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與中國傳統文化

2020-12-21 泓易工作室

今日為我國的傳統節日「

」,其起源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後重耳回國執政,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追封有功人員,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最終被山火焚燒而死。晉文公後悔不已,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的文化傳說。

其實,其淵源是由古人的「禁火節」與「改火節」而來。在遠古時期,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人們保存的火種不僅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

因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來的火種熄滅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鑽木取火。所以唐代詩人韋莊有詩:「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火出萬家煙。」

蘇軾的《望江南 超然臺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為。可知「寒食節」前後綿延數千年,被稱為我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它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唐代詩人韓翃七言絕句《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相關焦點

  • 中國被遺忘的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位於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從先秦到南北朝, 寒食都被當作一個很大的節日,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所以節日期間,百姓家家不許動煙火。
  • 中國古代民間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不少地區又把清明節稱為寒食節、祭祀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天。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 寒食節的風俗習俗是什麼 寒食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寒食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日。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蕩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在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寒食節是山西民間春季一個重要節日,山西介休綿山被譽為「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每年舉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儀式活動。
  • 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清明節前一二日
    寒食節:又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禁火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 寒食節的起源與文化風俗
    人草木茶禪文化據史籍記載,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段有關「寒食節」起源的故事。「寒食節」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歷史長河,不過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讚許,卻是千年不變的。
  • 寒食節|被淡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寒食節,是陌生的,甚至從來就沒聽說過。其實寒食節是一個很重要,很有紀念意義的節日。寒食節來歷介之推是當時晉國的賢臣,侍奉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國外,介之推不畏艱難困苦跟隨重耳流亡;曾經割自己腿肉熬湯,給重耳充飢。
  • 寒食節:漢族唯一一個以飲食習俗命名的傳統節日
    很遺憾,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在傳統的漢族節日中還有一個叫「寒食節」的節日。寒食節,中國是一個傳統節日,在冬至後105天,清明節前一兩天。一天開始的時候,禁止燃放煙花,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掃蕩、郊遊、鞦韆、蹴鞠、前溝、鬥雞等習俗,寒食節持續了兩千多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
  • 寒食節所推崇的文化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
    寒食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其「小名」為禁菸節。寒食節的日期一般為清明節前一天或前兩天。寒食節,有著兩千餘年的發展歷史,可見其發展歷史是何等的豐厚,經歷了歲月朝代的更替依舊存在。而寒食節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它是中國眾多節日中僅有的一個用飲食方式來取名的節日。
  • 被淡忘的4大傳統節日,寒食節上榜,你知道三月三是什麼節日嘛?
    被淡忘的4大傳統節日,寒食節上榜,你知道三月三是什麼節日嘛? 被淡忘的4大傳統節日,寒食節上榜,你知道三月三是什麼節日嘛? 被淡忘的4大傳統節日,寒食節上榜,你知道三月三是什麼節日嘛?
  • 寒食節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裡的清明節,是作為中國傳統的有一定文化內涵的節日。隨著歷史演變,成了紀念先輩、緬懷先祖的重要儀式的日子。民間俗語說:清明節,大似年。可見,在傳統的中國農耕社會,清明節的多重含義,是與春節一樣受到重視的。寒食節,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後的今天,似乎淡出了人們的思想,遠離了世人的視線。其實這個節日就在清明的前一天,無法考究人們為什麼不再去過寒食節,但是知道這個節日的來龍去脈,在今天還是一樣具有意義。
  •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哪些
    中國的歷史是十分悠久的,老祖先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傳統文化,每一項都值得我們深究。從古至今,有許多的歷史古蹟值得去考究,也有很多傳統文化值得我們去繼承,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哪些吧!
  • 中國人的「寒食節」,居然成了韓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圖:流花河/網圖 文:流花河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後世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韓國與中國地緣相近,文緣相通,人緣相親。
  • 這些特色節日都源自中國 女兒節、寒食節、九皇彩節
    這些特色節日都源自中國 女兒節、寒食節、九皇彩節時間:2018-01-26 12:2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這些特色節日都源自中國!女兒節、寒食節、九皇彩節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許多節日的由來也都與歷史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鄰近的亞洲國家也常因受到中華文化的潛移默化,而不管在日常生活或宗教習俗上都受到了影響,博九樹洞君特地     原標題:這些特色節日都源自中國!
  • 寒食節——一個「消失」了的傳統重要節日
    但是,但凡上過高中的,都會隱隱約約聽過清明節之前,好像還有個寒食節。這個節日由於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而給人一種神秘感。寒食節究竟是怎麼個節日?又有怎樣的習俗呢?咱們今天就扯一些關於寒食節的問題。寒食節又叫禁火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天,算下來一般在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我們知道,端午節是屈原老先生跳江送給我們的,國慶節是無數革命烈士換來的,那麼寒食節呢?
  • 新番分享,傳統佳節擬人動漫《歷師》,被人們遺忘的寒食節
    中國傳統節日擬人化的動漫《歷師》今日播放了第6集,帥哥寒食閃亮登場,和花朝一樣由於人們的遺忘,寒食神力衰弱已經面臨要徹底消失的風險了。寒食節是是我國唯一通過飲食習俗命名的節日,人們都知道清明祭祖,踏青賞春,卻不知道真正的民間第一大祭日其實是清明前一天的寒食節,人們在這一天吃冷食,禁放煙火,像是踏青祭掃這些人們過清明的習俗,有很多是從寒食節發展過去的。
  •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同一個節日嗎?寒食節將至,這天都有哪些習俗?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同一個節日嗎?寒食節將至,這天都有哪些習俗?中國古代社會不同時期形成的眾多傳統節日,不僅充滿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神秘意韻,同時也體現出了不同社會思想契機下的獨特人文關懷。從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到文明社會中的情感寄託,歷經幾千年發展、完善與成熟之後,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與思想寓意早已融入國人基因。從古至今形成的傳統節日數量高達幾百個,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大傳統節日」之外。清明節、寒食節、七夕節、重陽節、冬至節等,也都具有非常濃鬱的中國民俗特徵。
  • 2013寒食節是哪一天 寒食節的由來與習俗盤點
    寒食節的來歷與習俗盤點(資料圖)2013年寒食節是哪一天?古俗講究在冬至節後的一百零五天(在4月5日左右)。當前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等地方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今年的寒食節為2013年4月3日寒食節的由來遠古時期寒 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
  • 寒食節與清明節,有什麼區別
    寒食節與清明節,有什麼區別文/@成長新視點寒食節和清明節,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兩個節日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時間、來源、功能和活動等四個方面。1.寒食節,也叫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農曆冬至後的第105天,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曾經,寒食節在中國民間是第一大祭祀之日。2.清明節,也叫踏青節,一般在每年公曆的四月五日,是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在寒食節之後。二、功能。
  • 越南傳統節日「寒食節」不可缺少的越式湯圓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越南的「寒食節」。在這一傳統節日裡,越南人常常做越式湯圓以祭祀祖先。越式湯圓分別為綠豆湯圓(越語稱「Bánh chay」) 和紅糖湯圓(越語稱「Bánh Trôi」)等兩種;其做法較為簡單,主要原料包括糯米粉、紅糖和綠豆。
  • 清明前一日稱為寒食節,寒食節的4大講究你了解多少?
    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即今年的4月3日,有一個鮮少被人提及的節日,它也是我們古人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名叫「寒食節」。但時過境遷,如今這個節日已經甚少被人所提及,但我們依然要發揚中華傳統的文化,為新的時代增添一份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