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廣東人喜歡用冬瓜煲湯,多加這2樣,補充營養還祛溼

2020-12-21 布丁愛美食

據史書記載「嶺南之地,暑溼所居,粵人篤信湯有清熱去火之功效,故飲食中不可無湯」。

意思是說「廣東地處嶺南,氣候潮溼炎熱,廣東人相信飲湯能起到清熱去火的效果,所以他們的飲食中不可缺少湯」。

在還沒有空調的年代,每到夏天,人們常常沒有什麼胃口。湯是營養與水的結合,飯前喝得一口湯,既補充水分又打開胃口,還利於消化和吸收。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今天,他們愛喝湯,也愛煲湯,幾乎一年四季都離不開湯。

廣東人吃飯前有個習慣,飯前必飲湯,一大鍋煲湯是必不可少的。先飲湯再吃飯,飯後再來一碗,俗稱「有頭有尾」,這頓飯就算完成。是不是覺得很有儀式感呢?

他們根據時節的變化來調整湯飲的結構。春夏天氣熱,適宜做一些清熱祛溼的湯飲,到了秋冬,天氣漸寒,食材也就趨於溫補養身。但是不管怎麼調整,他們煲湯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煲湯的食材是葷素搭配。

到了夏天,各種應季食材就出來了,特別是一些瓜果類適合做湯,像冬瓜,黃瓜,南瓜,苦瓜等,將它們和肉類一起搭配做湯,夏天喝既滋補又解暑。比如我今天要介紹的這道【冬瓜薏米排骨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夏天吃冬瓜,清熱解毒,特別是冬瓜皮還能祛溼利尿。薏米有很好的藥理作用,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煲湯祛溼。如果將它們和排骨一起做湯,祛溼解暑還溫補。做這道湯,不需要繁瑣的步驟,排骨簡單焯水去腥後,放入瓦罐或電飯煲中,加入薏米和冬瓜同煮。在中小火的催化作用下,湯水保持在微沸狀態,能最大限度激發出食材的味道和營養。煲出來的湯汁清澈少油,清甜溫補。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更適宜喝。

---【冬瓜薏米排骨湯】---

材料:冬瓜500克,薏米1把,排骨600克;生薑1塊,食鹽和料酒適量

---開始製作---

①做這道湯,薏米要提前準備。薏米下鍋,開小火炒,不停翻炒10-15分鐘,有香味出來後即可關火,盛出放涼。放涼水中浸泡一個小時左右。由於薏米吸水慢,我一般都是浸泡90分鐘,讓其充分脹泡。

②在浸泡薏米的時間裡,把冬瓜處理好。冬瓜不用削皮,分兩半,切成大小均等的冬瓜丁。不要切得太小,以免煲湯久煮不成形,我一般切成一個手指節長的寬度。

溫馨提示:冬瓜皮不要去掉,一般祛溼成分都在冬瓜皮裡面,比冬瓜肉更好。

③排骨下鍋,加沒過排骨的清水,幾片姜,適量料酒。大火燒開,煮2-3分鐘,直到煮出很多浮沫和油脂。用鍋鏟撇清乾淨,再攪拌兩次,直至浮沫都清理乾淨。撈出排骨,趁熱過涼水浸泡,搓洗兩遍,清洗掉表層油脂和雜質。

④薏米也泡好了,和排骨,薑片一起放入電飯鍋。加入足量的開水,有電飯煲容量的八成水即可。蓋上蓋子,按下「煲湯」鍵。水開後,如有浮沫和油脂要清理掉,攪動幾次。敞開煮三十分鐘分鐘,接著下入冬瓜,繼續煮一個小時左右。

溫馨提示:冬瓜不要提前放,因為冬瓜容易煮熟,久煮容易爛糊。敞開煮,可以適當降溫,減緩沸騰的力度,湯汁煮出來比較清澈。

⑤時間到,加時間食鹽調味,嘗下味道,鹹淡根據自己口味控制。再小煮一分鐘,關掉電源。湯汁清甜,趁熱喝最好。剩下的湯渣可要可不要,如果覺得浪費,可以加點調料調和下味道再食用。

---小貼士---

①薏米的硬度很大,跟綠豆差不多,直接煮湯很難開花,需要提前浸泡。建議大家先炒再煮,炒過後的薏米不僅祛溼效果好,而且熟的薏米更容易吸水脹發。

②冬瓜拿來炒食,去皮是為了保證口感,但是如果用來煲湯一定不要去皮。冬瓜皮雖然厚而且還有點苦澀味,但是祛溼,減脂效果極好,煲湯的價值比冬瓜肉高很多。

③做這道冬瓜薏米排骨湯,冬瓜一定要焯水,去腥去異味,而且焯水後還得清洗乾淨,保證湯汁清澈清甜不油膩,夏天喝湯就要保證清爽清淡,解暑效果才好,清清爽爽過夏。

相關焦點

  • 三伏天,用它煲湯,比雞湯更滋補,清熱祛溼,還能解暑
    三伏天,用它煲湯,比雞湯更滋補,清熱祛溼,還能解暑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了,今年我們這個地方就感覺比往年更熱,今年我羨慕南方朋友們,有些地方還經常下雨,特別的涼快。天氣是那種溼熱的感覺,讓人和不舒服,脾胃受困,食欲不振。
  • 大暑來臨,煲這湯給家人喝,清熱、祛溼、防暑,還能補充營養
    大暑來臨,煲這湯給家人喝,清熱、祛溼、防暑,還能補充營養大暑節氣來了,這個時候的高溫天氣讓人渾身乏力,渾身不適。這麼熱的天氣,吃飯都沒胃口,食欲不振是夏天人們一定會遇到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調整飲食。
  • 三伏天要多喝湯,分享7道家常靚湯,解暑祛溼體質好,比喝雞湯強
    三伏天要多喝湯,分享7道家常靚湯,解暑祛溼體質好,比喝雞湯強。入伏了,三伏天氣候炎熱,熱天就特別愛出汗,而且還會影響食物,這個是我們就需要多給身體補充水分,平時多喝水,出汗多,還需要多補鉀。食慾不好身體容易虛弱,因此三伏天飲食滋養身體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起秋冬季節的大補,三伏天更悶熱潮溼,更適合多吃一些清熱消暑又祛溼的食物。
  • 廣式靚湯:秋季喝一碗冬瓜薏米排骨湯,清熱祛溼又營養
    我們都聽過一句俗語,「湯裡有營養」,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人這麼喜歡喝湯,因為湯裡營養豐富。所以女人經常喝湯,不僅是為了保養皮膚,也為了保持健康。今天還是繼續為大家介紹廣式靚湯。其實廣州人喝湯的習慣已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了。因為廣東的地理位置,加上熱島效應,使廣州的氣候炎熱,溼度高,溼毒很容易就進入到我們的身體,引起各種疾病。
  • 三伏天溼氣重,女人多喝這碗湯,清熱祛溼,好喝又滋補身體
    三伏天溼氣重,女人多喝這碗湯,清熱祛溼,好喝又滋補身體大暑節氣已經過了,但是這幾天就是最弱的時候,很處於三伏天時期。這麼熱的天,溼氣還很重,如果因為熱就吃冰冷的食物,就容易傷害脾胃,加重溼氣。體內溼氣重,人會出現很多病症,脾胃不適、頭暈乏力、食欲不振等。女人溼氣重就比較明顯了,皮膚會變差,還會長痘痘長斑等等。所以三伏天注意防暑的同時,還要祛溼。今天分享的這道美食叫做冬瓜薏米燉排骨湯,夏天不吃太多的肉,但還是要燉點排骨湯滋補一下身體。夏天多煲湯喝比較有胃口,營養更容易被吸收。搭配排骨湯燉的食材有冬瓜和薏米,冬瓜夏天吃清熱防暑,薏米夏天吃可以祛溼。
  • 夏天,廣東人用冬瓜和它搭配煲湯,比薏米綠豆消暑減肥,纖維多多
    天氣越來越熱了,廣東人的空調,自從4月底5月初就開始啟動,天氣熱,沒什麼食慾,年輕人們都喜歡買上一些透心涼的碳酸飲料、奶茶等等,美其名曰要降暑氣,其實喝多了冷飲對身體和腸胃都不友善。要想解暑降溫降暑氣,還是要靠廣東老媽子們都各自拿手的廣式清熱解暑的湯水靠譜。夏天的清熱解暑湯首選就是冬瓜,當然偶爾我們也會用時令的本地的節瓜煲湯,但是冬瓜在其他地區也有,所以今天就用最常見的冬瓜作為原食材,分享我們最喜歡的冬瓜湯的做法。
  • 這葉子渾身是寶,煲湯喝清香鮮甜,趕走溼氣,精神飽滿、順利度夏
    我們當地人愛喝湯,三伏天煲解暑祛溼湯時也喜歡加入一張荷葉一起煮,這樣煲出來的湯不僅味道清香甘甜,還能解暑祛溼,三伏天喝它對腸胃好,為身體順利度夏打下健康的基礎。當然說到三伏天解暑祛溼湯,除了荷葉之外,還有兩樣食材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冬瓜和薏米。
  • 分享7種廣東人煲湯常備食材,80後媽媽學煲廣東湯,家人都受益
    來到炎夏三伏天,廣東人還是一如既往地熱衷於下廚房,哪怕廚房再悶熱,家庭主婦愛做飯的媽媽們都會親自下廚為家人熬煮一鍋廣東靚湯。【冬瓜】首先是冬瓜,南北地區夏天都是冬瓜盛產的季節,廣東人煲冬瓜老火湯,一般是不去冬瓜皮的,冬瓜皮有特別好的清熱作用,而且選購冬瓜煲湯,最好挑冬瓜皮較厚的,耐煮不易爛。
  • 5月,除了冬瓜湯,廣東人也很喜歡煲這湯,清熱祛溼,一鍋喝光光
    南方的天氣最近都很多變,連著幾天暴雨,出行不便,也增加了一些溼氣,北方的朋友說,成天聽你們廣東人說祛溼健脾,夏天這麼熱也要祛溼嗎?其實廣東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等原因,所以廣東人才喜歡煲湯,溼氣是因為雨水多天氣潮溼以及水土原因,吃進肚子裡的食物被吸收,如果不喝湯祛溼一下,體內的溼氣增多,就容易出現口臭、舌苔厚、長痘這些情況。廣東人夏季除了清熱解暑湯,也會煲祛溼湯,但和春天的祛溼湯相比還是有區別的。
  • 三伏天溼氣重,這湯多給家人喝,一周喝2次,消暑祛溼,體質變好
    三伏天溼氣重,這湯多給家人喝,一周喝2次,消暑祛溼氣,體質好。入伏後,三伏天的氣候特徵就是悶熱潮溼,這個季節我們既要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還要懂得祛除體內溼氣。三伏天人們的飲食又習慣貪涼食,平時還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體內更容易積累溼氣,整個人都比較沒精打採的,特別容易疲憊,這個時候我們就適當的吃一些清熱解暑祛溼的食物。我們當地人特別愛喝湯,尤其是炎熱的三伏天每一餐更是少不了湯,熱天煲湯喝秋冬季節不一樣,三伏天煲湯選用的食材大多數是消暑祛溼的。這裡跟大家分享的夏天養生湯是:薏米木棉花鯽魚湯。這道湯鮮香甘甜,清熱解暑還能祛溼,三伏天喝它再合適不過了。
  • 聯端·黃景林——廣東傳統祛溼湯的做法
    廣東傳統的祛溼湯——排骨煲冬瓜我建議大家,要把冬瓜的皮、肉、瓤、籽四樣東西全放下去煲,才能凸顯冬瓜利尿祛溼的效果。很多人只是把冬瓜肉放進去,我建議全放進去。還有一個煲湯注意點,現在人煲湯基本上就喝湯,其他東西全扔掉,這個祛溼效果不好,為什麼呢?
  • 夏天別吃牛肉了,此肉比牛肉便宜,比豬肉營養,煲湯祛溼還滋補
    夏天我們選擇的肉類比較適合吃的就是老鴨肉了,它比牛肉便宜,比豬肉營養,煲湯祛溼還滋補。鴨子屬於涼性的食物,比較溫補,最適合夏天吃了 ,配上薏米還有冬瓜一起煲湯,最是祛溼滋補的一道好湯了,鴨肉煲出來的湯不僅不油膩而且還比較清爽可口,夏天喝上一口別提有多滿足了。夏天不想吃大魚大肉的朋友們可以去做一下這道湯,清爽解膩。
  • 小暑多吃冬瓜,鯽魚入湯祛溼利水
    一方面是炎熱暑氣,另一方面亦常受風雨襲擊,因而祛暑除溼為這段時間的養生重點。每逢大小暑和三伏天,廣東民間常以冬瓜荷葉為湯以清熱消暑,而根據這節氣特點宜再配以祛溼利水的豬苓、澤瀉等中藥。冬瓜800克鮮荷葉1/2片豬苓、澤瀉各15克扁豆、苡米各20克鯽魚1條豬 肉50克生薑3片各湯料洗淨,冬瓜切塊;中藥材浸泡;鯽魚宰洗淨,與豬 肉、姜下瓦煲,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兩個半小時,下鹽便可。
  • 夏天到了很多人用冬瓜和它搭配煲湯,比薏米綠豆消暑減肥效果更好!
    夏天的清熱解暑湯首選就是冬瓜,當然偶爾我們也會用時令的本地的節瓜煲湯,但是冬瓜在其他地區也有,所以今天就用最常見的冬瓜作為原食材,分享我們最喜歡的冬瓜湯的做法。
  • 夏天別再吃牛肉了,它比牛肉便宜,比豬肉營養,煲湯滋補還不上火
    民間還有著「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可見夏天吃老鴨煲湯是對身體健康很有益處的。這裡要分享的夏季營養湯就是:冬瓜薏米水鴨湯。除了用到水鴨肉以外,還搭配了冬瓜和薏米。這兩樣食材也都是夏季清熱解暑祛溼的好食材,把他們搭配在一起煲湯,湯水鮮香不油膩,溫補還不上火,夏天喝再合適不過了。
  • 它是「天然祛溼湯」,利尿消水腫,解渴消暑,三伏天要多喝
    說到冬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冬瓜被稱為「夏季第一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加之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熱量不高,因此具有很好的減肥的功效。冬瓜不僅是理想的減肥蔬菜,還有多種美容保健功效,作為夏季時令蔬菜深受大家的喜愛。
  •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綠豆湯,而是它,一周喝2次,解暑還祛溼氣
    三伏天,這祛溼湯多給家人喝,有條件一周喝2次,解暑祛溼身體好。 這款祛溼糖水用到的料特別足,有冬瓜、薏米、赤小豆、祛溼豆、芡實等等,這些都是對清熱祛溼有很好作用的食材,夏天也是吃冬瓜的時令季節,冬瓜用來煮糖水,味道清香,加入了薏米、赤小豆和祛溼豆
  • 被稱為「正氣之瓜」的它,長得像冬瓜,全身都是毛
    中國人在吃這件事上是非常執著的,而且取名也非常有意思,就拿瓜類來說,有冬瓜、西瓜、南瓜,這是大多數人都熟悉的三種瓜,那麼有沒有北瓜呢?答案是肯定的,北瓜這個名字和實物都是存在的,而且在我國已經有非常悠久的食用歷史。
  • 夏天廣東人經常喝這煲湯,營養好喝又祛溼,做法跟材料都很簡單
    如果喜歡我做的菜請點擊關注我,每天都會更新做菜視頻以及文章,歡迎大家觀看!又是一年一度的夏天,天氣溼熱多雨,一邊是天天高溫,一邊是溼氣漸重,此時正是祛溼養生之時呀。夏季養生正在此時!不可荒廢。在廣東沒有什麼是不能煲湯的,也沒有什麼是一煲湯解決不了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道廣東很常見的祛溼湯,它的做法也很簡單,營養豐富,香味四溢,小孩子也很喜歡喝哦,如果喜歡的話,可以先收藏起來,有空給家人煲呀。
  • 在三伏天,廣東人用它和冬瓜一起煮湯喝,鮮香美味好喝,清熱解暑
    大暑還可以說得上是每一年中的夏季的天氣最為炎熱的時候,這個時候小夥伴們稍稍動一下就會流很多汗,因為天氣炎熱的原因導致我們的食慾會比較差。所以當我們做好防暑降溫的同時,還要注意一些飲食習慣,建議小夥伴們多吃一些清淡點又能補水補營養成分的食物,對於那些大魚大肉在這個時候還是少吃點比較好。大暑已經到了,這道冬瓜排骨湯是特別適合在這段時間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