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創新推動灣區規則「軟聯通」
打造內地與港澳融合發展「南沙樣本」
南沙區打造的全國首個常態化粵港澳創新合作交流品牌又有新動作!12月2日,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將在南沙舉辦,活動以「創新 合作 發展」為主題,設置了「粵港澳團體標準對接、粵港澳跨境物流便利化、粵港澳跨境投融資」三個分會場,探索三地創新合作推動規則銜接率先突破,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相銜接,與港澳攜手打造連接內外雙循環重要節點,助力共建國際一流灣區。
南沙攜手暨大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
搭建南沙與港澳各界常態化聯繫及調研走訪機制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同年,為切實履行國家賦予的重大使命,將自貿試驗區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兩大戰略有機銜接,南沙以改革創新、制度開放推動粵港澳規則對接,攜手暨南大學率先打造全國首個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常態化交流品牌——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逐步建立起南沙與港澳各界常態化聯繫及調研走訪機制,促進粵港澳三地政府、業界、智庫的常態化、全方位深入交流活動,深入研究探討規則銜接的政策訴求和解決路徑,推動南沙在與港澳規則銜接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拓展與港澳合作發展空間。
一年來,通過交流會搭建起來的粵港澳規則對接平臺得到了國家、省市和粵港澳三地專家、學者、業界、媒體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常態化交流品牌不斷擦亮。在全面推動南沙與港澳的規則制度對接,構建與港澳相互銜接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環境,加快實現粵港澳三地「聯通」「貫通」「融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粵港澳規則對接平臺打造了粵港澳合作交流的新模式,充分發揮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多重國家戰略疊加的政策優勢和毗鄰港澳的開放優勢,以服務灣區建設為核心,以自貿區制度創新為引領,不斷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在推動粵港澳規則對接方面先行先試,加大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力度。
目前,已圍繞粵港澳醫療健康合作、智慧財產權與法律服務、民生服務、青年創新創業、專業人才資格認可、打造一流「營智環境」等主題開展了5期線上線下交流活動,粵港澳三地各領域參會人員超200萬人次。
通過運營南沙粵港澳規則對接平臺專屬微信公眾號和專業領域規則對接微信交流群,及時分享三地規則對接新訴求、新舉措、新挑戰,形成南沙與港澳各界常態化聯絡機制和訴求反饋機制,實現粵港澳規則對接「軟聯通」。
建設粵港澳規則對接平臺標準「升級」
今年通過三大議題推動規則銜接「破題」
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以「創新 合作 發展」為主題,設置了「粵港澳團體標準對接、粵港澳跨境物流便利化、粵港澳跨境投融資」三個分會場,探索三地創新合作推動規則銜接率先突破,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相銜接,與港澳攜手打造連接內外雙循環重要節點,助力共建國際一流灣區。
下一步,南沙將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依託粵港澳規則對接平臺,聚焦三地經濟運行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加強與港澳創新資源協同配合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發展,進一步完善粵港澳制度規則對接常態化平臺港澳多層次多渠道對接機制,通過聯動,通過大灣區9+2城市政府、智庫及企業資源,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挖掘規則對接需求,展示粵港澳創新合作成果,推動對接項目落地,促進成果轉化,加快粵南沙與港澳三地規則對接率先取得新突破,持續提昇平臺在粵港澳規則對接領域的專業度、知名度和顯示度,推動粵港澳三地對接融通、深度合作,打造內地與港澳融合發展的「南沙樣本」,助力打造國際一流灣區。
平臺成立以來的「成績單」
一年多以來,南沙與暨南大學、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籤署合作協議,在港澳資源對接、宣傳推介、招商引智、專業服務、科技成果轉化、醫療健康發展、青年創新創業、人才發展、「一帶一路」合作等方面開展合作,積極爭取「一帶一路」粵港澳專業服務總部基地項目儘快落戶南沙,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專業服務、科技創新等多領域規則對接。推動廣州、香港、澳門三方律師事務所代表籤署《金橋百信司徒維新鄺玉球(南沙)聯營律師事務所合作協議》,成立了全國第三家粵港澳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充分發揮粵港澳聯營的獨特優勢,積極探索符合三地法律服務市場需求相接軌的機制和方案。
攜手暨南大學共同打造港澳青年學業就業創業基地,為港澳青年在南沙學習交流、實習就業、創新創業提供重要平臺。聯合暨南大學創業學院、暨南大學自貿區研究院舉辦粵港澳規則對接直播交流活動,分享了內地與港澳青年在南沙創新創業的經驗,向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講解了南沙出臺的「1+1+10+N」、集聚人才細則等重磅政策,介紹粵港澳青創服務矩陣、灣區啟夢港等創業服務平臺,充分展示了南沙創新創業的軟硬環境,推動南沙成為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首選地。
此外,出臺港澳專業人才資格認可十條措施,優化港澳專業人才職稱評定和執業資格認可環境。目前正推進港澳執業醫師資格認可工作,允許符合條件的具有香港或澳門特別行政區專科醫師資格證書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籍居民,向南沙區直接申請辦理內地醫師資格認定,取得內地醫師資格證書並在區內從業執業,推動大灣區人才互聯、資格互通。
發布「港澳青創30條」,對引進港澳青年專才、港澳青創企業的引薦人給予上不封頂的資金獎勵,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創造便利條件和良好環境。全國首推港澳僑胞遠程授權辦事,率先實現政務全球通辦,為港澳投資者、海外華僑提供商事登記、建設工程、經營管理等856項政務服務事項的全球通辦體驗。
推動構建粵港澳司法規則銜接體系。率先對接香港訴訟規則,探索內地審前程序證據開示。在堅持我國民事訴訟基本制度的基礎上,制定大灣區首個《審前程序證據開示指引》,提高庭審效率。更新仲裁通則,持續深化粵港澳仲裁規則對接。當事人可自由選擇適用國內或國際上任何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自由選擇仲裁機構名冊內的仲裁員,創新設置廣州國際仲裁模式,香港國際仲裁模式、澳門國際仲裁模式三大庭審模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 慄文陽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 南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