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導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9月11日報導,美國海軍為彌補小型水面作戰艦隊戰力的不足,開始認真考慮國際武器和系統。
兩個主要項目——小型水面作戰艦艇和水面艦艇搭載的超遠程飛彈——受到了來自國際公司的競爭。海軍打算用新的制導飛彈護衛艦取代「奧利弗·哈澤德·佩裡」級護衛艦,一些海外設計引起了海軍內部人士的注意。
分析人士和內部人士說,義大利芬坎蒂耶裡造船公司製造的歐洲多用途護衛艦是海軍飛彈護衛艦FFG(X)的有力競爭者,而挪威孔斯貝格軍火公司設計的「弗裡德喬夫·南森」級護衛艦也引起一些注意。
在超遠程飛彈的競爭中,由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都在6月份的提案截止日期之前退出了競爭,孔斯貝格軍火公司的海軍攻擊飛彈是唯一有競爭力的競爭者。孔斯貝格軍火公司2015年與雷神公司一道試圖將這款飛彈賣給美國海軍,美國海軍打算通過配備超遠程防空飛彈增加海面戰艦的殺傷力。多年來,艦隊主流反水面作戰飛彈是波音公司的「魚叉」飛彈,但是由於競爭者開始投入使用遠程防空飛彈,美國海軍發現自己落後了。
退休海軍飛行員、歷史學家兼新美國安全中心分析師傑裡·亨德裡克斯說,海軍似乎剛剛向國外設計開放,特別是在造船領域,這可能是美國造船業整體下滑的副產品。
他說:「由於美國造船業下滑,可以看到外國企業獲得了更多在美投資的機會。這種下滑某種程度上也讓設計界僵化。」美國兩個生產瀕海戰鬥艦的船塢都與外國公司有聯繫。
威斯康星州馬裡內特造船公司為芬坎蒂耶裡造船公司所有,阿拉巴馬州莫比爾奧斯達(美國)公司為澳大利亞母公司所有。亨德裡克斯說,這兩所船塢都對基礎設施和工序進行了大量投資,值得美國船塢學習。
亨德裡克斯說:「外國公司和設計對美國造船業做出了貢獻。」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約翰·麥凱恩公開推動海軍在護衛艦競爭中考慮外國設計,他認為海軍需要考慮成熟設計,以便更快將護衛艦引進艦隊。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