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欲重啟停滯300年的項目!若成功,中國可繞開馬六甲海峽?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年初,中國用12天建成了一座"火神山"醫院,再次讓全球見證了"基建狂魔"的實力。良好的口碑,使得中國基建企業頗受海外青睞,多國紛紛將高鐵、公路、港口、橋梁等基建大單交給中國。日前,中企有望再拿下一個基建大單。

泰國停滯300多年項目將重啟?對中國意義重大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26日報導,泰國政府已經撥款6800萬泰銖(約合人民幣1467萬元),以研究建設將克拉地峽兩端的深水港連接起來的公路和鐵路項目(下文簡稱克拉地峽項目)是否可行,這很可能是在為重啟克拉地峽陸路項目鋪路。

據悉,由於國內爭論不休,泰國建設克拉地峽項目的想法已經拖延了300多年之久。該項目的反對者認為,項目建設成本過於昂貴(高達200億美元),還可能對生態造成損失。

而項目支持者則認為,克拉地峽項目一旦建成,貨運船舶通過馬六甲海峽的時間將縮短2天,將有助於泰國經濟的發展。而對中國企業而言,該項目也有重大意義,中國海上運輸可以繞過馬六甲海峽,通過另一條路線,進一步保障中國海上運輸的安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諮詢的專家們指出,一旦泰國宣布重啟克拉地峽項目,有實力的中國基建企業很可能會對此項目的實施感興趣。

據中新社8月17日報導,近期以來,泰國經濟深陷20多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二季度GDP(按年率)銳減12.2%。該國正希望通過啟動大型基建項目,來提振經濟,因此重啟克拉地峽項目可能性很高。

而在深水港和裝卸碼頭以及公路建設方面,中國基建實力是有口皆碑的。據國際在線9月25日報導,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報告顯示,中企承建的科倫坡港口城項目,已經為斯裡蘭卡吸引了超97億美元外資,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因此,泰國選擇中企建設克拉地峽項目可能性很大。更關鍵的是,中國的基建實力仍在不斷進步。

"基建狂魔"再添利器!中企或有望拿下大單

據新華社9月27日報導,我國基建企業再添一個利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研發製造的一臺最大開挖直徑達16.07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日前在長沙第一產業園首次下線。

據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掘進機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張帥坤介紹,一般而言,直徑超12米的盾構機可稱為超大直徑盾構機,而這臺盾構機整機長150米,總重量4300噸,是我國迄今研製的最大直徑盾構機。有此利器,我國的基建實力也將進一步增強。

中國不斷增強的基建實力也將在國際市場上形成技術優勢,吸引泰國等眾多客戶。

此外,中企與泰國在基建方面已經有合作基礎,目前已有中泰鐵路等項目合作。據悉,中泰鐵路合作項目全程使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建造,是泰國第一條標準軌高速鐵路,設計最高時速250公裡。建成後,在中國昆明,旅客有望在7小時內通過高鐵抵達泰國。

文 | 呂佳敏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程遠

相關焦點

  • 這個停滯300年的項目若重啟,中國將可繞開馬六甲海峽?
    年初,中國用12天建成了一座"火神山"醫院,再次讓全球見證了"基建狂魔"的實力。良好的口碑,使得中國基建企業頗受海外青睞,多國紛紛將高鐵、公路、港口、橋梁等基建大單交給中國。日前,中企有望再拿下一個基建大單。泰國停滯300多年項目將重啟?
  • 中巴關鍵項目獲得審批,可繞開馬六甲海峽,外媒:中國真聰明
    但在這次我國與巴鐵的關鍵項目也是得到審批,而這也能讓我國繞開馬六甲海峽減少高額過路費的支付,而很多外國媒體都表示:中國真聰明。中國巴基斯坦合作眾所周知,我國在提升自己實力的同時,也對很多國家都伸出了援助,而我們幫助他們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與我國共同展開合作,從而達到共贏的局面。
  • 「克拉運河」或成中印下一衝突點,若建成,我國可繞開馬六甲海峽
    我國是馬六甲海峽的第一大使用國,每天該海峽過往的船隻中,有60%是中國的,中國進口石油的80%以及進出口物資的50%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對我國來說,它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海上生命線」。
  • 馬六甲不可超越?為何泰國醞釀300年的克拉運河始終是紙上談兵?
    這對我們自然是極端不利,要知道我們的石油進口超過85%都要通過水路運輸,而大部分又必須要通過馬六甲海峽。所以馬六甲海峽的安全與否,直接關係到我們的能源安全和國家發展。 所以,打破馬六甲海峽的制約,成為中日韓等東亞國家的重要考量。而值得欣慰的是,在馬六甲海峽以北的馬來半島上,有一段相當狹窄的陸地,這就是泰國的克拉地峽。
  • 遺忘300年的工程將重啟?泰國能夠順利完成,對我國有很大好處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到中國基建的實力,向我們拋出合作橄欖枝,中國基建已成為「中國新名片」,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和接受。近期有消息稱,泰國被遺忘300多年的工程將重啟?一時間內不少國家基建團隊都想接下這筆訂單,在我看來我們有很大的勝算機率。
  • 大名鼎鼎的馬六甲海峽不堪重負,克拉地峽或成未來新寵(上)
    它稱得上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大量商船、貨船和油輪經由馬六甲海峽往來於東西各地,其重要性可與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相提並論。它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命脈,我國是石油資源消費大國,大部分石油進口都經由馬六甲海峽。
  • 泰國欲重啟克拉地峽項目,不過克拉運河將被陸路通道所取代
    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克拉地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貿易中轉點,當時從中國去印度的商船都是沿著海岸航行到克拉地峽卸貨後,通過陸路運輸到半島的另一側,再裝船前往印度洋周邊國家。過去300年來,人們一直在探討是否要在克拉地峽修建一條運河,連通泰國灣和安達曼海。過去幾十年,克拉運河項目被寄予厚望。
  • 泰國的運河欲取代馬六甲海峽,為何一直不施工,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從世界地圖便會發現泰國的克拉運河區旁邊,便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馬六甲海峽,每日馬六甲海峽所迎接船隻的數量數之不盡,每日更是日進鬥金,當下馬六甲海峽是歸三國管,分別是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即便如此,也讓很多國家對於馬六甲海峽是既羨慕又眼紅,在這些國家當中,泰國是其最為顯眼的一個,他認為泰國自認為自己有能力分一杯羹。
  • 泰重啟克拉地峽項目,改運河為陸路通道,俄媒:中企應該會感興趣
    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後,所有國家經濟都受到強烈衝擊,位於東南亞的泰國也不例外。數據顯示,泰國GDP同比下滑了12%,這也令泰國執政當局壓力巨大。為了重啟經濟,泰國準備推出一批重大項目,並對外引進資金支撐這些項目的建設。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就是克拉地峽項目的重啟。
  • 開發克拉地峽可取代馬六甲海峽地位,泰國為何沒有落實下來?
    從世界地圖上我們也可以看出,東南亞地區向北向南向東有大量的海域面可供通行,向西卻被馬來西亞半島以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擋住了道路,而在這些島嶼之間,只有馬六甲海峽一個水上通道。——在十字路口匯聚的船隻又通過馬六甲海峽向西航行路程才比較近,如果繞過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那麼距離將會加大很多。
  • 中巴達成關鍵項目,可避開馬六甲海峽,外媒:中國真聰明
    而這次我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關鍵項目也已獲得批准,這也將使我國繞過馬六甲海峽並減少高額通行費。許多外國媒體都說:中國真聰明。眾所周知,我國在增強自身實力的同時,也向許多國家提供了援助,我們之所以向他們提供幫助是有理由的,那就是與我國合作實現雙贏。我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友誼對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兩國建交後,關係一直很密切。近年來,我國還向他們提供了各種援助,以提高他們的實力。
  • 泰國為何不利用地理優勢,在最窄的地方開鑿運河取代馬六甲海峽?
    在世界上眾多海上通道中,馬六甲海峽無疑是最能夠創造經濟利益的海峽之一。從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海的遊輪數量十分龐大,遠遠超過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因此管控馬六甲海峽的國家也因此賺取了巨額的利潤。泰國一直很眼紅馬六甲海峽,他們也想吃下這部分經濟紅利。
  • 泰國為何不在領土最窄的地方開鑿一條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
    克拉地峽位於泰國南部馬來半島上,兩頭連著太平洋與印度洋,地峽最窄的地方不足50千米,最寬處150千米,如果在此開鑿一條海運通道,那麼,過往的船舶可由中國南海經泰國灣,再穿運河,入安達曼海,出印度洋,也就不必繞行馬六甲海峽,航程至少縮短
  • 馬六甲海峽能限制中國發展嗎?一帶一路表示不帶你玩了
    由馬六甲海峽通向印度洋直接聯結海上石油運輸路線、歐洲貿易路線、非洲貿易路線、大西洋貿易路線,通向大西洋方向直接連通中國:廣州、上海、北京,日本東京,墨爾本,航運線路聯通著印度洋與大西洋,總的來說馬六甲海峽是東南亞各國的能源通道
  • 泰國為什麼不開鑿新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原因告訴你
    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運輸路線中最重要的一個海峽,基本上所有東亞國家與印度洋、歐洲以及非洲的貿易都必須要從馬六甲海峽通過,因此其帶給周邊國家的經濟利益非常大,新加坡甚至因為馬六甲海峽成為了一個新興的發達國家,而泰國作為鄰國也想從中獲取一絲紅利。
  • 馬六甲海峽若被封鎖就無路可走嗎?其實還能走龍目海峽和巽他海峽
    如果馬六甲海峽被封鎖,那麼東亞各國將何去何從呢?由於馬六甲海峽海盜猖獗,以及過於擁堵,為了保障我國人員戰略的安全,我國也在打造繞開馬六甲海峽的陸地能源戰略通道,比如經過緬甸的皎漂港進入經過大理到昆明的中緬油氣管道
  • 擺脫馬六甲困局?外媒傳泰國欲求助中國修建克拉運河
    參考消息網8月26日報導 澳大利亞洛伊解讀者網站8月14日報導稱,最近有報導稱泰國計劃藉助中國投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修建一條新的運河。假設(這是一個重大的假設)項目順利進展,它必將製造一些重大的贏家和輸家。
  • 泰國為什麼不開鑿克拉運河取代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東亞跟西方,非洲,中東海上貿易的必經之路,中國,日本,韓國的運油船都經過這裡。隨著中國經濟和貿易的增長,馬六甲海峽戰略價值顯得越發的重要。雖然馬六甲海峽是公海,可以免費通航。這也讓很多東南亞的國家眼紅,這裡就包括有著更好位置的泰國。在泰國狹窄的國土馬來半島上開鑿一天運河,將使太平洋和印度洋間的距離縮短1200多公裡,大型郵輪可節省2到5天的航程。這在追求最高效益的貿易中將會是比馬六甲海峽更好的選擇。運河開通後必定會帶動泰國的經濟,貿易的迅速成長,為泰國新增大量的就業崗位,對發展不算太好的泰國來說是重大利好。
  • 停工一年之後,馬來西亞重啟「東鐵項目」
    【環球時報駐泰國特約記者 黃曉娜】據《馬來郵報》25日報導,擁有中資背景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以下簡稱東鐵項目)在停工一年後,於25日在馬來西亞登嘉樓州龍運隧道正式重啟。陸兆福說,兩家公司將藉由該合資公司共同推進與維護東鐵項目,並共享知識及培訓。陸兆福表示,馬來西亞政府將東鐵項目定位為國家級基礎設施,項目有望推動沿線地區快速發展和提升當地公共運輸能力。東鐵項目的工程招標工作還在進行中,符合資格的本地承包商可競標部分工程,項目重啟後,馬來西亞本地承包商的參與機會將從30%提升至40%。
  • 中國"海巡31"輪從泰國灣駛向馬六甲海峽搜尋
    中國"海巡31"輪從泰國灣駛向馬六甲海峽搜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4 20:26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記者林紅梅)記者從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了解到,交通運輸部所屬的「海巡31」輪已於14日18時從泰國灣附近的搜尋區域駛離,向馬六甲海峽劃定海域航行,並展開搜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