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公開隱身艦載機,用殲20同款進氣道!我國海五代會是什麼樣?

2020-12-15 網易新聞

文/行人

目前在法國海軍當中只有一艘戴高樂核動力航母在列,一直以來,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都承擔著維持法國長期作戰能力的任務,目前世界上加入航母俱樂部的國家,都在進行自己新型航母的研發工作,而法國也不例外,本國的新型航空母艦的設計建造計劃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近日,法國公布了一段未來航母計劃的相關視頻,在視頻當中顯示,航母的甲板上停滿了先進的隱身艦載機,按照這種算法,這也應該是法國海軍裝備的第五代隱身艦載戰鬥機了。

法國公開的新型隱身艦載機在外型上看,更接近於美軍在此之前曝光的六代機,全機身平整,採用內置彈倉,另外發動機部分尾噴口也採用了鋸齒狀的結構,這也就是說,這種新型五代機的隱身能力將會非常出色。觀察法國隱身艦載機的進氣道我們發現法國隱身「海五代」的進氣道設計,與殲20的DSI進氣道十分相似。DSI進氣道中文簡稱「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它是採用了一個固定的鼓包來模擬常規進氣道當中的第一第二級可調的斜板,並且能夠對氣流進行壓縮,結構上得到了相應的簡化,同時也提升了整架飛機的隱身性能。

在國際上,這種先進的進氣道設計還屬於領先水平。那麼我國海軍第五代艦載機將會是什麼樣子呢?目前在我國下一代隱身艦載機的選型當中,隱身艦載機版的殲20和呼聲最大的殲31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最佳人選。關於殲20的上艦,一直以來都有兩種聲音,支持者認為殲20上艦的話,將會給美國的航母艦隊帶來直接的威脅,作為一款雙發重型隱身戰鬥機,殲20的攻防能力要遠遠的大於美軍現在裝備的F35艦載戰鬥機。

但是殲20的體型相較之下還是有點兒大,改為艦載戰鬥機還是有些不合適,剩下一個呼聲較高的就是殲31隱身戰鬥機了,與殲20相比,殲31有著與F35更為相似的動氣動力布局,後緣平行,機身呈菱形分布。有專家分析,在隱身塗料和航電系統的研發上來看,殲31的性能其實並不遜色於美國海軍的F35B艦載戰鬥機。不過殲31也有自身存在的缺點,那就是內置彈艙比較小,不能攜帶大數量的武器系統。

相較之下,美軍的F35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料與武器升空作戰。當初研發殲31,主要就是想出口給有需要的國家,讓他們也能用得上五代機,雖然還是低成本的五代機,但是性能上並不比其他國家的五代機要差到哪去,可以說簡直就是物美價廉的典範。現在制約殲31成為艦載機的主要還是發動機的相關技術,還有就是可以提高一下殲31的通用性能,那麼各位讀者認為,我們的海五代會是什麼樣子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艦載機是重型好還是中型好?我國殲20和殲31哪個更適合?
    我國已經有了雙航母,第三艘航母也正在建造當中。但是我國艦載機的研發還有些慢,現在只有殲-15 一款重型機。我國的這幾艘航母都是中型航母,搭載殲-15 這種重型艦載機是否合適?作為一款艦載機是重型好還是中型好?而未來,我國殲20和殲31哪個更適合成為航母艦載機?
  • 殲15T亮相,飛行員為第五代準備,美專家:追趕美航母腳步
    據悉,中國正在殲-15艦載機基礎上打造彈射型殲-15T艦載機,而且這款殲-15T艦載機跟早期服役殲-15艦載機最大特點則是採用蒸汽彈射器或者電磁彈射器起飛,這也符合中國003型航空母艦。畢竟,殲-15T艦載機在海五代艦載機無法按時配套服役情況,可緩解003型航空母艦有艦無艦載機尷尬窘境。
  • 中國殲15T亮相,飛行員為第五代準備,美專家:追趕美航母腳步
    據悉,中國正在殲-15艦載機基礎上打造彈射型殲-15T艦載機,而且這款殲-15T艦載機跟早期服役殲-15艦載機最大特點則是採用蒸汽彈射器或者電磁彈射器起飛,這也符合中國003型航空母艦。畢竟,殲-15T艦載機在海五代艦載機無法按時配套服役情況,可緩解003型航空母艦有艦無艦載機尷尬窘境。
  • 成飛也要搞隱身艦載機?中國的第三款隱身機,也會出現在成飛嗎?
    成飛已經有先手優勢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看到「鯤鵬」隱身艦載機等設計方案後,很多人才會大膽猜測,成飛是不是在用殲-20拿下中國空軍訂單之後,打算朝隱身艦載機這一領域發展,把中國海軍航空兵的訂單也拿下來
  • 艦載機選擇重型機還是中型機?海四代選擇殲31就明白了
    這個話題在網絡上爭議很大,有些網友傾向於選擇重型機,比如我國的殲15;而更多的網友傾向中型機,因為這是世界的潮流,美國的F-18、F35,法國陣風都是中型機,而且我國下一代艦載機也是在中型FC-31基礎上發展而來,顯然我國海四代也響應了這種潮流。那麼中型機到底有哪些優勢呢?
  • 殲20是否具備超音速巡航?飛行員:一旦進入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
    殲20戰機是否能超音速巡航?殲20飛行員在接受採訪時曾公開表示,「一進入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也就是說我國的殲-20戰機是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 世界上最厲害的戰鬥機就第五代隱身戰機了,目前才有三款第五代隱身戰機服役,分別是美國的F-22、F-35,以及中國的殲-20戰機。
  • F22雖強但頻頻出事,殲20順理成章摘得桂冠
    那麼問題來了,殲20是否已經天下無敵了呢? F22戰機機頭呈菱形設計,這是當今世界所有隱身戰機都在採用的流行設計,看上去很有美感。其進氣道為雙斜切乘波進氣道,也可以稱為斜切二元進氣道,這種進氣道的理論基礎是高速乘波飛行理論,利用了超音速激波增壓原理,可以讓高速氣流經過波面的減速增壓後仍是均勻的,因此,進氣道不需要安裝非常複雜的進氣調節系統。這種設計讓F22戰機的超音速能力非常不錯,性能因此提升了一個等級。
  • 殲20設計的神來之筆,將隱身和低阻超巡巧妙結合,再次獲大獎
    開門見山,殲20又得大獎了,國家專利局第二十一屆專利獎外觀設計金獎授予了「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飛機」。對於這個專業術語,軍迷們應該比較熟悉,殲20正是應用這一技術,才達到了低阻力下的超音速巡航和隱身、超機動的巧妙融合。
  • 美國正積極研製新型隱身直升機:傳說為新科技,一查殲20有同款
    V-280 如果簡單一點說,美國正積極研製新型隱身直升機,不是傳統上的雷達隱身,更涉及到紅外隱身。V-280 這次一來這款直升機的感知能力就大大提升,可以很容易的發現威脅的存在,這也許是一種突破性的進展,所謂的360度傳感器傳說為新科技,實則也沒有什麼想像的那麼神秘,仔細一查殲20
  • 為了活下去,成飛果斷放棄俄系道路,殲-20彎道超車,逆襲成功!
    例如當初採用了鴨翼設計的殲-10就是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殲-6、殲-7、殲-8戰機。而到了殲-20隱身戰機,則更是讓人眼前一亮,殲-20採用了DSI進氣道、全動鴨翼、全動垂尾、大邊條等頗為複雜的總體氣動外形設計。特別是在地面測試中,殲-20經常將全動鴨翼和全動尾翼偏轉到匪夷所思的角度,更是顯得整體非常科幻。
  • 俄五代機墜毀深度解析:這種飛機也能隱身,就是對殲20最大侮辱
    圖:進氣道是飛機最強的三個雷達波反射特徵來源之一,蘇57的直通進氣道設計註定不可能隱身。蘇57真正致命的問題在於,它在面對真正五代機的時候,由於缺乏隱身能力,完全沒有生存能力和戰鬥力;這同時涉及到它的基本布局、遍布整個機身的結構設計。
  • 隱身轟炸機關鍵技術掌握,轟20問世不遠了!
    所謂隱身戰機並不是指眼睛看不見,而是主要針對雷達波的隱身。雷達探測的原理是接收目標反射回來的波確定方位和速度。如果要實現隱身無非兩種途徑,一是在飛機表面塗上希波材料不讓雷達波反射回去。二是氣動外形的隱身。
  • 美軍首支F35C中隊服役,重洗航母艦載機排名,殲15僅排第6?
    第314艦載機中隊是美軍第一支裝備F-35C艦載機的部隊,該中隊從2020年1月21日接受第一架F-35C,此前一直部署在加利福尼亞州美麗華海軍基地,進行各種訓練,並定期部署到航空母艦上進行測試,第314艦載機中隊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後,意味著美軍首支F-35C中隊正式服役,美國海軍迎來第五代隱身艦載機的時代。
  • 殲31隱身艦載機終於來了!性能強悍更勝F35,徹底解決海軍難題
    殲31隱身艦載機終於來了!
  • 俄新聞自曝其短:蘇57戰機進氣道能隱身的神話,從這裡徹底破產
    圖:T50採用的還是普通十字螺栓,新一代隱身機按照高標準要求應該採用特殊的高精度內六角螺栓 當然,整個T50進氣道結構總成件就是一根大直筒外形的曝光,也徹底打破了網絡上流傳的各種T50進氣道其實採用了S型隱身設計的臆想。 這種力求高強度高剛度的設計,大致上可以推斷出兩個用途:首先是強化T50戰鬥機在高速下(跨音速和超音速階段、尤其是空氣密度大的低空跨超音速)的機動能力。
  • 為何四代艦載機都是中型?F22和殲20不上艦,選C31不是巧合
    最近仍有一些軍迷忿忿不平,認為為何殲20不上艦,反而是類似「FC-31」的機型上艦.縱然新型艦載機較「FC-31」一定會有改進,但是部分軍迷還是更希望重型艦載機上艦,那麼為何殲20不上艦,F22也沒上艦呢?這可能不是巧合。為何說裝備方決定了要中型機?
  • 和中國殲-15比還差不多,印度稱殲-20沒實戰經驗,打不過「陣風」
    20強的核心論據就兩個:「陣風」戰鬥機的掛載比殲-20強;「陣風」戰鬥機有實戰經驗,殲-20沒有。我翻了一下文章,原來是拿「陣風」滿掛載狀態和只使用內置掛倉的殲-20戰鬥機進行比較,至於殲-20在這種狀態下對「陣風」戰鬥機的隱身作戰優勢,則被「陣風戰鬥機同樣有非常不錯的隱身性能」一句帶過,很好,這很印度。
  • 殲20座艙一個小設計曝光,威龍才是航母最佳選擇,殲31已出局
    殲20上航母,這是真正的官方宣傳 不僅如此,在最近央視曝光的殲20艙內畫面中,還出現了一個鏡頭,證明殲20和隱身艦載機有著必然的聯繫。
  • 北約將我國殲10命名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兇猛霸氣
    中國的殲15艦載機在北約得到了飛鯊的稱號,飛鯊即是指會飛的鯊魚,側面表現出北約開始正視軍事實力日益強大的中國。在北約有著「矛隼」之稱的殲31,比較之下和美國第三四代戰鬥機的北約代號有些雷同。而中國戰機在北約受到的命名待遇變化也恰好展示了,我國航空戰機和空軍力量的壯大發展史。不過要說到真正讓西方意識到中國軍事實力強大的武器,殲-20就一定會被提起。
  • 俄軍T50隱身戰機被正式命名蘇57:其實是一架拍扁的蘇27!
    世界上有三種正式服役的第四代(俄方稱為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前兩個是美國的F22和F35,第三種是中國的殲20。俄羅斯的第五代戰鬥機蘇-57,將成為世界上第四款隱身戰鬥機登臺亮相。T-50是一種隱身並具有超級機動和超級巡航能力的戰鬥機,機身廣泛採用複合材料製造,採用先進飛行控制系統和推力矢量噴管,極端重視格鬥性能。這款戰鬥機一經公開,就毀譽參半,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西方飛機設計師一直對蘇-57隱身設計的評價不高,認為該機在設計上的太多粗陋之處,雷達截面積(RCS)很大,並非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隱身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