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共享單車倒閉:市值高達280億,今欠債15億總部人去樓空

2020-12-19 不精準的人

都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樓房再高,地基不好也是危險的。上學的時候老師也是不止一次地強調,打好基礎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都證明一個問題,有些事發展得太快不是一個好現象,很有可能因為一點小失誤就全面崩塌。畢竟根基不穩,就沒辦法去跟別人比高度。

前些年的共享經濟飛速發展,成了一個新的時代發展趨勢,帶動了國內的經濟,也湧現出了不少企業家,要說起闖出名氣的新興企業,小黃車絕對是一個典型代表,他的創始人名叫戴威,是北京大學畢業的學生,這個年代,能考上北大並順利畢業的,他的學習能力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定是優於別人的。

是呀,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創了ofo共享單車,並且在幾年的時間裡,把它發展成了一個市值280多億的大公司,這本就是一般人達不到的水平,然而最近的共享單車已沒有往日那麼火了,這個曾經輝煌無比的ofo共享單車總部也人去樓空,這麼短的時間裡,冰火兩重天的變化,真是令人唏噓。

飛速發展的社會,抓住機遇的成功

前幾年,飛速發展的經濟讓很多人振奮,比如電商,很多人抓住了機遇,開了一個很大的網店,在家裡足不出戶便有可觀的收入。共享單車也是類似的一種飛速發展的經濟,北大的高材生抓住了這個機會,創了ofo共享單車,讓居民在市區裡不用糾結最後一公裡起打車還是步行的問題。

那時,除了共享單車,還有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這些時代發展的產物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為了方便人民生活,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發展得都很迅速。ofo小黃車原本只是打開了校園市場。但似乎一夜之間,大城市裡便到處都能看見共享單車的身影,遠遠看去,黃色的小車一排一排的停在路邊,很是整齊

也許是一開始小黃車對大學生免押金開放,也許是一開始對市民進行了減免押金的政策令人動心,沒多久的時間竟有非常多的消費者都願意註冊並使用共享單車,99元的押金,一兩塊的路費,加上剛開始推行時的優惠券,人們從中感受到了方便,同時也促進了小藍車小綠車的發展。

然而第一個敢於抓住機遇的人總是佔優勢的,雖然其他共享單車相繼襲來,小黃車還是很快就佔領了很大的市場,短短幾年裡,它的規模就已經達到了280多億,這不僅令人驚訝,還給人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然而,ofo的確做到了,它的用戶,它的資產,都是共享單車裡面的佼佼者。

事態瞬息萬變,人去樓空的總部

如果說小黃車是隨著潮流發展的產物,那麼它的失敗就是人們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人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小黃車的飛速成長令人覺得震驚,同時也為它的未來感到擔心,也會擔心它是否會因為資金周轉不開而出問題。

果然小黃車在眾人的擔心裡交了一份不理想的答卷,一開始過於優惠的政策令人覺得它很方便,而政策稍微進行了調整,用戶數便大幅減少,而它卻還在增加產量。這個時候,它的資金已經沒辦法順利周轉了,用戶不充錢,不買帳,它便付不起加工費,最後資金鍊周轉出現問題,導致小黃車慢慢的消失在眾人眼前。

當初小黃車的供應商也都紛紛表示,不再對這筆資金的回收抱有期望,只當這是一筆賠掉的生意,既然賠了,便認了,試想一下,小黃車的處境是多麼困難,才讓供貨商們如此絕望,直接選擇放棄回攏這筆資金。據說,現在能夠繼續運行的共享單車公司沒剩幾家,大部分都是停止運營或者倒閉的。

還有一個與小黃車有關的退押金的故事,那就是一個人剛剛擁有了小黃車的騎行權,就看到了一個小黃車退押金難的新聞,當他準備退押金時,發現自己已經是排名千萬之外了,按照正常的流程,它的押金需要等到幾百年後才能退回,這事也說明小黃車目前負債纍纍,欠用戶的押金,欠供應商的貨款,加在一起有15億之多,卻每一筆都償還不起了。

雖然共享單車的存在讓很多人感到了方便,但它如同過山車般的境遇也讓人有了不少感想,第一,萬丈高樓平地起,這話是永恆的真理,看看飛速發展起來的大公司,都是從小慢慢發展起來的,一步一個腳印,打好基礎,才能夠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危機。

沒有哪個企業的成功是偶然的,即使是因為趕上了時代潮流,那也是負責人深思熟慮做出的選擇,盲目的跟風,就算成功了也不會有很牢固的基礎,依然有可能被風輕輕一吹就全面崩塌。ofo正是因為沒能穩紮穩打的慢慢發展,基礎不牢固,才會引起如此大的危局。

第二,要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也要對如今新聞傳播的力量感到敬畏,要相信如今媒體傳播新聞的速度,大眾對新鮮事物的捕捉能力很強大,一點點的苗頭都能夠被大眾及時發現,想想ofo單車退款的消息,才短短幾天不到,就已經幾千萬人了。試想一下那個時候,正在使用小黃車的能有多少人。

第三,做事之前一定要多做些準備,雖然沒有一件事是百分之百成功的,也有人說想一千次不如行動一次,但行動之前至少要能估計出最好與最壞的結果,共享單車的創始人當初可曾想到過短短的幾年裡,就會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如果有些事不得不做,那麼事先每多做一點準備,就能增加一份成功的機會。每多打牢一點基礎,就能讓自己的大樓抗住更大的風沙。畢竟,風沙很大,社會很現實,想要成功,就得做足準備,做出預算,做好最壞的打算。

相關焦點

  • 國內最大共享單車倒閉,市值曾高達280億,今人去樓空
    現在說到「共享經濟」這個詞語,想必大家都已經不再陌生,因為現在市面上可以「共享」的商品太多了,比如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等。但要說最早出現的共享物品,其實還是單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行車。早幾年,共享單車剛一出現的時候,便迅速風靡全國,因為它算準了消費者的需求。對於很多生活在城市裡的人來說,在去一些距離較近的地點的時候,開車或者打車都不划算也不方便,不僅僅是因為油錢,還因為現在的停車位太緊張了。但是走路的話,又太慢也太累,在這種情況下,共享單車的出現,就完全滿足了一些人的日常需求。
  • 中國「最大共享單車」倒閉,市值280億,如今欠債16億,人去樓空
    在共享單車市場幾近飽和的當下,大浪淘沙,現在主要有摩拜、哈囉與青桔單車,而曾經遍地都是的ofo小黃車,卻鮮見蹤影。小黃車,也有輝煌的時候。ofo的創始人是戴威,2017年,ofo融資76億,上市之後,小黃車的巔峰市值曾達到40億美元,大概是280億人民幣。
  • 國內最大共享單車倒閉,今欠債15億人去樓空,退押金需要等572年
    共享是一個跨時代的概念。相信在這個概念被實物推廣之前,就有很多類似的想法,但真正付諸實踐的人卻寥寥無幾。因此,當共享單車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時,同類產品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來。一眾共享單車品牌經過激烈的競爭之後,短時間內,終於由小黃車脫穎而出。
  • 昔日共享單車巨頭沒落:總部人去樓空,15億押金至今未退
    曾有人道,共享經濟就是夢幻泡影,也有人稱其為「偽剛需」。顯而易見,大多數人都不看好這一新經濟模式,但共享單車的誕生令唱衰共享經濟的人開始懷疑自己的觀點和眼光。提及共享單車,筆者率先想到的便是輝煌之後命途多舛的ofo,也就是消費者口中的小黃車。
  • 6家共享單車倒閉 6家共享單車倒閉名單匯總
    6家共享單車倒閉有企業提出「大不了一人一輛騎回家小藍單車素來以「體驗好、管理精細」自居。此前,先是有員工在某職場社交平臺發布消息,稱小藍單車宣布解散,拖欠員工工資。隨後,不時有這家公司工作人員在朋友圈轉賣辦公家具的消息傳出。
  • ofo人去樓空,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是泡沫嗎?
    一個多月前,ofo關閉了兩層辦公樓,被媒體稱人去樓空,ofo奮力否認。而如今距離上一次否認人去樓空傳聞僅一個月有餘,ofo北京總部真的「人去樓空」了。日前,有媒體報導稱,ofo員工即將陸續搬離理想國際大廈,新的辦公地點為步行距離15分鐘的網際網路金融中心,即為ofo海外部門和北京分公司的辦公地點。
  • 6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 10多億元押金哪去了
    11月19日,深陷倒閉和跑路傳聞的酷騎單車發出一紙「酷騎單車後續使用及退押金事宜的通知」稱,北京的辦公室將暫停辦理押金退還業務,用戶退押金都要去位於成都的公司。而另一家以「體驗好、管理精細」自居的小藍單車近日也陷入崩盤危機。
  • ofo退場:欠款高達20億 總部已人去樓空
    7月28日消息,據媒體報導,ofo總部已經人去樓空,官網、APP、公眾號等渠道公開的地址已經無法找尋ofo的蹤跡。天眼查信息顯示,ofo關聯公司東峽大通(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註冊地址為「北京市豐臺區西三環南路14號院1號樓620室」。
  • 6家共享單車倒閉 你的押金退了嗎?
    6家共享單車倒閉有企業提出「大不了一人一輛騎回家小藍單車素來以「體驗好、管理精細」自居。此前,先是有員工在某職場社交平臺發布消息,稱小藍單車宣布解散,拖欠員工工資。隨後,不時有這家公司工作人員在朋友圈轉賣辦公家具的消息傳出。
  • 共享單車第一巨頭倒下,16億押金至今未退,創始人淪為「老賴」
    如今,共享經濟已經被大多數消費者所接受,共享單車更是成為不少用戶的出行首選。但遺憾的是,作為共享單車第一巨頭的OFO並沒有堅持到今天。小黃車是共享經濟的「代表作品」,卻不是最完美的作品,相比目前大火的哈羅單車、青桔單車,OFO更像是共享經濟時代的先驅者。犧牲了自己,為後來人鋪平道路。OFO一度是時代的寵兒,誕生於北京,憑藉先進的市場理念迅速發展起來。
  • 共享單車紅黑榜:套現15億離場;淪為老賴;負債百萬父母入獄
    共享單車紅黑榜:套現15億離場;淪為老賴;負債百萬父母入獄 近幾年,隨著"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火爆,出現了大把的新興行業,當然也就吸引了不少的資本入局。"共享充電寶"已經走進了大街小巷當中,"共享汽車"也解決了很多人遠行的難題,而在城市當中的短途出行上,"共享單車"就進入了資本家們的視野。
  • 美團37億收購摩拜單車,創始人套現15億,但最大贏家另有其人
    導讀:美團37億收購摩拜單車,創始人套現15億,但最大贏家另有其人!在網際網路經濟的不斷發展過程中,曾出現了一場共享經濟的盛宴,而帶火共享經濟領域發展的則是我們熟知的共享單車;在國內的摩拜單車和ofo小黃車還沒有火起來的時候,我們從未聽說過共享經濟一詞;而不知從何時起,在國內市場上以摩拜單車和ofo為主的共享單車經濟就開始一夜爆火起來!
  • 6家共享單車倒閉 2017年共享單車概念股有哪些?
    近日,6家共享單車倒閉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據報導,有媒體初步梳理發現,目前公開已知的有6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據芝麻信用提供的數據,粗略統計造成用戶押金損失已經超過10多億元,亟需儘快拿出應急解決方案。共享單車概念股龍頭 伴隨著共享單車的誕生,巨額押金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今年8月份,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了一份《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 共享單車大合併時代來臨?永安行將成最大贏家
    文|楊劍勇共享單車經歷了野蠻生長後,去年行業進入倒閉潮,眾多二線玩家紛紛成風口下的「死豬」,甚至頭部共享單車的摩拜和ofo在去年也被曝出面臨資金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二線玩家紛紛倒閉或者退出之際,而哈羅單車則成為最大黑馬,首先和上市公司永安行旗下子公司永安行低碳合併,並獲得了阿里系等資本支持。有了永安行和阿里系等資源支持的哈羅單車,在競爭對手資金緊張之際,哈羅則手握數十億資金快速擴張,成為共享單車行業一匹超級大黑馬並成功突圍,躋身共享單車頭部企業,至此形成以摩拜、ofo和哈羅三國爭霸格局。
  • 共享單車企業相繼破產倒閉,哈羅單車是如何完成自己的逆襲?
    設起共享單車,很多人就會想起ofo和摩拜。其實在國內的共享單車領域,其企業還是不少的。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外界都認為在共享單車領域只有ofo和摩拜能夠生存下來。然而到了現在,ofo面臨押金難退的現象,而摩拜單車也已經易主。反倒是之前不被看好的哈羅單車依然在堅持著。
  • 2年前賣掉摩拜單車,成功套現15億的美女總裁,現狀如何?
    作為第一個走進「共享」行列的自行車,替大家解決了短路程的方便,在很多城市都非常受歡迎,雖說成了一些人的「發洩對象」,導致共享單車的「殘骸」遍布,但不可否認,共享單車在上線的那一刻,受歡迎程度不亞於每年的「雙十一」,在這個領域做得最為顯眼莫過於ofo和摩拜。
  • 共享單車一直被人們詬病,共享單車未來的發展到底該何去何從
    共享單車的發展史2014年,北大畢業生戴威與4名合伙人共同創立OFO開啟了中國共享單車的序幕。2016年4月22日,胡瑋煒創辦的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正式進入市場運營,把共享單車推向一個高潮。這兩家公司也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兩家共享單車企業,市場佔有率高達90%以上,短短的一年內拿到了幾百億的風險投資。一時間全國很多企業開始模仿,都幹起了共享單車行業。最初的共享單車主要盈利模式是大量投放自行車,然後收取用戶的押金,騎行根本就不賺錢。
  • Airbnb上市: 市值超864億美元 共享經濟迎來第一大IPO
    原標題:Airbnb上市: 市值超864億美元,共享經濟迎來第一大IPO   一度被傳出即將破產的
  • 共享單車行業現狀:胡瑋煒卸任摩拜CEO 戴威被列入老賴名單
    摩拜、ofo、哈囉出行三個共享單車企業的生存現狀便足以折射出整個共享單車市場的發展狀態。摩拜股東會通過美團收購方案,美團以37億美元的總價收購摩拜。被收購後摩拜繼續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除了王興擔任董事長之外,摩拜的管理團隊保持不變。4月28日,摩拜董事長王興和創始人胡瑋煒通過通過內部信宣布對摩拜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架構調整後,王曉峰卸任CEO出任摩拜單車顧問,創始人胡瑋煒出任摩拜CEO,並任命劉禹為摩拜總裁。
  • 營收近100億,市值高達450億,中國最大的商場不是萬達?
    但是,中國數量最多、最大的商場並不是萬達,而是紅星美凱龍。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是一家中外合資的企業,主要經營業務是為紅星美凱龍家居商場的商戶、消費者和合作方提供全面服務,是國內經營面積最大、地域覆蓋面最廣的商場運營商。2000年的時候開設了首個品牌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