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20年包子才知道,不用揉面也能做包子,皮薄餡多,湯汁濃鬱
包子我們都吃過,並且也都知道包子是由麵粉,經過揉面發酵,並且擀好皮後包上餡做成的,是一個對於我們南方人來說比較難的一種面點。所以我家從小到大就沒有自己做過包子吃,餃子也是吃得少,就偶爾買上餃子皮或者餛飩皮,自己調上肉餡,然後簡單的包一下,尤其是餛飩,因為沒什麼技術含量,也不用包的有多好看,所以我家經常自己做餛飩吃。但是自從學會今天這個不用揉面也能做的包子之後,我家就包子也開始做起來了,也榮登了早餐的一席之地。
以前的包子我只知道要揉面,但是今天的這個包子卻不用自己揉面,因為我是用的餃子皮做的,所以省事非常多,並且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做出來的包子才能皮薄餡多,並且還能濃鬱的湯汁,有種湯包感覺,十分好吃,這個方法也是我吃了20年的包子才知道包子還可以這樣做。所以小編認為不怎麼會揉面的人可以試試用餃子皮包包子,肯定會比厚皮的包子好吃的。那下面小吃就將具體的做法給大家說說。
【餃子皮包子】
我們只需要準備餃子皮、肉餡就行。一般餃子皮在超市、菜市場都能買到,而且也便宜,所以省事不少。肉餡我一般是用的五花肉剁的,有時候也會做成三鮮的,雞蛋、蝦仁、韭菜這些也行。接著在買好所有的食材後就開始剁肉餡、包包子。
【詳細過程】
步驟1:將五花肉用水清洗乾淨,順帶著一起放在菜板上開始切,先將肉切成片或者絲,然後就從頭開始剁,剁到成肉糜之後就開始調。將肉糜放入碗中,然後在碗中加入生抽、鹽以及白胡椒、麻油,接著倒入少許的清水,並且加上薑蓉蔥花,然後開始攪拌。
步驟2:將肉餡沿著一個方向開始攪拌,直到肉餡上勁之後就調好了。為了讓包子的皮能更加的薄好吃一些,就拿出餃子皮,並且用擀麵杖開始擀餃子皮,將餃子皮儘量擀的薄一點,也寬一點,然後開始包包子。
步驟3:拿起一片餃子皮,然後將將肉餡夾起來一點,放在餃子皮的正中間,接著將開始收口,在收口的時候能捏出褶狀的就捏,總之要收口好捏緊。等到全部都包好後就將包子放入蒸鍋中,接著將它們蒸上13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除了蒸之外還可以用生煎的方法,也是十分好吃的,下次大家可以試試。這個皮薄餡多,湯汁濃鬱就做好了,吃起來肯定是不比用麵粉揉的差,而且小吃認為還更好吃,因為皮薄了很多,更能品嘗到肉的味道,而且做法也是簡單了很多。因此小吃認為大家下次可以試試這個不用揉面也能做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