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牡丹不同栽培方式對生長及移植影響的研究

2020-12-24 吉山花瑤

江蘇徐州牡丹不同栽培方式對生長及移植影響的研究

_張光琴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各個城市都在加大園林綠化建設的力度,植物材料在園林綠化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牡丹(學名: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 )是毛茛科芍藥屬木本植物,花單生枝頂,花型巨大,色澤豐富,雍容華貴,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 ,是我國的國花,品種繁多,栽培歷史悠久,始於南北朝,盛於唐代,至今有1500 多年的歷史 ,是不可多得的園林綠化材料。春天是綠化種植的大好時節,但是民諺卻有「春天種牡丹,到老不開花」,這是因為牡丹根系生長及養分貯存主要在上年的秋季進行,花芽也是在頭一年完成分化過程,春季移植、分栽牡丹,勢必傷及根系,使其不能及時從土壤中吸取生長所需水分和肥料,導致長勢衰弱,很難恢復,常規的牡丹移植一般只能放在 9 月下旬 ~11 月上旬進行,限制了牡丹苗木的應用。為了打破牡丹只能限期移植的魔咒,解決牡丹生產中不能全年移栽的技術難題,為此研究探討 4 種不同栽培方式對牡丹一年四季移栽成活的影響,以期研究出一種省力、經濟、易成活且能進行周年移植的牡丹栽培技術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於徐州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實訓基地內,徐州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 14℃左右,其中 1 月最低,為 -10~5℃,7 月最高,為24℃~33℃,霜期從 11 月初至翌年 4 月初,無霜期200~220d。全年光照比較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880.0mm。試驗地土壤為棕壤,土質疏鬆、土層深厚。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供試牡丹材料分別為 3 年生的魯荷紅和珊瑚臺,5分枝,由項目組從山東菏澤引進,其他試驗材料還有樹脂塑料花盆、塑料垃圾筐、美植袋、泥碳土等。

2.2 試驗方法

引種牡丹於 2017 年 10 月 10 日採用 4 種不同的栽培方式定植於試驗地,基質由園土 40%、泥碳土35%、腐熟雞糞 20%、辛硫磷 2.5%、多菌靈 2.5%混合拌勻配製而成。A 處理為按常規方法定植於圓柱形塑料垃圾筐(規格:上口直徑 28cm,高 28cm,底徑 20cm),後按 0.5m×0.5m 株行距假植於大田;B 處理為按常規方法定植於樹脂塑料花盆(規格:上口直徑為 27.5cm,高 31cm,底徑為 22cm),後按 0.5m×0.5m 株行距假植於大田;C 處理為按常規方法定植於圓柱形美植袋(規格:直徑為 30 cm,高 30cm),後按 0.5m×0.5m 株行距假植於大田;D 處理為按常規方法以 0.5m×0.5m 的株行距直接定植於大田地,每種方法每個品種各栽 20 株(見表 1),生長期間正常養護管理,並於第 3 年不同季節對試驗苗分別進行再移植處理,按相同的栽植方法栽植到同塊大田,每個品種每個處理每個季節移植 4株,並於再移植次年進行試驗觀察,在試驗過程中主要對植株成活率、生長發育等情況進行觀察統計。

表 1 不同栽培方式處理的設置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處理間植株生長發育的差異

項目組於試驗的次年對 4 種處理的植株進行了生長發育情況的觀察統計(見表 2),結果表明,不同處理間牡丹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差異,其中處理 A、C 和 D的植株長勢均強,表現為枝繁葉茂,花大色豔,新枝長度較長,處理 D較處理 A 和 C 新枝稍長一些,但差別不大,而處理 B 相較於另外 3 種表現為新枝長度較短,花朵較小,長勢一般。

表 2 不同處理對牡丹生長的影響

3.2 不同處理間再移植植株成活率的差異

項目組在試驗第3 年對 4 種處理植株在不同季節進行再移植試驗,並觀察統計再移植後植株成活率(見表 3)。 結果表明,處理 D 只有秋季移植成活率高,春、冬季移植成活率次之,夏季移植幾乎不能成活;處理 B 春、秋移植成活率高,夏、冬移植成活率要低一些,主要是因為花盆的空間有限,水、肥供應不均,移植時土球易散裂而傷根,從而導致移植後成活率一般;處理 A 和處理 C 能常年帶筐、袋移植,移植後筐、袋內土壤能與大田土壤充分融合,水肥吸收正常,移植成活率高。

表 3 不同處理間再移植植株成活率的差異

表 4 不同處理再移植後次年生長的差異

3.3 不同處理再移植後次年生長的差異

通過對 4 種處理的次年不同季節的再移植處理,並觀察統計植株的生長發育情況,發現不同處理再移植後次年的生長發育情況存在差異(見表 4)。從表 4可見,處理 D 只有秋季移植時植株長勢最強,能夠正常開花,春、冬季移植長勢較弱,夏季移植長勢最弱且不能正常開花;B 處理春、秋季移植長勢都較好,但冬、夏季移植長勢較弱,但均能開花;處理 A 和 C 周年移植長勢都很旺盛,均表現為枝粗葉茂,花大色豔。

4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大田種植牡丹雖然長勢強,養護管理較省力經濟,但只能在秋季進行移植,不能適應現今園林綠化的建設需求,限制了牡丹的應用;樹脂塑料花盆種植雖能一年四季都進行移植,但夏、冬依然長勢不旺;只有塑料垃圾筐和美植袋種植可以實現四季移植且長勢較好。採用不同處理的栽培方式,所產生的種植成本也有所不同。首先從容器來比較,處理 A 的塑料垃圾筐和處理 B 的樹脂塑料花盆價格相差無幾,為5~6 元 / 個,處理 C 的美植袋大概 1 元 / 個,處理 D 不需要容器;處理 A、B 和 C 栽植所用基質和人工費用大致相同,處理 D 相較於前 3 種費用要少一些;從養護成本來看,處理 B 養護成本最高,處理 A、C 和 D 相同。綜合比較,處理 B 種植成本最高,處理 A 次之,處理 C再次之,處理 D 種植成本最低。

從綜合試驗結果和種植成本來看,對於準備進行周年移植的植株採用美植袋栽植後再假植於大田的技術最適宜,因為美植袋栽培技術既能實現牡丹周年移植,又比較經濟省力,美植袋透水透氣性強,牡丹栽植於美植袋再假植於大田後,植物根系可以直接吸收大田中的水、肥,再移植傷根少、成活率高、返苗期短、生長快、易利用、好管理、操作簡單、成本低,可以在牡丹生產中推廣應用。

相關焦點

  • 草莓露天栽培,是最基本的栽培方式,栽培技術這樣做
    露地栽培是草莓最基本的栽培方式,是其他各種栽培方式的基礎,也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應用最善遍的一種栽培方式。由於草莓露地種植,自定植至採收整個生長季節都不加任何保護措施,因此相對來說資金省、花工少、成本低,是草莓發展中最容易推廣的栽培方式。特別是新發展地區,栽培技術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採用露地栽培較易獲得成功。同時,在與其他作物進行間套種時,露地栽培也應用較多。
  • 來自西北的樹牡丹傳奇中川牡丹,牡丹行業的顛覆者!
    一、樹牡丹品種的發現大約在1925~1926年,美籍奧地利植物學家約瑟夫·洛克在中國遊歷時無意間被甘肅甘南卓尼縣一座寺院裡一棵不同尋常而又風採卓然的大樹所吸引,此樹花朵繁多,樹葉茂盛,花朵猶如錦緞般富麗堂皇 ,花瓣連綿起伏、精妙絕倫,整樹極具盛世之象。
  • 野牡丹和牡丹不同,屬於南方花卉,而牡丹則為中原代表花卉
    牡丹作為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是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栽培記錄,並且在1903年曾經被慈禧定為清朝國花,近些年全國多地普遍栽培,是春末夏初盛開的主要觀賞花卉品種
  • 薄殼山核桃林下套種鳳丹栽培關鍵技術
    薄殼山核桃林下套種鳳丹栽培關鍵技術基金項目:安徽省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薄殼山核桃速生豐產林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201907d06020022 )。鳳丹屬於江南牡丹種類群,一般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一帶進行大面積種植 。鳳丹在分布範圍和結實率等方面相較其他品種具有明顯的優勢 。經過多年栽培選育,主要品種有鳳丹粉、鳳丹紫、鳳丹玉、鳳丹綾、鳳丹韻和鳳丹荷等,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開發潛力。
  • ​芍藥花大色豔麗,觀賞價值不亞於牡丹,芍藥的栽培知識介紹下!
    全國栽培很廣,但以山東省菏澤縣及安徽省亳縣栽培最為著名芍藥是生長健壯,極易栽培,極為耐寒的宿根花卉,即使在黑龍江省也可陸地越冬。因肉質根,故喜土壤深厚,排水良好,比較肥沃的粉沙質土壤,低洼地因水澇易於爛根,鹽鹼地也不宜栽培。
  • 安徽徐州還是山東徐州?不,江蘇徐州!
    雜七雜八的「業主」導致了鐵路參數的不同,大大影響通行能力。津浦鐵路開通時客車時速僅為22公裡,隴海鐵路客車時速僅為23.7公裡。▲ 京福高速和京滬高鐵在銅山柳泉交匯。攝影/鄭舟就算現代人看來如此「龜速」的鐵路,也為徐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 河南洛陽崔氏牡丹栽培技藝:讓一代花王生生不息
    「百年牡丹王」花開滿庭院 項目:傳統技藝類——崔氏牡丹栽培技藝 級別:孟津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崔氏牡丹栽培技藝傳承人崔大利介紹,1957年,她的父親崔月奇在嵩縣五馬寺林場學木工時,把一株野生牡丹從白雲山黑龍潭移栽到家中。在崔家人的精心養護下,1997年,這株牡丹一分為二,成了大小兩株。
  • 關於金雞菊的栽培方式和養護的措施
    淡黃色,花瓣的顏色主要是淡黃色,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品種,花的顏色也不同,種植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種類,金雛菊作為觀賞花卉,是放在家中觀賞的不錯選擇,非常耐寒耐旱,而且土壤要求不嚴格,非常的好栽培。最初在國外種植,近幾年才被引入我國。金雞菊的適應性非常強。喜歡被陽光照射,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可以健康的成長,土壤可以種植在黑土中,也可以使用沙土。
  • 牡丹吊蘭修剪方法,栽培時候注意事項
    大家想不想讓自己的牡丹吊蘭在家中也能很好的生長,而且看起來很漂亮,很有個性呢?今天,小編在此為大家介紹的是,如何對牡丹吊蘭進行修剪方法 想讓自己的牡丹吊蘭發的枝條更多一些,可以考慮掐芯,就是把較長的枝條中間頂端掐掉,這樣的話,過陣子就會長出兩條新枝芽。掐掉的也不要扔掉,插在土裡就活了。
  • 紫羅蘭的生長環境與栽培技巧
    紫羅蘭的生長環境與栽培技巧紫羅蘭有這個很好的觀賞性和種植性,因為其獨到的魅力,總是讓人種植者傾心不已。紫羅蘭也叫草桂花,草紫羅蘭等稱號。十字花科,紫羅蘭屬。產於南歐地中海沿岸附近,目前在我國的南部地區栽培很廣泛,屬於常態物種,在庭院或者溫室中生長。紫羅蘭的形態,亞灌木狀二年生草本,莖基都木質化,直立性、有分枝,株高30--50釐米,全株被灰色星狀柔毛,葉百生,矩圓形或倒被針形,先端圓鈍,基部漸狹,全緣。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徑2釐米,紅紫色,微香。花瓣4枚,倒卵形有長爪,花期4--5月。
  • 國色天香花中之冠,牡丹家庭栽培技術實例,喜歡牡丹的朋友必看!
    牡丹花開,群花與之爭奇鬥豔必失色,萬珍異草皆失顏!牡丹花喜溫、耐寒,花開季節4-5月份,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 常見的品種有:姚黃、魏紫、墨魁、豆綠、二喬、白玉、藍田玉、洛陽紅、狀元紅等等。 在我國現有大約460多個品種,因全國各地的氣候不同各地栽培的品種不盡相同。家庭種植栽培季節在秋冬季或春季發芽之前最好。
  • 十樣錦多彩牡丹精彩亮相
    A2] 十樣錦多彩牡丹精彩亮相 在中國林展館入口處,十餘株十樣錦多彩牡丹吸引了廣大觀眾的目光。   「一株牡丹開出三種顏色的花,真是開了眼界!」來自江蘇徐州的遊客朱女士,一邊和同伴拍照一邊連聲讚嘆。   55歲的李建軍,出生在牡丹區牡丹辦事處李集村,自幼跟隨老人在牡丹田裡摸爬滾打。他說,通過嫁接技術讓一株牡丹開出多色花在菏澤已經有多年歷史,但以前的牡丹嫁接多是根部嫁接,成活率較低。「從2005年前後開始,我就思索能不能通過高枝嫁接提高成活率和開花率。」
  • 【栽培】天目瓊花栽培管理技術
    筆者所在的華北油田曾大量栽培,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其栽培管理技術介紹如下,僅供參考。 1、形態特徵和生態習性 天目瓊花高3米,樹皮暗灰色,淺縱裂,小枝有明顯皮孔。葉廣卵形至卵圓形,通常3裂,聚傘花序復傘形,花冠白色。核果近球形,紅色。花期5至6月,果期8至9月。  天目瓊花喜光,也較耐陰,可種植於建築物背陰處。
  • 釋迦果樹栽培方式有哪些,如何種植?
    釋迦果樹栽種方式,當前以嫁接苗的方式最主,少數人也會用扦插的方法對其種植。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下:釋迦果樹栽培方法一、苗木的選擇:嫁接苗:以釋迦果種子播種,萌芽後先培育一年再進行嫁接,嫁接成活後再培育一年,就可種植了。雖然此法苗木時間要長,但根系健全經濟樹齡大。
  • 江蘇南京梅花栽培與管理技術分析
    江蘇南京梅花栽培與管理技術分析李星潤梅花是名貴植物,薔薇科,樹皮呈淺灰色或綠色,平滑無毛,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葉柄長 1~2cm,花梗短,僅為 1~3mm,花萼呈紅褐色,花瓣呈倒卵形,花先於葉開放。植梅者要結合梅花的生長習性和特點,探索科學的梅花栽培和管理技術,以提高梅花栽培管理水平。
  • 一朵花,驚豔了一座城,洛陽牡丹讓我們見識了什麼叫國色天香
    可見最初牡丹是在秦嶺一帶的山谷中生長的,人們發現了它的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就移植到自己庭園,變野生為家養了。到了隋唐時期,開始大規模移植洛陽和長安。到了宋朝,長安栽培中心開始移至洛陽,洛陽的牡丹品種日益增多,達到160多種,栽培技術也更加成熟,用嫁接方式栽培出更加優良的品種
  • 江蘇梨產業體系徐州推廣示範基地舉辦培訓班
    2020年6月29日,江蘇現代農業(梨)產業技術體系徐州推廣示範基地培訓班在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順利召開。培訓班邀請江蘇現代農業(梨)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吳俊教授、國家現代農業(梨)產業技術體系貯藏崗位專家王文輝研究員、江蘇現代農業(梨)產業技術體系育種崗位專家藺經研究員、病蟲害綠色防控崗位專家朱守衛研究員授課。徐州、豐縣、銅山、睢寧技術推廣人員、基地、示範點以及梨產業一線生產人員等共計10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 菊花的栽培方式和生長環境,教大家種出優質的菊花
    作者|歡娛麵包樹歡迎大家前來交流種樹的相關技巧,今天將向大家分享菊花的栽培方式和生長環境,教大家種出優質的菊花,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菊花別名黃花,黃華,九花,節花。春秋戰國時的菊花還是原始種,是山野自生的植物,野生菊花色黃晚秋開花到了漢代才有栽培菊花的記載,目的在於藥用;直到東晉才注意到菊花的觀賞價值。宋代記述菊花品種和栽培方法的「花譜」開始問世。現在我國有菊花品種二、三千種,它的花型花色變化之多,可謂首屈一指。些菊花早在公元前900年由我國經朝鮮傳到日本;公元年進入英國;1189年傳到東南亞,又傳到荷蘭;1789年傳到法國,19世紀初從英國傳到美洲。
  • 水稻的栽培因素對稻米食味品質的影響
    圖片來源網絡水稻的栽培因素包括播期、密度、種植方式、肥料運籌、水漿管理、病蟲害控制等。播種時間水稻的播種時間影響稻米品質的本質是溫度,特別是灌漿期溫度對食味品質的影響較大。適期播種是保證稻米品質的前提。水稻不同品種由於生育特性不同,適宜的播期也不同,必須根據品種生育特性和當地溫光水條件,科學安排播期,確保灌漿結實期在最適溫度氣候條件內。
  • 竹蓀的栽培有什麼技術研究?
    就漢中市而言,種植戶處理廢棄料的方式有兩種:一直接進行焚燒;二進行填埋。這2 種方式都有各自的缺點,焚燒不僅會造成環境的汙染也會使資源得到不必要的浪費;填埋法解決不了廢棄塑料菌袋難消解的問題。所以如何處理這些廢棄料成為目前擺在當地廣大種植戶面前最凸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