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757飛友
出品| 網易航空
歡迎下載網易新聞客戶端訂閱查看
進入11月以來,廈門航空公司757客機是屢屢傳出要退役停場的消息,但前幾次都被證明是謠言。然而,分別的那天終將到來,在11月24日廣州某企業發布公告說已經買下廈航最後四個也是全中國最後四個客運757後,就立刻有飛友查詢到了757最後排班的信息,並不斷更正,最終停留在了12月1日的上海-廈門MF8512航班上。為紀念這款對中國民航做出不朽功勳的老機型,特撰此文。
PART I 追著757但卻被「鴿」了兩次
作者:@CR400AF-0207
作為一隻飛友,在入坑的前三年由於身處高中,沒時間坐飛機拍飛機。高考結束後,聽聞上航767、廈航757、國航744和772都即將退役,因此便萌生了搶救性體驗的念頭。其中國航744在夏天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大修,應該還能用幾年;國航772已經悄悄退役了,沒有機會體驗了,因此我就把767和757這兩款體驗特殊的機型作為優先目標。
9月30日成功體驗中國767最後的飛行
9月中旬,上航官宣767將於9月30日執行紀念航班FM9763/9767後退役,恰逢國慶,使得我有了時間去運轉。杭州到上海再到廣州的767體驗行程沒有問題,問題在於體驗757的航段上,福州-廣州和廈門-上海航線都有757分布,但是概率都不能保證百分百——廈航757是飛友圈中知名的「跳票狂魔」,去體驗的飛友時常遇到因為各種原因在飛行前臨時換成了737。
綜合考慮,我選擇了10月4號廈門到上海的MF8505航班,當時售票系統顯示機型是757。沒想到才過了一天,就通知航班取消,保護到MF8545,機型自然也變成了738。
於是我又改籤了到了MF8535,機型標註757。直到要正式飛行的前一天中午,機型還是757,還用了APP進行了選座,座位布局圖也進一步證明了機型。那天晚上,我在高崎機場的一個機位上拍到了B-2862起降滑行的英姿,可以說非常excited了。
選座信息
757滑行前往停機位
第二天早上正當我滿心歡喜準備下午的搶救性體驗時,卻發現機型已經變成了738,我第二次被鴿了。
火速致電廈航客服,客服表示籤轉機會已經用完無法籤轉第二天的航班了(因為機型變更不屬於航司免費改籤條款範疇),要改籤只能退票再買,而由於我的折扣票退票費率非常高,無奈只能選擇放棄。廈航客服表示理解飛友喜愛757的心情並表示要送個紀念品(最後收到時發現是個機上毛毯罷了……)。
木已成舟,在廈門的最後幾個小時就別浪費了,於是回到那個機位再拿起相機吧。正巧,幾個小時裡拍到的就有B-2862和已於11月28日停場的B-2866。
B-2866
B-2862
拍到下午1點,只好和機位依依惜別。打票,過安檢,到了登機口一看,發現我要坐的738右邊就恰巧是心心念念想著的757,還是B-2862這位老朋友。那就不要吝嗇快門吧,安裝上減輕反光的ND鏡和遮光罩,調整角度,按下快門。
再看左邊機位,是最新的737MAX8,雙叉小翼「剪刀手」也是很漂亮的了,然而也同樣與我無緣。隨後的8535落地下機時和機組聊了聊關於機型跳票和757退役的話題,期間有人說可能會在11月退役,當時我還是抱有一絲僥倖心理,試圖在寒假再赴鷺島和757相會,卻沒想一語成讖,真的和757失之交臂了。
機頭和前起落架的特寫,質感滿滿啊,高高的起落架也是757被稱為「空中長腿美男子」的原因
本次運轉中,我感覺到覺得廈航的機型顯示系統穩定性還有提升空間,儘可能準確的標出機型而不要不斷更改,這樣以便旅客選擇合適的機型。同時,在飛機退役時還可以學習上航送別767的那些舉措——官方為退役的機型提前半個月給出確切的退役航班而不是現在這樣全憑查詢排班表來找出末班,更有專門的紀念航班號和機上紀念活動等,畢竟在這些地方,是很能體現航空公司對於航空文化的認識水平的。但願將來,輪到國內航司送別今日那些仍風華正茂的客機的時候,能有那種特別有情懷的特別活動吧~
PART II 為了追757我準備了一大把「軟妹幣」
作者:@空客350
今年年初以來不斷有老客機退役,特別是2月南航退役了757,使得廈航的那4架成為了中國最後的客運757。趁著今年暑假,我決定專程乘坐一次757,在它的暮年,與它相伴著飛向藍天。為了以防萬一,還準備了一大筆備用的機票錢,以免臨時換機無法改籤導致與它失之交臂。
廈航在國內航班起飛前48小時就能顯示執飛機型。7月23日的MF8128,計劃由B-2869執飛。同時,這個航班過去七天的機型一直是757,我便預定了這個航班,心中默念著——這趟航班千萬不要臨時換機型…
起飛的前一天飛常準給出的航班信息
確定了機型,懸著的心算是放了下來。離起飛只有不到20小時,而兩個軟體都顯示執飛機型757,基本不會有什麼差錯了。在收到FR24通知的同時,廈航開放選座的消息也隨之而來……機型為757無誤了,接下來就是選好座位,帶好單反和Flight Log準備迎接藍天中的旅程吧~
7月23日一早,我便前往首都機場T2航站樓準備乘機。由於沒有託運行李,採用了電子登機牌,再加極高的安檢效率,僅用5分鐘就從出發大廳進入了候機區域。
在候機廳中閒逛了一會,登機廣播就傳入耳中。我們航班的登機口被安排在了西北側的那個環形區域內,所以暫時無法一睹座駕真容……沒關係,先從它的內在認識它吧。
757-200的機頭
艙門處的控制面板——注意這很有年代感的旋鈕、指示燈……
緩緩踏入757客艙,從客艙環境控制面板,到頭頂上的小電視,再到廚房的烤箱,座椅的間距……細微之處便是滿滿的年代感……
翼上緊急出口艙門
右側勤務門
說到這裡,需要提及的是——廈航的752擁有兩種艙門布局,請看圖:
我乘坐的B-2869,有三對A型門,與機翼上方的兩對逃生門
B-2866,另一種艙門布局——在機翼後方安裝了一組艙門以代替翼上出口
回歸正題,757同自家窄體機737一樣,經濟艙使用3-3的布局。但比起國內航司的高密度737-800而言,757的座椅間距算是很良心了。
良心經濟艙,3-3布局,舒適度很不錯
飛機前端擁有兩排2-2布局的頭等艙及兩排商務艙
飛機準點推出滑行。落座後,翻看下座椅前方的雜誌。當然,757-200的安全須知還是值得拍照留念的。
系好安全帶,飛機從W-2滑行道進入36R跑道。對於757系列在起飛時強勁的「推背感」,我已早有耳聞。兩臺動力充沛的RB211-535E4使得757的推重比傲視群雄。
正因如此,多數時候757都是減推力起飛,但我們乘坐的這個航班是TO/GA全速滑跑的,被緊壓在座椅靠背上的感覺自然也是爽到無敵~~
離地後俯瞰T2航站樓,當天起飛所用的滑跑距離很短
離地後減推力爬升,但爬升率依舊在較高水平,很快便將北京地面的迷霧甩在身後。
穿梭在從帝都的迷霧中
機頭轉向南方繼續爬升……全程的巡航高度在10000m(即32000ft)上下,但一路上都有各式各樣的白雲相伴。
巡航時窗外的美景
廈航的餐食包裝盒上印有聯合國的宣傳、以及養生主題餐食的宣傳
用餐完畢後,我去前艙找到乘務長,向她說明了此行的來意——專程體驗752後,請乘務長幫我將飛行日誌遞到機長手中。其實,大多數的飛友們都有記錄飛行數據的習慣,這張Flight Log也會成為757體驗的留念……
飛行日誌
和757相會的時光短暫,不久就抵達了高崎機場,伴著一陣振動,起落架親吻了23號跑道。擾流板升起、反推轟鳴、脫離跑道、滑入機坪……這架757穩穩地滑入機位,靠上廊橋……廈航757的利用率很高,我們走下飛機時,登機口外面已然有後續航班的旅客排起了長隊。
落地廈門後開擾流板減速
踏入航站樓,也不忘回眸凝視這空中美男子——即使在作為客機的暮年,也願毫不吝嗇地奉獻出最後一抹餘暉,為中國民航奉獻自己最後的歲月。
進入航站樓,再多看你一眼
757體驗飛行告一段落,但是我與757的不解之緣怎能終止與此?在次日由廈門前往廣州時,在停機坪上又巧遇了B-2869——他被夾在兩架只有幾個月機齡的嶄新738中間,但他高大而筆直的身軀仍舊那樣挺拔。
十六載歲月,上萬次起起落落,即使年邁,氣質依舊非凡
PART III 致白鷺757:
12月1日,你又一次拖著年邁的身軀從黃浦江畔飛臨鷺島上空。
你進入了廈門塔臺的頻率。
「白鷺8512重型,地面風080,3米/秒,跑道05,可以落地,歡迎你回家。」
記得,仔細聆聽那句帶著「白鷺」呼號的著陸許可。
那是你在客運生涯中,留下的最後一片回憶。
……
擾流板升起、反推轟鳴、脫離跑道、滑入機坪……
地勤為你最後一次放上輪擋時,或許會深情撫摸你的起落架;
乘務員為你最後一次檢查客艙時,或許會輕輕摩挲你的艙門;
飛行員為你最後一次關閉引擎時,或許會默默凝視你的儀表;
你的耳邊響起他的一句低語:「白鷺757,謝謝你」
嗯,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