶(佳茗傾素紙)


  倒茶葉於素紙上。

6、炙茶(鳳凰重修煉)


  炙茶,提香淨味。

7、溫壺(孟臣淋身暖)


  注水入壺,淋蓋溫壺。

8、洗杯(熱盞巧滾杯)


  熱盞滾杯,並將杯中餘水點盡。

9、納茶(朱壺納烏龍)


  納茶需適量,用茶量以茶壺大小為準,約佔茶壺七八成左右。

  「靜候砂銚中有松濤颶戲聲,泥爐初沸,哭起魚眼時 (以意度之,不可撤蓋看也),即把砂銚提起。淋罐淋杯令熱。再將砂挑置爐上。俟其人碩(老也,俗謂之碩),一面打開錫罐,傾茶於素紙上,分別粗細,取其最粗者,填於罐底滿口處,次用細末,填塞中層,另以稍粗之葉;撒於上面,謂之納茶。納不可太飽滿,緣貴重茶葉,嫩芽緊卷,舒展力強,苟納過量,難容湯水, 且液汁濃厚,味帶苦澀;約七、八成足矣。神明變化,此為初步。」

10、高注(提銚速高注)


  提拉砂銚,快速往壺口衝入沸水。

11、潤茶(甘泉潤茶至)


  高注沸水入壺,使水滿溢出。

12、刮沫(移蓋拂面沫)


  壺蓋刮沫、淋蓋去沫。「衝水必使滿而忌溢。滿時茶沫浮白,溢出壺面,提壺蓋從壺口平刮之,沫即散墜,然後蓋定。」

  然後,快速傾出倒掉不飲,此為「溫潤泡」。

13、衝注(高位注龍泉)


  將沸水沿壺口內緣定位高衝,注入沸水,切忌「衝破茶膽」。「取滾湯,揭罐蓋,環壺口緣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不可斷續.不可迫促。銚宜提高傾注,始無澀滯之病。」

  淋罐:壺蓋蓋後,復以熱湯遍淋壺上,以去其沫。壺外追熱,則香味盈溢於壺中。

14、滾杯(燙盞杯輪轉)


  用沸水燙洗茶杯。「淋罐已畢,何必淋杯。淋杯之湯,宜直注杯心。若誤觸邊緣,恐有破裂。俗謂燒盅熱罐,方能起香。」

15、灑茶(關公巡城池)


  依次循回往各杯低斟茶湯。灑茶宜「低、快、勻、盡」。

  「低」就是「高衝低灑」的「低」。灑茶與衝水相反,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既不雅觀又不尊重客人。

  「快」就是動作要快,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

  「勻」是灑茶時必須輪流、均勻灑到各個茶杯中去,不可以灑滿了一杯再灑另一懷,因為茶初出淡,後出濃。灑好的茶一定要色味均勻,這一點很重要。

  「盡」就是不要讓茶水留在壺中。灑完以後,要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茶墊上,使壺裡水份完全滴出,不讓茶葉中的單寧酸溶解出來,茶就不會苦澀。

  "茶葉納後,淋罐淋杯,傾水,幾番經過,正灑茶適當時候。緣灑不宜速,亦不宜遲。速則浸浸未透,香色不出。遲則香味迸出,茶色太濃,致味苦澀,全功盡廢。"

16、點茶(韓信點兵準)


  壺中茶水少許時,則往各杯點盡茶湯。"灑必各杯輪勻,又必餘瀝全盡。兩三巡後,覆轉衝罐,俾滴盡之。"

17、請茶(恭敬請香茗)


  恭敬地請嘉賓品茶。

18、聞香(先聞尋其香)


  未飲前,先聞茶湯的香氣。

19、啜味(再啜覓其味)


  分三口啜飲,一口為喝,二口為飲,三口為品。

20、審韻(三嗅審其韻)


  啜完三口後,再把茶杯餘下的少許茶湯倒入茶盤,冷聞杯底,賞杯中韻香。

  「乘熱人各一杯飲之。杯緣接唇,杯麵迎鼻,香味 齊到,一啜而盡,三嗅杯底。味雲腴,食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弛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昧。」

21、謝賓(復恭謝嘉賓)


  微笑向嘉賓鞠躬以表謝意。

  現在,你會泡工夫茶了嗎?原來泡潮州工夫茶的工序如此講究。之所以能成為潮汕地區乃至中華茶文化中的獨特景致,其中的工序一定存在著很深刻的道理!讓我們在一泡工夫茶中,慢慢尋味.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訂購茶百科精選的茶

○ 淘寶搜索店鋪名 "茶百科精選茶館"

○ 訂閱茶百科微平臺:茶百科 或 jiaoliucha

○ 茶百科茶人圈微信 tea9557

相關焦點

  • 九龍營養課堂:潮汕工夫茶的泡法功效?潮汕工夫茶8個衝茶步驟?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圖片來源:百度)  潮汕工夫茶的泡法  茶具。潮汕工夫茶最講究是茶具。潮汕工夫茶有別於其它喝茶方法也在於茶具上,一般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紅泥小火爐、茶盤、茶壺、茶洗、茶杯等等。
  • 潮州工夫茶 何以獨步天下?
    這已具備工夫茶的程式。  葉漢鍾認為,潮州工夫茶是先有「工夫茶」再有「工夫茶藝」。以武夷大紅袍為代表的烏龍茶起源於福建,茶商往來於福建與潮州,將這種製作工藝講究的烏龍茶及其品飲風尚帶進潮州。「武夷大紅袍、鐵觀音太貴了,我們這邊的茶商就想能不能把師傅請過來我們這邊做茶。後來發現我們的鳳凰單叢也很好,那就再完善工夫茶泡法了。」
  • 九龍營養課堂:潮汕工夫茶的泡法功效?潮汕工夫茶8個衝茶步驟?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圖片來源:百度)  潮汕工夫茶的泡法  茶具。潮汕工夫茶最講究是茶具。潮汕工夫茶有別於其它喝茶方法也在於茶具上,一般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紅泥小火爐、茶盤、茶壺、茶洗、茶杯等等。
  • 潮州工夫茶 何以獨步天下?
    這已具備工夫茶的程式。  葉漢鍾認為,潮州工夫茶是先有「工夫茶」再有「工夫茶藝」。以武夷大紅袍為代表的烏龍茶起源於福建,茶商往來於福建與潮州,將這種製作工藝講究的烏龍茶及其品飲風尚帶進潮州。「武夷大紅袍、鐵觀音太貴了,我們這邊的茶商就想能不能把師傅請過來我們這邊做茶。後來發現我們的鳳凰單叢也很好,那就再完善工夫茶泡法了。」
  • 我在潮州——御見工夫茶
    趁著元旦假期,由潮州工夫茶新生代茶人主辦,潮州御酒店協辦的「御見工夫茶」活動在2021年元旦2日舉辦。作為倡導推廣潮州工夫茶文化,品鑑感受鳳凰單叢茶的體驗活動,本次活動也得到了御酒店、海明茶行、離宸軒潮州工夫茶多方的支持,旨在將潮州工夫茶文化發揚光大。琴聲悠揚,茶香飄飄,傳承近千年的潮州工夫茶薪火相傳,是中國茶傳統文化極具代表性的一支。
  • 廣東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新傳承
    以潮州話、工夫茶、潮州菜、潮繡、潮劇、潮州木雕、潮州大鑼鼓等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響深遠,譽播海內外。日前,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中央及省市媒體赴潮州市開展主題採訪活動。記者走訪了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會,採訪了解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傳承、創新。潮州工夫茶是中國古老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 林叔叔的茶生活 潮州工夫茶課學習進行時
    【潮州工夫茶課學習進行時】鳳凰單樅十大香型講解【潮州工夫茶課學習進行時】上課全景【潮州工夫茶課學習進行時】茶器具講解【潮州工夫茶課學習進行時】鳳凰單樅工藝講解【潮州工夫茶課學習進行時】翠西老師【潮州工夫茶課學習進行時】學員聆聽【潮州工夫茶課學習進行時】學員分享【潮州工夫茶課學習進行時】學員交流【潮州工夫茶課學習進行時
  • 廣東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新傳承
    記者走訪了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會,採訪了解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傳承、創新。潮州工夫茶是中國古老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潮州是一個既產茶葉又產茶器的區域,長期交融形成了自成系統的獨特工夫茶文化。潮州產的單叢茶因是「工夫茶之茶」更顯個性和優勢;潮州手拉朱泥壺因「工夫茶之藝」而快速發展。
  • 走向世界的潮州工夫茶
    「中華民族向來以『和』為貴,而『和』正是工夫茶的核心。我期望大家合力申請潮州工夫茶為世界非遺,讓工夫茶文化風行世界。」正大集團副總裁李聞海在會上倡議潮州工夫茶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出於對潮州工夫茶的保護,更是對潮州工夫茶文化深厚底蘊的高度自信。
  • 潮州工夫茶:一脈相承的事實茶道
    可以說,潮州工夫茶實質上已成了中國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種遺存,正是唐代陸羽所著《茶經》工夫茶經歷了千餘年不斷積累、不斷揚棄、不斷發展的過程而獲得倖存的珍稀茶事物化成果,稱之為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也無不可。什麼叫工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勞力,素養,造詣,空閒時間。不得不提的是「工夫」和「功夫」之別。在潮州話中發音都不同,一個念「工(gang)夫」,一個是「功(gong)夫」,完全不一樣。
  • 工夫!工匠!福建工夫茶對話廣東工夫茶
    工夫茶,這三個字在2020年賺足了眼球。以福建與廣東為要的工夫茶文化受到更多人的關注。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
  • 世界工夫茶大會成立儀式暨第三屆國際工夫茶論壇成功舉辦
    把工夫茶當作互動的媒介,遊戲、烹飪、繪畫等等,都用來可以結合進茶文化。  第二,消費者不想要強迫式的文化,文化很精準、深度、嚴肅,但也容易嚇跑不了解的人。消費者更需要被階段性的塑造,在推廣過程中,我們既要保留工夫茶的深度,也要讓人感受到被接納、吸引和包裹,而不是被壓迫。  第三,消費者難以持續性地參與到一個活動當中,如何讓茶成為一個習慣也是人們要考慮的。
  • 潮州工夫茶:一脈相承的事實茶道
    可以說,潮州工夫茶實質上已成了中國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種遺存,正是唐代陸羽所著《茶經》工夫茶經歷了千餘年不斷積累、不斷揚棄、不斷發展的過程而獲得倖存的珍稀茶事物化成果,稱之為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也無不可。什麼叫工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勞力,素養,造詣,空閒時間。不得不提的是「工夫」和「功夫」之別。在潮州話中發音都不同,一個念「工(gang)夫」,一個是「功(gong)夫」,完全不一樣。
  • 工夫!工匠!福建工夫茶對話廣東工夫茶
    工夫茶,這三個字在2020年賺足了眼球。以福建與廣東為要的工夫茶文化受到更多人的關注。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
  • 世界工夫茶大會成立儀式暨第三屆國際工夫茶論壇成功舉辦
    砂銚的材質很重要,潮州的泥料做的最好。而紅泥爐和砂銚相配合,更保溫。所有這些細節,都是歷代茶人慢慢總結出的結果。他表示,潮州的工夫茶文化,同時具備開放性和保守性,不僅開放地吸收各時期的茶文化,融合消化成自己的文化,同時也能夠保留這些古老的飲茶習慣。潮州工夫茶是一個體系,從栽培、製作、加工、衝泡、品飲的過程形成系統,而技藝則需要依靠智慧,衝泡工夫茶「本色是智慧,才能有樂趣」。
  • 半是閒情半是茶——工夫茶小史
    有人甚至據此得出工夫茶起源於宋代的結論,並認為其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一帶最為盛行。其實,這是一種望文生義的不負責任的推斷。僅憑此便作出上述結論,顯然有悖於歷史的真實。因為,工夫茶道的形成,有兩個基本前提不可或缺:一是青茶,二是壺泡法。至於與之相配套的茶具亦是必要條件之一。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壺泡法的問世,才為工夫茶的問世提供了可能。而宋代顯然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 廣東潮州旅遊特產小吃美食推薦之:潮州工夫茶
    潮州飲食文化獨具特色,最知名的是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潮州工夫茶,也稱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區特有的傳統飲茶習俗。潮州工夫茶,神乎其技潮州工夫茶歷史悠久,是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等為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被尊為「中國茶道」。潮州茶道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既是一種茶藝,也是一種民俗,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
  • 林偉強:以電商思維推廣潮州工夫茶
    這名擁有廣東千庭茶業投資有限公司CEO頭銜的「後生兄」之故事隨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矚目。  林偉強是地道潮州人,一向對潮州文化十分感興趣並深入研究過,尤其對家喻戶曉乃至揚名海內外的「潮州工夫茶文化」青睞有加,但他意識到,出門旅行時,包括福建、雲南等產茶地的旅遊景點都會開闢出一些固定場所弘揚當地的茶文化並推銷茶產品,這點,以「崬頂鳳凰」為標誌的潮安鳳凰山單叢茶品牌雖然出名,但在弘揚方面卻不盡如人意,放眼潮州全境,這類場所仍然缺位,「這是我認為的潮州旅遊、潮州工夫茶文化之遺珠小憾
  • 潮州工夫茶的完整表演過程(建議學習)
    潮州工夫茶是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它是在唐宋時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飲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屬散條形茶瀹(yue)泡法的範疇,是瀹飲法的極致。雖然盛行於閩粵港臺地區,但其影響早已遍及全國,遠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表演用具:茶,以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為好。
  • 工夫茶的衝泡圖解(最簡單的一種)
    工夫茶是我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其中的潮州工夫茶,是我國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泡茶前先將沸水注入蓋碗或茶壺,一來有清潔茶具之效能,二來能提高茶具之溫度令其完全發揮茶葉之色、香,味的本質。下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