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啟德「地王」的前世今生:曾經輝煌 再次陷入土地匱乏困局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今年上半年,香港樓市還是一派欣榮光景,地價紀錄頻頻刷新,但隨著位於香港山頂文輝道的豪宅「地王」流標,香港土地市場頓時涼風陣陣,加之美聯儲加息後看空香港樓市的聲音越來越大,香港的「地王」又將面臨哪些考驗?香港特區政府又該如何拓展土地資源?我們不妨把目光投向一個「地王」頻出的地方:香港啟德機場舊址

香港電影《一念無明》講述了一對父子掙扎在貧困和漠視的社會邊緣的故事。影片裡兩人生活的房子侷促放了一張雙層床,兒子側臥在上鋪,父親站立在床前,狹小的空間擺滿了各類生活用具,現實中人們又把這種房子形象地叫做「劏房」或「棺材房」。

土地供應短缺、土地利用率低一直是香港難以治癒的「頑疾」,也是房價高企、房屋供應短缺的最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香港樓市還是一派欣榮光景,地價紀錄頻頻刷新,「地王」快速迭代。不過,隨著位於香港山頂文輝道的豪宅「地王」流標,香港土地市場頓時涼風陣陣。這時,我們不妨把目光投向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香港啟德機場舊址。這個誕生香港多個「地王」的熱土又將面臨哪些考驗?對於全力增加房屋與土地供應的香港特區政府來說,又該如何拓展土地資源?

曾經的輝煌歲月

對於那些到過舊啟德機場的人來說,很可能僅僅見證各式各樣的飛機著陸就足以令人難以忘懷。

「小時候經常去牛頭角看飛機降落,飛機就像是城市上空飛翔的大鳥,這是舊啟德機場曾經的輝煌歲月。」出生在香港的莫華說,「對於那些到過舊啟德機場的人來說,很可能僅僅見證各式各樣的飛機著陸就足以令人難以忘懷。」

香港啟德機場曾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然而極為繁忙的啟德機場卻坐落於城市中心——九龍半島南岸、維多利亞港之濱,周圍樓房密度高,空間非常狹小。

由於地理環境的局限,使飛機升、降啟德機場頗具挑戰性,再加上機場附近因山多而經常出現風切變,啟德機場因此享有「世界十大危險機場」的「美名」。不過,正是由於上述理由,使得航空公司通常都只會派經驗豐富的機師駕駛前往香港的航班,所以啟德機場自營運以來絕少發生大事故。「以前最有名的就是啟德機場的13/31跑道,急迴旋降落很好看。」莫華回憶說。

1998年7月,香港這個曾經繁忙的空港關上了門,所有業務都轉移到了西部島嶼赤鱲角上那個更大、更現代的新香港國際機場。啟德機場光榮退休,留下的基礎建築在2013年完成改造,更名為啟德郵輪碼頭,也是迄今為止香港最大的碼頭。

除了啟德郵輪碼頭,舊啟德機場以及周邊片區的土地資源對寸土寸金的香港來說,自然成為了發展的重要標的。據悉,早在1993年東南九龍發展綱領研究就已出臺,計劃將啟德發展為「城中城」,總面積為580公頃,其中填海面積為300公頃,目的是平衡分布住宅、商業及工業用地,發展新市鎮。後幾經修改,以「不填海」為原則重新規劃,最終於2007年11月通過新修訂的《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啟德發展計劃正式啟動。規劃中的啟德發展區集合了CBD(中央商務區)、住宅、體育、旅遊各種功能,是西九龍文化區之後政府又一更大型區域發展計劃,自然也成為未來香港地產發展升值的一個重心。

各家爭搶之地

一年的時間,啟德就誕生了兩幅「地王」。不過,啟德片區土地出讓被內地房企拿下的情況才過去不久,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就只剩下港資房企的身影。

作為香港政府重點投資的新興區域,啟德發展區在起建伊始便受到廣泛的關注。證券時報記著在啟德發展區調查發現,眾多基建項目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周邊已經有多個已開發房地產項目。記者發現,啟德片區早前開盤的嘉華嘉匯和保利龍譽均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當地中介李經理告訴記者,最近位於啟德片區的啟德1號項目成交的一套實際面積為375呎的單位,售價880萬港元,以實際面積計算的呎價達到23467港元。2016年9月,啟德1號第一期實際樓面呎價為17331港元。

多位中介告訴記者,嘉華嘉匯和保利龍譽目前在售的單位總價普遍在千萬港元以上。目前,啟德附近新房平均呎價在2.5萬港元左右,景觀好些的房源呎價接近3萬港元。

對於寸土寸金的香港來說,啟德機場就在九龍城區,隨著交通、公共設施的完善,啟德因此成為了香港炙手可熱的「黃金地塊」,吸引了諸多開發商競標奪地。有業內人士表示,啟德片區土地資源豐富,未來升值空間大,對於想要打開海外市場、打造旗艦產品的內地房企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6月,中國海外以45.6億港元投得兩幅屬於「港人港地」的啟德1H1及1H2用地的發展權,發展為「啟德1號」,平均樓面呎價約5100港元。2014年2月,保利以39.23億港元投得啟德1I區3號地皮,平均樓面呎價就已經漲至6530港元。2016年11月,海航以88.37億港元投得啟德1K區3號地皮,平均樓面呎價1.35萬港元,刷新當時九龍區地價成交最高紀錄。隨後,海航接連拿下啟德發展區多塊地皮,打破自己的紀錄成為當時的新「地王」。不過,海航隨後又先後將手上的多宗啟德地塊出讓。

值得注意的是,啟德片區土地出讓被內地房企拿下的情況才過去不久,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就只剩下了港資房企的身影。今年5月,新鴻基地產奪得九龍啟德第1F區1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68號用地,成為繼南豐、恒基兆業、九龍倉之後最新加入啟德片區的港資發展商。記者查閱到的公告顯示,新鴻基地產全資附屬公司崇啟收到香港地政總署的信件,以土地金額251.61億港元投標購入位於啟德的一宗土地,允許用途為非工業用地,這塊地更刷新香港多項賣地紀錄,成為全港最貴的「新地王」,風頭一時無兩。業內人士普遍預計,該地上市後的住宅呎價有望突破3.1萬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7年南豐以246億港元拿下九龍啟德商業地,成為當時香港的「地王」後,僅一年的時間,啟德就誕生了兩幅「地王」。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啟德板塊屬於有較大開發空間的位置,開發商看重此類地塊也符合預期。

就在9月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曾就「2018年10月至12月賣地計劃」作說明時宣布,政府會以招標方式出售4幅住宅用地,其中,大嶼山及大埔各有一幅,另外兩幅位於啟德。有市場人士認為,其中最矚目地塊是位於曾經的啟德機場跑道上的九龍啟德第4C區3號地塊,該地塊可享全海景,預計每呎樓面地價約2萬港元,地塊總值高達130億港元。另一幅啟德住宅地同樣位於曾經的跑道上,面向市區的方向,該地塊每呎樓面地價約1.8萬港元,總值約96.4億港元。

可以預見的是,屆時相關地塊或將再度引起各路開發商爭奪,啟德舊機場搖身一變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黃金地塊」。不過,即使是「黃金」,也要面對香港樓市的考驗,開發商屆時會如何選擇?一旦香港樓市走進下行通道,對於在香港高價拿地的房企來說,他們會被套牢嗎?

樓市的考驗首先來自房價的走勢。就在上述賣地計劃公布之時,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基本利率根據預設公式上調25個基點至2.50%,上調基本利率的舉措是因應美聯儲調高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25個基點做出的。過去10年,受益於港幣與美元掛鈎、市場高度開放、經濟表現良好,香港成為全球最為火爆的房地產市場之一。不過,美聯物業公布的香港房價走勢圖顯示,今年9月以實用面積計算的平均呎價為13561港元,環比下跌1%,終止了連漲勢頭。投資銀行裡昂證券更是早在8月底的研報中就已指出,經歷了多年上漲後,隨著市場人氣急劇下降,香港房價將下跌。

如何拓展土地資源?

一邊是遇冷的「地王」,另一邊,香港特區政府正盡全力增加房屋與土地供應。

樓市的考驗還包括「地王」的遇冷。就在10月中旬,香港地政署公布位於香港山頂文輝道第2、4、6、8、9及11號的鄉郊建屋地段第1211號用地的招標,因為地價標金未達到政府就該用地所定的底價,政府不接納在10月12日截標時所接獲的5份標書,也就是「流標」。據悉,該地塊預計將發展為超級豪宅項目,主要提供大面積豪宅單位,所以早就有當地媒體將這塊地稱作即將誕生的「新地王」。此次山頂文輝道的「準地王」流標,反映出市場對土地溢價從看漲到看跌的預期,已先於樓市行情發生了轉變。

啟德發展區一度成為「地王」的搖籃,但「地王」也有遇冷之時,而且「地王」的出現並不能惠及所有民眾。一邊是遇冷的「地王」,另一邊香港特區政府正盡全力增加房屋與土地供應。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此前發表了2018年施政報告,這份題為「堅定前行燃點希望」的施政報告強調將持之以恆地開拓土地,發展公營房屋。林鄭月娥強調,特區政府會持之以恆地開拓土地,不會因經濟的短期波動,或物業價格的升跌而動搖覓地造地、建立土地儲備的決心;政府有責任為不同收入的家庭提供適合居所,將增加公營房屋的比例,調撥更多土地作公營房屋發展;政府開拓的新增土地,以房屋單位計算,七成將用於興建公營房屋。與此同時,施政報告中提出幾項土地供應計劃,分別是「明日大嶼」、發展棕地(被棄置的工業或商業用地)、土地共享和活化工廈。

在業內人士看來,「明日大嶼」是為了避免香港重蹈覆轍,再次陷入土地十分匱乏的困局。2016年公布的《香港2030+》規劃研究顯示,香港在未來30年需要的發展土地為4800公頃,如果扣除已經落實發展的3600公頃,長遠欠缺1200公頃的土地,而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香港長遠欠缺的土地甚至遠不止1200公頃。這時,更有相關人士提出「飛地」的模式。

公開信息顯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鄭耀棠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發展20至30平方公裡、可容納50萬至60萬人居住的港式新市鎮,解決香港居住問題的燃眉之急。更有消息指出,香港房地產協會倡議與廣東省合作發展「大灣區國際商貿互聯港」,開發130平方公裡土地。利用港珠澳大橋,於大橋人工島的位置向南再興建一條行車大橋,接駁至距離大嶼山以西3海裡的桂山島。

與之相關,同樣採取「飛地模式」的深汕特別合作區可謂抓住了許多風口,也逐漸引起市場的關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認為,從資源合理配置的視角看,這種飛地模式顯然具有前瞻性和巨大發展潛力。飛地模式必然會加快推進大灣區各個城市間的融合,因為儘管飛地本身屬於港深澳單獨管理,但這些「先鋒城市」必然把各自城市先進的發展理念、產業、投資、人才、管理帶過去,飛地實現快速發展過程中,必然對周邊地區產生積極影響,事實上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

看來,如何協同其他途徑為香港提供長效的土地供應機制,仍將是香港特區政府需要長期探索的問題。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相關焦點

  • 實探啟德發展區:香港「地王」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實探啟德發展區:香港「地王」的前世今生)
  • 香港啟德跑道區地塊83.33億港元成功出讓 長實再次「空手而歸」
    資料顯示,該地塊為香港啟德前機場跑道首幅住宅地,土地面積10.45萬平方呎,最高可建樓面為57.46萬平方呎,批租期50年。同時參與地塊投標的還有長實、中海、新鴻基,以及嘉華國際及信和置業的聯合體等7家。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香港樓市氣氛轉差,10月16日,因地價標金未達到底價,市場估值最高485億港元的山頂文輝道住宅地遭遇流標。
  • 香港第二中環——啟德發展區未來展望
    騰飛的雛鷹今何在——探究啟德發展區發展現狀  「地王」頻現——啟德土地市場繁盛  住宅方面,啟德發展區總共提供約200萬平方米住宅樓面,共30000個住宅單位(包括13368個公共房屋及居屋)。自2013年政府開始批出「啟德一號」地皮後,3年裡平均樓面尺價成交記錄呈現節節攀升狀態,甚至出現了新的「地王」。啟德地盤位置圖  2013年6月,中國海外以45.6億投得兩幅屬於「港人港地」的啟德1H1及1H2用地的發展權,發展為「啟德一號」,平均樓面尺價約5100港元。
  • 香港啟德地標商地爭奪戰 中海折戟後四進宮背後租金誘惑
    據贏商網了解,香港中環美利道商貿地是中環近20年來首幅商業用地,正式售出前,市場市場對其估值介乎139.5億港元至223億港元,每呎樓面地價3萬港元至4.8萬港元。   最終,該地塊被港企恒基兆業以232.8億港元收入囊中,樓面呎價達5萬港元,成為最貴地王。
  • 香港傳真|推售何文田 高銀香港住宅首秀中糾結回購啟德商地
    短短近四個月的時間內,從買地、退地,再到意向回購,都足見高銀對啟德地塊有太多的考慮和糾結。推售何文田高銀金融推售的何文田項目,位於何文田常盛街17號傲玟。該地塊屬於香港罕有的市區豪宅地,前身是車輛扣留中心,鄰近何文田村,旁邊是常盛街公園。
  • 四川南充:南門壩「地王」前世今生,貴是有原因的
    轉眼進入2019年,1月11日南充市區迎來了首場土地拍賣,與前幾次土拍很多土地底價成交不同,本次土拍讓樓市在這個寒冷的天氣裡沸騰,其中南門壩片區地塊不負眾望,被科華地產以838萬/畝摘下,產生了南充新地王。本期我們來聊聊它的前世今生,它為何會成為新的地王。地王位於順慶區桑園路,即原川北農產品批發市場片區。
  • 鴨洲:香港「袖珍小島」的前世今生
    新華社香港12月2日電 題:鴨洲:香港「袖珍小島」的前世今生新華社記者 王一娟 盧娟在香港260多個島嶼中,最大的大嶼山面積達147.16平方公裡,而有人居住的島嶼中最小的鴨洲,面積只有0.04平方公裡
  • 香港房地產問題陷入死結:能開發土地接近枯竭
    香港居住條件大幅落後新加坡及內地「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而且與人均GDP4萬美元的國際大都市不相符。  提到香港,大家一定想到這八個字,「人多地少、寸土寸金」。  事實上,香港不缺地,在深圳河對岸,就是香港新界北大片的鳥類自然保 護區,很大一片其實並沒有很高的保護價值。這只是香港可利用土地的一角。香港1100平方公裡土地,2/3規劃為不可開發的林地、草地、荒地、溼地和灌叢 等郊野土地,私人和公共住宅用地僅佔可憐的4%。香港糧食100%靠進口,卻保留比住宅用地還多的農地(佔土地面積的5%)。事實上,這些農地只是用來堆 積貨櫃的。
  • 啟德商地流標與恒生房地產分類指數周期
    原標題:香港傳真|啟德商地流標與恒生房地產分類指數周期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 香港土地拍賣市場再次出現流標。無可否認,在目前香港當地市場整體信心不高的形勢下,這種情況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遭遇流標的是九龍啟德第2A區一幅商業用地,它也是自去年1月以來第三幅流標的啟德商業地。同時,從啟德地區放大到整個香港區域。據地政總署披露,截至目前回溯過去8個財政年度,香港一共就賣地計劃進行超過180次招標,當中就有7次因為標價低於底價而取消有關賣地。
  • 香港啟德機場變郵輪碼頭
    熟悉香港的朋友,可能對曾經名列是世界最繁忙機場榜首的啟德機場印象深刻。1997年香港歸回之後,隨著香港新機場的啟用,不堪重負的啟德機場也終於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成為了一塊寧靜的公共用地。不過最近,這塊位於維多利亞港之濱的地塊又喧囂了起來,曾經的啟德機場即將開始自己的新使命。我們一起來看。
  • 新鴻基251億港元終入香港舊機場 港資大鱷齊聚啟德片區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公告,新鴻基地產全資附屬公司崇啟收到香港地政總署的信件,確認以土地金額251.61億港元投標購入位於香港九龍啟德的一宗土地。   據公告顯示,該地塊土地面積為16556平方米,樓面面積上限13.15萬平方米,土地年限為50年,允許用途為非工業用地。
  • 香港啟德發展計劃
    6月30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香港視察啟德發展計劃。這是胡錦濤主席在啟德新郵輪碼頭工程工地與現場技術人員和建築工人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香港回歸十五周年)胡錦濤主席視察香港啟德發展計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30日上午視察了香港啟德發展計劃,了解工程建設進展情況,看望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和建築工人。  胡錦濤首先來到啟德新郵輪碼頭工程工地,聽取特區政府官員的介紹,並觀看了郵輪碼頭和九龍東發展區的模型。
  • 何啟:與友人合建香港啟德機場(圖)
    何啟為香港名震一時的鄉賢,除了創辦雅麗氏醫院,後又與大姐何妙齡的醫院和那打素醫院合併,成為香港一家設備完善的內外全科醫院。發展西醫學外,他還曾任香港大學助捐董事會主席,為大學的創立出力不少。他更與友人區德合作建造了啟德機場。  19世紀末期,有人在宋王臺聖山採石做建築材料,對香港有名古蹟宋王臺造成威脅。何啟支持九龍城居民發起的保存宋王臺運動。
  • 【掌柜遊記】前世今生裡的黃龍
    【前世】  記不清第一次走進黃龍是何年何月了,仿佛已經是上輩子的事。雖然因為缺了光線的照射,而讓五彩池的多彩未得全面的展現,但是誰又能說此刻的五彩池沒有一種別樣的美?氤氳的霧靄裡,五彩池美得那麼得不真實,象是在夢裡。  關於黃龍的夢,很長時間都沒有醒過,那是關於前世的夢境。
  • 啟德航企爭霸 海航基礎88億飆地押注港島九龍地王
    以88.37億港元的奪標價,及總可建樓面近65.5萬平方呎計算,該地塊樓面呎價高達1.35萬港元,較7000多港元的預期上限高出近九成,且較過去三年間售出的6幅啟德商住地皮,高出1.07至1.75倍。而此次高價奪地,是海航基礎於10月份完成重組後的首筆大單投資,也是海航基礎首次進入香港市場。
  • 白俄羅斯足球的前世今生:曾經不如國足,赫萊布歷史最佳
    白俄羅斯足球的前世今生:曾經不如國足,赫萊布歷史最佳 作為世界足壇的中心舞臺,歐羅巴大陸正慘遭COVID
  • 告別二十年:香港啟德機場的昔日榮光
    「這張照片是在機場隧道(現在稱啟德隧道)入口處的土瓜灣拍攝的,」攝影師達裡爾·查普曼回憶道。20年前,香港的時任民航處處長理察·西格爾(Richard Siegel)向香港啟德國際機場揮手作別,親手為機場關上了燈。1998年7月6日,香港這個主要的空港關上了門,所有業務都轉移到了西部島嶼赤鱲角上那個更大、更現代、更奢華的新香港國際機場。
  • 香港啟德國際機場:難忘七十三載「光輝歲月」
    十五年前,時任民航處處長的施高理以這樣的一句話為香港啟德國際機場的73年歷史劃上句號。十五年後的今天,伴隨著盛大的慶祝儀式,啟德機場正式更名為啟德郵輪碼頭。新建的設施將為郵輪和大型船隻服務。香港啟德機場位於香港九龍城區內,雖空間狹小,卻也曾成為全球最繁忙的機場之一。現在讓我們跟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腳步,再次重溫啟德機場七十三載的「光輝歲月」。
  • 記憶香港:從啟德機場到香港國際機場
    記憶香港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香港的發展更多的是得益於祖國大陸的支持,以及相互的融合,從此香港的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有了祖國的支持,香港的發展,從維多利亞港兩岸,拓展到更多區域,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必將推動香港經濟再次騰飛。
  • 記憶香港:從啟德機場到香港國際機場
    有了祖國的支持,香港的發展,從維多利亞港兩岸,拓展到更多區域,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必將推動香港經濟再次騰飛。,從啟德機場到香港國際機場。首先,機場空間受到限制,周圍沒有多餘的發展空間;其次,機場面積有限,只有一個跑道,飛機起降運行難以調度,航班數量受限制;再次,啟德機場位於市中心,飛機起降一方面受周圍樓房建築影響,另一方面飛機的飛行也會干擾周圍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