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牡丹不同栽培方式對生長及移植影響的研究
_張光琴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各個城市都在加大園林綠化建設的力度,植物材料在園林綠化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牡丹(學名: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 )是毛茛科芍藥屬木本植物,花單生枝頂,花型巨大,色澤豐富,雍容華貴,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 ,是我國的國花,品種繁多,栽培歷史悠久,始於南北朝,盛於唐代,至今有1500 多年的歷史 ,是不可多得的園林綠化材料。春天是綠化種植的大好時節,但是民諺卻有「春天種牡丹,到老不開花」,這是因為牡丹根系生長及養分貯存主要在上年的秋季進行,花芽也是在頭一年完成分化過程,春季移植、分栽牡丹,勢必傷及根系,使其不能及時從土壤中吸取生長所需水分和肥料,導致長勢衰弱,很難恢復,常規的牡丹移植一般只能放在 9 月下旬 ~11 月上旬進行,限制了牡丹苗木的應用。為了打破牡丹只能限期移植的魔咒,解決牡丹生產中不能全年移栽的技術難題,為此研究探討 4 種不同栽培方式對牡丹一年四季移栽成活的影響,以期研究出一種省力、經濟、易成活且能進行周年移植的牡丹栽培技術。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於徐州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實訓基地內,徐州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 14℃左右,其中 1 月最低,為 -10~5℃,7 月最高,為24℃~33℃,霜期從 11 月初至翌年 4 月初,無霜期200~220d。全年光照比較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880.0mm。試驗地土壤為棕壤,土質疏鬆、土層深厚。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供試牡丹材料分別為 3 年生的魯荷紅和珊瑚臺,5分枝,由項目組從山東菏澤引進,其他試驗材料還有樹脂塑料花盆、塑料垃圾筐、美植袋、泥碳土等。
2.2 試驗方法
引種牡丹於 2017 年 10 月 10 日採用 4 種不同的栽培方式定植於試驗地,基質由園土 40%、泥碳土35%、腐熟雞糞 20%、辛硫磷 2.5%、多菌靈 2.5%混合拌勻配製而成。A 處理為按常規方法定植於圓柱形塑料垃圾筐(規格:上口直徑 28cm,高 28cm,底徑 20cm),後按 0.5m×0.5m 株行距假植於大田;B 處理為按常規方法定植於樹脂塑料花盆(規格:上口直徑為 27.5cm,高 31cm,底徑為 22cm),後按 0.5m×0.5m 株行距假植於大田;C 處理為按常規方法定植於圓柱形美植袋(規格:直徑為 30 cm,高 30cm),後按 0.5m×0.5m 株行距假植於大田;D 處理為按常規方法以 0.5m×0.5m 的株行距直接定植於大田地,每種方法每個品種各栽 20 株(見表 1),生長期間正常養護管理,並於第 3 年不同季節對試驗苗分別進行再移植處理,按相同的栽植方法栽植到同塊大田,每個品種每個處理每個季節移植 4株,並於再移植次年進行試驗觀察,在試驗過程中主要對植株成活率、生長發育等情況進行觀察統計。
表 1 不同栽培方式處理的設置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處理間植株生長發育的差異
項目組於試驗的次年對 4 種處理的植株進行了生長發育情況的觀察統計(見表 2),結果表明,不同處理間牡丹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差異,其中處理 A、C 和 D的植株長勢均強,表現為枝繁葉茂,花大色豔,新枝長度較長,處理 D較處理 A 和 C 新枝稍長一些,但差別不大,而處理 B 相較於另外 3 種表現為新枝長度較短,花朵較小,長勢一般。
表 2 不同處理對牡丹生長的影響
3.2 不同處理間再移植植株成活率的差異
項目組在試驗第3 年對 4 種處理植株在不同季節進行再移植試驗,並觀察統計再移植後植株成活率(見表 3)。 結果表明,處理 D 只有秋季移植成活率高,春、冬季移植成活率次之,夏季移植幾乎不能成活;處理 B 春、秋移植成活率高,夏、冬移植成活率要低一些,主要是因為花盆的空間有限,水、肥供應不均,移植時土球易散裂而傷根,從而導致移植後成活率一般;處理 A 和處理 C 能常年帶筐、袋移植,移植後筐、袋內土壤能與大田土壤充分融合,水肥吸收正常,移植成活率高。
表 3 不同處理間再移植植株成活率的差異
表 4 不同處理再移植後次年生長的差異
3.3 不同處理再移植後次年生長的差異
通過對 4 種處理的次年不同季節的再移植處理,並觀察統計植株的生長發育情況,發現不同處理再移植後次年的生長發育情況存在差異(見表 4)。從表 4可見,處理 D 只有秋季移植時植株長勢最強,能夠正常開花,春、冬季移植長勢較弱,夏季移植長勢最弱且不能正常開花;B 處理春、秋季移植長勢都較好,但冬、夏季移植長勢較弱,但均能開花;處理 A 和 C 周年移植長勢都很旺盛,均表現為枝粗葉茂,花大色豔。
4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大田種植牡丹雖然長勢強,養護管理較省力經濟,但只能在秋季進行移植,不能適應現今園林綠化的建設需求,限制了牡丹的應用;樹脂塑料花盆種植雖能一年四季都進行移植,但夏、冬依然長勢不旺;只有塑料垃圾筐和美植袋種植可以實現四季移植且長勢較好。採用不同處理的栽培方式,所產生的種植成本也有所不同。首先從容器來比較,處理 A 的塑料垃圾筐和處理 B 的樹脂塑料花盆價格相差無幾,為5~6 元 / 個,處理 C 的美植袋大概 1 元 / 個,處理 D 不需要容器;處理 A、B 和 C 栽植所用基質和人工費用大致相同,處理 D 相較於前 3 種費用要少一些;從養護成本來看,處理 B 養護成本最高,處理 A、C 和 D 相同。綜合比較,處理 B 種植成本最高,處理 A 次之,處理 C再次之,處理 D 種植成本最低。
從綜合試驗結果和種植成本來看,對於準備進行周年移植的植株採用美植袋栽植後再假植於大田的技術最適宜,因為美植袋栽培技術既能實現牡丹周年移植,又比較經濟省力,美植袋透水透氣性強,牡丹栽植於美植袋再假植於大田後,植物根系可以直接吸收大田中的水、肥,再移植傷根少、成活率高、返苗期短、生長快、易利用、好管理、操作簡單、成本低,可以在牡丹生產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