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天津初步建成區域樞紐機場和國際航空物流中心

2020-12-06 騰訊網

津雲新聞訊:2016年以來,天津圍繞區域樞紐和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定位,積極承接首都機場客貨運溢出需求,努力打造進出北京的第二空中通道,天津民航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五年來,天津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制定《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實施意見》,《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19年版)》獲批,設立天津市航空貨運發展辦公室。

天津區域樞紐機場作用明顯增強,機場高峰小時容量由2015年的28架次提升至「31+1」架次。初步建立起國內幹支結合、國際主要通航東北亞、東南亞以及歐洲的客運航線網絡,2019年開通客運航線270條、通航城市159個,分別較2015年增加87條、44個。在京津冀遼魯設立30座異地城市候機樓(廳),開通至廊坊、滄州等地客運班線9條,實施空鐵聯運、「飛機+郵輪」等創新聯運模式。2019年機場旅客吞吐量2381萬人次,較2015年增長66.4%,年均增速超過15%。今年疫情期間,天津機場有效發揮首都「護城河」作用,至8月底天津機場共承接首都機場分流航班158架次,排查乘客約4萬人次。積極應對疫情不利影響,出臺並推進落實《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天津民航持續健康發展若干措施》。

同時,天津加快推進航空物流中心,設立天津航空貨運發展辦公室,成立天津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積極支持各貨運航空公司拓展航線,2019年執行貨運及客貨兼營航線20條,通航城市17個。實現進口藥品、進境冰鮮水產品、進境水果等5項進境指定口岸功能,設立國際郵件互換局。建成大通關基地一期、中外運二期、順豐電商產業園,啟動機場貨運路改造,實現年年有魚供應鏈、聯邦快遞、UPS快遞、福瑞達物流等物流企業落戶天津。2019年貨郵吞吐量為22.6萬噸,較2015年提高4.0%。

(津雲新聞記者董立景)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成就」天津初步建成區域樞紐機場和國際航空物流中心
    內容提要:2016年以來,天津圍繞區域樞紐和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定位,積極承接首都機場客貨運溢出需求,努力打造進出北京的第二空中通道,天津民航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天津北方網訊:2016年以來,天津圍繞區域樞紐和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定位,積極承接首都機場客貨運溢出需求,努力打造進出北京的第二空中通道,天津民航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 「十三五」成就巡禮 | 長壽全面建成區域商貿物流中心
    近年來,我區商貿物流業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傳統商貿物流向規模化、集群化發展。三大專業市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商貿物流業成為我區的支柱產業之一,全面建成區域商貿物流中心的宏偉目標得以實現。全面完成經濟指標 構築商貿物流新格局「十三五」期間,我區按照全面建成區域商貿物流中心的總目標,紮實開展一系列工作,經過五年奮鬥,2019年實現社零額244.1億元,同比2015年的103.3億元,增長了2.4倍;商品銷售總額796.6億元,同比2015年的263.2億元,增長了3倍;住餐營業額46億元,同比2015年的28.5億元,增長了1.6倍;外貿進出口完成73.97
  • 天津濱海機場是中國國際航空物流中心,通航城市148個
    天津地處中國北部、海河下遊、東臨渤海,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全國先進位造研發基地 、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 、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 、改革開放先行區 ,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衝」之稱。
  • 廈門交通十三五規劃:打造1樞紐2交通圈3城市中心
    加快形成「兩個交通圈」  廈漳泉區域「1小時交通圈」和廈門市域「半小時交通圈」,服務民眾便捷出行。  初步建成「三個城市(中心)」  廈門國際航運中心、東南物流中心城市、綠色交通城市。在這樣的投資下,我市將完善「開放互通、區域融合、山海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這是一項重要任務。  其中,建設廈門「三橫三縱」綜合運輸通道,是首次提出,體現了此次規劃的創新點——「綜合」二字。比如,「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加快建設廈門國際航運中心,福廈高鐵、翔安機場、跨島通道(第二東西通道)等重點工程,涉及陸、海、空、鐵,構建「三橫三縱」綜合運輸通道。
  • 數說「十三五」廣州發展成就 | 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升艙」
    白雲機場【數說「十三五」廣州發展成就】大洋網訊 乘坐飛機「一臉通行」,白雲機場在全國首推國內航班無須出示身份證、登機牌,刷臉即可自助辦理值機、行李託運、登機;去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全球第11位的白雲機場通航點增加至230多個,航線網絡覆蓋全球…… 過去五年,廣州在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中按下了「加速鍵」,「5G+智慧機場」脫穎而出,臨空經濟帶動效應凸顯,不僅是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重頭戲,還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的新基石。
  • 加快推進天津航空物流區建設 全力打造國際航空物流中心
    加快推進天津航空物流區建設 全力打造國際航空物流中心 2020-10-21 1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在海南布局快遞航空物流樞紐機場
    本報北京3月3日電 (特派記者羅霞)東方機場是中央12號文件明確提出開展建設的項目,在東方市建設航空物流運輸樞紐機場具備優勢和條件
  • 鄭州航空港區十三五規劃發布 城區規模5年長大2.6倍!
    教育資源上,航空港區將引進鄭州頂尖的鄭州市第一中學、鄭州市外國語學校設立分校;醫療資源上,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港區設立分院,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3、外連世界,打造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物流中心在對外連接上,航空港區提出兩大目標: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物流中心。
  • 東方航空物流國際樞紐機場正式開展規劃選址論證
    「本月底,機場建設規劃選址編制單位將進駐東方,將用約4個月的時間,開展機場規劃選址論證工作。」7月21日,吉家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東方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動下,東方航空物流國際樞紐機場(以下簡稱「東方機場」)前期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 機場三期擴建終獲發改委批覆,目標西安國際航空樞紐!
    在民航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民航局提出了以三大世界級機場群、十大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29個區域樞紐為骨幹,非樞紐機場和通用機場為重要補充的國家綜合機場體系。具體到國際航空樞紐方面,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明確被列在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的名單之中。
  • 西部航空物流樞紐重慶機場勝算幾何?
    □劉建偉  近年來,隨著國家戰略的逐步落實推進,西部經濟發展突飛猛進,重慶的產業升級換代漸入佳境,重慶機場順勢提出建設大型複合樞紐機場的戰略目標。就此,建設航空物流樞紐成為重慶機場戰略落地不可缺少的子戰略。然而,重慶機場建設西部航空物流樞紐能否實現呢?
  • 昌北國際機場躋身千萬級樞紐機場
    南來北往,繁忙有序、暢通無阻的滾滾車流進城入鄉、過江越海,千萬級樞紐機場和長達4941公裡的鐵路裡程,彰顯江西生機活力、承載美好期盼。2019年,全省各種運輸方式完成營運性旅客運輸量5.97億人次,旅客運輸周轉量984.3億人公裡;貨物運輸量15.1億噸,貨物運輸周轉量3859億噸公裡。五年來,江西已初步形成了功能清晰、層次分明、銜接順暢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 南寧打造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
    抓項目 拓渠道 優服務南寧打造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綜合交通樞紐功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以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為中心的公鐵空聯運立體交通網絡體系。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南寧市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強樞紐專項組全力推動強樞紐建設邁向新階段,聚力三大舉措,搶抓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的良好機遇,進一步推動構建面向東協成本低、效率高、服務優的航空樞紐,加快建成南寧區域性國際航空中心,為南寧市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增添強勁動力。
  • 威海國際機場籤署四方航空物流戰略合作協議
    、天津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玉溪市鵬程運輸有限公司四方籤署航空物流戰略合作協議。中外運跨境電商物流、天津貨運航空、玉溪鵬程運輸三方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公司發展概況,就打造中日韓航空物流快速通道等交流了發展思路。
  • 天津多點發力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區域商貿中心城市-新聞中心...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天津北方網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菜鳥聯手中國航空、圓通在香港建物流樞紐
    圖:菜鳥聯合中國航空、圓通速遞在香港國際機場打造的物流樞紐初步設計方案。最終方案以政府審批為準。
  • 中國郵政西部最大的國際快遞物流樞紐 成都航空郵件處理中心開工
    9月1日,功能定位為中國郵政西部最大的國際快遞物流樞紐——中國郵政成都航空郵件處理中心全面開工建設。該中心選址於天府國際機場國際貨運區,建設用地面積180畝,規劃總建設規模89031平方米,2021年「雙11」前一期建設工程投入使用。
  • 鄭州2020年初步建成現代國際物流中心 一攬子方案出爐
    按照發展目標,2018年到2020年,經過三年努力,我市要初步建成鄭州現代國際物流中心,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便捷高效、綠色環保、安全有序的現代物流綜合服務體系。到2020年,全市社會物流總額達到3.5萬億元,年增長11%左右;全市物流業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增長17.8%左右,佔GDP的比重8%左右;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的比重為13.9%。
  • 打造國際航空貨運樞紐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同時,鄭州建成投用航空一類口岸與肉類、水果、冰鮮水產品、活牛、食用水生動物、國際郵件等多個特種商品進口指定口岸,建成投用河南電子口岸中心、口岸作業區,探索實施了「7×24小時」預約通關制度,初步建成內陸種類最全、效率最高的口岸體系,一個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口岸體系正在快速形成。
  • 特區40年|從灘涂到國際航空樞紐,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助特區騰飛
    鄧宏安回憶,為了趕進度,機場建設人員每天都睡在工地上,周六中午到周日才有短暫的時間與家人團聚,周一又回到機場,通宵達旦地開會討論也是常事。2016年,國家「十三五」規劃正式將深圳機場的定位由「幹線機場」升格為「國際航空樞紐」。全新的發展定位讓深圳機場迎來了國際業務發展的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