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文創:體制理順,才能一馬平川

2020-12-12 樂藝會

作者 老趙

體制之困,未來之路

博物館文創事業風起雲湧,但也面臨著自身體制與資源平臺滯後的局限,今年3月20日起開始實施的《博物館條例》,明確鼓勵博物館挖掘藏品內涵,與文化創意、旅遊等產業相結合,開發衍生產品,增強博物館發展能力,在不違背其非經營屬性、不脫離其宗旨使用的前提下,可以開展經營性活動。這無疑為博物館文創產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韓天衡美術館藝術品商店.

專家介紹,作為國家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博物館的財政管理制度是「收支兩條線」:一方面博物館各項運營經費由財政全額撥款,國家經費不能用於經營開發與投資;另一方面博物館所有收入都要上交。這就像是吃大鍋飯,影響了博物館主動開發文創產品的積極性。

上海電影博物館藝術品商店

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浩承認:「目前,總的中國大陸博物館展開文創的一個敏感點」,陳館長對浙博的優勢也逐一列數:「我們有取之不盡的文化資源,文物文化資源無窮盡;我們有解讀這方面的專業能力;博物館三個字無形品牌,是社會高度信任,充分信任的。博物館不足的是:缺資金,缺好的創意尖端人才,缺營銷專才。」

上海震旦博物館藝術品商店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胡懿勳,1985年的時候曾任職臺北歷史博物館展覽組,並負責「數字典藏計劃」第一期數位化資料庫建置,他介紹說,博物館的文創產品是個複合的系統工程,博物館本身的體制是一個方面,操作的科學性又是一個方面,臺灣博物館的館藏文物要活化為市場衍生商品,不是簡單隨便都可以做,一是需要博物館專業的人員,掌握消化文物的內在內涵,二是需要專家組對文物轉化為商品過程中的合理性、分寸與文化範疇進行嚴格的把控。不是一個隨便的搶奪眼球的創意就都可以成為活化文物的商品。博物館始終是文物文化的「監護人」。

胡懿勳: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臺灣文創平臺發展基金會監察人;曾任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客座教授,華東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藝術市場方向副教授

為了突破體制瓶頸,上博也計劃成立文創中心來引領博物館的整個文創產業的發展。在文創中心搞研發和推廣,研究、發掘博物館的文化資源,藉助於體制和國家在文創方面資金的支持培育市場,充分利用各種渠道、資源,包括經費。

蘇州博物館文創主管蔣菡也坦陳,目前文創收入並不能有效為博物館運營供血,主要受限於一些政策問題。她說:「目前文創主要的動力與目標是為博物館擴大影響,傳播文化價值,有趣的文化創意產品是博物館自身形象的最好代言,代表這個機構的活力,文化創意產品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觀眾關注博物館、走進博物館」、「蘇博有點象品牌直營店一樣,以自主經營為主。2015年,臺灣著名的文創綜合體誠品百貨在大陸的旗艦店會在蘇州開業,我們已經和誠品達成合作意向,作為我們文創工作邁出博物館的第一步,屆時在誠品的B1層有100多平米的區域,是我們的直營門店。」

羅浮宮藝術衍生品

如果一個博物館有深厚的文化積澱,也有市場叫好的文創產品,但是所處城市旅遊人口不少,但消費能力一般,那麼如何把博物館文創經營納入良性的軌道呢? 蘇州博物館文創主管蔣菡介紹說,「我想對於一些實體經營不是特別有成效的博物館,做網絡銷售特別好,博物館做電商是個出路。」2008年創立的故宮淘寶店,現有近200件文創產品在線銷售,總計銷售20餘萬件,博物館線上銷售已經成為常態。

09北京文博會:臺灣乾唐軒文創

一個博物館博物館花了很大的力氣與成本開發文創產品,一定希望能夠超越自己單一的銷售平臺,到更大的銷售平臺去放大自己的效應。於是品牌聯盟的商業模式就出現了。臺北歷史博物館曾與「中華郵政」共同推出的花鳥刺繡、青花瓷郵票、陶作坊的現代風格茶具,這是跨界橫向聯合,而南京博物院在省內推出「博蘇堂」品牌加盟方式,引起業內關注。2012年9月,江蘇省博物館商店聯盟揭牌,聯盟採用連鎖運營的模式,以統一的品牌形象進行設計包裝,整合開發全省館藏文物資源,這意味著,觀眾今後無論走進哪一座博物館,都能在「連鎖店」裡買到省內其他城市國寶文物的文化衍生品。這引起了陝西歷史博物館文化產業部副主任邱剛的關注,並開始勾畫成立「陝西陝西省博物館商店聯盟」的藍圖。

南京博物院展覽《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的故事》文創品

記者在此前與南京博物院文創部主任邱永生溝通的時候,邱主任介紹了「博蘇堂」的運營設想,這個規劃中,可以打通博物館版權資源、社會設計文創資源、產品流通、終端需求之間的壁壘。

南京博物院藝術品商店

多種實踐探索,多種合作嘗試,大陸博物館楊帆啟航,意氣風發,浙江博物館館長陳浩認為:「博物館要有大的理念,不能小而全,要多思考如何形成強強聯合,我們通過自身的努力,與文化公司合作,彌補了不足,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嘗到了甜頭。

中華藝術宮藝術品商店

」在市場中,文創產品沒有「品味」也許就沒有市場,但是一些審美領袖所喝彩的文創佳品,也未必一定是市場寵兒,因為一切還需要靠市場來檢驗,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浩說:「博物館要有大格局,大胸懷,我們不能在博物館內部自娛自樂,要與社會接軌,說的天花亂墜都是空的,觀眾面對什麼情況才能掏口袋,才是真實的,文創產品不達成消費,那麼文化的傳播作用也達不到。」

第二屆博物館文創產品展覽作品

第二屆博物館文創產品展覽作品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本文曾發表於《收藏.拍賣》雜誌2015年12月刊。

相關焦點

  • 博物館文創貼近生活才能火起來
    這文創產品聽著就新鮮!相信遊覽博物館的人會因為好奇而購買品嘗,並體驗其附帶的講解功能,從而促進博物館的發展。實踐證明,博物館文創只有貼近群眾生活,文創產品才能活起來火起來,吸引越來越多人到博物館參觀。近年來,隨著博物館旅遊熱的興起及人們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識的不斷提高,國內各大博物館都在探索自己的文創產品開發之路,紛紛推出文創產品,讓館藏文物和歷史文化從深牆大院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促進博物館發展和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是,如何讓博物館文創走進人們的生活,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 山東理順省級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
    山東理順省級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   經濟導報記者劉勇   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山東省級財政在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體系、理順管理體制、加強出資人管理的同時,積極穩妥推進省屬骨幹金融企業改革,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釋放動力、增強免疫力、提高競爭力。
  • 張立群:加快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破解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
    一、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我國是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體制下,是由政府主持的計劃工作決定要素資源的配置;而市場經濟體制下,則是在多個市場主體充分參與、有序競爭的模式下決定要素資源的配置。國內外的實踐表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更有效率的形式。
  • 邢臺市民政局組織召開理順物業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新時代城市社區...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社區治理的系列要求,紮實推動理順物業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新時代城市社區治理工作,進一步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水平,12月22日,邢臺市民政局組織召開了全市理順物業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新時代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推進會,市城鄉社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和各縣(市
  • 貴陽成立交通委員會 負責理順交通運輸系統體制
    據悉,貴陽市成立貴陽市交通委員會,旨在進一步理順貴陽市交通運輸系統體制機制,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優化交通組織,構建立體交通體系。  據介紹,貴陽市委、市政府在市交通運輸局的基礎上,整合人防辦、發改委、規劃局、住建局、交管局等多部門職能,組建市交通委員會。
  • 天津濱海新區理順體制機制調整廳局級幹部52人
    由於管理碎片化、職能交叉,體制問題一直困擾著濱海新區。從前年開始,天津市深化濱海新區管理體制改革正式啟動,不但撤銷了原塘沽、漢沽、大港三個城區工委、管委會建制,調動廳局級幹部多達52人,而且重新整合街鎮和功能區區劃,裁撤13個。體制機制理順後,新區發展再現活力。
  • 博物館文創產業的網際網路模式
    在中央及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從設計、生產、營銷一條鏈式打造符合各自博物館文創發展模式,先後湧現出許多集創意、文化、審美、實用於一體的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許多地方博物館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已經先行一步,形成較為完整的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鏈;如江蘇南京博物院的「微服出訪」行李牌、「竹林七賢」冰箱貼;江蘇蘇州博物館的「國寶味道之秘色瓷蓮花碗曲奇」;湖北博物館的「文物撲克」等,得到遊客的好評
  • 南灣國家水利風景區匯報發言:理順管理體制 搞好景區建設
    理順管理體制 搞好景區建設南灣國家水利風景區  我們的具體做法有五個方面:  一、理順管理體制,突破瓶頸制約,變多頭管理為合力發展  部門分割、政出多頭是過去南灣湖景區管理的基本狀況,湖區既有屬於水利系統的水庫管理局,又有屬於林業系統的大型國有實驗林場;既有管理水上航運的交通部門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博物館IP資源只有被社會廣泛使用,才能拓展文化影響力近年來,故宮文創受到普遍關注。人們常說,故宮是個大IP,在故宮這個大IP的組成裡,藏品保護和研究、展覽展示,是各項工作的基礎,而宣傳、教育、文創是外延內容。各方面工作協調統一,才能成就博物館的整體影響力。以「千裡江山」系列文創為例,源於配合2017年午門「千裡江山與中國青綠山水畫」大展。
  • 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步入新時代,我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文創產品為博物館提供了優厚的附加價值,成為品牌價值的延伸。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博物館業,應該拓寬視野,不斷創新,思考和探索文創產業的全新發展模式。筆者認為,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 文創大咖談|殷九龍:讓博物館文創真正走進生活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向宇 在中國,博物館文創正在進入2.0階段,圍繞博物館IP進行文創開發,已經成為當下「博物館熱」的重要一環。今年12月,「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啟動,通過把「文物IP」與「設計」嫁接,讓文物真正「活起來」,將成都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 博物館文創:不只是錦上添花
    講述人:上海博物館副館長 李 峰  不少人以為,博物館發展文創是件錦上添花的事,有則更好,沒有也無妨。其實,作為推動館藏資源與普通大眾有機連接的紐帶,文創早已成了博物館的一項核心工作。博物館擁有豐沛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通過文化產品、文創活動和文化服務充分盤活這些資源,才能讓博物館迸發出更強勁、更蓬勃的生命力。  時間回溯到60多年前,那時全國文創產業還是一片荒漠。1958年,上海博物館成立了文物修復複製工場,集聚了一批手藝精湛的技藝大師,致力於青銅、陶器、書畫複製技藝的傳承和產銷工作。
  • 風景文創|旅遊文創,什麼時候才能出一個「泡泡瑪特」?
    2016年被視作國內旅遊文創元年,據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全國4526家博物館中,被國家有關機構認定具有文創產品開發能力和產業規模的有2256家,這也意味著,僅博物館類目,就有近半數加入了浩浩蕩蕩的文創大軍中。
  • 一個館長關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的深度思考
    ,要通過文化創意,使其既有教育意義,又具藝術感染力和體驗真實感,成為具有創新意義的文化創意產品;  三是要有好的文創衍生商品,要把傳統的文化符號應用到文創產品中,並且能夠融入今後的生活,要把「中華傳統和地域文明」帶回家,或者說是把博物館的展覽、文物、反映的社會思想帶回家,要通過博物館的文化底蘊、器物的形象圖案,設計出具有一定用途的東西,既用起來稱心如意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
  • 大英博物館文創探秘:世界一流博物館如何發展文創產業?
    常展文創:深入挖掘「IP」價值走進大英博物館的大門,文創產品商店就在一層「大中庭」非常顯眼的位置。大英博物館國際事務部主管NadjaRace介紹說,大英博物館銷售這些產品的初衷就是想通過文創產品與顧客互動。
  • 文創產品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載體
    文創讓傳統文化「活」起來記者走訪北京、廣東、新疆等地看到,博物館等文化場所成為節假日的熱門旅遊地。隨著消費升級,既承載文化元素又切合新消費群體命脈的文創產品成為消費新時尚。故宮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等博物館的文創商店成為遊客熱門打卡點,在烏魯木齊,具有當地文化元素、個性小巧的文創產品十分暢銷。
  • 理順交接!日照山海天正式接管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7月10日上午,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體制理順交接儀式在森林公園管委會議室舉行。會議強調安全第一,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森林公園是我市沿海寶貴的生態資源,保護好、撫育好是當前和今後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理順機制體制的同時,要扎紮實實地抓好生態保護工作,要拆除違建,做好交通疏導、森林防火、海上安全、旅遊監管、防汛等工作。三方合力,進一步加快理順體制機制。各級各方要從大局出發,通力合作、強強聯合,著力構建「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管理好、建設好、運營好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 博物館文創可雙軌推進
    這不僅是要求文博界要開展文創工作,而且要利用館藏資源帶動文創產業的發展。也就是說,文博行業有責任作為領軍者走在文創產業的最前沿。近年,各級文化文物部門及各級博物館等相關單位,為發展文創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故宮等的文創已卓有成效,但多數博物館尤其是中小館在文創方面舉步維艱。
  • 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許昆林:鐵路與公路的比價關係已理順
    (權威訪談)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許昆林:鐵路與公路的比價關係已理順  【字幕】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司長許昆林在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表示,鐵路與公路的比價關係已理順。今後鐵路網的價格仍由政府定價,具體的運輸價格可由運輸公司自己決定;但政府的定價也要在陽光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