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你是帶著什麼目的做禮拜?

2020-12-15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片來源:pixabay.com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來10:25

從小相信上帝的我,對於做禮拜有著特別的執著,在我的想法裡,基督徒就應當每周做禮拜。包括在單位組織周末活動的時候,我也很直接告訴所有人,周日要去做禮拜,因此不參加;即使以前在中國的政府機關工作,周日大家都要上班,我也直接向書記請假,理由很簡單:我是基督徒,要去做禮拜。他雖是有些迂腐的老人家,卻也理解我的信仰。

無論走到哪裡,都首先找教會,確定可以做禮拜;並且會告訴身邊的人,周日我要做禮拜,因此所有的約會一概都要給我的神讓路。

然而,一直堅持在教會參加主日禮拜的我漸漸發現,並非所有的基督徒都熱衷於參加禮拜,或者說目的不純。

一、偶爾來透透氣

當今的人們大都處在壓力諸多的社會環境下,需要偶爾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是半夜開車在夜深人靜之時兜風,無非都是想暫時地透透氣。

與之相似的,信仰有時也成為了部分人群選擇釋放壓力的途徑,煩悶之時到教會來聽聽讚美,待心情好些時便將教會拋在腦後。對這樣的人來說,教會只是精神偶爾旅遊兜風的地方,並非敬拜神、滿足自己對神話語渴慕的地方。

二、習慣性禮拜

更多的一種情況是習慣性禮拜。許多人每周基本不會缺席禮拜,在禮拜的短短幾個小時裡,看起來非常的虔誠;可是一旦踏出教會的門,迎接他的便是另一個世界。似乎信仰只是存在於教會那個建築物裡,之外的便是與信仰無關的世界。

絕緣體,無法導電。許多基督徒的禮拜與生活便是好似處於絕緣體的狀態,禮拜中的電無法導入生活。這樣的我們,做禮拜是做,可是禮拜對自己的人生總驚不起半點波瀾。

三、為了人際關係

一位朋友,他在加拿大,並不相信上帝,可是他家裡卻保留好幾本聖經,且偶爾也會去做禮拜。我問為什麼?他回答:因為在加拿大很多人相信基督,這些人覺得基督徒會比一般沒有信仰的人更善良可靠,因此基督徒們會組成團體,對不信的人難以給予信任,也不願意與非基督徒交往,因此如果不去教會,就會被孤立。於是,雖然自己不相信上帝,但為了好的人際關係,不得不去。

四、為了戀愛

在教會,總會遇見一些人,打著信仰的幌子,實則是尋找「狩獵目標」。有些男性,自身素質不高,不夠優秀,按照這個世界的標準在社會中立不住,又認為教會的女子們很單純沒要求,容易得手。於是潛入教會,鎖定目標,開始套近乎。這樣的人,他的眼神、話語都會出賣他的心,因他的眼中、話語中沒有上帝,只有男女婚嫁之事。

雖然有這樣的假的敬拜者(或許還不在少數),但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只要及時謙卑自己來到神的面前認罪悔改,仰望主,都會得到更好的收穫。上帝做事很奇妙,人雖有千千萬的欲望,但神也會利用這些欲望成就拯救靈魂的工作。

舉一個例子。九年前,我們給一位弟兄傳福音,他已經拒絕了很多次之前傳福音給他的基督徒;而這一次,他決定要到教會仔細觀察,揭發基督徒的騙局,要告訴更多的人,世界沒有神,沒有基督,基督徒都是傻子。他抱著這樣的心思進入教會,然而,經過幾個月的學習、交通等,他主動跪在神的面前認罪,承認耶穌為主,並且從此傳福音給他人。他後來說,我本來想反上帝,但最後上帝把我反了。

不管來到教會的人的目的怎樣,我們基督徒、教會的牧者,都當給予更多的關懷、引導與禱告,這對於拯救靈魂是極為重要的。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基督徒不去做禮拜的5個原因和做禮拜的3個好處
    「就算不去做禮拜,不也一樣也可以做基督徒?」事實上,「主日禮拜」是教會的傳統。主復活後,門徒們常在「七日的第一日」聚集紀念主的復活。直至公元四世紀君士坦丁皇帝信主後,把禮拜天定為「國民休假日」。因此,「做禮拜」只是一個說法,它的實際意義是信徒參加教會禮拜天的聚會,奉主的名進行禱告、唱詩、講道、奉獻、聖餐等一些列的信仰活動。
  • 假日辦就是否保留長假徵求意見 基督徒希望星期天可正常做禮拜
    網上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你對現行放假安排是否滿意」、「長假是否需要保留」、「小長假是否需要調休」等。有觀點認為,此舉很可能意味著已執行十四年的「十一長假制度」以及「調假制度」面臨調整。回放中秋、國慶節放假安排 網友們紛紛吐槽生物鐘錯亂全國假日辦昨天掛出的這份調查問卷令人關注。
  • 禮拜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參加主日禮拜對於基督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然而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的明白禮拜的意義?是否有些基督徒把去教會做禮拜只是當作「作秀」?如果從教會裡面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就想要離開?
  • 做禮拜的宗教聖地 盡覽全球十大宏偉教堂
    做禮拜的宗教聖地 盡覽全球十大宏偉教堂時間: 2013-11-07責任編輯: 白水旅遊_中國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教堂是基督徒做禮拜的宗教聖地,基督教又是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利亨聖母朝聖所位于波蘭,2004年對外開放,公眾可進去做禮拜。
  • 男子百米博爾特母國牙買加基督徒議論紛紛
    倫敦奧運會,周日的男子百米大賽即將拉開帷幕,閃電博爾特也再次將成為眾人關注焦點,然而此時在博爾特的家鄉牙買加卻爆發了一場大爭論,因為博爾特的比賽時間正好與牙買加人進行例行禮拜衝突,是去看英雄比賽,還是選擇做禮拜?如今成為了牙買加人的一個苦惱。
  • 中國企業家的宗教信仰觀察 老闆基督徒崛起
    在耶路撒冷飽經滄桑的石板路上,在聖殿山的哭牆邊,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中國最著名的地產商人王石:「我們生活、工作、奮鬥的最終目的是什麼?當人離開這個世界時,生命的意義何在?」 張邦松最近撰文說,王石的提問似乎代表了某種新的取向,在經過30多年「義無反顧」的衝刺之後,終於有一些人停下腳步,去思考當初為什麼出發,而下一步又要去向何方。
  • 面對生活,面對家庭,該如何活出基督徒的生活
    他的愛長擴高深,並非我的全部給祂能以報答的,需要你刻意的改變什麼,能以表達你愛祂的心,基督的愛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角落無不彰顯,對於基督徒的生活,他並非約束你的行為,那麼一個基督的生活,也並非是你所定的目標或達到神的標準,聖經中也不斷提醒我們,世上沒有一個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然而,基督徒的生活是如此快樂的,並不是每天帶著愁容。
  • 不要讓自己變成愛論斷的基督徒
    聖靈的工作是審判和定罪,而基督徒的工作是愛和幫助,但我們卻常常將其混淆,靈命尚未成熟,卻使自己充當起聖靈的工作。根據美國不少教會所做的調查,對於未信者不願意上教會的原因,有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為基督徒喜歡批評與定罪,有78%的受訪者認為,基督徒最愛論斷人,你是其中一名嗎?
  • 基督徒強調關係的重要性,有一個專有名詞
    我們看很多人去寺廟,都是自己抱著求財求平安的目的去,求完了就回家了。正常情況下,不會與其他的人產生交集。而基督徒去到教會,則不是獨來獨往,而是和其他的弟兄姐妹建立在基督裡的愛的關係。這是因為,基督教很強調團契的重要性。一、團契生活是什麼?
  • 基督徒與萬聖節?
    筆者用一個詞形容再恰當不過了,就是「群魔亂舞」,就是西方的「拜鬼節」,在屬靈意義上等同於中國的清明節,民間的農曆七月半,十月一!加上當前的商業投機喧囂和炒作,一些基督徒也為之歡呼,真是個悲哀!願主憐憫他們!10月31日,萬聖節,這是一個逐漸被「商品化」的節日。它的來源是什麼呢?它與我們的信仰有牴觸嗎?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這個節日呢?
  • 烏魯木齊穆斯林民眾清晨趕往清真寺做禮拜
    烏魯木齊穆斯林民眾清晨趕往清真寺做禮拜當天一大早,烏魯木齊市的各族穆斯林民眾紛紛趕往就近的清真寺做禮拜,回家途中買只羊,水果、切糕(瑪仁糖)等節日美食,歡度古爾邦節。「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兩大節日之一,又稱「宰牲節」,是中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等穆斯林民眾的盛大節日。按照傳統習俗,穆斯林民眾在古爾邦節這天清晨沐浴更衣後到清真寺做禮拜、上墳緬懷先人。
  • 【專訪】河南基督徒企業家團契朱青春牧師:企業家需要實際的牧養...
    基督時報:在您的工作總結中,談到對於團契的使命和對基督徒企業家的盼望。您認為基督徒企業家的使命是什麼?朱牧師:團契希望服侍企業家成為屬靈樣本:靈裡復興,身體康健,家庭幸福,事業興盛。我們希望企業家能夠有社會責任感和基督徒的使命感(傳福音)。
  • 上海一教會主日證道:基督徒不可自欺
    彼得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都沒有打到什麼,但是依從你的話,我們就下網。其真實的意思是:老師,我才是打魚的,我打了一夜都打不到,你能有什麼辦法呢?不過既然你這麼說了,我還是願意試一試。看看彼得裡面多麼的驕傲。但是結果如何?一網下去,全是魚,甚至滿到連船都裝不下了。在神的大能前,彼得只能俯伏在主的腳前說:離開我,我是個罪人。主的光一照,他的驕傲全沒了。
  • 神跡的目的:為要讓基督徒更深地認識主
    對於那些基督徒們,則是在大年初一到教堂裡參加演出和禱告,以此形式來祈求來年的順利。然而,不論是在家燒元寶,還是在寺院裡花費成百上千祈福,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人們相信他的行動會帶來預期的結果。這一關聯的基礎其實就是神跡。人們定義神跡的標準就是「好事」。就是那些本來是壞事,卻因著某種原因變成「好事」的事,都是神跡。所以神跡本身就有一定的價值傾向。
  • 當警醒自守——勿做掛名基督徒
    掛名基督徒有什麼樣的特點?乍一聽「掛名基督徒」就不是什麼好的詞彙,是對虛偽基督徒的貶低稱呼,所謂掛名基督徒實則就是一個名義上的事,表面上看起來是個基督徒,但卻沒有基督徒的實質生活,沒有鹽和光的影響力。筆者在某地分享時談到一個主題:「成為合神心意的門徒」,在此內容當中就以「掛名基督徒」與真門徒作為一個清晰的對比,目的是引人醒悟、引人深思,發自內心地審視自己有沒有基督徒的真特質。若是合神心意的門徒就當有背十字架、喝苦杯,有屬靈的異像和方向,也有屬靈的分辨力和醒悟,還具備對教會的負擔等特質。
  • 反思| 到底什麼是「有生命的基督徒」?
    本平臺在3月11日發布了一篇文章《這個時代不缺乏用嘴傳道的基督徒,卻缺乏有生命的基督徒》,文章梗概就不多囉嗦了,題目即是。文章下方有個讀者提問:「什麼叫有生命的基督徒呢?」,這讓我思索良久。
  • 職場基督徒,如何真正過敬虔的生活?
    人的職業也是如此,不同的職業都當為同一目的效力:做上帝忠實的僕人,在各自的呼召中正直虔誠地工作。這也是上帝的呼召,基督徒當在各自的呼召中全然向上帝而活,好讓生命蒙上帝悅納,成為聖潔的服侍,如此,也使得萬事萬物都述說上帝奇妙的作為。
  • 新疆穆斯林的「十一」黃金周 萬人空巷做禮拜
    萬人空巷做禮拜  「起床了!起床了!」媽媽一邊喊著,一邊衝進臥室,狠拍了幾下還在賴床的馬波。馬波揉揉眼,拿起床頭的手機按亮。  「這還不到7點呢!」新疆的時間比內地大約晚兩個多小時,6點多,天還是黑的。馬波沒太睡醒,但還是麻利地從被窩裡爬了出來。  馬波一家住在新疆昌吉市,是一個傳統的回族穆斯林家庭。
  • 基督教不只是簡單地做禮拜,中世紀以後所產生的禮儀流傳至今
    通常我們都知道基督教與佛教和伊斯蘭教並成為世界三大宗教,可能還會知道基督教徒每周都去做禮拜,甚至有的還知道虔誠的基督教徒是不允許婚前性行為發生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基督教中還有很多禮儀的存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簡單的了解一下基督教中常見的7種禮儀。
  • 基督徒,你當在安靜中親近神
    同樣今天仇敵也用這樣的方式牢牢地牽制今日的基督徒,使基督徒失去了平安、失去了屬天的喜樂。當我們被世界中的工作苦苦抓住的時候,我們沒有時間思想神,沒有時間去禱告,沒時間聚會,沒時間靈修,取而代之的就是對於明天的焦慮,對於未來的恐慌,對於自己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