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吐蕃帝國
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當代,已經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我國古代史上,青藏高原曾長期保持著神秘、不為人知的狀態——對於隋唐之前的中原王朝來說,青藏高原是一種十分陌生的存在。
直到唐代初年,吐蕃和唐朝,才有了頻繁而全面的接觸。
唐朝初年,吐蕃大讚普松贊幹布統一青藏高原,久聞中原繁華、大唐強盛的松贊幹布派遣使臣向唐太宗請婚——請求唐太宗能將宗室之女嫁給松贊幹布。
起初太宗皇帝對松贊幹布的請求嗤之以鼻,果斷拒絕了松贊幹布的請求。這讓松贊幹布惱恨不已,決心給大唐點顏色看看。於是吐蕃開始騷擾唐蕃邊境,和唐軍發生衝突。起初唐朝和吐蕃雙方各有勝負,但很快,雙方意識到了各自的不足——吐蕃地廣人稀、民少國窮,能做到的,僅僅是騷擾唐朝邊境,無力滅亡唐朝,而大唐也忌憚青藏高原的高海拔,無力對吐蕃進行毀滅性打擊。
於是雙方展開和談,唐太宗也同意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為此,還有名畫《步輦圖》描繪吐蕃使臣向唐太宗請婚的場景。
吐蕃的文化
不論從宗教角度還是從醫學角度,我們都能看到吐蕃文化和醫學的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西藏的文化和醫學,是在本土的基礎上,融合了中原元素和印度元素。比如:藏傳佛教中,除了吸納了來自印度的佛教教義,還吸納了中原的陰陽五行學說;而藏醫角度上,藏醫的醫學理論,也在吸納了古印度醫學的「四大因素」(古印度哲學認為,地水火風組成世間萬物,稱之為四大,而四大也是影響人健康的因素之一)的同時,還吸收了中醫的五行理論。
因此,對松贊幹布來說,鼎盛的大唐是他所要請婚的對象,而古印度也是自己所要請婚的對象。
不過,古印度的歷史上,常年處於諸侯割據、各自為政的局面,因此,早在松贊幹布有資本和大唐討價還價之前,松贊幹布就已經娶了古代泥婆羅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尺尊公主為妻。
按照先來後到的看法,似乎文成公主是給松贊幹布做了妾?
文成公主的地位
事實上,認為文成公主做了松贊幹布的王妃(妾)的人,實際上是陷入了一種誤區:那就是套用中原的倫理來套在吐蕃朝廷身上。
在古代吐蕃,並沒有嚴格的妻妾等級制度,此外,在西藏,自古以來都有大量祭祀文成公主的廟宇,而關於尺尊公主的,即便是歷史記錄,也是在很晚的一些西藏神話典籍裡面有過記錄,因此,尺尊公主有很大的嫌疑,是虛構、杜撰出來的人物,從這點來說,尺尊公主不能和文成公主相提並論;
此外,泥婆羅是吐蕃的附屬國,尺尊公主的父親泥婆羅國王,屬於吐蕃贊普的臣子,而文成公主背後的大唐,即便不是吐蕃的宗主國,也是和吐蕃對等的帝國,唐朝的公主,當然要比泥婆羅的公主地位高;
而且,唐中宗李顯在位期間,吐蕃贊普尺帶珠丹曾派人出使唐朝向唐中宗請婚,稱大唐皇帝為「舅舅」(後世喀喇汗王朝的可汗在給宋朝皇帝國書的時候,也依照唐朝、吐蕃的關係,冒認自己為吐蕃的親戚,將大宋皇帝稱之為「漢家阿舅大皇帝」)從這點來說,不難看出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影響力,而這,也是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的佐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