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

2021-01-11 廣州日報

為推進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項目與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將廣州港南沙四期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港口併力爭成為國家級5G應用示範項目,日前,智慧港口5G聯合應用創新合作意向書正式籤訂,提出港口5G專案建設模式及內容,在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和全國5G應用示範工程。

自貿區掛牌五年來,依託南沙自貿區建設,廣州港南沙港區的發展一日一變,營商環境更優、國際航運樞紐功能更強、國際航運要素更加集聚、港口基礎更加夯實。是什麼讓廣州港南沙港區國際範兒十足?主要依賴以下「六大蝶變」。

南沙港區五年實現「六大蝶變」

「蝶變」一:貨櫃運輸方面

2015-2019年,廣州港南沙港區的貨櫃吞吐量以平均每年超100萬標準箱的速度增長,其中外貿貨櫃量每年平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去年南沙港區完成貨櫃吞吐量1669.4萬標準箱,佔整個廣州港全港貨櫃總量的72%,鞏固了廣州港貨櫃吞吐量全國第四、全球第五的地位,而且這個比重還在逐年增加。

「蝶變」二:商品車業務方面

對比南沙自貿區成立前後五年,南沙商品車作業量翻了一番,近五年來,廣州港南沙汽車碼頭已完成超過400萬輛的商品車裝卸,連續三年全國排名第二。

同時,自貿區實施的包括口岸通關等的政策,為南沙平行汽車進口打通了通關銷售的渠道,截至2019年底,南沙的平行汽車進口量接近5萬臺,已發展成為全國僅次於天津的平行進口汽車第二大口岸。

「蝶變」三:營商環境提升方面

近年來,廣州港聯合口岸單位合力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南沙港區七天常態化通關,恢復了水果進口資質,智利車釐子快線高效運作;在廣州關區推行以南沙港區為中心的組合港模式,貨物經南沙港區進出口時可在腹地碼頭辦理通關手續,大幅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通過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首個粵港澳大灣區智慧港口區塊鏈平臺——南沙智慧港口區塊鏈平臺成功上線;

南沙港區貨櫃出口辦單電子化率達90%,出口辦單時效由3小時縮減至8分鐘;

關港通平臺、海事數據共享項目上線運行,港口與海事監管、海關通關查驗實現數據共享,極大提高了客戶體驗,港口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蝶變」四:港口發展基礎方面

通過加快推進港口重點項目建設,夯實航運基礎,五年之中,南沙三期貨櫃碼頭建成投產,做強做大國際貿易,內外貿業務發展迅速,三期碼頭貨櫃年均增幅接近40%;

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國際郵輪母港——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於2019年11月開港,鞏固了廣州港全國第三的國際郵輪業務。

目前,廣州港集團在南沙的在建項目有南沙港四期、近洋碼頭、南沙糧食碼頭擴建工程和筒倉二期工程、南沙疏港鐵路、南沙國際物流中心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這些項目投產後,南沙港區將新增貨櫃通過能力480萬標箱、汽車通過能力60萬輛、糧食通過能力1020萬噸,極大增強廣州航運樞紐發展潛力。

「蝶變」五:國際樞紐能級方面

南沙港區具有發達的珠江水系內河網絡與深水海港相連結的特點,具有獨特的江海聯運、海鐵聯運優勢,港區與鐵路、高鐵、高速公路和內河等立體交通網絡無縫聯接,綜合運輸能力較強。

南沙自貿區成立五年來,南沙港區淨增國際班輪航線57條,目前南沙港區共有貨櫃班輪航線142條,外貿貨櫃班輪航線110條,內貿貨櫃班輪航線32條。

廣州港運用多式聯運、交通樞紐得天獨厚的優勢,粵港澳大灣區的技術和資本通過南沙港輻射到內地,同時內地的資源和貨物通過南沙走向世界,實現對「一帶一路」、歐美及新興市場區域深度覆蓋,提高國際、國內中轉能力,打造國際航運樞紐。

南沙港區目前與馬士基、達飛、地中海、中遠海運等全球前10名的班輪公司開展合作,貨櫃班輪航線覆蓋國內及世界主要港口,貿易通達全球20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港口。南沙港區已發展成為華南到非洲國家海運航線最多、班次最密、船東最多的貨櫃樞紐港。

「蝶變」六:航運要素集聚方面

南沙港區憑藉快速發展的現代航運集疏運體系,不斷提升的航運服務能力,自貿區的驅動效應和持續改善的營商環境,已逐步形成以南沙港為中心的臨港物流、臨港工業、臨港商貿產業集群,推動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廣州的排名上升2位,躍居至第16位。

同時南沙港區在發展過程中得到了保稅港區、自貿區相關政策的支持,實現了港口與南沙的融通發展。去年,以南沙港區為依託的廣州港口型國際物流樞紐入選國家發改委第一批國家級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南沙港發達的航運物流也將有力拉動珠三角製造業的進一步轉型升級。

目前廣州港南沙港區正深入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互利互贏合作,持續優化開放高效的口岸營商環境,在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智慧港口建設、航運服務能力等方面逐步躋身世界一流港口之列。

南沙港區發展新動力

廣州港南沙港區作為為數不多能接卸世界上最大貨櫃船舶的綜合性樞紐港區,目前正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貨櫃碼頭。

該碼頭集全球新一代物聯網感知、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為一體,打造全球首例單小車自動化岸橋、北鬥導航無人駕駛智能集卡、堆場水平碼頭布置港區自動化模式,為自動化碼頭建設發展提供一套「廣州方案」。

同時,廣州港在南沙港區建設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建成後新增物流倉儲能力超過40萬噸,是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臨港冷庫。該項目依託臨港、港鐵聯運的幹線運輸優勢,建立綜合型冷鏈物流基地,具備保稅倉儲功能及冷鏈貨物展示、拍賣、交易等一系列功能,將成為廣州口岸進境冷凍冷藏貨物指定查驗中心。

依託南沙港四期工程、南沙國際物流中心等重點工程的建設,南沙港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自動化碼頭,綜合服務能力、航運樞紐能級將大幅提升,南沙港區每年的貨櫃吞吐量預計可超過2200萬標箱,單一港區能力位居全球前列。

屆時,南沙港區貨櫃能力布局將更加完善,整體能力提升促進規模運輸的優勢將進一步凸現,為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暢通,各類經貿活動正常開展提供有力支撐,更好地承載國家「一帶一路」重託。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 羅瑞嫻 鄭志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耿旭靜 董業衡 黎旭陽 羅瑞嫻 鄭志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龍嘉麗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廣州將建設水平運輸無人駕駛集卡自動化碼頭
    截至9月底,今年以來廣州港股份公司大手筆開工建設的新項目共有五個:投資額為18.63億元的廣州港新沙港區2個糧食通用泊位、投資額為7.6億元的廣州港南沙糧食及通用碼頭筒倉二期,投資額為16.65億元的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北區)項目、投資18.75億元的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南區)項目和投資額為69.74億元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項目,合計總投資額約130億元。
  • 廣州、中山、佛山共建南沙港區四期碼頭,促粵港澳大灣區港口融合
    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新建的大型自動化貨櫃碼頭項目,該項目將大幅提升珠三角港口群的綜合競爭力,同時為廣東省推動港口資源整合提供借鑑。9月30日,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項目和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南區工程項目同時舉行開工活動。
  • 振華重工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碼頭,首創智能導引車運輸
    振華重工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碼頭,首創智能導引車運輸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19-09-25 17:37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將在南沙舉行
    以制度創新推動灣區規則「軟聯通」 打造內地與港澳融合發展「南沙樣本」南沙區打造的全國首個常態化粵港澳創新合作交流品牌又有新動作!12月2日,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將在南沙舉辦,活動以「創新 合作 發展」為主題,設置了「粵港澳團體標準對接、粵港澳跨境物流便利化、粵港澳跨境投融資」三個分會場,探索三地創新合作推動規則銜接率先突破,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相銜接,與港澳攜手打造連接內外雙循環重要節點,助力共建國際一流灣區。
  • 雅閣酒店進駐廣州 解碼粵港澳大灣區下的南沙新機遇
    雅閣酒店集團與南沙古格集團合力打造的廣州古格雅閣酒店將於今年5月落戶開業,酒店地處廣州南沙灣濱海板塊中心位置,佔據未來粵港澳旅遊、購物天堂核心地帶。作為雅閣酒店集團在廣州開業的首家雅閣酒店,古格雅閣酒店將是雅閣集團進入廣州的第一張「雅閣名片」。
  • 廣州南沙: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
    粵港澳大灣區新基建再加碼。5月8日上午,「數字基建 雲聚廣州」廣州市首批數字基建重大項目籤約、揭牌活動在廣州市主會場和南沙區分會場、黃埔區分會場舉行。其中,南沙區籤約的數字新基建項目共18個,總投資額達386.37億元,佔全市投資額超20%。疫情下,南沙招商引資不停歇,項目建設不止步。
  • 中山一(南沙)醫院動工 南沙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中心
    中山一(南沙)醫院動工 南沙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中心 2018-南沙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廣州7月27日電 (沈釗)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開工動員大會27日在廣州南沙舉行,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肖海鵬表示,中山大學口腔、腫瘤、眼科等醫院也將相繼落戶在周邊,形成一個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中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效果圖。
  • 廣州南沙將打造大灣區區域交通樞紐
    四通八達的交通設施,讓廣州市民走出家門口就能迅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享受便捷的出行方式,加速生產要素的流動。近日,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打造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粵港澳大灣區區域交通樞紐,支撐南沙高標準推進國家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以及廣州城市副中心「三區一中心」建設,廣州市政府、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實施《南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2020-2035年)》(下稱《規劃》)。
  • 廣州珠海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海島旅遊產業
    根據《關於推進海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意見》,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海上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大灣區海島、濱海旅遊產業發展,服務珠海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建設,支持對周邊海島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支持發展粵澳海島旅遊、公共旅遊碼頭建設,支持水上旅遊新業態發展。
  • 廣州南沙已成粵港澳大灣區最大飛機船舶租賃集聚區
    中新社廣州11月22日電 (記者 王華)廣州市南沙區是華南最早發展融資租賃行業的地區,記者22日從區政府獲悉,該區已引進131架租賃飛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大飛機船舶租賃集聚區。來自南沙區金融工作局的信息顯示,南沙自貿區周邊聚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五大國際機場,13家航空公司,機隊規模超千架,佔全國機隊規模的35%,強勁的市場需求為南沙快速發展飛機租賃產業提供了重要支撐。新飛機租賃業務方面,自2015年9月第一架飛機落地至今,南沙已累計交付131架飛機。南沙僅用三年的時間實現租賃民用飛機100架。
  • 大灣區主流媒體探尋亞洲首個全自動化貨櫃碼頭
    12月12日,「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東行」主題採訪活動來到位於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的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只有幾個工作人員的碼頭,卻是一派繁忙景象。「這是目前世界上技術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裝卸效率最快的自動化碼頭,也是亞洲首個全自動化貨櫃碼頭。
  • 富力地產籤約南沙小烏村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鄉村典型
    原標題:富力地產籤約南沙小烏村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鄉村典型不久前,富力地產與南沙區東湧鎮小烏村籤署前期服務協議,富力地產將通過產業規劃與引進,將小烏村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鄉村示範項目。小烏村黨委書記何錦柏也發表致辭,高度肯定了富力地產在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領域的豐富經驗,相信富力地產能夠在尊重小烏村人文歷史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將小烏村打造成南沙北門戶的新形象。據介紹,小烏村位於東湧鎮西北部,番禺大道南段、南沙大道北段,是粵港澳大灣區重地廣州南沙的北門戶。
  • 2020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在南沙舉行 以制度創新推動灣區...
    12月2日,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在南沙舉辦。活動以「創新 合作 發展」為主題,設置了「粵港澳團體標準對接、粵港澳跨境物流便利化、粵港澳跨境投融資」三個分會場,探索三地創新合作推動規則銜接率先突破,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相銜接,與港澳攜手打造連接內外雙循環重要節點,助力共建國際一流灣區。
  • 南沙加快形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航運核心產業鏈
    南沙港航線通達全球200多個城市國慶前夕,粵港澳大灣區迎來國際航運新政「禮包」。從今年10月1日至2023年底,對在南沙自貿片區開展國際航運保險業務給予一定稅收優惠。從航運保險業務稅收優惠到首筆國際航運保險免稅保單落地,這背後正是南沙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速升級的寫照。
  • 南沙開發區港澳辦攜手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共同推動粵港澳全面...
    12月2日,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在廣州南沙舉辦。本次交流會由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暨南大學主辦,活動以「創新 合作 發展」為主題,邀請國家、省、市、區政府代表,粵港澳三地知名專家學者、智庫,行業協會、企業等重要嘉賓出席,共計200餘人參會。
  • 「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貨櫃碼頭自動化信息系統項目」成功籤約
    南沙四期自動化碼頭信息化項目是上海振華重工承接的最全面的信息系統總承包項目,上海振華重工聯合華東電子共同向廣州港承諾,為廣州港提供最先進、實用的自動化碼頭IT集成系統。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宏偉陳宏偉副總經理在講話中指出,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是廣州港集團緊密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的又一關鍵項目,屬省市重點建設工程,也是世界上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貨櫃碼頭之一
  • 廣州首個星河COCO Park商業綜合體落地南沙
    南沙打造廣深深化合作樞紐 站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視野下觀察南沙,地理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使其在區域合作中有了更多可能。廣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同樣承擔著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重要使命。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平臺開發建設,將能充分發揮其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範作用,拓展港澳發展空間。
  • 三方共建大南海公共碼頭,推動揭陽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
    8月28日,廣州港集團與揭陽市政府以及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籤訂港口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以臨港產業發展為導向,高標準、高質量謀劃推進揭陽港惠來沿海港區大南海2號港池公共碼頭建設,推動揭陽港榕江內河港區港口資源整合利用,推動揭陽港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
  • 廣東:全國首個粵港澳科技創新團體標準服務平臺南沙啟動
    廣東:全國首個粵港澳科技創新團體標準服務平臺南沙啟動發布日期:2020-12-03 15:49瀏覽次數:5次12月2日,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在廣州南沙舉辦,全國首個粵港澳科技創新團體標準服務平臺啟動。
  • 廣州南沙國際郵輪碼頭 力爭2020年建成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現場了解到,未來三年,廣州計劃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擬建設自動化碼頭,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力爭2020年建成投產。對此,中外航運界不少「大咖」點讚,認為未來廣州建設自由貿易港令人期待。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妍、何道嵐?通訊員陳瑜、唐旭妍  三年成績  港口生產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