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2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26日
齊魯大地再添兩條巨龍
由中建八局參與建設的
濰萊高鐵、
京滬高速公路
萊蕪至臨沂(魯蘇界)段改擴建工程
正式通車
山東高鐵裡程邁進全國前三位
山東交通建設再啟「加速度」
濰萊高鐵獲央視報導
視頻直擊京滬高速改擴建工程
濰萊高鐵
濰萊高鐵起自濟青高鐵濰坊北站
經山東昌邑、平度、萊西3市
與原青榮城際萊西北站接軌
全長125.4公裡
設計時速350公裡/小時
中建八局承擔四標三分部
(含10.7公裡的主線建設
24.4公裡的架梁工作)
及平度站前廣場及配套道路項目建設
濰萊高鐵開通後
煙威地區的列車
不必再繞行膠州北站
可直達濟南以及全國各地
實現濟南與煙臺「兩小時生活圈」
攻堅克難
四標三分部位於青島平度市
管段內分布大理巖、發育巖溶
巖溶處於地下,隱蔽性高
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
加之涉及眾多遷改項目
施工難度極大
項目團隊通過BIM可視化技術輔助
與現場相結合等先進技術
超前謀劃,科學管理
掀起工程大幹高潮
最大梁場
平度東制梁場為平度段最大
承擔著濰萊鐵路24.4公裡
雙線647榀梁的預製任務
工程量佔四標段總體量近半
項目部精心組織
圓滿完成制、架梁任務
「數」說第一
330天完成647榀箱梁預製
356天完成25公裡架梁任務
62天完成3952塊軌道板鋪設……
一個個醒目數字
見證了濰萊高鐵的成長速度
憑藉快速高效和專業品質
中建八局在制梁、架梁、無砟軌道施工
均為標段內第一
得到了業主的多次嘉獎
京滬高速改擴建工程
中建八局承建京滬高速公路
萊蕪至臨沂(魯蘇界)段改擴建工程
一標段一、二分部
由雙向四車道改擴建為雙向八車道
全長近18公裡
包含橋13座(含互通)
中橋6座、分離立交6座
互通樞紐立交2座、服務區1處
涵洞80道、通道26座
作為山東高速路網
「八縱、四橫、一環、八連」重要組成部分
建成後將大大促進
區域經濟發展、旅遊資源開發
對完善國家和山東高速公路網絡
和運輸體系建設
打造魯南蘇北立體交通大格局
進一步推動山東新舊動能轉換
具有重要意義
新舊道路緊密「縫合」
改擴建工程主要以兩側拼寬為主
由21米拓寬至42米
新舊道路間需緊密「縫合」
路基施工採用開挖臺階法
保證了路基填築壓實度
路面結構層採用銑鉋臺階法
使新老路面結構層銜接「嚴絲合縫」
全省首條四車道保通模式
京滬高速改擴建工程
是山東省首條雙向四車道
全線保通施工的改擴建項目
也是交通運輸部第二批
綠色公路建設典型示範工程
建設過程中需要全時保通
為確保建設期間原車道正常通行
項目團隊多次召開
交通組織導改方案評審會
與交警、路政等單位密切溝通協調
累計組織中大型交通導改60餘次
打造了全省首條四車道保通模式
提前20天完成了標段內首次交通轉序
(所謂交通導改,是一種交通疏導措施,主要用於道路施工階段或維護階段。科學合理的交通導改方便從整個路網上進行施工期間的交通分流,既可以推進施工生產進度,又能將施工對城市交通出行的影響降至最低。)
拆除全線難度最大跨線橋
改擴建後原有天橋需拆除後重建
萊蕪東樞紐泰萊TK10+871跨線橋
是拆除難度最高、寬度最大的天橋
通過縝密的拆除專項施工方案
調動多部門無縫隙協同作戰
取得了工程關鍵戰役的勝利
全線最大涉水施工大橋
項目涵蓋了一座全線最大的
涉水施工大橋——汶河大橋
全長達481米
需在保證大橋原有雙向四車道通車情況下
在寬度200多米河面上方
完成橋面兩側各9.25米的下部拼寬
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技術要求高
項目團隊充分利用科技創新優勢
結合BIM、MIDAS軟體、VR模擬等技術手段
實現數字建造
僅用6個月時間完成下部施工
中建八局為打造山東交通強省
建設「交通強國」
貢獻鐵軍力量
素材來源|中建八局二公司;
一公司、發展建設公司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需其他資料,請文末留言聯繫鐵君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濰萊高鐵&京滬高速改擴建,中建八局參建的兩條交通動脈同日通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