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在吐蕃,誰的地位更高?

2021-01-09 藤樹先生

神秘的吐蕃帝國

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當代,已經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我國古代史上,青藏高原曾長期保持著神秘、不為人知的狀態——對於隋唐之前的中原王朝來說,青藏高原是一種十分陌生的存在。

直到唐代初年,吐蕃和唐朝,才有了頻繁而全面的接觸。

唐朝初年,吐蕃大讚普松贊幹布統一青藏高原,久聞中原繁華、大唐強盛的松贊幹布派遣使臣向唐太宗請婚——請求唐太宗能將宗室之女嫁給松贊幹布。

起初太宗皇帝對松贊幹布的請求嗤之以鼻,果斷拒絕了松贊幹布的請求。這讓松贊幹布惱恨不已,決心給大唐點顏色看看。於是吐蕃開始騷擾唐蕃邊境,和唐軍發生衝突。起初唐朝和吐蕃雙方各有勝負,但很快,雙方意識到了各自的不足——吐蕃地廣人稀、民少國窮,能做到的,僅僅是騷擾唐朝邊境,無力滅亡唐朝,而大唐也忌憚青藏高原的高海拔,無力對吐蕃進行毀滅性打擊。

於是雙方展開和談,唐太宗也同意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為此,還有名畫《步輦圖》描繪吐蕃使臣向唐太宗請婚的場景。

吐蕃的文化

不論從宗教角度還是從醫學角度,我們都能看到吐蕃文化和醫學的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西藏的文化和醫學,是在本土的基礎上,融合了中原元素和印度元素。比如:藏傳佛教中,除了吸納了來自印度的佛教教義,還吸納了中原的陰陽五行學說;而藏醫角度上,藏醫的醫學理論,也在吸納了古印度醫學的「四大因素」(古印度哲學認為,地水火風組成世間萬物,稱之為四大,而四大也是影響人健康的因素之一)的同時,還吸收了中醫的五行理論。

因此,對松贊幹布來說,鼎盛的大唐是他所要請婚的對象,而古印度也是自己所要請婚的對象。

不過,古印度的歷史上,常年處於諸侯割據、各自為政的局面,因此,早在松贊幹布有資本和大唐討價還價之前,松贊幹布就已經娶了古代泥婆羅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尺尊公主為妻。

按照先來後到的看法,似乎文成公主是給松贊幹布做了妾?

文成公主的地位

事實上,認為文成公主做了松贊幹布的王妃(妾)的人,實際上是陷入了一種誤區:那就是套用中原的倫理來套在吐蕃朝廷身上。

在古代吐蕃,並沒有嚴格的妻妾等級制度,此外,在西藏,自古以來都有大量祭祀文成公主的廟宇,而關於尺尊公主的,即便是歷史記錄,也是在很晚的一些西藏神話典籍裡面有過記錄,因此,尺尊公主有很大的嫌疑,是虛構、杜撰出來的人物,從這點來說,尺尊公主不能和文成公主相提並論;

此外,泥婆羅是吐蕃的附屬國,尺尊公主的父親泥婆羅國王,屬於吐蕃贊普的臣子,而文成公主背後的大唐,即便不是吐蕃的宗主國,也是和吐蕃對等的帝國,唐朝的公主,當然要比泥婆羅的公主地位高;

而且,唐中宗李顯在位期間,吐蕃贊普尺帶珠丹曾派人出使唐朝向唐中宗請婚,稱大唐皇帝為「舅舅」(後世喀喇汗王朝的可汗在給宋朝皇帝國書的時候,也依照唐朝、吐蕃的關係,冒認自己為吐蕃的親戚,將大宋皇帝稱之為「漢家阿舅大皇帝」)從這點來說,不難看出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影響力,而這,也是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的佐證之一。

相關焦點

  • 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初中歷史就講到,唐朝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帶去大批嫁妝及更先進的技術,促進了藏地經濟文化的發展,加強了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係,帶來長久的和平。文成公主也獲得吐蕃百姓的尊重和愛戴,被認為是「綠度母」的化身,在吐蕃地位很高。
  • 作為松贊幹布的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地位更高?
    作為松贊幹布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的地位更高?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漢族。吐蕃尊稱甲木薩(藏語中「甲」的意思是「漢」,「木」的意思是「女」,「薩」的意思為神仙)。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王后。
  • 作為松贊幹布的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地位更高?
    作為松贊幹布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的地位更高?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漢族。吐蕃尊稱甲木薩(藏語中「甲」的意思是「漢」,「木」的意思是「女」,「薩」的意思為神仙)。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王后。
  • 在西藏,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尺尊公主誰的地位更高
    扎西指著松贊幹布身後的兩尊女性塑像問我,「你猜這兩尊塑像,哪一個是文成公主?」我說「那肯定是緊挨著藏王身後這個穿金色衣服的」扎西搖了搖頭「這個是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後面那個穿綠色衣服的才是文成公主。」接著扎西跟我講述了藏族人關於松贊幹布時期布達拉宮、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的歷史。
  • 唐朝文成公主,地位低於尼泊爾尺尊公主?恐怕娘家大唐不答應吧!
    文成公主要是混得那麼慘,可就白白辜負了她大唐公主的身份。尺尊公主這個人物,在唐朝和吐蕃的正史中都沒有記載,早期只存在於神話宗教書籍中,是虛是實都無法肯定。經過後世的藝術創作,形象才越來越豐滿。還有位國外藏學家寫了本書,名叫《松贊幹布的妻子》,說松贊幹布娶尺尊公主純屬虛構。
  •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嗎,她與尺尊公主誰的地位高?
    文成公主與吐蕃和親大家都知道,但是文成公主並不是松贊幹布的第一個妻子,在此之前,松贊幹布已經娶了尼婆羅的尺尊公主,所以就有人說,文成公主嫁過去後是妾,那麼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嗎,她在吐蕃的真實地位如何?與尺尊公主誰的地位高?
  •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嗎?尺尊的真實地位如何?
    就這樣,文成公主嫁入了吐蕃,成為松贊幹布的妻子,松贊幹布此前已有多位妻子,在不久前還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為妻,他比較重視和尼泊爾聯姻,不惜花巨資為她修建了有名的大昭寺,而文成公主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僅僅修建了小昭寺,用來安放文成公主陪嫁過來的釋迦牟尼的等身像和大量的佛經。
  • 松贊幹布在娶文成公主前已有妻子,為何文成公主的地位還能如此高
    不過,松贊幹布所娶的女人並不止文成公主,還有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而且還是以妻子禮制迎娶的。既然兩個都是公主,哪個公主的地位更高,在吐蕃的影響力更強呢?影視劇之所以這樣演,可不是沒有根據的,歷史上就有很多讓宗室之女前去和親的例子,文成公主同樣不是當朝皇帝的女兒,而是宗氏之女。唐朝時期的吐蕃,也就是現在的西藏,哪怕是科技和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到了海拔極高的西藏後還會有很嚴重的高原反應,更別說在唐朝了。
  • 小昭寺路上,訴說著不為人知的文成公主的故事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間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文成公主的博學多能,對吐蕃國的開化影響很大,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更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藏,西藏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發展。永徽元年,松贊幹布逝世,文成公主繼續在吐蕃生活達30年,致力於加強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係。她熱愛藏族同胞,深受百姓愛戴。
  • 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只成了他的小妾?恐怕大唐不答應吧!
    關於文成公主在松贊幹布身邊到底是個什麼地位,是妻還是妾,這就要好好分析一下了。松贊幹布的女人,有記錄的共有五人,除了文成公主外,還有尼婆羅(今尼泊爾)尺尊公主、芒妃墀嘉、象雄妃勒託曼和木雅茹妃嘉姆增。後三位地位比較低下,基本屬於妾,沒有什麼爭議,關鍵就是文成公主與尺尊公主誰大誰小。尺尊公主是尼婆羅國王之女,尼婆羅位於吐蕃南部,松贊幹布一統西藏,建立奴隸制吐蕃王國後,可能是為了加強與南亞佛教國家的聯繫,娶了尺尊公主。
  • 文成公主不是第一妻子,但松贊幹布用行動表達對大唐的敬畏
    松贊幹布也想娶唐朝公主,但是被唐朝拒絕了,因為吐谷渾從中作梗。松贊幹布便舉兵大敗吐谷渾後,進攻四川松潘地區,嘗到了唐軍的厲害。而後退出土谷渾,松贊幹布派遣使官帶5000兩黃金和等值的物品(約合2020年的20億人民幣)向唐朝提親,以當時唐朝的軍事實力,可以滅掉吐蕃。因此,此時的松贊幹布重禮求娶唐朝公主是為和親,作為唐朝附屬國。
  • 小昭寺路上,訴說著不為人知的文成公主的故事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間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文成公主的博學多能,對吐蕃國的開化影響很大,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更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藏,西藏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發展。永徽元年,松贊幹布逝世,文成公主繼續在吐蕃生活達30年,致力於加強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係。她熱愛藏族同胞,深受百姓愛戴。
  • 松贊幹布去世後,文成公主在吐蕃境遇如何?文化貢獻奠定歷史地位
    關於尺尊公主的說法,最主流的有以下三點:第一、尺尊公主先文成公主入藏,因此她才是松贊幹布的長妻;第二、松贊幹布更是為了迎娶尺尊公主才修築了紅山宮堡;第三、尺尊公主入藏後,修建了大昭寺,而文成公主則只是修築了小昭寺,兩個寺廟一大一小,地位差別不是很明顯麼?
  • 佛教:文成公主和文成公主廟
    為了統治的穩定,他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後,又向唐朝提出了求婚請求。「貞觀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節送公主於吐蕃」。青藏高原同是長江和黃河的發源地,於是松贊幹布親自率兵到黃河流域的柏海,迎接到文成公主,然後一起經唐蕃古道通過長江流域回拉薩。
  • 文成公主嫁與松贊幹布幸福麼?
    松贊幹布(617年——650年),吐蕃國的第三十三任贊普,任內統一了西藏地區各部族,成為吐蕃王朝事實上的開國之君。由於吐蕃和唐朝之間微妙的關係,松贊幹布派遣使者向大唐提請聯姻,被李唐婉言回絕。氣急敗壞的松贊幹布,藉口唐朝的屬國吐谷渾從中作梗,率領大軍入侵吐谷渾,被唐軍擊退。
  • 松贊幹布去世,留下文成公主一個人,她為何守寡30年都不回唐朝?
    而這種命運,幾乎是漢代和親公主共同的遭遇。相比於漢代,唐代的和親公主們的境況可能更加人性化。唐朝規定,一旦和親公主的丈夫去世,只要公主們願意,朝廷會將她們接回家鄉,這些返回家鄉的公主們,在當時被稱為「歸宗女」。但並不是所有的和親公主都會選擇這樣一條路,比如唐太宗時期和親吐蕃的文成公主。
  • 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的關係到底怎麼樣?
    松贊幹布一直仰慕大唐,所以向唐太宗請求和親,太宗皇帝沒有答應,所以松贊幹布還對唐用兵,可惜實力相差懸殊,吐蕃戰敗,松贊幹布向大唐謝罪,太宗皇帝則同意了和親,不過他捨不得自己的女兒,在宗室中找了一個女孩子封為公主前往吐蕃和親,這個公主就是文成公主。文成公主當時剛剛十六歲,她的父親究竟是誰正史裡沒有記載,不過大家猜測應該是江夏郡王李道宗。
  • 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遠嫁吐蕃,這才引出了班禪活佛轉世制度
    可松贊幹布還就是犟上了,非娶唐朝公主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前來懇求。李世民也不想與吐蕃弄得太僵,畢竟與吐蕃作戰山高路遠,吐蕃地理氣候異常惡劣,常年徵戰,勞民傷財,確實得操了不少心,再者,這松贊幹布也是雄才大略之人,況且像犛牛皮一般韌性十足,屢敗屢戰,也確實很傷腦筋。
  • 文成公主嫁與松贊幹布幸福麼?
    松贊幹布(617年——650年),吐蕃國的第三十三任贊普,任內統一了西藏地區各部族,成為吐蕃王朝事實上的開國之君。由於吐蕃和唐朝之間微妙的關係,松贊幹布派遣使者向大唐提請聯姻,被李唐婉言回絕。氣急敗壞的松贊幹布,藉口唐朝的屬國吐谷渾從中作梗,率領大軍入侵吐谷渾,被唐軍擊退。
  • 松贊幹布去世,留下文成公主一個人,她為何守寡30年都不回唐朝?
    而這種命運,幾乎是漢代和親公主共同的遭遇。相比於漢代,唐代的和親公主們的境況可能更加人性化。唐朝規定,一旦和親公主的丈夫去世,只要公主們願意,朝廷會將她們接回家鄉,這些返回家鄉的公主們,在當時被稱為「歸宗女」。但並不是所有的和親公主都會選擇這樣一條路,比如唐太宗時期和親吐蕃的文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