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周末,雖然偶爾夾雜著零星小雨,但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外出踏青的心情,南海桂丹路邊的翰林湖農業公園一直洋溢著歡聲笑語,停車場整天爆滿。來自佛山五區和周邊城市的居民對這個特色公園青睞有加。
據統計,今年春節假期,僅駕車到翰林湖農業公園遊玩的人次就將近10萬,比去年增長不少;到年初十,這一數字已突破11萬。
集農業種養、生態休閒、科普教育為一體,翰林湖農業公園這個以「耕讀田園」為主題的田園綜合體,正逐漸形成為城、產、人、文多元融合的農業生態休閒觀光區。不僅為本地及周邊城市的居民提供了休閒旅遊的新去處,更探索出了一條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位於丹灶的翰林湖農業公園正成為珠三角短途遊的新熱點。丹灶供圖
遊客爆滿
翰林湖成廣佛短途遊新熱點
「這裡花海面積大,花開得又靚,隨手拍就可以當屏保。」3月3日下午,來自廣州的俞佳麗和張豔坐在翰林湖農業公園油菜花田裡的亭子裡休息,一邊翻看手機裡剛拍的照片一邊興奮地討論著。
她倆是旅遊達人,周末或小長假都會相約到周邊城市自駕遊,新年的第一個「打卡點」就定在了翰林湖農業公園。
「去年就在朋友圈裡知道了這個地方,這裡的草坪、花海,還有濃厚的文化氣息都非常吸引我們,於是我們就把新年的『第一浪』安排在這裡了。今天雖然天氣差了點,但是這裡的顏值超出我們的預期,所以還是一次滿意的短途遊。」俞佳麗說。
花海裡,成片的各式鮮花恣意盛放;採摘園裡,還沒走到門口就聞到瓜果飄香;大草坪上,孩子打鬧撒歡,大人閒坐聊天……這樣的景象已經成為翰林湖農業公園的常態,周末或大小長假則更甚。停車場雖經擴建,但仍無法滿足需求,春節期間,不少遊客的車只能停到入口外圍的路邊。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僅駕車到翰林湖農業公園遊玩的人次就將近10萬,比去年增長不少;到年初十,這一數字已突破11萬。
「這個數據只是我們停車場的私家車進場數據,還不包括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徒步以及把車停在外面的遊客。」翰林湖農業公園負責人謝小輝說。
謝小輝表示,以前丹灶居民在過年時都不常邀請親戚朋友到丹灶遊玩,這兩年對丹灶翰林湖片區進行提升改造之後,丹灶居民很自豪,「有個朋友說,過節休息7天,他6天都當導遊,都是來翰林湖。」
在翰林湖農業公園停車場轉一圈,不難發現「粵A」「粵H」等周邊城市的車牌,有時還有浙、蘇、湘等外省車牌。
「現在我自己覺得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每天下班後能有時間到這裡來走一圈,5公裡,8000步左右,看看花,吹吹風,一天工作的疲勞就消散了。」謝小輝說。
特色鮮明
去年獲國際都市景觀大獎
翰林湖農業公園位於丹灶的中心位置,規劃面積近2000畝,是以「耕讀田園」為主題,集農業種養、生態休閒、科普教育為一體的農業生態休閒觀光區。
在翰門迎客、五彩花田、翰湖碧波、桃李花溪、耕讀長廊、親子田園、休閒綠道、綠茵球場、生態農場等特色項目的規劃、建設下,翰林湖農業公園保持原生態,融入農業種養、農業觀光和農業科普等元素,具有豐富的自然農田景觀和濃厚的人文風俗文化底蘊,不僅給民眾提供了一個綠色、休閒的生活區域,也為丹灶的產業發展提供了綠色生態環境。
2017年,翰林湖農業公園引進了兩個觀光採摘項目,一個是華南面積最大的空中草莓園,一個是大腳丫農場。草莓園的草莓種植講究科技與環保,雖然個頭不是特別大,但很香甜;大腳丫農場的產品是水果玉米和無花果,一年四季都有蔬果產出。
「對引進的農業項目,我們要求必須用原生態綠色種植方式,種植的產品在科技上要有所體現。另外,每個項目錯位發展,避免惡性競爭。」謝小輝表示,這些項目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吸引了廣佛兩地不少遊客,相信後續的迎客效果會更加顯著。
翰林湖農業公園對良好生態的保育和優美景觀的營造,為丹灶城市和產業的發展增色不少。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安全產業園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力合星空·728創域都緊鄰該公園,公園提供的優質環境配套成為不少項目落戶丹灶的關鍵要素。
2016年,翰林湖農業公園獲得廣東省農業廳的批准,成為廣東省2016年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基地;2017年11月,成為佛山市和廣東省首批農業公園。
去年9月28日,「2017亞洲都市景觀獎頒獎禮」在銀川市舉行。「亞洲都市景觀獎」是由聯合國人居署亞太辦事處等國際機構創辦的一項旨在促進亞洲各國和地區對城市創造良好都市空間、塑造優美景觀、彰顯城市特色的獎項。
翰林湖農業公園在14個國家53個參賽城市項目中脫穎而出,不僅獲得了「中國賽區城市空間優勝獎第一名」,更奪得了本次大賽的最高殊榮——「2017亞洲都市景觀獎」。
成效初顯
在城鄉融合發展中創造「現代田園」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可著眼於「新田園」背景,在城鄉融合發展中創造「現代田園」。「田園綜合體」就是關鍵的平臺。
2017年的有關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園綜合體」這一新概念,「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
翰林湖農業公園正在朝這個方向發展。
通過環境建設和引入高新農業項目,翰林湖農業公園目前已初步改善了環境,提升了丹灶鎮城市品位,增加了就業機會,並對當地農業產業升級起到示範帶動作用,從而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
據謝小輝介紹,翰林湖農業公園今年將增加更多農業體驗項目,其中「翰林水道」遊船項目將把附近的沙水村與公園的休閒元素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目前,已有投資者租了沙水村的集體土地開發特色餐飲項目。
「利用翰林湖旁的沙水村水網環繞及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將其水網貫通,增加娛樂項目,將其打造成為具有嶺南特色的文旅、商住、飲食、娛樂等為一體的配套項目。」謝小輝說。
正如「亞洲都市景觀獎」評委對翰林湖農業公園的評價:翰林湖農業公園是一個以「農業」為主題的公園,體現了嶺南地區悠久的耕讀文化;這是一個以「生態」為本的公園,為城市周邊地區的發展預留了空間;這是一個以「休閒」為特色的公園,為城市居民參與農業生產提供了機會;這是一個以「教育」為責任的公園,為普及生態保護、文化傳承提供了最佳課堂。翰林湖農業公園是集「城市、產業、居民和文化」於一體的多元融合的農業休閒觀光帶,是中國發達地區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樣本,對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撰文盛正挺 李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