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宇航空,一架基地位於我國臺灣臺北的新航司,呼號:SKYWALKER。首航於2020年1月23日,根本就是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首航。當然那個時候根本沒人會知道這次疫情對航空業造成的打擊會比911時間更為嚴重。如今許多大型航空都哀嚎遍野——LATAM,Avianca,維珍澳大利亞均申請過破產保護。那這家只有3架321NEO的航司怎樣了呢?
疫情裡開航空顯然有好有壞
01 機隊規模小
由於機隊規模比較小,顯然需要支付的停場、維護的費用就少了,也就減輕了一部分的財務壓力。畢竟飛機停在那裡就像停車一樣,也得花「停車費」。同時,還得維護飛機,那都是要錢。而據了解,星宇航空機隊裡的飛機都是租來的,那租金也得交啊!不過只有3架飛機就可以少花點錢,不像那些大型航司,一天都得大把大把的花錢。
02 機型小
按照flightradar24上顯示的,這3架321NEO這幾天輪流在飛它唯一兩條到手的航線——從臺灣到澳門和檳城。應該可以很方便的盈利。
03 疫情後好競爭
等到疫情結束,航空方面必然會有不少人急著要出遊——憋了好幾個月了。況且也有不少航空提早退役了飛機,航空業自然有空出來的市場給新開的航司競爭。唯一的問題就是疫情結束後客源並不會完全恢復,自然還有膽子小點的躲在家裡觀望。那顯然不會填滿全部的航司可以提供的座位量。應當會出現價格戰,而星宇航空定位比較高,有著「臺灣阿航」之稱顯然不方便和某些廉航在某些航線上進行價格戰。雖然星宇航空目標是以低廉的價格換很好的服務,但是這樣高檔的航司在提供同樣產品的情況下很難在盈利的同時減價。而廉價航空完全可以在服務差不多的情況下賣點9塊9的機票,然後照樣高高興興的盈利。
財務問題
在疫情下開一架新的航空公司真的就如一場豪賭,吃不準疫情以後乘客們會喜歡哪種航司不說,在有充足客源之前還得等好一會呢。除非你在像中國,歐洲這種目前已經開放旅遊的地方開個航司,否則飛機還得有段時間停在地上。(之前也說了,飛機趴在地上就是在倒貼錢)。像基地位於中國臺灣星宇航空就比較尷尬了,三架飛機輪流飛僅有的兩條航線。
歡迎關注我們的百家號和同名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