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大利料理中,這道料理以大米代替小型意面,有時也會把它算進意面料理行列中。這種料理與日本的菜粥很相似,不過基本做法卻各有不同。燴飯是把米和配材炒在一起,然後用湯汁煮成的料理。關鍵要使用顆粒大的米,煮得嚼盡十足即可。
一、奶酪燴飯
這是一道基本燴飯。雖說很簡單,不過其味道卻很濃重,主要的食材只有大米和奶酪,不過關鍵是要用湯汁來煮。法國的肉湯汁用的是「 bouillon」,義大利的湯汁則用的是「 brodo」,湯汁是決定料理味道的關鍵。奶略燴飯中,使用雞肉湯也很合適。炒洋蔥後,加入大米,用肉湯混煮。待到米心稍微勁道後,加入奶酪。奶酪溶化後這道料理便做好了。奶酪主要使用帕馬森奶酪。有些店裡做這道菜時,會把大塊奶酪中間挖空,在裡面加入燴飯。圖片上,是把帕馬森奶酪燒烤後,放在閃光發亮的新盤子上,上面撒上了削下來的帕馬森奶酪。另外,使用高甘佐拉奶酪和他裡治奧奶酪的話,會使料理的味道更顯得個性十足。
二、米蘭風燴飯
這是一道顏色鮮黃、光芒耀眼的燴飯。料理重點是加入番紅花。和上一頁的奶酪燴飯的做法基本相同,不過在關鍵一點上有所不同:為使料理獨具特色,可以抓一把可使番紅花雌蕊乾燥的香料放進去,它就會和料理的顏色相搭配,為我們帶來一道獨特舒適香味的料理。正如其名,這是一道發源於米蘭的傳統料理,讓我們在嚴寒的冬季,感受到了太陽的溫暖,這是一道大受歡迎的料理番紅花即「 zafferano」,有時也會直接被叫作「 Risotto alla」。有許多料理都被冠以「米蘭風味」這個名字,這倒並不是由於其食材的緣故,而是因為料理開始出現於米蘭或者由於米蘭地區的人們常吃而如此命名的。從古至今文化名都米蘭,既是世界流行文化的發源地,也是美食的發源地。
三、阿爾巴牛肝菌燴飯
這道料理外表看起來很質樸,卻擁有著非同一般的香味!千萬不要漠視這些菌類的存在,菌類可以釋放出超乎想像的芳香,而且由於這是一道很簡單的燴飯,所以香味就更顯得異常突出。菌類採摘的季節是有規定的,絕不會採摘新鮮菌類。不過,經常上市變得乾燥的菌蘑卻也是香味十足。與只使用新鮮的菌類相比,這些乾燥的菌類更加入味。另外一個關鍵是也要食用菌類的泡發汁做法是把洋蔥和青蔥的碎未炒過後,加上大米和牛肝菌,加入肉湯和泡發汁燒煮,最後加上奶酪,以上便是這道料理的基本模式。另外,要是添些新鮮的嫩煎牛肝菌的話,其味道和口感也會提升,料理也會洋溢出更加幸福快樂的氛圍。
四、墨魚汁燴飯
墨魚汁料理是威尼託州具有代表性的鄉土菜餚,這裡的義大利細面非常有名,不過人們也常做燴飯。燴飯使用的是墨魚( seppa)的墨液。有墨色這個詞,指的是墨魚的墨色。墨魚汁黏稠,富含胺基酸,而且美味,所以,適合做料理。除了從生墨魚裡面提取外,還有瓶裝的或者粉狀的當然,並不是說在米中只加入墨魚汁。把洋蔥及大蒜碎未和大米放在一起炒後,添入番茄或者番茄醬和墨魚汁,再加入湯汁燉煮。湯汁最好選魚高湯( fumet de poisson)番茄和墨魚汁與魚的風味非常搭配,這樣,就從黑色發亮的米粒中散發出了一種難以想像的柔軟濃厚香氣。
五、漁民風燴飯
「漁民風」即「 alla pescatora」。海鮮細扁面是義大利細面的基本料理,不過這款燴飯也是頗具魅力的一道料理。炒魚貝類或者蒸煮魚貝類後,再用橄欖油把炒過的米和這些魚貝類放在一起煮,這就是所謂的海鮮燴飯。完全吸收了魚貝類湯汁的大米美味香濃。也有許多海鮮燴飯使用帶殼的貝類和蝦、墨魚等,各種風味放在一起的味道獨具一格。外表看起來也是富麗豐盛,讓人心情愉悅。按這樣做出來的,稍帶些淡淡的鹹味也很不錯。與義大利麵料理一樣,很多人會在其中加些番茄醬,調和魚貝的各種不同風味。圖片上使用的是蛤仔、飯蛸、貽貝、蝦夷盤扇貝,和番茄醬拌在一起,做出的一道豐盛的料理。大米用的是大顆粒的義大利卡納諾利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