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3月27日電 (龍曼)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27日發布《港珠澳大橋·「橋頭經濟」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香港應積極把握「橋頭經濟」的機遇,以「橋頭經濟」的策略思維進行長遠規劃,並最大程度釋放港珠澳大橋的使用流量。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研究主任黃曉琳表示,「橋頭經濟」指大型交通樞紐所在的位置,被視為策略性的經濟跳板,吸引各類優勢資源聚集。港珠澳大橋的橋頭區域,具有「海、陸、空、鐵」多重優勢,連接世界各地和中國內地,是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機遇。
針對現時制約「橋頭經濟」價值發揮的因素,黃曉琳表示,「橋頭經濟」規劃滯後,多個核心區域都沒有規劃高科技、新零售、新旅遊和其他新經濟元素。橋頭區域現成的優勢資源分布零散,缺乏點對點的交通接駁,抑制了經濟潛力的發揮。
她指出,現時區內外交通網絡都不完善,缺乏大型鐵路運輸系統,主要由巴士和道路組成交通網絡,但公共巴士的承載力非常有限。此外,由於大橋橫跨三地,涉及到跨境通行和通關安排,存在人為的限制,成為大橋使用量和通行便利的最大制約。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在報告中提出多項建議促進「橋頭經濟」發展,包括搭建亞太區創新科技交流平臺;布局國際人工智慧開放平臺;開設新旅遊體驗中心;建設世界級航天城;建設多種交通的聯運中心等。
同時,報告還建議最大程度釋放港珠澳大橋的使用流量,包括儘快讓所有跨境口岸的粵港「兩地牌」車輛都可以使用大橋;為符合基本條件的「香港單牌私家車」提供「自駕出行」計劃;開放所有「香港單牌私家車」經預約後進入內地;開放更多香港跨境計程車使用大橋;為三地私家車提供「泊車轉乘」計劃。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表示,香港口岸人工島上的基建設施、機場北商業區建設大致需要5到10年時間落成,相信落成後會為整個大嶼山乃至香港的發展帶來諸多機遇,應加快「橋頭經濟」規劃建設。他亦建議香港通關口岸區可採用提前網上預約安排,以控制車流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