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小型遊樂設施該誰管怎麼管?

2020-12-20 環球網

一女孩在工作人員幫助下參加兒童拓展樂園活動。蘇紅鵬 攝

■記者調查

秋風送爽,不少市民閒暇時都會帶孩子到附近的「兒童遊樂園」玩耍,搖搖車、滑梯、蹦蹦床、獨木樁、充氣城堡、拓展訓練等正日益成為孩子們的新玩具。然而,這些充滿趣味的遊樂設施,一不留意也會成為傷害孩子的「罪魁禍首」,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這些小型遊樂園的設施,既不屬於質監部門嚴密監管的「特種設備」,也不屬於必須獲得職能部門許可的經營項目。準入門檻低,在安全方面也沒有嚴格標準,存在相應的監管「盲區」。

日前,記者在縣城內走訪調查發現,有一些商家甚至打了「擦邊球」,其建設的遊樂設施規避了相關特種設備標準。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應及早完善兒童遊樂設施的法律法規管理,提高準入門檻。

●南方日報新興視窗記者 蘇紅鵬

兒童遊樂園火爆城鄉

「兒子最喜歡來這裡玩,來了就不肯走了。」在縣城文泉街一家兒童遊樂園門口,練先生邊照看兒子邊告訴記者,「花點小錢,讓孩子玩得開心一些!」記者注意到,這家室內兒童遊樂園位於臨街商鋪,大約50平方米,內有滑梯、波波池、拓展訓練等項目,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遊樂園門口貼著一塊「20元任玩一天」的告示,園內一名婦女負責收錢及看管,不時與家長交談,另一邊,幾個小孩玩得不亦樂乎,有的自行爬上樓梯玩滑梯,有的走著「獨木橋」。

近幾年,類似這樣的兒童遊樂園在縣城和各鄉鎮逐漸多了起來,縣城文化廣場內的一家兒童遊樂園是其中規模較大、人流量較多的。晚上9點半左右,該遊樂園熱鬧非常,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玩旋轉木馬等項目。雖然旋轉速度較快,孩子們都繫上了安全帶,在家長的注視下玩耍。

而另一邊的碰碰車及兒童拓展樂園則少人問津。記者在場內看到,一名20歲左右的女孩在朋友的鼓勵下參加了拓展樂園,雖然繫著安全帶,但過關時仍顯艱難,不時傳出「呼救聲」,要求工作人員幫忙。在家長陳女士看來,這個兒童拓展樂園雖然標註「適合3-16歲人群」,但更適合成年人玩,「對小孩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和危險。」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家長在陪同孩子遊玩的同時,也對安全問題心存疑問。在家長陳女士看來,這些兒童遊樂設施雖然簡單,若缺乏保養維護,仍有一定危險,「孩子吵著要玩,作為家長也只得加倍留意。」陳女士說,希望遊樂園能加強管理,及時保養、維護設備設施。

準入門檻低 每平米造價六百元

「安全是沒有問題的。」新興縣某兒童遊樂園經營者梁先生告訴記者,孩子進園遊玩時一般都有家長陪同,目前,他聘請了3名工作人員負責管理約300平方米的兒童遊樂園,並負責日常的維護及保養。

「如果因設備質量問題而造成安全事故的,由公司負責賠償。」梁先生坦言,在與供應商籤訂合同時就已明確了該條款,供應商也會不定期進行檢查,「類似螺絲鬆動等小問題,由遊樂園自行維護。」梁先生介紹,他取得了涵蓋玩具租賃服務內容的工商營業執照,並非無證經營。

為了驗證梁先生這一說法,記者以「客戶」的身份與某品牌兒童遊樂公司廣州分公司取得聯繫,銷售經理江先生稱,目前,這些小型兒童遊樂園每平方米造價約600元-650元,均由設備供應商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為客戶設計、定製、安裝兒童遊樂設施,開展運營培訓,並不定期進行安全檢測。

「當然,小問題由客戶自行解決,一旦發生因設備質量問題的事故,則由公司負責賠償,客戶無需擔心。」江先生介紹,客戶只需租賃場地、取得工商營業執照、搞好門面裝修即可開設兒童遊樂園。在談及「準入門檻」時,江先生表示,兒童遊樂設施不屬於特種設備,不需要取得其他許可。

依照上述受訪對象的「經驗」,開設兒童遊樂園僅需「有錢、有場地、有工商執照」,並不像其他大型遊樂園需要取得「審批許可」,設備設施多憑「自行維護檢修」,一旦發生事故則由「公司保險承擔」,看似「萬無一失」,但準入門檻並不是特別高。

發生意外誰來管?保存門票「留一手」

就小型兒童遊樂設施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準入門檻的問題,記者採訪新興縣質監局特種設備股,相關負責人梁毅雄表示,天露山、金水臺、百合山等景區部分遊樂設施屬於大型遊樂設施,也是特種設備,納入該局的監管範圍。而小型兒童遊樂設施的最大運行線速度及運行高度達不到相關標準,不屬於特種設備,從而也不是由該局監管。

據其提供的一份《特種設備目錄》顯示,大型遊樂設施是指用於經營目的,承載乘客遊樂的設施,其範圍規定為設計最大運行線速度大於或者等於2m/s,或者運行高度距地面高於或者等於2m的載人大型遊樂設施。用於體育運動、文藝演出和非經營活動的大型遊樂設施除外。

針對大型遊樂設施,縣質監局會開展相應專項檢查,如重點檢查設備定期檢驗、使用登記證辦理、人員持證上崗情況、操作規程、安全管理制度,應急預案的制定、事故應急演練情況等。「而針對兒童遊樂設施,則沒有相關的細則規定。」

大型遊樂設施為縣質監局監管,小型兒童遊樂設施歸誰管?

為此,記者聯繫了縣安監部門,得到了「否定」的回答。記者致電新興縣文廣新局文化市場與新聞出版管理股,工作人員表示,此前縣中山公園的遊樂設施為該局審批、監管,電子遊藝(遊戲)機室等也由改局監督管理,但目前一些室內外的小型兒童遊樂設施則不屬於該局的審批範圍。其稱,小型兒童遊樂園的建設標準和審批、監管、執法權限均有待完善。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小型兒童遊樂設施的安全性和衛生狀況全憑「經營者自覺」,這些小型兒童遊樂設施處於「三不管」狀態。一旦發生意外,怎麼處理?

對此,新興縣工商局12315投訴舉報中心主任朱少雄透露,一旦兒童在遊玩過程中發生意外,若消費者實施投訴,縣消委會將尋求相關職能部門協助並介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幫助消費者追究經營者的法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朱少雄提醒,消費者在攜帶兒童進遊樂園遊玩時,應保存門票,若兒童受傷,則儘可能拍照並保留證據,以便索賠。

相關焦點

  • 煙臺小型遊樂設施安全監管誰負責?兒童遊樂場放任自流
    兒童經濟在各大商場綜合體唱起了重頭戲,以兒童遊樂場帶動的親子消費項目層出不窮,且收費不菲。近日,記者對煙臺商業綜合體內的小型兒童遊樂場走訪發現,部分遊樂設施存在不少隱患,不少兒童遊樂場對此也是放任自流,僅僅通過告知的方法來規避責任,甚至將責任推給家長,相關部門監管的空白更是給這些遊樂場所埋下了安全隱患。
  • 小型遊樂設施事故頻發,設備安全帶成擺設,兒童安全誰來監管?
    遊樂場是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娛樂場所,臨近暑假,遊樂場馬上要進入尖峰時段,人流量激增,那麼遊樂設施的安全究竟怎麼樣呢?近日記者就來到遊樂場進行暗訪,發現了許多小型遊樂設施存在安全隱患,究竟是哪些?讓我們一起看看。
  • 法制日報:誰來兜底兒童遊樂設施安全
    原標題:、誰來兜底兒童遊樂設施安全   商場超市內外的兒童遊樂設施在城市當中普遍存在,相信很多人同筆者一樣沒有對這些設施的安全性進行過關注。報導當中就提到,很多帶孩子在此類遊樂設施玩的家長抱著「既然是開在大商場裡的,安全方面應該沒問題」的想法。
  • 街頭兒童遊樂設施你放心嗎?
    迷你摩託車、搖擺椅、電動木馬……除公園的大型遊樂設施外,這些小型遊樂設施遍布我市小區內外、商場周邊,那麼這些設備給孩子帶來歡樂的同時,有沒有存在安全隱患?若存在該由誰來監管?記者就此展開調查。正如市民所說,由於此類小型遊樂設施比起正規的一些大型遊樂場裡面的價格便宜,且大多分布在居民區和商業區附近,遊玩方便,不少家長和孩子成為小型遊樂設施的常客。隱憂:小型遊樂設施安全措施不到位在海湖新區一家商場附近,記者注意到,商場門口擺放了6臺小型兒童電動車,有粉色的鯨魚造型,紅色的摩託造型。
  • 擰緊小型兒童遊樂設施「安全閥」(觀象臺)
    消除小型兒童遊樂設施風險隱患,既要儘快出臺標準、補齊短板,也要加大監管和懲戒力度。只有擰緊「安全閥」,讓人們敢消費、放心消費,才能做大這些消費新增長點近年來,小型兒童遊樂設施普及率快速提高。海洋球、長滑梯、小型過山車……從城市到農村,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可個別小型兒童遊樂設施卻發生了安全事故,給一些家庭造成難以承受的傷害。究其原因,主要是監管有盲區、行業缺規範。從生產端看,小型兒童遊樂設施製造門檻較低、市場空間大,吸引了大量廠商湧入。
  • 婦女界別:關於加強對小型兒童遊樂設施監管的建議
    案由:關於加強對小型兒童遊樂設施監管的建議提案者: 婦女界別承辦單位: 市場監督管理局 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本市少年兒童數量不斷上升,家長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也越來越重視,這讓各類小型遊樂場所迎來了巨大的商機,各類小型兒童遊樂場在商場內外、公園綠地、甚至一片空地上,隨意圈一塊地,放上一些遊樂設施就可以收費
  • 「軟綿綿」的小型遊樂設施缺少硬性監管標準
    深受兒童甚至成人歡迎的小型遊樂設施,其實也是暗礁重重:風一吹就被掀翻的充氣城堡,"咬"斷手指的搖擺機,致人癱瘓的蹦床……近年來,見諸媒體的小型遊樂設施導致的死傷事件屢有發生。對此,不少報導指出,缺少安全和衛生標準以及監管缺失是導致小型遊樂設施市場良莠不齊的根源。
  • 盤點兒童樂園最火兒童小型遊樂設施有哪些?
    如今兒童遊樂設備越來越多,兒童樂園內的遊玩項目也越發豐富。而好玩、有趣、優質的遊樂設備能第一時間抓住孩子的眼球與興趣,為樂園帶來高人氣。不少兒童樂園投資者在選購遊樂設備上也是非常的關注,最近就有投資兒童樂園的朋友留言問道:兒童樂園裡有哪些人氣爆棚的小型遊樂項目設備?下面牧羊寶貝兒童樂園為大家分析介紹一下。
  • 別再讓兒童遊樂設施「節日大冒險」
    世間當然沒有後悔藥,而問題的核心顯然也不在於無辜民眾的遊玩,而在於兒童遊樂設施裡隱藏著必然性的概率風險。換句話說,如果問題不解決、隱患不消除,按照「墨菲定律」,該來的遲早要來,悲劇遲早還會換個姓名而發生。  這兩起事件,既叫人哀傷,更叫人悲憤。哀傷的,是人之同情同理之心;悲憤的,是人之失察失責之禍。
  • 兒童戶外遊樂設施安裝需要多少錢
    隨著兒童樂園的逐年火爆,很多人都有意開樂園。許多都不知道室外兒童遊樂設備有多少種,更不知道哪種類型的遊樂設備適合自己樂園。組合滑梯由以下配件組合而成,因此得名組合滑梯:門、過橋、滑筒、頂子、爬梯、扶手、臺板、立柱、滑梯、攀爬管、和繩網;幼兒園滑梯全 部用扣件連接,表面沒有任何尖銳物凸出,每個部件均有多個型號和多種顏色選擇,組合滑梯設計巧妙、色彩搭配和諧,塑料的各個部件的巧妙結合,兒童遊樂設備給孩子帶來安全、歡樂和活潑的感受。
  • 預付卡資金存管該怎麼管
    原標題:預付卡資金存管該怎麼管   上千萬人排隊退款ofo小黃車一景還未走遠,眾多中小商戶因新冠疫情關門跑路又充斥各大社會新聞版面,預付卡怎麼管?
  • 寧波商場兒童遊樂設施無人監管 安全全靠經營者自覺
    對於保養問題,該商家說:「不用怎麼保養,注意不要淋雨就行了。一旦弄溼了,擦乾就行。」記者又專門諮詢了固定及安全問題。對方表示,城堡本身比較重,不需要特別固定,「一般城堡的使用壽命可以達到四五年,我們保修兩年。」隨後,記者又諮詢了「逍遙車」、「旋轉木馬」等兒童遊樂設施的安裝及保養問題。商家均告訴記者,兒童遊樂設施的組裝要麼有簡易組裝說明書,要麼會發給購買者一個安裝視頻。
  • 充氣城堡竟無專人看護 小型兒童遊樂設施現監管真空
    近年來,兒童遊樂園已成大型商業廣場的「標配」,海盜船、海洋球、搖擺椅等小型遊樂設施深受孩子青睞。然而,記者近日走訪後發現,由於這一業態目前仍是監管「真空地帶」,很多遊樂場所在收費、衛生等方面存在諸多亂象,其暴露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
  • 充氣城堡、蹦床害人不止,該管管了
    六一兒童節本該是歡樂祥和的節日,最近兩起事故卻讓人笑不出來。5月26日,包頭市昆都侖區昆河公園內一充氣城堡被大風掀翻,造成2人死亡(1名中年婦女,1名兒童),2人輕傷(均為兒童)。充氣城堡類遊樂設施通常由柔軟的PVC材質面料製成,維持立體形狀全靠鼓風機吹氣。設施內部並非均勻地充滿氣體,當小朋友們在上面旋轉、跳躍時,城堡表面受力不均極易導致磕碰摔倒,手部、腿部骨折只能算小傷。「城堡」再大也是空心充氣的,質量輕且底部光滑,大風一吹就容易側翻甚至飛天,兒童若受到擠壓傷及墜落傷則危及性命。
  • 小型遊樂設施不應成安全監管盲區
    據報導,近日,內蒙古包頭市昆河公園內一充氣城堡被大風掀翻,造成一名中年婦女和一名兒童死亡,兩名兒童輕傷。近年來,因小型遊樂設施故障而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事故頻發,遊樂設施安全防範措施不到位是造成此類事故主要原因之一。
  • 小型室外兒童遊樂設備定製,怎麼操作
    如果能選擇戶外場地,對兒童樂園的經營是巨大幫助,但是在設備選擇上卻要面對挑戰,室內環境溫度溼度比較恆定,對設備的長久使用不會構成挑戰,可是小型室外兒童遊樂設備則會遭遇紫外線,高溫,風吹日曬雨淋等等不利因素,在定製時就應該注意一些問題。
  • 洛陽小型遊樂設施安全隱患不少 監管亟待加強
    ,充氣城堡、滑梯等兒童遊樂設施如果維護不當,會使兒童受傷。我市兒童遊樂設施有無安全保障?記者走訪發現,我市一些兒童遊樂設施安全隱患真不少。  1 設施存隱患  前不久,顧先生帶著妻子和女兒到某水上遊樂園遊玩,女兒在一個充氣設施上玩耍時不慎摔倒,致右腳被劃破。該遊樂園沒有應急措施,顧先生只能打車將女兒送到醫院。
  • 到底該歸哪個部門管?
    於是,記者致電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熱線,對方稱該號碼只是社保政策諮詢熱線,讓記者撥打12348,走法律程序。四通電話之後,記者沒有問出蹦床館的監管部門,又撥打了體育部門的電話。對於蹦床館摔傷由誰負責,北京市豐臺區文化和旅遊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給了其下屬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的電話。
  • 小型遊樂場設備有哪些?無動力遊樂設施走出精緻路線
    主要針對兒童群體的戶外小型遊樂場是如何發揮起這樣的作用的,這些場景被刻畫的越來越精緻,得益於一些新穎、有創意從兒童出發,以兒童為核心的無動力遊樂設施,這類設施不需要高大上,一種細膩的精緻感更為貼切。說到兒童遊樂場的精緻,我們難免會想起以前的土味,如何實現了現在的轉變,看一看這些較有代表性的精緻的小型無動力遊樂設施。
  • 充氣城堡成暑期「兒童樂園」 軟綿綿的危險誰來管
    暑假裡,兒童城堡等充氣遊樂設施很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