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南淝河碼頭建起雨汙處理系統

2021-01-10 樂居網合肥

作為南淝河流域唯一擁有港口碼頭的縣區,肥東縣在南淝河流域水環境問題整治專項行動結束後,對港口碼頭的整治不遺餘力。

建造碼頭雨汙處理系統

南淝河流域內的港口碼頭全部集中在肥東縣。港口碼頭上若不進行雨汙處理,未處理的雨汙水排入南淝河,對南淝河的水質影響較大。

「我們組建了三叉河區域監督管理辦公室,建立定期協商、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對港口碼頭實施集中統一監管。」肥東縣相關負責人介紹,涉南淝河流域的天高、中港、東華、東隆4個港口碼頭邀請專業機構幫助制定環境問題整改方案。

「天高、東隆和東華一樣,都建設了一座汙水處理站和一套初期雨水收集系統。」肥東縣環保局負責港口碼頭工作的許在蘇介紹,中港碼頭的汙水處理和雨水收集系統還未建成,目前正在建設中。

東華碼頭內新的汙水處理站於10月8日建成,經過汙水處理站處理後的汙水,用作廠區內的綠化用水。在東華碼頭,記者還看到一套內置有「消毒」「PAM」「PAC」等氣罐式樣的初期雨水收集系統。這套收集系統10月10日正式投入運行。

第三方進駐排查雨汙管網

位於肥東經濟開發區的安徽龍多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以前散排問題嚴重,且企業內雨汙分流不徹底。該公司的雨汙水最終排入到店埠河——南淝河的支流之一。因此,雨汙混流對於南淝河的水質有一定影響。

其實,並不只有這家公司存在散排和雨汙分流不徹底的問題。「經開區50%的企業都有這樣的問題。」負責對肥東縣進行雨汙分流排查的第三方排查公司負責人朱更新說。

排查出問題後,安徽龍多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對內部管網進行整改。11月8日記者在該公司探訪時,該公司已經全部完成雨汙分流整改。「南淝河流域水環境問題整治專項行動中檢查組共檢查出我縣問題98個,現已有18個問題完成整改,36個問題預計本月底完成整改。」肥東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剩餘問題將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儘快完成整改。

在肥東縣聚龍小區內,橫向和縱向兩條道上開挖的痕跡清晰可見。孫方濤是該小區此次工程的監理單位負責人,他告訴記者,該小區正在進行雨汙管網改造——原來已有汙水管網,此次新增了全區的雨水管網。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合肥晚報

相關焦點

  • 合肥將圍繞南淝河和板橋河打造系列濱水景觀
    身為合肥的「母親河」,南淝河及其支流在瑤海區內一直缺少系統的綠色廊道,導致岸線地區開放空間不足,景觀生態缺乏活力。如今,合肥將對南淝河及板橋河的生態、景觀效應進行系統規劃,北至宿州路,南至規劃中的龍崗路跨南淝河橋沿線地區,都將逐步塑造濱水景觀空間,未來一個碧水穿城的生態瑤海將更加成型。
  • 合肥全面推動南淝河流域綜合治理 擬建雨水調蓄池16座
    原標題:南淝河流域擬建雨水調蓄池16座 8月31日,記者從全市河流水質改善暨河湖長制工作調度會獲悉,1—7月均值情況,全市15個國考斷面14個達標。 其中,作為合肥的「母親河」,南淝河水質得到改善。今年以來,南淝河施口國控斷面COD、氨氮、總磷均值優於考核標準。
  • 合肥:南淝河將打造濱水82公裡綠道
    原標題:合肥「母親河」有望變身「蘇州河」《南淝河兩岸景觀空間總體規劃》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作為合肥市的「母親河」,南淝河是串聯巢湖、環城河、板橋河、四裡河、董鋪水庫生態景觀的一條重要景觀軸。隨著水質逐漸向好,南淝河如何規劃打造迫在眉睫。
  • 合肥再添高速出入口!南淝河路互通立交本月底放行
    7月11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包河區獲悉,南淝河路互通立交預計7月底放行通車。南淝河路互通立交建成後,將吸引大量原由包河大道互通與龍塘互通承擔的交通出行,車輛可以直接從此上下高速,從而緩解包河大道互通與龍塘互通的交通壓力,進一步改善合肥市東南片區交通狀況。
  • 合肥城東將現南淝河景觀風光帶 未來可以看到更美的夜景
    合肥將構築具有親水理念的南淝河景觀風光帶,在城東營造市民旅遊休閒的溫馨港灣。記者獲悉南淝河綠化提升工程即將展開,涉及長江東大街至當塗路河道綠化提升,總面積為12.7萬平米,為創建生態瑤海打下良好基礎。
  • 沿南淝河路未來能從老城區直達巢湖邊 合肥方興大道至環湖大道段...
    作為貫穿多個城區的一條重要幹道,南淝河路升級改造工程今年有望迎來新動作。近日,記者從城建部門獲悉,在建的南淝河路下穿龍川路有了重大進展,而方興大道至環湖大道段計劃今年底開工建設,力爭早日實現全線貫通。
  • 合肥又要讓人刮目相看了
    08生態環境更加宜居為實現南淝河水質「長制久清」總體目標,2021年計劃續建完成南淝河流域雨汙分流排查整治、二十埠河初期雨水調蓄、南淝河初期雨水截留調蓄等工程,加快實施南淝河(潛山路-環城西路)排水管網系統改造及杏花泵站汙水外調、南淝河河道旁路淨化、王建溝上遊生態修復、四裡河水體達標整治、板橋河西支治理等工程,加快建設鍾油坊汙水處理廠、經開區汙水處理廠四期等工程
  • 南淝河、板橋河水位上漲 合肥廬陽區封鎖兩河入口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強降雨突襲,南淝河、板橋河水位迅速上漲,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獲悉,該區迅速在轄區相關河段設置臨時值班帳篷,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實時報告水位情況,並將兩河入口進行封鎖,拉上警戒線。工作人員在對板橋河加固。
  • 汙油泥處理工藝現狀及進展
    汙油泥無害化處理過程中,可以通過合理的工藝手段,將汙油泥中的原油組分提取出來。這不僅能夠降低汙油泥中原油含量,還可以實現石化能源的回收再利用,從而達到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目的[5]。2 汙油泥處理工藝2.1 熱水洗處理技術熱水洗處理法是指將汙油泥、水以及化學藥劑混合加熱,將汙油泥中的有機物質從土壤中脫離出來,最終經油水分離,實現原油資源的回收利用。
  • 合肥港總體規劃(2035年)正式批覆!規劃7大港區!還有...
    合肥港是全國內河28個主要港口之一,上一版《合肥港總體規劃》於2009年獲批。 《規劃》明確,合肥港劃分為南淝河、江淮運河、豐樂河、白石天河、兆西河、裕溪河、環湖7個港區,形成「一湖六線、一港七區」的總體布局體系,各港區分工明確、錯位有序發展。其中重點建設發展南淝河港區和江淮運河港區,以貨櫃、大宗散貨、件雜貨運輸為主;為保護生態環境,環湖港區以旅遊客運服務為主。
  • 合肥全面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 實現城興水美
    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系列報導之合肥篇  試點期間,合肥市全面系統地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在「城湖共生、城水共治」的治水理念下,從「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安全保障、水文化彰顯  1、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依據《實施方案》,試點期間,合肥水資源管理工作以完善水資源監控體系、落實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為重點,嚴格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汙控制,強化用水需求和用水過程管理,建立健全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完成了《實施方案》要求的目標任務。
  • 2020年合肥大建設「菜單」出爐
    其中,以駱崗中央公園、東部新中心、空港經濟示範區、西部運河新城和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五個片區為重點,綜合完善路網、汙水處理、水電氣熱公用事業設施等建設打造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增長極,帶動全市整體發展。建成繞城高速南淝河路互通立交、G346巢廬路,加快推進繞城高速「4改8」、G329合相路等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明巢高速合肥段、G329西大路廟崗段、柘皋段等公路工程,進一步優化對外交通網絡。
  • 南淝河幹支流抓緊清淤疏浚 各縣區新工程將陸續展開
    據合肥晚報消息 近日,合肥市城鄉建設局通報了南淝河清淤工程最新進展,隨著城市主汛期到來,「母親河」幹支流正抓緊「洗澡」淨身,進一步提升水環境及防汛能力。南淝河幹流多段清淤已經完成近兩年來,合肥市加大了河道清淤工程的推進力度。尤其是在南淝河流域清淤方面,已經完成了多個段落。這當中就包含了南淝河幹流西二環至二道橋415米河道清淤;南淝河幹流綠色港灣至施口段17.4公裡河道清淤;南淝河幹流清一衝、清二衝至亳州路橋段河道清淤。
  • 合肥南淝河、板橋河、四裡河部分河堤提升至「百年一遇」防洪標準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四裡河入南淝河河口武警警犬基地堤岸處,一部分搶險人員忙著將運來的土方進行裝袋,由推土機運送到河堤處,另一部分搶險人員則將推土機運送來的袋裝土方往河堤上壘砌。為應對新一輪強降雨天氣,7月22日至23日,合肥市廬陽區按照「百年一遇」防洪標準,再次組織人員加固南淝河、板橋河、四裡河有關區域河堤。7月22日晚,在四裡河(南淝河至北二環段),隨處可見防洪搶險人員「挑燈夜戰」 加固河堤。
  • 普寧市廣太鎮大寮村雨汙分流工程建設加快升級
    記者近日在該村部分巷道看到,工人們正在開挖路面,更換雨汙分流管道。「村裡從2010年起就啟動了雨汙分流工程建設,至去年已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目前正在對部分原有管道進行更換,鋪設口徑更大的排汙管。」大寮村黨支部書記黃洪標告訴記者。據其介紹,大寮村分為5個片區,已建設雨汙分流主管2.13公裡,支管1.3公裡,總投資達178.3萬元。目前,該村正在對雨汙分流工程進行提質改造,已完成總工程量90%以上。
  • 安徽合肥:合肥也有杏花村!從「城中鄉村」到杏花公園
    當年的合肥城尚在四裡河與南淝河交匯處一帶,而金鬥河還是「施水」的一部分。曹魏大軍扼守合肥,虎視江南,在這裡與孫吳發生了多次大戰,比如名場面「逍遙津」。金鬥門 金鬥圩 金鬥驛唐代時期,人們在「南淝河的南岸高亢的臺地上」建起了全新的城池——金鬥城。據《太平寰宇記》記載,貞觀十年(636),刺史杜公在這裡「作鬥門,與肥水接」,鬥門即水閘。
  • 「廬州」這麼好聽,憑什麼改叫合肥
    解放之前、之後一直叫合肥。周武王時代搞分封,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級來分封,就在現在合肥這個地方封了一個國叫「廬國」,而廬國又屬於子爵,所以稱為「廬子國」,都城叫廬邑,就是現在的合肥老城附近。大多數人知曉廬州是通過許嵩的《廬州月》和《少年包青天》中的古稱廬州府,合肥是指 南淝水與北淝水交匯的地方 匯合點就在如今的市中心逍遙津 這裡自秦置縣早在北魏時期,在酈道元《水經注》中有記載:「夏水暴漲,施(今南淝河)合於肥(今東淝河),故曰合肥
  • 合肥將建6個10平方公裡以上森林公園
    今後,合肥市民將能看到更多的「翡翠項鍊」散落在合肥的中心城區,或環繞著河,或擁抱著湖,又或者排列組合成一個森林公園。  能讓市民感覺到「美」的不止於此,投資555萬元使8條小街巷變臉,明年五一就可以在巢湖岸邊的溼地垂釣……  記者在合肥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上獲悉,這些都將陸續出現在合肥市民的生活中。
  • 亞洲第二大雨汙中轉站上下村調蓄池工程通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經過16個月的不懈奮戰,7月27日,位於深圳市光明區公明北環大道與南光高速交會處的茅洲河中上遊段幹流綜合整治工程——上下村調蓄池工程正式通水,該調蓄池的規模26萬立方米,為目前亞洲第二。
  • 【合肥兩會】東部新中心規劃展示館即將開放
    位於裕溪路441號南側,總用地面積約10685平米的合肥東部新中心規劃展示館項目,是一座以規劃展示為主線,突出反映歷史文化、經濟社會建設成就的綜合性城市展示館。計劃在今年5月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屆時,市民可在這裡一覽合肥工業遺產和工業發展史等,並近距離展望合肥東部新中心發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