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雞肉味調味料——雞精、雞粉、雞膏知多少

2020-12-10 少偉教授話飲食

本文專家:張馨寧,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研發方向碩士研究生

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營養價值高、食用便利和安全衛生的雞肉風味方便食品、休閒食品產量逐年增加,從而帶動雞肉味調味料產業的發展。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雞精和雞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品,在做菜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放雞精或者雞粉來提味。雞汁是第四代調味品,經歷了第一代味精、第二代特鮮味精、第三代雞精、雞粉,在前三代的基礎上,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工藝研製開發的全新的調味品。那麼雞精、雞粉、雞汁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雞精

雞精是以新鮮雞肉、雞蛋、雞骨粉末或雞骨肉濃縮抽提物為主要原料, 輔以鹽、鮮味劑(味精、呈味核苷酸等), 並添加賦形劑、香辛料或食用香精等增味、增香劑、經混合、制粒和乾燥等工藝加工而成的一種具有雞肉鮮、香風味的複合調味劑。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雞粉

雞粉是選用上等的鮮雞作為原料,配合多種複合調味料,再經過生物分解、真空濃縮及噴霧乾燥等現在高新技術加工進行精製而成。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雞汁(醬、膏)

雞汁也稱雞汁調味料,是以磨碎的雞肉或雞骨或其濃縮抽提物以及其他輔料等為原料,採用酶解抽提技術,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劑加工而成的,具有雞的濃鬱鮮味和香味的汁狀複合調味料。雞汁是第四代的調味品。它是已經歷了第一代味精、第二代特鮮味精、第三代雞精、雞粉。雞汁是在前三代的基礎上,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工藝研製開發的全新的調味品。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雞精與味精的區別

味精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MSG), 是以碳水化合物(澱粉、糖蜜等)為原料, 經微生物發酵再經提煉精製而成, 或水解植物蛋白質加工製得的產品, 是一種鮮味劑。而雞精是多種呈味物質綜合作用的結果, 既有雞肉香味, 又有味精的鮮味。它充分地利用了味精和呈味核苷酸的鮮味相乘效應, 具有強烈的增鮮作用, 其鮮度可比純味精高很多倍。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雞粉與雞精的區別

常有人把雞精與雞粉混淆。雞粉與顆粒狀雞精有一定相似之處, 它們都是有雞味的調味料, 但在配料、生產工藝、產品形態、風味及用途上存在較多的差異。雞精產品更加注重鮮味, 故味精含量較高, 而雞粉則著重產品具有雞肉的自然鮮香。雞粉比雞精含有更多的新鮮雞肉,其雞肉含量是雞精的3倍之多,烹飪方式更健康。雞粉比雞精顆粒細膩,更加容易溶解和入味。可以完全代替雞精使用。

雞汁和雞精、雞粉的口感對比

雞精呈顆粒狀,味精含量大於35%,食鹽含量小於40%,主要的載體為澱粉及其他碳水化合物,主要呈味物質以分子形式存在,胺基酸類物質以分子級別呈鮮,適口感比較強烈,鮮味重。然而對於水分不充足不能徹底溶解雞精的涼拌菜、速食類就形成使用雞精之後溶解不徹底、口味不一致的現象。

雞粉以粉狀形式存在,仍有大量澱粉及其他碳水化合物作為載體,脂質感強一些,由於雞粉所含味精的含量較低,肉味顯得突出。呈鮮物質仍然是分子級別呈鮮,仍具有雞精溶解增鮮一樣的不足之處。

雞汁則以汁、醬、膏狀形式存在,食鹽和味精含量均在20%以內且均以鈉離子、氯離子、穀氨酸根離子形式存在,以離子狀態呈鮮,口感較好,鮮度柔和,尤其是在50%左右的水充分溶解食鹽、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鈉、雞肉濃縮提取物、雞肉香精香料的作用下,使用過程是濃縮雞汁的稀釋過程,而不需要呈味物質再度電離,也就使肉味醇和、口感醇厚。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雞汁的優勢

1、雞汁採用真材實料加現代工藝,保持雞肉原有的營養成分;天然雞肉蛋白為原料,含量高、質量好,是天然健康的調味品。

2、雞汁包裝更方便實用,更易保存。

3、雞汁體現了肉香、骨香、脂香的複合口感,味道純正、濃鬱而持久,厚味及回味優於其他複合調味品。

4、雞汁無大量懸浮物,溶解後形成均勻、濃而不淡的肉湯,保證了每一滴湯的口感和濃度一致,使用時不會產生鍋焦糊或留下大量的殘渣,因而不會浪費其有效成分。

5、雞汁採用國家行業標準《雞汁調味料》SB/T10458規範化生產,保障了產品的優秀品質和質量安全。

相關焦點

  • [產品介紹] 特味雞肉膏香料、土雞香精粉
    【產品描述】呈黃褐色膏狀體香精,具特色的雞肉風味;口感濃厚。【產品特點】能使香味滲透到食品之中,賦予食品雞肉香氣及鮮美的雞肉味口感,回味持久。【使用範圍】雞味速食麵、滷雞、雞肉丸等具此相關風味型的雞制食品。【使用方法】直接加入或與其它配料混合均勻後加入。
  • 蠔油沒有蠔,雞精沒有雞,龜苓膏也沒有龜?「雞精篇」
    於是「蠔油裡沒有蠔,雞精裡沒有雞,龜苓膏裡面也沒有小烏龜」的觀點,幾乎快趕上 「買了老婆餅還是單身狗」這個常識了。誠然,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普通食客對美味的追求,也為了規模化和標準化加工,市場上的調味品大多是以現代技術改進生產。與傳統相異,並不表示與健康相悖,第二篇就來談談有雞的雞精。
  • 包裝上被一隻雞「害慘」的調味料,和雞肉、雞湯沒有任何關係
    我們中國人在吃的方面是非常講究的,做菜要色香味俱全,什麼菜配什麼調味料是廚房裡少不了的,而雞精是調味料的一種,在很多家庭中受歡迎,第一次看到,估計大家都是被包裝上面一隻大大雞圖案所吸引,自然而然的能夠把它雞聯繫在一起,無形當中就會認為雞精來源於美味雞湯或者雞肉。
  • 雞大哥:解析中國三大熱點調味品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我國現代化複合調味品產業開始起步並迅速發展,雞精、雞粉、雞汁,便是這個時期的產物,也是當下餐飲界最為常用的三種調味料。雞精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提鮮物質、香辛料和其他化學調料製成的。可以用於使用味精的所有場合,適量加入菜餚、湯羹、麵食中均能達到效果。雞精是由穀氨酸鈉發展而來,鮮度是穀氨酸鈉的2倍以上。
  • 雞肉精膏、雞肉粉在火鍋底料中的應用
    因此,消費者對調味料的口感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雞肉風味調味料深受人們的喜愛,佔有較大的市場銷售份額。天然純雞肉粉和雞肉精膏以其生產工藝先進、胺基酸含量豐富、使用方便、雞味十足等特點順應現代食品調味料發展趨勢,雞肉精膏複合調料已廣泛地應用於食品行業,將其應用於火鍋底料中能提升鮮味和香味,改善火鍋的風味。
  • 雞精好還是味精好
    但習慣使用此類調味料的家庭主婦會問——   雞精的標準稱謂是「雞精調味料」,它是以新鮮雞肉、雞蛋、雞骨粉末或雞骨肉濃縮提取物為主要原料,輔以鹽、鮮味劑(味精、呈味核苷酸等),並添加賦形劑、香辛料或食用香精等增味增香劑,經混合、制粒和乾燥等工藝加工而成,具有雞肉的鮮香風味。
  • 雞精生產工藝及成套雞精生產設備
    1、 雞精的定義:以味精、食用鹽、雞肉/雞骨的粉末或其濃縮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鈉及其它輔料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劑經混合、乾燥加工而成,具有雞的鮮味和香味的複合調味料。2、 雞精的特點:雞精屬於第三代鮮味劑(第一代為味精、第二代為味精I+G)其特點為既有雞肉香精,又有味精的鮮味,口感豐富,有層次感,且富有營養。
  • 酸辣麻醬香菜雞:充分利用調味料,讓雞肉變得更加完美
    酸辣麻醬香菜雞:充分利用調味料,讓雞肉變得更加完美雞肉地味道很多人不喜歡,並不是說雞肉的味道不好,而是因為雞肉如果做得不好,那麼很難讓味道進入到雞肉裡面,這對於享受美食的人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其實只要是做好了,那麼雞肉一樣是可以很入味的。
  • 雞精裡面真的有雞嗎,它和味精到底有什麼區別,做飯放哪一種好?
    想要飯菜的味道好吃,除了需要高超的廚藝和優質的食材以外,還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調味料。在眾多調味料裡,雞精和味精是別特別的一種。它們的主要做用是增鮮提味,起到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讓飯菜的味道更好吃。但是很多人往往不太敢用它倆,害怕不健康。
  • 一雞兩吃!雞肉不爆炒、也不燉煮,雞骨頭熬製成營養湯
    哈嘍,小艾又來給大家分享美食做法咯,這真是一件令小艾興奮的事情,今天小艾教大家一個一雞兩吃的做法。如圖所示,我們得準備一隻或者半隻雞當作原材料,然後把雞骨頭和雞肉分離開來,這個加工比較複雜,按道理來說我們應該讓攤主幫忙處理,但是小艾正在加工的雞肉,是上回吃剩下的,所以沒有這個條件,也就只能自己加工處理了。建議大家直接去購買新鮮的雞肉,這樣也能省去不少麻煩。
  • 口水雞,燒椒拌鵝腸,瓦片雞,雙味缽缽雞,紅油撈汁螺頭,招牌魚皮卷,懷舊外婆菜...賦予傳統川菜更新更潮的元素~
    鍋入雞肉與雞雜,加入拍破的老薑、大蔥、幹辣椒、幹紅花椒、料酒,摻入清水,以沒過原料5~10釐米為宜,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8分鐘,關火悶15分鐘撈出,晾乾水分,切成片;雞爪去骨改刀,用竹籤穿好。. 取煮雞的原湯1000毫升,加入鹽、味精、雞精、白糖調成鹹鮮味底湯。. 紅油麻辣汁:將白芝麻用油炸至微黃,撈出晾涼後用刀拍碎。取底湯500毫升納碗,加入芝麻碎、香辣紅油、花椒粉調勻即可。.
  • 蓉城口水雞,燒椒拌鵝腸,煳辣蝦尾,瓦片雞,風沙花椒排,藿香鯽魚
    蓉城口水雞原料:劍閣土公雞200克貢菜50克成都本地大蔥10克紅油100毫升熟白芝麻15克蠔油12克雞汁6克蒜泥5克雞湯100毫升生抽25毫升香醋20毫升一品鮮醬油5毫升刀口辣椒麵30克紅花椒麵5克青花椒麵1克花生碎10克白糖8克雞精3克味粉1克老薑、大蔥、八角、香葉、桂皮、小茴香、黃梔子、鹽各適量
  • 安徽楊府錦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口子」雞汁鮮雞精調味料抽檢不...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4月23日訊 據淮北市市場監管局日前發布的「2020年第14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顯示,安徽楊府錦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口子」雞汁鮮雞精調味料抽檢不合格。公告顯示,標稱安徽楊府錦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商標為口子的雞汁鮮雞精調味料(規格型號:900g/袋),經普研(上海)標準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檢驗標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雞精為什麼要少吃 松鮮鮮調味料代替雞精成為健康新選擇
    經常有個說法,雞精和味精要少吃,為什麼會這麼說呢?目前市場上有3種在售的味精:純味精、含鹽味精、增鮮味精。無論哪種,其實都是穀氨酸鈉。而雞精的配料主要是穀氨酸鈉、鹽、白砂糖,以及呈味核苷酸二鈉等增味劑。所謂的「雞」精,其實雞肉含量少的可憐。   味精雞精鈉含量非常高,所以每次去餐館吃完飯,總是感覺口渴,這是因為餐館為了菜品鮮美,每個菜都加很多味精雞精!
  • 8品牌雞精測評:太太樂廚邦較優 家樂排名墊底
    在雞精調味料行業標準《SB/T 10371-2003》中將雞精定義為:以味精、食用鹽、雞肉或雞骨粉的濃縮抽提物等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具有雞的鮮味和香味的複合調味料。簡單的說,雞精必須包含雞源性成分。既然標準有明確的規定,那市售8品牌雞精均能達到嗎?
  • 專業吃雞,教你10種雞肉製作方法
    雞脯和肥膘砸泥調好味。用雞肉泥包住蓮茸放在另一盤中,上籠蒸熟後再放到花瓣中,點綴即成。特點:色彩亮麗,鮮香甜糯,風味別致。孔雀開屏雞胡蘿蔔1個,大白菜嫩幫100g,雞脯150g,豬油25g,蛋白1個,雞精、蔥、姜、料酒各3g,幹澱粉5g,黃瓜1根,小南瓜把1個。先把南瓜刻成孔雀頭備用,用胡蘿蔔切成孔雀尾形,切片擺在圓盤一側。
  • 六招教你挑選生鮮雞 跟「五星」大廚學烹飪雞肉
    知多D生鮮雞營養和現宰現殺雞差別不大不少會選擇活雞現宰現殺的市民,就認為現宰現殺的家禽比生鮮雞和冰凍雞的營養價值更高。那是不是真的就是這樣?但如果您就是偏好白切雞,市場上也難買得到現殺的活雞,那麼可以考慮用這個辦法來提高生鮮雞做白切雞的口感——用豬骨、老雞熬成濃湯,然後把生鮮雞食材放在裡面煮熟,最後拿出來斬件。不僅如此,如果以後生鮮雞成為食材主流,可考慮加入乾貝、魚露湯,做成「貴妃雞」、「水晶雞」來提高雞味和口感。那麼究竟生鮮雞怎麼做更好吃?
  • 精選葫蘆雞、巴蜀九味雞、農家尖椒雞、泡椒滑炒雞幾款家常做法
    好吃的雞肉做法可真多,喜歡吃雞肉和準備吃雞肉的朋友快來看看I艾安這幾款好吃的雞肉做法,這些菜在酒店也可以賣出好口碑來,大家可以參考參考,或者看看和你平時做的菜是否一樣,看完之後別忘了點讚和關注哦。先來看看都有那些好吃的菜吧。
  • 西多士、咖喱雞肉、茄汁雞亦通粉……料多量大,港味十足!
    瑞士雞亦具有代表性的港式小吃瑞士雞亦,醬汁充分滲透雞亦,入口嫩滑多汁,香甜濃鬱,甜而不膩!將雞亦暴風吸入,好吃到連關節軟骨都不想放過!凍檸茶/凍柚子蜜來冰室,凍檸茶怎麼能放過!茶味醇香微澀,檸檬酸甜清新,入口醇厚回甘!凍柚子蜜清新涼爽,喝上一口,解膩清爽,沁人心脾!02超多美食,港味十足!
  • 蓉城口水雞,虎皮燒椒拌鵝腸,​煳辣蝦尾,瓦片雞,風沙花椒排,涼拌藿香鯽魚,北極貝口口脆...旺銷爽口川味涼菜10例
    原料:劍閣土公雞200克貢菜50克成都本地大蔥10克紅油100毫升熟白芝麻15克蠔油12克雞汁6克蒜泥5克雞湯100毫升生抽25毫升香醋20毫升一品鮮醬油5毫升刀口辣椒麵30克紅花椒麵5克青花椒麵1克花生碎10克白糖8克雞精3克味粉1克老薑、大蔥、八角、香葉、桂皮、小茴香、黃梔子、鹽各適量製法:1.將土公雞治淨,衝水後入沸水鍋汆水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