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縣:培育廉政文化 扮靚鄉村振興

2020-12-15 央廣網

央廣網南陽(記者 李凡 通訊員 廖濤 張亮 布瑋瑋)「思正則廉,身正則直,行正則威……」走進南召縣南河店鎮龍王廟村,藍天綠樹映襯著古樸整潔的村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村民和孩子們正認真聆聽著傳統廉政文化講解。村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舞臺、道路兩旁民房以廉吏史話和廉政警言為主題的嵌入式景觀相互輝映。漫步其中,一幅幅「清廉」畫卷徐徐展開,一個個清廉故事引人入勝。

今年以來,南召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責定位,找準廉潔文化建設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和著力點,以「廉潔+村居」「廉潔+公園」「廉潔+院落」等模式,大力推進廉潔文化進鄉村。

南召縣在各行政村黨群服務中心、縣鄉公路兩邊、村主幹道路兩旁,把本地優良的家風、廉政文化及村規民約等內容以主題景觀、彩繪浮雕、場景塑造等方式融入村容村貌,注重發揮村內遊園、文化廣場、道德講堂等載體作用,把廉潔文化植入鄉村生活空間,在潛移默化中吸引居民主動學習廉潔文化、接受文化薰陶,為鄉村振興營造知廉學廉、倡廉守廉的濃厚氛圍。

「以前提起『廉潔』,都感覺比較抽象,現在不管我們勞動幹活,還是健身鍛鍊,村子裡的廉政文化景觀和歷史典故牌匾就在我們身邊,大人願意看,孩子喜歡聽,不知不覺中規範了大家的言行。」龍王廟村支部書記李印深有感觸地說。

南召縣不僅僅村居廉潔氛圍日益濃厚,一些知名的觀光園區、景區同樣「廉味」十足。獨具匠心的南召縣玉蘭生態觀光園,分布著由清廉亭、清風廊、廉政書畫廣場等組成的廉政文化園。南召縣通過挖掘玉蘭品行清潔高雅的特點,弘揚清潔高雅、淡泊奉獻、積極向上、超凡脫俗的廉政文化內涵,設計出的方案寄廉政寓意於玉蘭,藏廉政文化於詩行、故事和說文解字中,使單純的玉蘭觀光園變成了集旅途休憩、廉政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場所,讓遊客在體驗玉蘭園區的遊覽過程中潛移默化接受廉潔文化薰陶,讓黨員幹部時刻牢記紀律規矩意識、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形成共促玉蘭園發展的強大合力。

為打通基層監督「最後一公裡」,南召縣紀委監委指導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常態化開展監督檢查、廉政宣教等工作,緊盯村居小微權力運行,全面實施村居建設工程,對農村「三資」管理、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等小微權力進行梳理,繪製權力運行圖,讓幹部與群眾零距離溝通,有效推動了村級用權清晰規範、村居幹部清正廉潔、村級風氣清朗向上,讓「透明村居」成為護航鄉村振興的「廉潔港」和「防火牆」。

「廉潔文化進村居、進遊園只是我縣全面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鄉村振興,需要廉潔先行;沒有廉潔鄉村,就沒有美麗鄉村。我們將持續培育廉潔文化,著重挖掘本土廉政歷史人物事跡,積極開展文化作品創作,大力弘揚清廉之風和優良家風,努力打造觸景有同感、觀景有受益、觀後有餘味的宣傳效果,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薰陶,為實施鄉村振興凝聚起風清氣正的強大合力。」南召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方傳軍說道。

相關焦點

  • 聚力鄉村振興 打造生態南召
    河南省南召縣2020年2月份已正式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退出貧困縣序列,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請他結合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談一下南召縣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想法和做法,下面是訪談實錄。
  • 點亮廉潔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梅縣區紀委監委圍繞該區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在文化振興上發力,以「廉潔文化」為抓手,以「主題公園、河岸長廊、名人故裡、教育基地」為載體,大力營造「崇廉、尚廉、倡廉、守廉」的文明鄉風和社會氛圍,把清風正氣送到千家萬戶,培育廉潔的政治生態,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助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梅縣·客都明珠」。
  • 鄒城市大束鎮: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今年以來,鄒城市大束鎮依託豐厚的山水文化、非遺文化、傳統文化優勢,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載體,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大束鎮實現鎮、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孟子學堂、農家書屋等陣地建設全覆蓋。
  • 東夏鎮:培育精品文化生態,擦亮鄉村文化振興底色
    今年以來,青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緊緊圍繞居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不斷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生活,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建設「五強四宜」美麗青州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路過文化廣場的橋北村村民朱高坡說。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雲谷田園培育金線蓮,助力脫貧攻堅、振興鄉村戰略
    中藥材產業助力脫貧攻堅,雲谷田園響應振興鄉村戰略隨著國家大力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中藥材產業越來越得到重視,這項產業不僅是中醫本草文化復興的基石,更是與脫貧攻堅、振興鄉村的國家戰略緊密結合,是國家振興鄉村戰略的落地實踐。
  • 新鄭市辛店鎮:「美麗庭院」扮靚鄉村 巾幗助力推動鄉村振興
    大河網訊(記者 王君傑 通訊員 李麗)為持續推進「美麗庭院」創建工作,動員引領廣大農村婦女和家庭積極投身到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振興工作中來,共建共享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美麗辛店,12月12日,新鄭市辛店鎮舉辦了2020年度「美麗庭院」創建觀摩活動暨總結大會,各行政村婦聯主席及群眾代表共
  • 助力鄉村振興——用PPP「巧手」扮靚鄉村
    放眼全國,助力鄉村振興的PPP項目越來越多。據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統計,2014年以來應用PPP模式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在庫項目達1561個,投資額1.2萬億元。PPP這雙「巧手」正在加速扮靚鄉村。
  • 鄉村振興,大有可為!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舉行
    11月28日上午,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舉行,會議旨在推動常山鄉村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和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指出,要按照「兩個高水平」目標和戰略安排,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鄉村文化振興如何做?重在知行合一
    文化振興與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乃至與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都有千絲萬縷的關聯,不應該也不能夠分割開來,文化振興如果只是單兵作戰,那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是難以有大作為的。其次就是要認識到文化振興應該在突出本土性的同時兼具融合性。鄉村文化振興,振興的是當地鄉村的文化,而不是其他鄉村的文化。
  • 太倉做優扮靚農村環境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太倉做優扮靚農村環境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發布日期:2020-11-20 08:09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深秋時節,新七浦塘碧水如練,沿河的高標準農田裡,谷穗低垂作為太倉第二批鄉村振興試點村之一,該村在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在全面美化、優化村莊環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的同時,全力打造「從一粒米到一滴酒」的產業鏈條,年村級穩定性收入800多萬元,僅將自身生產的大米加工製作成黃酒,年產量就達60噸,為村集體增收40多萬元。「美麗鄉村建設,讓我們農村的環境面貌一新,不僅大大提升了村民生活質量,更為村裡發展鄉村旅遊增加了底氣。」
  • 南召縣林業局:唱響文旅品牌
    10月8日,南召縣民間文藝家協會40多名會員受邀走進南召國儲林基地玉蘭花博園開展採風活動,並就文旅創作等有關事宜在南召玉蘭花博園召開了座談交流會,共話文旅融合發展新思路。本次活動是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全省文化旅遊大會精神,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叫響「老家河南」文旅品牌,講好南召故事的重要舉措,也是為廣大市民和遊客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文旅體驗,助推文旅產業全面復甦振興的重要舉措。
  • 廣安武勝縣紀委監委以廉潔文化 繪就鄉村振興絢麗底色
    原標題:廣安武勝縣紀委監委以廉潔文化 繪就鄉村振興絢麗底色   「根植廉潔
  • 重塑鄉村文化生態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構建鄉村文化生態系統,重塑鄉風文明,實現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係鄉村持續發展繁榮的內生動力和核心保障。《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為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優質載體。
  • 賀斯格烏拉牧場:圍繞「五大振興」做文章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總要求,統籌推進「五大振興」,努力實現牧業強、牧區美、牧民富,走出了一條具有地區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根基。賀斯格烏拉牧場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產業資源,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和原生態文化旅遊業。目前已培育自治區級肉牛養殖龍頭企業1家,國家級肉牛核心育種場1家,5000頭以上肉牛規模化養殖企業1家,500頭以上肉牛養殖企業3家,肉牛核心群12個,50頭以上肉牛養殖戶30戶。初步形成了「市場帶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牧戶」的產業化發展路子。
  • 鄉村振興:如何運用好鄉村文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我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鄉村文化振興取得明顯成效,但也有一些地方對鄉村文化振興不夠重視。
  • 激發文化活力 助推鄉村振興
    以文化促振興,是泉港區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抓手。該區通過深挖文化資源,厚植鄉村底蘊,激發鄉村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滋養,文化「軟實力」成為了鄉村振興的「硬支撐」。強化文化築基 厚植鄉村底蘊連日來,泉港文化中心一角不斷傳出嫋嫋弦樂。
  • 攀枝花市米易縣:濃墨重彩 擘畫業興村美人和「鄉村振興圖」
    賢家村是遠近聞名的康養旅遊村,已打造農家樂260餘戶,是米易縣鄉村振興的示範。今年以來,米易縣被推薦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縣,被認定為全省鄉村振興規劃試點縣和重點培育縣、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培育縣、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縣。多個榮譽訴說著奮鬥歷程。
  • 廣安嶽池:探索培育「農家文化」品牌 以文化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1日電(鍾欣)近年來,嶽池突出顧縣古鎮文化、苟角書法文化、中和紅色文化等特色集鎮文化,培育「農家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一詩、一村、一片、
  • 推動鄉村振興文化鑄「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鄉村振興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遵循、明確了目標、注入了動力。6位委員圍繞推動鄉村傳統工藝振興、建設特色鄉村、傳承河湟文化、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傳承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保護傳統村落文化等問題,分別在省政協主會場和海北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稱多縣5個分會場發言,5位政協委員就幹部群眾關心的鄉村文化發展規劃、培育遊牧文化產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文化資源轉化和文化建設資金投入等方面的問題通過視頻連線進行現場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