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黑茶會|易武產區的茶為什麼會成為普洱茶收藏的熱門?

2020-12-23 中吉號茶生活

10月19日下午,在濟南茶葉批發市場中吉號山東運營中心,中吉號聯合茶業復興共同舉辦了"十二春秋麻黑茶會"沙龍。「泉城」驟降又稍稍回暖的氣溫,讓飲茶有了新的理由,大家相聚在茶城,品著中吉號兩款不同年份的純麻黑,回顧茶山歷史,討論普洱茶投資收藏的價值。以下是沙龍實錄。

王娜(主持人):歡迎大家來參加復興沙龍第251期,本次沙龍我們將和大家一起「品麻黑,知易武」,再聊一聊普洱茶的投資、收藏與倉儲。

今天也是茶業復興與中吉號合辦的「中吉號·純麻黑12春秋茶會」第四場,我們來到了濟南。我對濟南這個城市的最初印象還是來自小學課本裡收錄的《趵突泉》這篇課文,今天早上我在黑虎泉就圍觀了老頭老太太們排隊打水的場景,真是非常有意思,濟南不愧是「泉城」!

當地人似乎對泉水有一種執念,「喝慣了,一天不喝就覺得渾身難受,」一位正在打水的老先生說,早年濟南人大多喝的是茉莉花茶,用泉水泡茶更是標配,近幾年,雲南的普洱茶在當地也頗受歡迎。今天茶會上我們將喝到的兩款茶就是普洱茶,它們是來自雲南茶馬古道源頭、不同年份的純麻黑生茶。在主話題開始討論前,我會圍繞這幾個方面帶大家先了解一下易武、麻黑和中吉號。

易 武

易武茶山屬於西雙版納勐臘縣易武鄉,在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中,易武茶在普洱茶發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易武茶山面積和產量都是古六大茶山之首。其次,易武,也是茶馬古道的起點、普洱茶貢茶之鄉。在山頭茶的評價方面,我們總是能聽到「班章為王、易武為後」這樣的說法,班章的茶口感霸道,像霸氣的君王,而易武山頭出的茶則口感細膩,像溫柔的皇后。喝過易武產區普洱茶的朋友,經常會用「香揚水柔」來形容它的特點。

易武 & 麻黑

有人說,「想要了解易武茶,就得先去一趟麻黑。」也有人說,「繞開麻黑,你損失的將是半個易武」。在普洱茶特別是易武茶跌宕的時間線裡,無論對於喝茶人還是做茶的企業,麻黑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首先,麻黑,是一段歷史。麻黑是易武歷史最悠久的村寨之一,全村以漢族人為主。六大茶山鼎盛時期,漢族人從石屏、江西等地來到這裡,制茶販茶。茶葉興,麻黑興。

麻黑,也是一款茶。易武麻黑茶,有廣義的說法和狹義的說法,那麼廣義的說法是出自麻黑村委會的茶都算麻黑茶;而從2008年-2010年以後,各個村子就開始細分了,都是以村子的名字來或是山頭來叫了,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狹義的麻黑茶,也就是產自麻黑村子的茶。麻黑因為交通較為便利,且相較其他小產區更高和穩定的產量,成為了它在易武體系中站穩腳跟的關鍵。

麻黑,還是一種味道。易武茶香揚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陰柔見長」,是江內茶中之上品。濃鬱的蜜香,陰柔細膩構成了麻黑茶的總體印象。

中吉號 & 麻黑

說到麻黑味,不得不提茶企中吉號。易武是貢茶之源,而麻黑位居中樞。與麻黑一樣,中吉號遵循中庸之道,專注純麻黑的傳承已經有十二個年頭。麻黑,是中吉號最早探索的產區。2008年,董事長楊世華先生帶領制茶團隊深入麻黑,在麻黑建立大量核心稀缺的古樹茶園基地和麻黑初制所,創建「兩休兩採,自然天養」的茶園管理法則,固定每年收取原料,對麻黑核心區域古樹茶園及優質原料擁有了絕對的掌控力,而在2016年,麻黑初制所擴建升級改造完成,成為現在的麻黑莊園。

王娜(主持人):我們今天探討的話題是:普洱茶有投資收藏的價值嗎?

普洱茶是一種有生命的茶。它被稱為「能喝的古董」,具有越陳越香的品質特性,這一特質也造就了它獨有的投資與收藏價值。茶馬古道、人類學專家楊海潮、普洱茶老字號研究者楊凱兩位老師說,「越陳越香」最早出處是嘉靖四十二年(1562)的《大理府志》,李元陽寫道:「點蒼茶樹、高二丈、性味不減陽羨,藏之年久,味愈勝也。」

陳椽先生主編的《茶葉商品學》(1991)在「越陳越香」的這個問題上,走得更遠,並回答了其理化機理。他在書中就說:「商品茶與食品一樣的,發生了變質、劣變就失去食用價值。紅、綠茶陳化,其經濟價值和飲用價值降低,但還能飲用。我國供中藥配伍的茶葉均用陳茶,新茶葉反而不能用。我國茶區也有不飲用新茶的習慣。有的茶葉陳化倒成了它的品質向優質轉化的過程。如六堡茶、普洱茶等其品質是『越陳越好』。茶葉陳化不能稱它為劣變、變質。關於茶葉越陳價值越高,其原因要從藥理方面去研究。」

普洱茶的魅力在於變化。普洱茶投資作為投資的一種,它即具備很多其他投資品種的特徵,也有其獨特的之處。它既能像古董字畫一樣給人帶來收藏上的視覺喜悅和文化衝擊,也能像收藏葡萄酒一樣,通過歲月的沉積和變化,讓內在的口感越趨完善醇和,起到一種收藏階段的生產過程,並出現新的價值。

時間是最好的證明。上圖是2019年5月27日,東京中央於香港四季酒店舉辦的《一期一會聽茶聞香》春季拍賣,百年還差一年的號級茶(又稱古董茶)1920紫票福元昌以港幣2,632萬(人民幣2311萬)一筒(2236g)成交,刷新了記錄——可見收藏產生的價值。

我們再來說一說,雲南大葉種為什麼適合倉儲?

通過嚴謹地科學研究,雲南農業大學普洱茶學院院長呂才有說:「因為雲南大葉種的內含物質比較高,耐得住時間的磨礪,茶葉耐得住倉儲。雲南大葉種比中小葉種更經得起時間的折騰。」。

上帝造水,而人類釀酒,制茶。以葡萄酒來說,它是世界上最富於變化的酒。它在瓶子裡每一天都會發生新的改變,只有到了啟瓶的那一天,我們才能嘗到它最終的滋味。整個過程就像是人的一生。竇文濤主持的《圓桌派》有一期節目中就提到過一個詞,叫做「尋味」,他以葡萄酒舉例說:「這是那一年的沙土,那一年下了幾場雨,甚至是那一年的風,那一年的空氣,被植物吸收了,才醞釀出了這種獨特的滋味。所以,你品味到的是那一年的天與地。」

普洱茶和葡萄酒很像,我覺得它是最富於變化的茶:每一個山頭都有它的風味,甚至每一年茶的滋味都不同。開一餅茶,你會想這餅茶是哪裡生產的,是誰做的,當時那裡有什麼事情發生……

對於消費者而言,飲茶、藏茶的樂趣在於品一款好茶、藏好一款茶,在歲月變遷中,不斷體味茶的變化,體驗同一款茶在不同時期帶來多樣化味蕾衝擊的快感,從「越陳越香」中感受歲月美好、嘗盡人生百態。

「優良品種+正確的工藝+適合普洱茶的存儲環境+時間」是成就一款好品質普洱茶的關鍵。

說到優良品種,拍賣會上百年老票茶的天價傳奇,與現在之必然關聯即是易武。易武古茶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是茶馬古道的起源,是普洱茶中最古老的王者代表,現在依然是普洱茶保持熱度最高的茶區。中吉號純麻黑就出自易武產區。

下面就請我們茶業復興的周重林老師來為我們講講:為什麼易武產區的茶會成為普洱茶收藏的熱門?

為什麼易武產區會成為普洱茶收藏熱門?

周重林:很多朋友從很遠的地方過來參加活動,就為了能一起喝一杯茶,茶的魅力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剛才在討論喝茶的代價,而普洱茶的代價就是要等待,要等到它最好的品飲期,那麼最好的品飲期是多少年呢?就是我們今天的茶會名字「十二春秋」可以做解答的,十二年左右的普洱茶非常好,價格也不是很貴,而且它被時間馴化後(倉儲後),口感也變得飽滿起來,有它獨特的韻味。

為什麼易武產區的茶會成為普洱茶收藏的熱門?主要原因就是最近幾年拍賣行拍賣的這些高價老茶帶動的收藏方向,以福元昌號來說,四年前,它的七子餅老茶(一筒)才一千多萬,四年後,這個價格飆就到了兩千多萬;不論是福元昌號、宋聘號這樣的號級茶,還是中吉號都是以易武作為核心茶區的。

而且,易武有非常豐富的形態、很長的歷史,它是普洱茶這個行業裡面能製造話語的一個地方。我們現在討論的與普洱茶相關的概念,幾乎都來源於對易武的模仿,比如,這個茶是苦的、澀的……這些都是以易武茶為分類來奠定的,我們以易武的口感來說易武是甜茶的代表,後來才對標劃分出布朗山區的苦茶,所以世人對普洱茶的認知是奠定在易武茶的基礎上的。同時,麻黑又是易武的糧倉(大茶倉),每年都產很多茶,也正因為它有足夠的基數,才能支撐企業做成生意。這也就是易武茶為什麼成為標準,成為熱門的原因之一。如果它太小眾,像冰島茶那樣只有幾棵樹,是不足以支撐企業的發展的,就像現在為什麼冰島從冰島老寨範圍擴大到冰島五寨,就是因為它太小了,需要模糊邊界,擴大化。

麻黑村委會附近有個近幾年很熱門的村寨叫颳風寨,2002年,我的一個朋友去村裡收茶,當地老百姓都不知道裡面生長的高杆茶樹是茶樹,他們只知道小的茶樹;而麻黑村的人就不同了,他們知道的多得多。這也是我們所好奇的地方,為什麼易武會誕生這麼多不同的東西?後來發現這是因為易武的傳承是有序的。

說到傳承、傳統,易武還有制茶的傳統,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說法就是易武有石磨壓餅,很多人只知道這是精製環節,甚至把它叫做陽光曬餅。要知道,易武過去是沒有烘房的,它全部是通過蒸汽瞬間蒸軟,壓餅後再拿到馬路邊去曬,我在易武就看見過一個很壯觀的場景:各家各戶將茶餅放在簸箕裡曬,這種陽光曬餅有什麼好處呢?它會讓餅面蓬鬆,我們喝易武茶的時候會發現,我們只用輕輕地一掰就能將茶與餅分開,而很多通過現代機器壓制的餅,非常難撬,即便是動用錐子撬都很難取茶。易武的傳統壓餅和制茶方法還有一個好處,它能讓茶與茶之間有足夠的空間,茶餅的含水率維持在10%左右。

從存茶的角度說,我們存茶的時候有兩個環境,一個是在家裡存茶,得保持通風,不要被陽光直射,還有個小環境就是裝在箱子裡、被筍殼包裹住,所謂的自然發酵、陳化就是從這裡來的。在中國,過去有三個地方形成了藏茶的習慣,一個是西北,一個是東三省,還有一個是香港的茶樓,在香港有吃早茶的習慣,他們吃早茶的時候就會喝普洱茶。也因為香港人喝陳茶的這個習慣才出現了今天通過渥堆發酵而來的熟茶,做熟茶就是為了快速達到陳茶的效果。第一批熟茶就是在香港試製完成的,後來傳到廣東,70年代雲南又才去廣東學了這個技術帶回來。

普洱茶的「越陳越香」是怎麼來的呢?我從2004年就開始研究這個問題,直到去年才寫了一篇《普洱茶「越成越香」考》的文章。我覺得普洱茶流行起來還是與經濟回歸有關係,沿海一帶有一幫早富裕起來的人有「富貴病」,他們要減肥、養生,普洱茶就在圈子裡流行了起來。近一千年以來我們講的是綠茶的故事,時間再縮短,近一百年來,我們講的是紅茶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英國人講出來的,所以紅茶風靡全球,帶來了優雅的下午茶、紅茶調飲,但是近十五年以來,講的又是普洱茶的故事,因為它是可以喝的古董、有越陳越香的特性,可投資收藏,其次,它有古茶樹,看得見摸得著。

市場上有追捧,把茶當成是一個投資品,我認為這是市場自身的選擇,而不是說有人在特意炒作。《中國茶葉》1981年第一期就發過一篇文章,就講到普洱茶如果是新茶就賣3元/公斤,陳茶則賣14元/公斤,價格差非常大。我們今天茶會也非常有意思,通過喝同一個地方、不同年份的茶來看它的轉化效果,品味不同時空所帶來的不同口感體驗,這實際上也是在降低你的認知成本。

王娜(主持人):普洱茶不僅好喝,還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討論環節大家可以結合普洱茶有投資收藏的價值嗎?值得收藏的普洱茶都具備哪些特點?這兩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或者講講你在投資收藏普洱茶的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困擾,都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品牌產生價值 三年的時間

欒先生:我覺得收藏普洱茶不論是從品飲角度還是收藏角度來說,它都能帶給我驚喜。品飲方面,通過湯色、滋味、口感來觀察感受,每一年的茶它帶給我的體驗都不一樣,每喝一次都有驚喜;而從收藏上來說,我覺得這也是個花錢買時間的方法,只不過,這買的是普洱茶轉化的時間和滋味變化的時間。

茶友:通過剛剛播放的片子一下就把我的思緒拉到了2017年,那年我去到了中吉號的茶廠,也去到了麻黑那個村子,感觸非常深。我一直都很喜歡普洱茶,特別是2017年從版納回來後,我大概有半年時間都對它非常著迷,欲罷不能……剛才周老師提到香港吃早茶喝熟普的問題,我前段時間剛從廣東回來,感受非常深,比如他們會收取茶位費,你吃早茶的時候不管你不要喝茶,這個茶位費都是固定要收的,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喝一喝茶,這也是間接地在培養我們喝茶的習慣。當時在廣州吃完飯後喝的那壺熟普,我到今天都還非常想念,我覺得這是我們山東市場可以學習的地方,在陳茶方面,我們也有很大的空間可做。

張向東:雲南有易武,易武有中吉號,中吉號有純麻黑。中吉號將麻黑做成了一個標杆茶,以後只要當我喝到麻黑茶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中吉號,以他作為評判麻黑茶好壞的標準。我們現在要投資普洱茶,我覺得可以從茶種、產區、工藝這些方面去考慮,選擇價值與內質相符合的茶。

茶友:我覺得好的原材料是一款茶可投資的基礎。我覺得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普洱茶的收藏價值就是喝老茶,存新茶。當若干年以後,我們喝著自己存的一餅茶的時候,那種感覺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蘆金亮(中吉號山東運營中心負責人):濟南是六大茶類匯集的地方,第一茶市改變了山東的飲茶史,在這裡各個茶類都有銷路,但到最後,這麼多茶葉裡我選擇做普洱茶是因為它有獨特的魅力,不論從口感、運營、銷售這些方面看,它都能給我帶來驚喜,所以我覺得普洱茶有投資收藏的價值。其次,我認為值得收藏的普洱茶應該要有轉化空間、品牌和一定的「量」,從品牌上看,它涉及茶葉的二次流通,甚至是三次流通;而一定的收藏量,則是保證你所收藏的茶品有相對穩定的品質,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說單餅茶几乎沒有收藏價值的原因,因為它受外界影響太大,可變因素太多。

從倉儲來說,中吉號現在有華南倉、雲南倉,下一步如果有機會我們也會做一個北方倉。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口感需求,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倉儲來滿足大家對普洱茶口感的追求和感受。

陳春燕(中吉號產品總監):純麻黑是中吉號的開山成名之作,也是中吉號的明星產品,從2008年的第一餅開始,到2019年,已經是第十二個年頭了,年年延續,不曾斷代,中吉號用十二年的光陰將一餅茶做到了極致,創始人楊世華先生用12年歲月的匠心堅守,讓麻黑煥發光彩,重新找回清朝六大茶山繁盛時代的榮光。如今市場上提到麻黑,首先便想到中吉號,提起中吉號品牌,首先想到的是麻黑。它是市面上唯一的麻黑茶連續出品了12年的產品,這是行業裡極少數的,我們中吉號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堅持做麻黑茶、深耕麻黑這個產區12年的企業,自從紮根麻黑,無論市場怎樣的風起雲湧,從沒動搖過。所以說品牌產生價值,品牌茶在市場才能流通。市面上有很多不知名廠家生產的產品,因為知名度不夠及產量少,一經銷售流入倉儲環節因為變現率低而被市場埋沒。即便它有好的品質和轉化效果,也很難在市場上流通。所以品牌的力量是很重要的,品牌要用時間來檢驗品質,用品質來支撐品牌。初心不改,匠心不變,值得我們用美好的時光去珍惜。

王娜(主持人):剛剛大家也分別喝了中吉號2011和2016年的兩款純麻黑茶,不知道它們是否符合你對麻黑茶滋味變化的想像呢?下面請大家輪流分享一下自己品鑑感受吧~

」純麻黑,很純的易武味「

周重林:今天喝的這兩款麻黑茶在口腔中的這種浸入感是漸入佳境的,它不像布朗山區的茶,滋味很苦、很高,入口就很刺激,而是慢慢地散開,有一種君子風範。普洱茶與其他茶不一樣的一個特點就是它過喉,綠茶入口後它的滋味會停留在你的舌面,不過喉,只有過喉才會產生回甘,這也就是普洱茶滋味縱深度的體現。

茶友:易武茶的條索比較肥壯,偏黑。從口感上看,2016年這款純麻黑茶氣還是比較足的,茶湯也比較青,而2011年的純麻黑,經過幾年時間的轉化,湯色已經從青綠色轉成黃色,口感較溫和,入口柔中有剛,喉感流暢,韻味足。

茶友:剛開始我對普洱茶是不認可的,我當時就覺得茶這麼苦,有什麼好喝的呢?但當我去了兩次茶山,喝了很多茶後,我就改變了我最初的這種看法,中吉號在麻黑有自己的古樹茶園,這是發展的根基,也是可持續的保證,所以我選擇了投資它的茶。而今天喝的這兩款純麻黑茶,年份相差了五年,不論是從茶湯顏色,還是口感上看,都能明顯地感受到變化,特別是2011年的純麻黑,入口沙滑,有厚度,蜜香濃鬱,非常驚豔。可見,中吉號的新茶在後期轉化上也非常值得期待。

下一場「中吉號·純麻黑12春秋茶會」我們將去到杭州·中國茶葉博物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提前關注。

文章由茶業復興編輯

根據嘉賓現場發言整理

未經嘉賓審校

解釋權歸嘉賓所有

相關焦點

  • 一個麻黑,半個易武
    我們今天的沙龍主題是:麻黑為什麼是重要的?我們今天就先從易武說起吧。易武茶的前世今生易武茶山今屬西雙版納勐臘縣易武鄉,包括鄉政府所在地易武古鎮的易田、高山、麻黑村委會、曼臘村委會、曼乃村委會等轄區。在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中,易武茶在普洱茶發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 雲南六大茶區中,易武茶山產區的普洱茶有什麼特點?
    雲南是普洱茶的故鄉,主要有六大茶山茶區,每個產區的茶品種口感又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其中的易武茶山是雲南古六大茶山中茶園面積最大,且味道自成一派。今天,中吉號茶堂就來向茶友介紹一下,易武茶山產區的普洱茶特點。
  • 麻黑普洱茶與中吉號鮮為人知的事兒
    在易武徘徊多日,從一位打石磨老者那聽來了麻黑寨這個名字,自此刻起,中吉號與麻黑的故事就開始了。易武的茶被稱為茶中皇后,茶友們只要說到普洱茶,易武是一個繞不開的地方,現在在易武七村八寨這些眾多的茶中,麻黑茶則是人們討論話題最多的一個典型代表。
  • 不識麻黑 不足談易武
    易武產區與勐海產區並駕齊驅四大產區之二的時候,極少人知道班章冰島,也沒多少人聽說過麻黑。2009年之前,麻黑寨子還沒有路燈。所加工茶葉歸屬易武茶區,直到現代普洱論山頭,離布朗山最近最早易被到達的班章村成了勐海茶區的扛把子,離易武鄉最近的麻黑寨也因此成為易武茶區最早自立門戶的茶品。
  • 茶葉知識科普,易武茶區4款具有代表性的茶,你知道嗎?
    俗話說:「班章為王,易武為後」,易武從清至今一直被稱為眾山之首,其所產的茶品個性鮮明,口感細膩柔和。 我是新農民治,每天分享好知識。閱讀此篇文章大概需要3~4分鐘,亦可以收藏起來,偶爾翻看變成永久知識。
  • 普洱茶高手速成100天:名山名寨(21)——易武古樹茶之:麻黑(第40天)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易武幾大山頭出產的茶料歷來受到普洱茶迷的青睞,而"麻黑"又是易武茶中具韻味的茶,相比易武正山幾大產區的茶來說,不論從品質還是產量來說"麻黑"都是不可多得的茶品。               麻黑寨是個漢民寨子,但漢民寨子卻叫麻黑這個古怪名字,讓人不解。後來聽當地老人說,麻黑原來的名字叫「大路邊」,因為麻黑寨是處在在通往寮國的大路旁邊。
  • 普洱茶名將錄:易武「新三國」五虎上將大比拼!
    試想劉備當年如果沒有諸葛亮,蜀國會是一番什麼結局?劉備三顧茅廬費了很大心思,終於感動得孔明出山,而陳昇河老爺子為了復刻福元昌號的易武古韻喝掉兩千萬的茶,可謂異曲同工。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十年研發,陳昇河終於完美復刻出傳承福元昌號百年古韻的傳世紫票磚茶、紫票圓茶、紅票圓茶、藍票圓茶。
  • 普洱茶產地
    、普洱產區、臨滄產區和保山產區,十大名寨有老班章、那卡、冰島、颳風寨、彎弓、昔歸、麻黑、困鹿、曼松、老曼峨。(一):四大產區01西雙版納產區自古以來,西雙版納茶區就是雲南普洱茶最核心產區,知名的普洱茶品牌大都出自西雙版納,良好的地質環境和生長條件非常適合茶樹的生產。西雙版納茶區主要有勐海和易武兩大普洱茶區。勐海茶產區位於瀾滄江西以南,此產區的茶葉較其他產區更為勁道,當屬「剛」。
  • 普洱茶攻略:產區篇
    隨著普洱茶被越來越多的茶友所喜愛,普洱茶的產區也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知道,但是許多茶友在看到茶葉包裝上的產區叫某某茶山時總是摸不著頭腦,現在我就給大家講講普洱茶茶區基本的概況。普洱茶屬黑茶,也叫邊銷茶,由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製作的,雖然都是由雲南大葉種製作成的,對產區的分布較多,諸如六大茶山,三大產區等,但是總的來說根據不同產區原料的特點對比,三大產區的分類比較權威的,主要產區有西雙版納、普洱、臨滄,其實除了這三個茶區以外還有其他茶區,但普洱茶
  • 值得收藏的易武落水洞古樹普洱茶,都有這五個特點
    易武歷來都是貢茶產區,從易武開始進山,成片易武古茶山、古鎮,曾經是「鎮越縣」府所在地,植茶制茶歷史悠久,尤其在清朝後期成為了六大茶山中最熱鬧繁華的茶馬古鎮和茶葉加工、集散中心。易武分大易武【基本包括勐那產區】和小易武【僅指易武鄉】,易武的主要產區是在麻黑村,其中包括七村六寨,落水洞是小易武的核心產區。
  • 一個老茶骨說:每一個老茶骨,肚子裡都有一棵麻黑大樹
    我是懷著崇敬之心說起麻黑茶的,因為在歷史上,許多典型的易武老茶裡,都有著麻黑茶的影子,我相信,把麻黑茶作為易武茶的代表,應該很少人有異議。但事實上,把麻黑茶單獨列出來做,應該是從2004年開始的。這個麻黑,是狹義的麻黑,麻黑村公所下面的麻黑寨;這個地方的茶,是我們狹義下的麻黑。麻黑村公所轄荒田村、曼秀村、三丘田、陳家凹子、落水洞、麻黑一、二村、大柒樹、颳風寨一、二村等10個村民小組。
  • 《老徐鑑茶》第391期:2019麻黑品鑑報告(雲南茶友寄)
    今天品鑑的是來自於雲南茶友的2019年麻黑,麻黑位於西雙版納易武產區,易武茶在普洱茶當中出名是最早的,近些年越來越火,劃分得也越來越詳細。麻黑茶的價格也是非常的高,但產量是比較少的,下面我們就來開湯嘗一嘗。
  • 中一條以上的易武茶,真的都很貴
    與老班章、冰島等一線山頭齊名,易武茶在普洱茶界一直以來都享有極高的知名度除了知名度,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易武茶的整體價格?本期說茶網文章就來為大家揭曉。正因如此,隨著品飲普洱茶的人越來越多,易武茶備受歡迎,價格亦隨之上漲。
  • 沒喝懂麻黑,誰敢妄談易武?易武若是座寶山,麻黑就是塊敲門金磚!
    那你得先去一趟麻黑。」聽說我要去易武,一位普洱「老江湖」告訴我。據我所知,很多的易武茶老饕,品茶審美都受到麻黑的影響。在網絡上頗受關注的一位茶人曾這樣寫到:「如果把普洱茶的歷史濃縮濃縮再濃縮,可能很多茶就不在了,比如,班章、冰島、昔歸等,但永垂不朽的是易武茶,在易武茶裡,永垂不朽的就是麻黑茶了。」
  • 93年老麻黑普洱茶,現在市場會值什麼價位呢?真的有嗎?
    在某平臺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93年老麻黑普洱,純手工,無添加,現在市場啥價位? 」。那正好今天就說說這個話題,慣例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吧!首先如果確實是93年老麻黑市場上沒有準確價位,看人下價。但是,首先你怎麼知道他是93年的茶,包裝上絕對不會有日期印製,你又知道是93年的茶;其次怎麼知道是麻黑,93的茶基本不可能會有麻黑字眼印製上去。
  • 中吉號麻黑古樹茶要開採嘍,小夥伴們趕緊來圍觀!
    「班章為王,易武為後。」喝雲南普洱茶,布朗山與易武這兩個產地是繞不開的話題,布朗山有班章、班盆兩兄弟作為代表,我們中吉號小夥伴近幾天一直駐守在茶山,採用直播採摘的方式為大家帶來現場的畫面,接下來我們來到中吉號麻黑自有古樹茶園地,直播麻黑茶的真實情況給大家。
  • 不同香型的普洱茶四大產區,哪個產區的茶更香?
    不同地域普洱茶的香型還與當地茶樹生長的土壤、溫度、溼度、陽光、海拔等密不可分。同時,制茶工藝也完全可以決定茶葉的口感和香氣。易武產區位於瀾滄江東以南,包括易武茶區,攸樂、倚邦等古六大茶山。此地茶以香揚水柔而聞名看。是為貢茶之鄉。
  • 不產茶的麗江卻成為雲南賣茶的卡片!普洱茶四大產區又有幾人知道
    一、麗江產普洱茶嗎?麗江從來不是普洱茶的產茶區,最多就是個茶葉集貿地,不過麗江是茶馬古道上一個重要地區,所以茶葉傳統比較久,而且現在作為一個旅遊勝地,人流量大,消費意向高,成為很多雲南本土茶企銷售茶葉的一個重要地方!當然自己選購要注意點!
  • 一篇文章搞懂易武茶區的山頭普洱茶
    俗話說,班章王,易武后。意思是說班章山頭的茶口感霸道,像霸氣的君王,而易武山頭出的茶則口感細膩,像溫柔的皇后。易武茶為何有如此崇高的美譽,下面我們來一一解開其中的奧秘。易武簡介茶區:易武名稱來源:易武地名為傣語。
  • 易武正山之麻黑寨,是不是焦糖香才是麻黑味
    說到普洱茶不得不說易武,而提到易武正山普洱茶,那麻黑又是一個饒不開的寨子,做易武茶沒聽過沒喝過麻黑茶,那是真不懂普洱茶了。易武老街的老房子,春節味濃明清時期六大茶山鼎盛之時,漢族人或從江西或從石屏搬來此地種茶販茶,這一來便是數百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