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與吐蕃長慶會盟的背後,舅舅與外甥之間恩恩怨怨的糾纏

2020-09-18 歷史這壇酒

前言

去西藏旅遊的人不去拉薩,您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去了拉薩的沒去過大昭寺,您去的是個假拉薩吧?

不過,有多少人注意過大昭寺門前矗立的唐蕃會盟碑

這通石碑從公元821年(唐穆宗長慶元年;吐蕃彝泰七年)開始,便矗立於此。目睹了1198年的風霜變化、日升月落,是漢藏兩大民族團結友好的歷史見證。

很多人都知道,唐蕃會盟碑也叫「舅甥會盟碑」。

此名源於碑文正面鐫刻的,「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大蕃聖神贊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淪替,神人俱以證知,世世代代使其稱讚,是以盟文題之於碑也。」——王堯《唐蕃會盟碑疏釋》

唐朝與吐蕃長慶會盟的背後,舅舅與外甥之間恩恩怨怨的糾纏

唐代吐蕃國自西勃興,與唐王朝敵國對峙,分庭抗禮。時而進犯,時而求婚;時而掠地,時而請和。而唐廷則或徵伐防禦,亦或綏靖安撫。這種戰和交錯的局面約略持續了二百餘年。

唐朝與吐蕃自從783年清水之盟之後30多年唐蕃之間未再和盟,吐蕃進攻唐朝本土的戰役盡數遭到失敗,而唐朝在西域的北庭、安西兩大都護府也在這段時期被吐蕃相繼攻陷,稍後唐朝的盟友回鶻馳援西域,收復了北庭地區。經過包括維州會戰、鹽州之圍在內的多次大戰之後,吐蕃國力不斷被唐、回鶻、大食削弱,而唐朝卻進入了元和中興,吐蕃這才有了重新議和的意圖。

長慶元年(821年)十月,唐蕃最後一次會盟於長安西郊。吐蕃會盟專使為禮部尚書論訥羅,唐朝派宰相崔植、王播、杜元穎等17人與盟。822年五月,唐朝和盟專使劉元鼎率領使團去吐蕃,與吐蕃以缽闡布·勃闌伽允丹為首的官員在邏些東郊會盟。會盟畢,吐蕃遣使隨劉元鼎至長安,又派人到大夏川召集東道將領100多人宣讀盟文,要求他們信守不渝。

長慶三年(823年),唐朝和吐蕃分別在長安和邏些建碑,刻盟文及與盟人名於其上以紀其事。雙方在盟文中重申「和同為一家」的舅甥親誼,決心今後「社稷葉同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擾」,「煙塵不揚」,「鄉土俱安」。還規定了唐蕃雙方人員往來路線和供應辦法等具體事項。在現存唐蕃會盟碑的背面,還記述了唐蕃和盟關係的始末:對唐朝文成、金城公主先後嫁到吐蕃,唐蕃間長期和戰不定的形勢作了回顧;對極力主張與唐和盟的赤祖德贊作了充分的肯定。對唐蕃雙方人民而言,會盟反映了他們想望結束戰爭的共同願望,符合他們的共同利益。自706年至822年的100多年間,吐蕃與唐朝共會盟8次,長慶會盟是最後一次會盟,亦稱「甥舅和盟」(唐朝為舅,吐蕃為甥)。

曠日持久的唐蕃戰爭對於吐蕃越來越不利,最終甥舅之間實現了最後一次和平會盟,但也僅維持了20餘年。兩國還在做最後的較量,會昌四年(844)唐廷以回紇衰微,吐蕃內亂,議復河、湟四鎮十八州,儲備兵器、軍糧,偵察吐蕃邊防屯兵眾寡,以為收復之備。大中年間(847-859)沙州漢人張議潮掀起回歸唐朝的起義,唐朝便趁吐蕃內亂盡復河西故地,吐蕃也在內憂外患下分裂為百餘部落,從此消停了一千多年。


內容參考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王小甫:隋唐時期的吐蕃,從和親到徵伐再到會盟
    吐蕃建國以後,積極向外擴展勢力,擊敗青海高原上的吐谷渾和党項,並向唐求婚。貞觀十四年(640),唐以宗女文成公主嫁松贊幹布,雙方結成了和親關係。貞觀二十二年(648),吐蕃出兵幫助唐朝使者王玄策平定中天竺內亂。永徽元年(650)松贊幹布死後,連續兩任贊普都是年幼繼位,吐蕃的軍政大權由世襲大相職務的祿東贊(噶氏)家族長期把持。
  • 從子婿之禮,到舅甥之誼,唐朝和吐蕃輩分關係上的變化
    不過,有多少人注意過大昭寺門前矗立的唐蕃會盟碑?這通石碑從公元821年(唐穆宗長慶元年;吐蕃彝泰七年)開始,便矗立於此。目睹了1198年的風霜變化、日升月落,是漢藏兩大民族團結友好的歷史見證。很多人都知道,唐蕃會盟碑也叫「舅甥會盟碑」。
  • 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國到底是如何覆滅的呢?
    導語:與其他大一統王朝一樣,唐朝的邊境也有許多少數民族政權,其中持續時間最長的就是吐蕃帝國,吐蕃帝國建立於公元618年,與唐朝同一年建立,覆滅於公元842年,可以說吐蕃帝國幾乎陪伴唐朝走完了它的一生。一、頻繁的戰爭削弱了吐蕃帝國的國力(1)公元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 ,唐朝自此由盛轉衰,吐蕃帝國卻自此進入國力強盛之期,帝國版圖空前擴大。但是盛極必衰,之後頻繁的戰爭使吐蕃的國力逐漸削弱,唐朝緩過來之後多次派將領攻打重創吐蕃帝國。
  • 為什麼在唐朝最鼎盛的時期,沒有選擇去收復吐蕃政權?
    全盛時期的唐帝國無論經濟、軍力和人口數量都要大大超越吐蕃,但由於主客觀原因,與吐蕃的交鋒並不順利,也一直未能顛覆吐蕃政權。吐蕃各部統一幾乎與唐朝立國同步,並隨著唐朝的興盛而日漸強大。然而這並未引起唐朝方面的注意,其戰略重點依舊是北部、西部和東北部的傳統敵人。
  • 唐朝與吐蕃關係小史
    松贊幹布以後歷代吐蕃首領皆對大唐自稱「外甥」或「外孫」,稱大唐為「舅家」。今天,表達漢藏人民親密友好的「唐蕃會盟碑」依然矗立在雪域高原上,成為歷史最好的見證。唐朝而言,另一個惡劣後果吐蕃控制了天山南路、塔裡木盆地,西抵帕米爾高原,東接河、隴,中亞地區原屬唐朝的疆域,此時已有近半數進入吐蕃版圖。
  • 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在吐蕃,誰的地位更高?
    神秘的吐蕃帝國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當代,已經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我國古代史上,青藏高原曾長期保持著神秘、不為人知的狀態——對於隋唐之前的中原王朝來說,青藏高原是一種十分陌生的存在。直到唐代初年,吐蕃和唐朝,才有了頻繁而全面的接觸。
  • 唐朝和親公主兒子遭人搶奪,一年後兒子把酒認親自稱漢家外甥
    看古代小說的時候,但凡遇到認親一說,必以「滴血認親」為最多的方式,而在唐朝時期,這位吐蕃贊普憑藉一杯美酒認回了自己的兒子。這位吐蕃贊普就是金城公主的夫君赤德祖贊,這個孩子就是兩人的兒子。說到這個故事,必須說到金城公主。
  • 唐朝時期的吐蕃為何如此強大?
    唐代吐蕃在本土共設置有5茹、61千戶,5茹,名次分別為:伍茹、葉茹、約茹、茹拉、孫波茹;其中,「孫波茹」為被吐蕃徵服的蘇毗和漢人編成,共11個千戶,分布方位處於吐蕃與唐朝之間;其餘每茹各領10個千戶,加上羊同的10個千戶,共有61個千戶。而被吐蕃徵服的羊同,藏文文獻稱「象雄」,10個千戶駐防於吐蕃與突厥、蘇毗之間。
  • 西藏現存吐蕃時期建築,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大昭寺
    佛殿主尊是騎在一頭獅子上的小的觀音菩薩像(左邊第一尊)而非那尊大的無量光佛,其餘五尊菩薩像均為觀音菩薩的不同化身,在這座佛堂與通往樓上的樓梯之間的牆上是一截頂上有個洞的柱子這三位藏王執政時期是吐蕃的鼎盛時期,在他們的大力扶持下,佛教才得以傳人吐蕃,並在此發展繁榮。他們是西藏歷史上的三位法王,傳統上將他們稱為&34;。度母殿,佛堂供奉的是度母。殿正中的大佛像即是度母像,在她身後的玻璃櫃中是她的主要化身&34;像。
  • 唐朝論戰力不輸於元、清,為什麼面對吐蕃打的如此艱難?
    導讀:唐朝崛起吊打突厥時吐蕃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隨後吐蕃崛起後唐、蕃之間爆發了綿延百餘年的戰爭。即便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已經比較虛弱,但是依舊完成了對於吐蕃的致命一擊。雖然唐軍沒能完成佔領吐蕃的壯舉,但是不能否認大唐對於青藏納入中原王朝版圖的貢獻。
  • 雖平定安史之亂,唐朝卻只能吞下苦果,面對另一大禍患
    唐玄宗天寶年間發生的安史之亂使得唐朝迅速由盛及衰,並進入唐朝歷史上相對昏暗的時期,唐朝皇帝開始失去對全國的管理權。安史之亂共持續八年,雖然沒能動搖唐朝的根本,但因為唐朝沒有順勢解決存在的割據問題,唐朝開始長期存在藩鎮,直到最終滅亡。
  • 我和我的家鄉,舅舅被外甥羞辱
    外甥和我都愛家鄉,但對我另有看法。作者:喬木外甥二上面是比我小20歲的外甥寫的只不過,他與我的理念南轅北轍,實難深言之,或許舅舅也認為我對他不過舐皮論骨,謬託知己罷了。換言之,舅舅的「個性」更適合米國,但絕不會是中國的標杆。他堅持「情懷」毫不妥協,直到盡頭都沒有選擇圓滑,讓親人緊繃的神經鬆弛一會,愛他的人為他犧牲了太多太多。
  • 西藏歸附之路,唐朝時出現第一個王朝,元朝時才真正歸附中國
    松贊幹布是吐蕃的第33任國王。他繼位之後,先平息了內部叛亂,誅滅殺害自己父親的兇手,安定了內部,讓吐蕃由戰亂進入了休養生息的階段,當時是公元633年,也是唐朝貞觀七年。松贊幹布統一吐蕃之後,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吐蕃在松贊幹布的帶領下,不僅農牧業有了很大的發展,還根據于田和天竺等地區的文字創造出了藏族文字。
  • 揭秘:盛極一時的吐蕃王朝如何走向滅亡?
    至於吐蕃一方,當時內亂頻頻,極大的損耗了自己的實力。混亂的吐蕃在與鼎盛的唐朝交戰中多次兵敗,最後丟了青海,只得求和於唐朝。但是唐玄宗並沒有徹底打死吐蕃,使得吐蕃一直在暗中觀望,準備在唐朝虛弱的時候給唐朝致命一擊。這個機會還真沒讓吐蕃等太久。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吐蕃人的機會來了。
  • 吐蕃48萬軍隊,全面進攻四川,唐朝如何擊敗了強敵侵犯?
    在唐朝歷史上,從唐朝開國的前期開始,便與西方強敵吐蕃政權,展開了長達200餘年的戰爭。一直打到了唐朝後期,吐蕃政權解體、內戰之後,這一大規模戰爭才徹底結束。雙方較量的過程中,唐朝和吐蕃互有勝負,由於都是強大的政權。
  • 吐蕃兵臨城下,大唐是如何死守陝西的?
    這為吐蕃的崛起提供了良機。 雖然唐朝與吐蕃屢次會盟、和親,但吐蕃始終是唐朝最強大的對手。趁唐朝內亂之際,吐蕃開始逐步蠶食唐帝國的西部邊境。至公元763年,吐蕃軍控制了河西、隴右的大部分地區,還多次出兵進攻西京長安,甚至一度攻佔長安,擁立了一個李唐皇室當傀儡皇帝。
  • 吐蕃在唐朝為什麼那麼強?之後就再也沒有強大過
    松贊幹布在位期間,吐蕃王朝迅速將青藏高原各部統一起來,並通過迎娶文成公主,改善唐吐關係,進而積極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和制度,確立和完善吐蕃內部的政治、軍事、經濟及法律等制度。 而強大起來後的吐蕃,也開始不斷走出封閉的內陸高原,與周邊勢力爭霸,一躍成為亞洲地區僅次於大唐的第二大帝國,甚至在安史之亂後,趁著唐朝國力式微之際,幾度壓制唐朝,佔領唐朝隴右、河西、北庭、安西等大片土地,還曾一度攻陷唐朝首都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