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42人死亡,颱風破壞力越來越大了嗎?與氣候變暖息息相關

2020-12-10 騰訊網

截至13日,颱風環高已經造成菲律賓42人死亡,至少4萬棟房屋被水淹。類似的颱風災害在世界各地頻頻出現。

颱風環高造成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洪災 圖|菲律賓總統府

近來的颱風威力更強?造成的破壞更大?這不是社交媒體造成的錯覺,而是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真實後果。11月11日的《自然》雜誌刊登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氣候變化正導致登陸的颶風(根據登陸地點的不同,它也被稱為颱風旋風)強度更大、持續時間更長。

研究顯示,由於全球變暖,海水溫度升高,近年形成的颶風比以往攜帶了更多的水分,因此在登陸後強度會持續更長時間。這意味著,在未來,隨著世界繼續變暖,颶風更有可能到達內陸更遠的地區,破壞力也更大

「這會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在制定全球變暖的應對政策時。」該論文的作者之一、衝繩科技研究院大學(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aduate University,OIST)流體力學系主任皮納基·查克拉博蒂(Pinaki Chakraborty)教授說,「沿海地區需要做好應對更強烈颶風的準備,但內陸也需要做相應的準備,因為他們可能沒有應對這種強風、強降雨的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

許多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會加強在空曠海面上形成的颶風。但是,這是第一項明確表明在登陸的颶風與氣候變暖之間存在關聯的研究

科學家分析了過去半個世紀登陸的北大西洋颶風后發現,在登陸後的首日,颶風減弱的速度比50年前慢了一倍。

颶風平均減弱速度比50年前慢了一倍 圖|OIST

「數據清楚地表明,颶風減弱的耗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增加。但這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所起伏——我們發現這些起伏與海面溫度的起伏一致。」論文第一作者、OIST流體力學系博士生李林(音,Lin Li)說。

颶風減弱的耗時和海洋表面溫度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 圖|OIST

科學家們用計算機模擬的方式,探究海面溫度升高與颶風登陸後強度衰減之間的關係。科學家模擬了四種不同的颶風,並設定了不同的海面溫度。

當每個虛擬颶風達到4級強度(颶風強度分為5級,4級颶風相當於超強颱風),研究者就切斷颶風下方的水汽供應,以此來模擬登陸。

李林解釋說:「颶風可以視為一種熱機,就像汽車發動機一樣。在汽車發動機中,燃料燃燒,熱能轉化為機械功。對於颶風來說,從海洋表面吸收的水分是增強和維持颶風破壞力的『燃料』,水分中的熱能轉化為強風。

颶風Laura登陸後引起的洪水 圖|Eric Thayer

「登陸相當於切斷汽車發動機的燃料供應。沒有燃料,汽車會減速;沒有水汽,颶風就會衰減。」

研究人員發現,儘管每一個虛擬颶風登陸時的強度相同,但在較溫暖水域形成的颶風,其減弱的過程卻要花更多的時間。

「這些模擬證實了對過去颶風的數據分析:海洋變暖會顯著影響颶風的衰減速度,即使它們與海洋表面的聯繫已經被切斷。問題是——為什麼會這樣?」查克拉博蒂教授說。

通過進一步的模擬,科學家發現「儲存的水分」是關鍵環節。研究人員解釋說,當颶風登陸時,儘管它們不能再獲得海洋的水分供應,但它們仍然攜帶著緩慢消耗的水分儲備。

熱帶風暴Sally 圖|greenmatters

研究人員模擬了缺乏儲備水分的虛擬颶風,發現這些颶風登陸後的衰減速度與海面溫度無關。

「這表明,儲存的水分是關鍵因素,使得每個模擬颶風具備不同的特徵。」李林說,「在更溫暖的海洋上形成的颶風可以吸收和儲存更多的水分,從而使其持續時間更長,防止其迅速減弱。

儲水量的增加也使得颶風變得更加「潮溼」——近來的颶風給沿海和內陸地區帶來了破壞性極大的強降雨。

這項研究強調,預測海洋變暖對颶風的影響時應認真考慮其儲存的水分的重要性;同時指出了颶風衰減的簡單理論模型中存在的問題。

在颶風中被迫「蹦迪」的小樹 圖|local10

李林說:「目前的颶風衰減模型沒有考慮溼度,而只是把登陸的颶風看成一個乾燥的氣旋,在陸地上摩擦之後減速。我們的研究表明,這些模型是不完整的,這就是為什麼之前沒有捕捉到氣候變化的明確信號。」

研究人員計劃研究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颶風數據,以確定氣候變暖對颶風衰減的影響是否正在全球範圍內發生。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不遏制全球變暖,登陸的颶風衰減速度將繼續變緩。它們的破壞將不再局限於沿海地區,從而造成更大程度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查克拉博蒂教授總結說。

從衛星拍攝的颶風 圖|EvgeniyQW

*編譯稿件僅供參考,以原文為準。

相關焦點

  • 氣候變暖成全球颶風「加速器」
    11月6日,菲律賓卡加延省土格加勞,受颱風「環高」影響,當地受災嚴重。圖為居民排隊領取救援物資。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颱風「環高」11日晚至12日過境菲律賓北部,包括首都馬尼拉在內的多個地區受災嚴重,數以萬計房屋遭洪水淹沒。這是11月14日卡加延河谷地區「環高」過境後的景象。
  • 「史上最強颱風」肆虐菲律賓(圖)
    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強的颱風「海燕」當地時間8日凌晨登陸菲律賓,肆虐菲律賓多個城市。  按照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的說法,至少138人死亡、14人受傷和4人失蹤,全國受災人口達428萬餘人。但菲律賓紅十字會表示,在兩個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已接到超過1200例死亡報告。
  • 全球變暖已成定局,地球將四季如春?可是人類忽略了關鍵性問題!
    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一個定局,從2019年開始,各大國家開始呼籲要重視環境問題,可是對於一些商家來說,他們並不會在意環境的問題,只是為了自己賺得更多的利益而破壞地球環境,伴隨著全球變暖冰川加快融化,遠古病毒逐漸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相信一些北方的小夥伴們,能感受到氣溫的增高帶來的影響,
  • 菲律賓聖誕節當天遭颱風襲擊,至少造成16人死亡
    綜合外媒27日報導,聖誕節當天襲擊菲律賓中部的颱風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並對房屋和旅遊區造成破壞。強勁颱風「巴蓬」周二首先在薩馬爾省東部登陸,帶來了強降雨和風暴潮。它的威力相當於一級颶風,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50公裡,陣風為每小時195公裡。
  • 菲律賓指控歐美多家跨國油企造成氣候變化侵犯人權,無人回應
    據英國《衛報》7月27日報導,根據菲律賓憲法設置的政府機構——菲律賓人權委員會近日向47家大型跨國石油和水泥企業發出通告,要求它們在45天內回應關於碳排放造成氣候變化、侵犯菲律賓人民基本人權的指控。
  • 大堡礁珊瑚死亡 追根溯源的最終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
    大堡礁珊瑚死亡 追根溯源的最終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時間:2016-06-09 14:35   來源:伊春新聞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堡礁珊瑚死亡 追根溯源的最終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 近日,一則大堡礁珊瑚死亡的新聞引起網友的注意,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7日報導,澳大利亞大堡礁正在經歷歷史上最嚴重的白化事件
  • 颱風「巴蓬」橫掃菲律賓中部 死亡人數升至41人
    中新網12月29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援引菲律賓媒體消息,熱帶氣旋「巴蓬」24晚間起2席捲菲律賓中部多個省份,目前已造成至少41人死亡。據報導,颱風「巴蓬」聖誕節期間襲擊菲律賓中部,造成房屋受損,村莊被淹。
  • 一個颱風近萬人喪生!28號颱風北冕又對準,菲律賓這次能躲過嗎?
    菲律賓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颱風是菲律賓的最大威脅,除菲律賓外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一年到頭12個月都適宜颱風登陸;更可怕的是,菲律賓直面浩瀚的大洋,登陸的颱風往往強度極強,如果出一個登陸颱風強度排行榜,肯定滿眼都是菲律賓。所以自菲律賓有文字記載以來,大大小小的颱風災害貫穿其間,動輒造成幾百上千的死亡。當然,菲律賓也不是任由颱風暴虐蹂躪的沙袋。
  • 颱風侵襲菲律賓,已致16人死亡
    【環球網快訊】法新社援引菲律賓官員剛剛消息稱,菲律賓颱風「巴蓬」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法新社援引菲律賓救災部門官員證實,在菲律賓中部地區,颱風「巴蓬」共造成16人死亡。報導稱,25日,颱風「巴蓬」風速一度達每小時195公裡,掀翻了受災地房屋屋頂,還推倒了電線桿。
  • 颱風「巴蓬」已造成菲律賓9人死亡
    新華社馬尼拉12月26日電(記者鄭昕 袁夢晨)菲律賓官方26日證實,24日在菲中部薩馬島登陸的颱風「巴蓬」已造成9人死亡,數萬民眾轉移避難,當地交通受到較大影響。菲律賓內政部說,9名遇難者均來自菲中部的米沙鄢群島地區,死亡原因包括被大風颳倒的物體砸中、被洪水捲走或在大雨中觸電等。菲國家減災管理委員會說,颱風及其引發的暴雨、洪水等災害嚴重影響菲中部以及南部棉蘭老島北部地區的38個村莊,數萬當地民眾轉移避難。「巴蓬」對菲律賓交通也有較大影響,不少航班停飛,約1.6萬名旅客滯留在港口碼頭。
  • 最強颱風"山竹"究竟有多強?看看菲律賓就知道了
    此前,菲律賓當局就已發出警告稱,「山竹」的破壞力或將與超強颱風「海燕」相似。2013年11月,超強颱風「海燕」重創菲律賓中部,造成7000多人死亡或失蹤,超過500萬人流離失所。儘管只是擦身而過,遭受「山竹」襲擊的地區,仍已是滿目瘡痍:樹木被連根拔起、電線桿崩倒,許多房屋被徹底損毀,道路中斷,引發42次山體滑坡,並引發了大規模的洪水。一名政府官員說,卡加延省首府土格加勞市幾乎所有的建築都受到了破壞。「走廊裡到處飛散著膠合板和玻璃碎片,」在卡加揚聖安娜酒店裡的風暴追逐者詹姆斯·雷諾茲向CNN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 菲律賓遭颱風三連擊,氣候危機一日不管,48國恐將滅頂
    這裡缺的並不僅僅是食物和淡水,還有疫情常態下人與人之間必須保持的距離。 天災還是人禍 菲律賓國土由散落在太平洋海域的七千餘座島嶼組成,平均每年有至少20次熱帶氣旋經過,其中總有一些會發展成為颱風。颱風對菲律賓人而言從不陌生,不過,以往6-9月才是菲律賓的颱風季。
  • 「氣候危機」不再遙遠,在亞太地區已觸手可及
    12月26日,菲律賓政府表示,受颱風「巴蓬」影響,至少21人死亡,多人失蹤。同時,菲律賓境內約有115個國內航班被取消,超過1.57萬名乘客滯留機場。「巴蓬」是年內襲擊菲律賓的第21場熱帶氣旋。本月早些時候,今年第21次襲擊該國的熱帶氣旋「北冕」曾造成13人死亡,8000多所房屋受損。
  • 荔枝說:全球氣候異常,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僅日本就造成144人死亡,8萬餘人中暑。  颱風「玉兔」襲擊美屬北馬裡亞納群島聯邦首府塞班島,造成1人死亡,130多人受傷,數百幢房屋受損,大批居民無家可歸。  9月中旬,超強颱風「山竹」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的卡加延省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以上,並引發了高6米的巨浪,摧毀了呂宋島大片的農田和許多房屋,造成菲律賓約81人死亡,59人失蹤。
  • 颱風「悟空」襲擊菲律賓中部 至少4人死亡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雪】 據臺灣「中央社」12月27日報導,菲律賓災難協調委員會27日上午發布報告稱,颱風「悟空」(Wukong)襲擊菲律賓中部地區,造成至少4人死亡,3人失蹤。災難協調委員表示,死亡的4人當中有三人是在家裡遭倒下的大樹壓中,還有1人是死於颱風引起的泥石流。此外,還有3人失蹤。
  • 颱風「黑格比」侵襲 菲律賓官方證實已有2人死亡
    原標題:颱風「黑格比」侵襲 菲律賓官方證實已有2人死亡  中新社馬尼拉12月7日電 (記者 張明)今年第22號颱風「黑格比」持續侵襲菲律賓中部多個省份,菲律賓官方7日晚間證實這場颱風已造成2人死亡,90多萬人受災。
  • 除了海平面上升,氣候變暖還會帶來什麼?
    許多人推測,小島消失可能與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有關。除了海平面上升,氣候變暖還會帶來什麼危害?那就是:全球變暖後,海溫會升高,颱風強度會變強。這種理論在2005年發表後,目前已被引用了3400多次,可以說,這一理論在全球變暖研究方面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為什麼這些看似簡單的結論卻需要氣候學家們費這麼大的功夫去研究呢?
  • 風王天鵝仍維持17級以上,20號颱風艾莎尼變化大
    同時接下來還將菲律賓方向靠近,這對菲律賓來說很大概率會出現一個「創紀錄」的颱風破壞,所以按照19號颱風天鵝的情況來看,這是直接奔向「除名」的,並且按照預計的情況是基本可以肯定就是要「除名」了,對菲律賓的破壞估計是難以想像。我們從衛星雲圖也可以看大,如今的19號颱風風眼非常的明顯。
  • 颱風「巴蓬」橫掃菲律賓,死亡人數已經上升至28人
    近日,颱風「巴蓬」橫掃菲律賓中部,截至目前,「巴蓬」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28人。颱風「巴蓬」橫掃菲律賓中部 微博@新華國際 圖據菲律賓ABS-CBN電視臺27日報導,菲律賓國家減災管理委員會當天發布災情通報稱,28名死者中有13名來自伊洛伊洛省,遇難者死亡原因包括被狂風颳倒的物體砸中、被洪水衝走或在大雨中觸電。此外,還有2人受傷,12人失蹤,相關部門正在搜尋失蹤者。
  • 世界地球日:每年氣溫屢破記錄,氣候變暖會帶來什麼危害?
    每個世界地球日,我們都不得不關注形勢越來越嚴峻的全球變暖現狀。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變暖?全球每年氣溫屢破記錄,氣候變暖會帶來什麼危害?氣候的變化是否會對颱風產生影響?那就是:全球變暖後,海溫會升高,颱風強度會變強。這種理論在2005年發表後,目前已被引用了3400多次,可以說,這一理論在全球變暖研究方面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為什麼這些看似簡單的結論卻需要氣候學家們費這麼大的功夫去研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