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頭部到底是「蝦黃」還是「蝦屎」,看完不要再亂吃了!
又是小龍蝦上市的季節了,每年這個時候小龍蝦無疑是這個季節最受歡迎的佳餚之一,不過在吃小龍蝦時,很多人會發現蝦頭裡面有一團黃色的東西,這究竟是什麼呢?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按照現有的兩種說法,有的人說這隻蝦黃,有的人說這是蝦屎,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不正確的。如果說是蝦卵,那麼公蝦的腦袋裡也有這個東西,可是它的量也太大了。
這個黃色的物質其實是小龍蝦的肝胰腺,是小龍蝦內臟的一部分,和小龍蝦的胃、肝相比,它算是相當乾淨的了,所以即使吃進去也沒有什麼影響。然而,現在大部分小龍蝦生活的水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汙染,小龍蝦的肝胰腺也極容易受到重金屬的汙染,所以很多人吃小龍蝦拉肚子的原因便是這肝胰腺,所以,從飲食安全的角度來說,沒有十足的把握,還是不要隨便吃小龍蝦的肝胰腺的為好,不然隨便吃會後悔的。
除了小龍蝦的肝胰腺,還有好幾個地方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吃小龍蝦要注意,如果都是正規渠道養殖的這些小龍蝦,它們的個頭會比較均勻,顏色也是比較漂亮,腹部和爪毛比較乾淨,腹部呈現白色。如果發現它的個頭大的大,小的小,甚至頭大身子小,顏色呈褐紅或者是鐵紅色的話,這些小龍蝦的品質就難以讓人信服了。
第二就是不吃街邊的快炒小龍蝦,因為一些商家為了滿足顧客,會將小龍蝦預先炸一遍,然後直接用辣椒花椒翻炒後上桌,這種烹調時間十分的短,並且快炒的方法不能夠保證將小龍蝦體內的肺吸蟲和幼蟲完全殺死,這樣吃下去的話,就可能導致腹瀉等不適症狀的出現。所以在街邊吃小龍蝦的時候一定注意。
最後一點,由於小龍蝦本身蛋白質含量很高,又很容易在常溫中腐爛,如果貿然吃下去,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很大損害,所以做好後的小龍蝦最好一次吃完,儘量不要隔夜。另外吃小龍蝦不要過量,俗話說的好:吃少了香,吃多了傷!就算再好吃的東西也要控制,而且對人體健康也是有一些不利影響的。所以小編勸解大家在吃小龍蝦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再吃,不然物極必反!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