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紅色果實的浪漫與革命

2020-12-12 鳳凰網讀書

每天,全球大約有10億人,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喝咖啡,以此開始他們新的一天;

每年,全球消耗的咖啡是4000億杯,咖啡已成為僅次於水的世界第二大飲品;

在全球天然商品銷售金額中,咖啡僅次於石油,排在第二位……

咖啡大事記

1510年 傳到埃及開羅。

1530年 傳入大馬士革。

1554年 傳入伊斯坦堡。同年,在土耳其的剛斯坦奇挪布爾,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咖啡館。

1616年 荷蘭人布魯克,從阿拉伯的摩卡帶咖啡到荷蘭。

1650年 牛津大學街出現了英國第一家咖啡館——亞可布咖啡館。

1652年 倫敦的第一家咖啡館「羅西咖啡館」開張,此店以「咖啡的好處」為題,印刷宣傳單,是世界上第一份咖啡廣告單。

1669年 土耳其駐法大使所羅門阿卡,向法王路易十四獻上正統的土耳其式咖啡。

1672年 亞美尼亞人巴斯卡爾在巴黎開了第一間咖啡館。

1689年 西西里人弗蘭索瓦普羅可布在巴黎開了「普羅可布咖啡館」,成為當代作家、思想家、藝術家聚集的文化沙龍,

開啟了巴黎文化的新紀元。

1720年 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上,開了一家「弗羅裡安咖啡館」,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咖啡館。

1727年 荷蘭少校de Melo Palheta 從蓋亞那取得咖啡種子,並將種子帶到巴西種植。

1730年 英國開始在牙買加栽種咖啡。

1773年 美國發生「波士頓傾茶事件」引發獨立戰爭,由此美國人開始改喝咖啡。

1800年 巴黎大主教達貝洛發明水滴式咖啡壺。

1840年 英國開始在印度栽種咖啡。同年英國的海洋工程師羅伯奈畢爾發明虹吸式咖啡壺。

1908年 德國的梅莉塔賓茲發明濾紙式咖啡壺。

1960年 日本發明即溶咖啡。

(資料來源:中國咖啡網)

公元6世紀的非洲衣索比亞高原。牧羊人加爾第發現,每當羊群吃了一種野生灌木的紅色果實後,就會不由自主地興奮起來。加爾第把果子帶給附近修道院的僧侶們,僧侶們嘗試用這種果實做提神藥,這種果實就是最早的「咖啡豆」。

用水煮咖啡喝的風氣由衣索比亞興起,並傳到阿拉伯各國,成為伊斯蘭教國家的代表性飲料。一千多年來,咖啡從東非高原傳播至阿拉伯世界,從歐洲大陸來到美洲國家。藍山、摩卡、拿鐵、曼特寧、聖多斯等咖啡品牌,甚至成為國家形象的代表。

「咖啡,是衣索比亞獻給全世界的禮物」,每一個衣索比亞人都有理由這樣自豪。

大航海時代的商業利益

荷蘭人讓咖啡走向世界

1587年,伊斯蘭教徒阿布達爾·卡迪著作了《咖啡的來歷》一書,最早敘述了牧羊人發現咖啡的故事。

喝咖啡的文化可追溯到十一世紀,咖啡最先從衣索比亞出口到阿拉伯,波斯人對於這種新的「伊斯蘭酒」所產生的興奮作用相當狂熱,因為回教嚴格禁止飲酒。十五世紀中期,咖啡經由麥加和麥地亞市普及到整個阿拉伯帝國,在1510年傳到了開羅。十六世紀前半期,奧斯曼帝國達到了鼎盛時期,咖啡在阿拉伯小亞西亞、敘利亞、埃及等地逐漸風靡,第一間咖啡館分別於1530年和1532年開在大馬士革和阿勒坡。

真正讓咖啡走向世界的,是荷蘭人。目前,全世界有76個國家種植咖啡,三大主要咖啡生長地區分別是:非洲、印度尼西亞及中南美洲。除非洲外,另外兩個地區的咖啡種植背後,都有荷蘭人的身影。

荷蘭是十六、十七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他們龐大的商船和戰艦航行在世界許多重要的航線上,不僅對外開疆拓土,還進行規模巨大的貿易活動。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殖民貿易公司,他們在進行咖啡貿易的過程中,發現了咖啡帶來的極高利潤,於是他們設想能夠形成自己的咖啡生產基地,從而最大限度地攝取咖啡貿易中的利潤。

在對外殖民的過程中,荷蘭人先在印度的馬拉巴種植咖啡,又在1699年將咖啡帶到了現在印尼爪哇的巴達維亞。目前,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第四大咖啡出口國。

咖啡首次在美洲種植是18世紀20年代,又是荷蘭人最先將咖啡傳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咖啡由荷蘭的殖民地傳到了法屬蓋亞那和巴西,後來又由英國人帶到了牙買加。到了1925年,種植咖啡已成為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傳統。同年,夏威夷也開始種植咖啡,它是美國唯一的咖啡產地,而夏威夷咖啡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迄今,巴西早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約佔全球咖啡產量的30%;而哥倫比亞則是第二大咖啡生產國,佔全球咖啡產量的12%左右。

在咖啡種植中,海拔、土壤、氣候以及栽培方式的不同,逐漸出現了特色鮮明的咖啡,並成為各國的「名片」。其中著名的有:牙買加藍山、葉門摩卡、蘇門答臘曼特寧、夏威夷科納、巴西聖多斯、哥倫比亞翡翠咖啡、衣索比亞哈拉爾等。

咖啡館:歐洲的「一文錢大學」

現代報業起源的催化劑

1994年,英國愛丁堡的單身媽媽羅琳,酷愛寫作童話,但因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身上常常只有一杯咖啡錢,於是時常到附近的咖啡館,把一個個故事情節寫在小卡片上。好在,羅琳在咖啡館創作的童話出版並風靡全球了,這就是《哈利·波特》。

17世紀以來,咖啡館在整個歐洲大陸繁榮興起,這裡被稱作歐洲的「一文錢大學」。

1615年,威尼斯商人首次將咖啡帶入了歐洲。不久,這種飲料就風靡一時。1637年的一個下午,有位名叫卡諾皮亞斯的學者,坐在牛津大學的辦公室裡,端起一杯親手煮的濃咖啡。歷史記載,卡諾皮亞斯就是英國第一個喝咖啡的人。1650年,一個名叫亞可布的猶太人在牛津開了英格蘭的第一家土耳其咖啡館;在巴黎甚至超越紅酒,咖啡館的數量每月都在增加。普羅可布咖啡館曾是丹東、馬拉特、德穆蘭、穆賽特、繆塞和伏爾泰常去的地方;貝多芬也喜歡咖啡並精於此道,總是要求「每杯用60粒咖啡豆衝泡」的濃咖啡。

到了1794年,法國人幾乎每人每年消費12磅咖啡。咖啡的消費隨西方世界的被徵服而擴大,而且人均消費的咖啡量也保持穩定增長。此後,咖啡幾乎在歐洲各地取代了酒和水的地位。

咖啡館的出現,為會議、學習、傳播新聞、閒聊等活動提供了場所,現代報業也與咖啡館聯繫緊密。

英國人愛德華·勞埃德是一個精明的咖啡館老闆,他意識到顧客的價值,並對他們的信息需求做出了響應。1696年,他發行了「勞埃德船舶日報」,其中包括船隻到港和離港的信息、船上及海上的情況。這些信息由陸地上主要港口的記者提供。後來,報紙上不斷擴大每日所提供信息的範圍,最終包括股票價格、外國市場行情、倫敦橋的高水位時間、輪船到達與起航的時間、事故和沉船報告等信息。

咖啡改寫商業規則

最早的金融業誕生地

咖啡館甚至改寫了商業規則。

愛德華·勞埃德不僅僅是咖啡館老闆和報紙創始人,他的咖啡館還是世界最大保險公司倫敦勞埃德保險公司的前身。

愛德華·勞埃德咖啡館1687年在泰晤士河的倫敦塔街附近開業,是讓水手們流連忘返的地方。咖啡館「寬敞豪華,可供有錢商人居住」,非常受歡迎,以至於1691年勞埃德將它遷至更大、更奢華的倫巴第街。新咖啡館的桌子「非常整潔,被擦拭得熠熠生輝」。

和現在一樣,人們需要保險時總是先找經紀人,由他們把這種風險兜售給聚集在咖啡館或皇家交易所中的人。交易完成後,風險承擔者要在合約條款下簽名,以確定他同意在發生損失時給予補償,作為特定保險費的回報。從一開始,勞埃德咖啡館就是海事保險承保人的總部,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出色的商業和航運關係。來自世界各地的消息對國內的經濟至關重要,而獲得消息最好的地方就是咖啡館。隨著航運量的不斷增加,對最新信息的需求也相應增加,例如有關預測各目的地之間的航行時間、天氣情況和陌生海域所潛藏的風險等等。

1698年,英國人喬納森的咖啡館第一次列出了股票和商品價格,後來逐漸發展成現在的倫敦證券交易所。

而在咖啡館的拍賣室中進行的拍賣,是索斯比和克裡斯蒂這類大型著名拍賣行的開端。

品味優雅香甜

咖啡背後的衝突與革命

咖啡與政治又是怎樣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2010年辭職的英國首相布朗是自由黨黨魁。而自由黨的前身輝格黨就是1689年在咖啡館中建立的。在17世紀的英國,每個教派、政黨、時尚流派都有自己的會議場所,而咖啡館中的幽默談話使倫敦的生活越來越有活力,從而逐漸成為了情報和學術交流的中心。

就是在巴黎的一個咖啡館,法國革命者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1789年7月12日,法國記者、政治家卡米立·德穆蘭跳上皇宮花園中一間咖啡館外面的桌子,向人們宣布了改革者被免職的消息。他的演講激發了公眾的激情,大喊「武裝起來」!這個時刻是法國革命的真正開始。在德穆蘭之後,巴黎城內開始起義。在7月13日通過暴力獲得武裝的市民中,有一部分組織起來成為巴黎民兵,也就是後來的國民預備隊。7月14日,巴士底獄被攻陷。

咖啡1607年進入北美洲。到1668年,咖啡取代啤酒成為紐約、波士頓、巴爾的摩、費城和其他地方咖啡館裡最受歡迎的早餐飲料。像歐洲的咖啡館一樣,美國的咖啡館成為政治會議以及作家、畫家、藝術家和各種卓越人士尋找靈感的知名場所。著名的波士頓「綠龍」咖啡館,成為約翰·亞當斯、波·瑞沃爾以及其他革命者圖謀反抗英國的集會地。

「波士頓傾茶事件」在美國獨立歷史上非常著名。在「自由之子」組織針對英國的一次抗議行動中,他們銷毀了波士頓港口中停泊船隻內存放的成箱茶葉。這個事件發生在1773年12月6日,被認為是美國革命的起點。「波士頓傾茶事件」和隨後的響應為13個殖民地的革命者提供了支持,並成功地取得了獨立。這是一段美國人如何對茶葉說「不」,而對咖啡和獨立說「是」的歷史。在此之後,咖啡取代了茶,成為北美洲最受歡迎的飲料。

咖啡登陸中國,有記載的是在1902年,一個中文名叫田德能的法國傳教士走進雲南大理一個叫朱苦拉的彝族山村,為中國帶來了第一株咖啡樹苗。

上世紀二十年代左右,咖啡館在上海成了一股文化熱潮,法租界和日租界出現了許多仿效巴黎的咖啡館。曾留學法國的自由主義海派文人張若谷,在其著作《咖啡》一文中,把咖啡館作為現代都會生活的象徵。上海的咖啡館最為著名的是位於虹口的公啡咖啡館。

在白色恐怖極端嚴重的歲月,一些文藝界的秘密會議固定在公啡咖啡館召開。據鄭伯奇回憶:「公啡咖啡館是外國人開的,因為這個地方一般中國人是不去的,外國人對喝咖啡的人又不大注意,開會比較安全。」因此,不僅「左聯」籌備會多次在公啡咖啡店召開,而且其他左翼文化團體也在這裡召開會議。

在現代,咖啡的優雅、香甜背後,仍舊時不時閃爍著陰謀、衝突。埃及首都開羅有咖啡館2萬餘家,20世紀初開業的埃及利什咖啡館,是反英人士的聚集之所。1970年9月,時任埃及總統納賽爾在會見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時,納賽爾喝了助手薩達特親手調製的一杯咖啡,兩天後,他就撒手歸西了。當年和納賽爾一起出入利什咖啡館的「自由軍官」組織成員薩達特成為了他的繼任者。

而接替薩達特執掌埃及30年的,則是剛剛辭職的穆巴拉克。

相關焦點

  • 海賊王:門門果實,運輸革命
    海賊王:門門果實,運輸革命海賊王:門門果實,運輸革命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胡同裡的皇阿瑪。今天和大家聊聊海賊王中那些有趣的事情。今天和大家聊聊,海賊王世界裡門門果實。門門果實可以在任何地方開門自由出入,開門的地方包括空氣中、火焰上以及人體上等等,不論該處有多麼堅硬或是不具有物體的形態(例如火焰或是空氣)都能夠創造出門。能夠依使用者的意思創造出不同種類、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門,例如拉門、推門甚至是旋轉門,能力者自身亦能變成門。
  • 咖啡簡史:從傳說到傳播,一顆紅色果實如何風靡全球
    卡爾迪推測這件事可能與路邊的野果有關,於是親自品嘗這些紅色果實。果然,卡爾迪品嘗後感覺十分興奮,甚至與羊共舞。人們聽說這件事後,用地名卡法來稱呼這種果實。卡法後來演變為我們經常聽到的詞——咖啡。01咖啡起源於非洲的衣索比亞,至於是誰先發現這種果實,眾說紛紜。
  • 知識|從咖啡苗到咖啡果實
    咖啡花在外觀和氣味與茉莉花相似,開花時緊生於咖啡樹枝呈簇狀,花期極短約3-5天。咖啡樹從栽種到結果,要3-5年之久,6-10年的咖啡樹最容易結果,大約在15-20年間是豐收期。收穫時間取決於地理位置、氣候和海拔高度,按各產地的各自情況而改變。   咖啡花開後,便慢慢結成綠色咖啡果實。
  • 咖啡知識 | 咖啡果實的結構及處理法特點
    ▲ 平時我們看到的咖啡生豆是咖啡果採摘後經過一系列處理後才成為我們所說的咖啡生豆,那「咖啡果的構造」是怎麼組成的。 咖啡果和咖啡生豆的構造
  • ...光耀千秋|紅巖村|紅色旅遊|重慶|渝中區|紅巖革命紀念館|曾家巖
    說到紅色旅遊不能不提到我們的重慶母城渝中咱們渝中的紅色旅遊景點有歷史沉澱下的紅色記憶還有老街、古樹、紅色故事動靜皆宜讓人流連忘返昨天小編為大家總體介紹了渝中最新上線的五條主題紅色旅遊線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一條線路
  • 紅色標語見證革命先輩對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
    在中央蘇區的革命實踐中,紅色標語是一種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宣傳方式。江西現存紅色標語分布廣、數量多、形式豐富。遍地開花的紅色標語,對積極宣傳黨的政策主張,喚醒民眾覺悟,瓦解敵軍士氣,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很簡單的一些標語、圖畫、講演,使得農民如同每個都進過一下子政治學校一樣,收效非常之廣而速。」
  • 海賊王:書書果實,安居革命
    海賊王書書果實,安居革命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胡同裡的皇阿瑪。今天和大家聊聊海賊王中那些有趣的事情。聊聊,海賊王世界裡書書果實。書書果實,是惡魔果實的一種,能力者是夏洛特·蒙多爾。能把人拖入幻境,以及關在書裡。蒙多爾曾用書書果實的能力「書的世界」將路飛和娜美兩個人囚禁起來!蒙德爾的「書世界」能力令人震驚,「書世界」可以把人關在裡面,藉助著蒙多爾的力量,大媽把收集來的珍禽異獸關到了這裡。
  • 探尋紅色革命老區——新縣!
    探尋紅色革命老區,感悟紅色革命情懷!新縣,一座充滿紅色歷史遺蹟的英雄之地!近日,終於有機會實地到訪領略它的風採!因為這裡是一位又一位身功偉績革命將軍與很多省部級領導幹部的故鄉,將軍縣便由此得來。如大家熟知的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
  • 探訪中原「紅色地圖」丨探訪濟源杜八聯革命根據地
    「村裡家家戶戶幾乎都出過革命戰士,這是寶貴的紅色精神財富。」泰山村黨支部書記王法林說。抗日戰爭期間,杜八聯同沿黃河北岸數十個村莊結成聯防,形成了鞏固的敵後抗戰「小蘇區」,同日軍作戰多達數百次,護送八路軍幹部200餘人安全渡過黃河。
  • 咖啡成分:咖啡果實越成熟,咖啡豆真的會越甜嗎?
    咖啡果實越成熟,咖啡豆真的會越甜嗎?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在咖啡消費國和原產地都有錯誤的認知。有的人認為「用熟透的咖啡果種子製作成的咖啡熟豆是甜的。」還有人認為「由於全熟豆中的糖分很高,所以最終衝泡好的咖啡才會是甜的。」咖啡生豆中的蔗糖含量會隨著果實成熟而增多,因此,如果第一個說法中指的是咖啡生豆,那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換成烘焙過的咖啡豆,就不正確了。這是為什麼呢?
  • 讓紅色旅遊「紅」遍革命老區
    紅色革命的火種未曾熄滅。84年後的今天,紅軍戰士以血肉之軀譜寫的這首壯麗史詩,依然閃耀著奪目光輝,照耀著當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長徵之路。  8月27日,「70年 瞰四川」——第三屆全國主流媒體航拍四川大型採訪團走進雅安天全縣仁義鄉紅軍村,探訪往昔印記,感受今日規劃發展,當地的紅軍文化及文旅融合發展之路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們感慨不已。
  • 西安紅色革命旅遊景點,西安革命公園
    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傳播革命文化的重要之地。如果您想體驗紅色旅遊,西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下面,將為大家介紹幾個西安市內知名的紅色旅遊景點,而且全部是免費的哦。這裡記錄了八路軍西安辦事處1936年到1946年間作為「紅色橋梁」的歷史。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坐落在當年八路軍駐陝辦事處從事革命活動的七賢莊。七賢莊位於西安北新街東段,始建於1934年冬,由陝西銀行資本家投資興建,用作房產生意,1936年春竣工,佔地面積13600平方米。
  • 重拾革命記憶 領略紅色文化
    親身感受著當年革命先烈為了中華民族的希望而進行的艱苦鬥爭,緬懷著革命烈士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參訪團深切體會到老一輩革命者走過的那一段崢嶸歲月,也深深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堅定而崇高的追求。歷史教育大家勿忘國恥,永遠銘記那段紅色的記憶,兩岸兒女要攜手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奮鬥。
  • 重走紅色線路,緬懷革命先烈
    宋福亮 攝陽江日報訊(記者/曾宇萍)國慶中秋假期,陽春市崗美鎮潭簕村紅色旅遊線路升溫。不少市民遊客帶上一家老小重走紅色線路,重溫陽江人民偉大的革命鬥爭歷史,感悟時代變遷,在遊歷中汲取蓬勃向上的力量。崗美潭簕「紅色村」連線連片旅遊線路全程14.5公裡,包括紅色黨建文化主題公園、潭簕紅色展館、鋪仔寨交通聯絡站舊址和小水河稅站鋪仔寨流動收稅點遺址等景點。10月6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潭簕村,一路上看到有來自河北、江蘇以及省內各地的私家車。潭簕村下轄的17條自然村中有11條是革命老區村莊,每條自然村的入口都立著寫有村名的素雅牌坊。
  • 「第三波咖啡革命」
    作為近年來的咖啡新天王,瑰夏帶有輕盈花果香氣,單獨品嘗時亦清淡可口,於是它也成為了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在中國的代表處活力咖啡公司推廣「第三波咖啡革命」的又一利器。  清飲杯測是咖啡師基本功  作為ESMERALDA莊園的莊主,Rachel女士每天早上起來都要立即喝一杯咖啡。「平時每天至少要喝4杯,兩杯在上午,兩杯在午飯過後。
  • 青平:發展紅色旅遊 傳承革命精神
    「十一」期間,四川的多地紅色景區人氣高漲,人們在互動體驗中感悟紅色文化,在致敬英雄中激發吾輩當自強的奮鬥熱情。(10月6日,人民日報)紅色文化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要精神紐帶。每一次對紅色歷史的回眸,都是對歷史上那些為中國社會發展而獻身的人們的敬仰,是對那些正為祖國建設而不懈奮鬥的人們的鼓勵。
  • 咖啡|咖啡文化的前世傳奇
    目前,以咖啡為原料的食品有上百種,這些咖啡食品因消費方便和富有營養而大受消費者的青昧。那麼你知道咖啡是什麼時候是以怎樣的方式出現的嗎,那麼就要從一隻羊開始說起~~Origin Of Coffee/咖啡的起源公元六世紀的衣索比亞,一名叫做卡迪的牧童,偶然間發現自己飼養的羊群,忽然不停地蹦蹦跳跳,讓他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仔細觀察後發現,原來羊是吃了一種紅色的果實所致。
  • 海賊王:製造一切果實的能力者,果實果實能力者
    果實果實能力者這樣設定是不是很有意思呢?1,可以製造出各種果實,不限量。2,不管是否已經有人吃過相同的果實,依舊可以製造,不限量。3,如果自己吃掉別的果實將替換現有果實的能力。如果我有果實果實能力者的能力,我就先無限制造出果實果實,放在不同的地方存儲。然後再大量製造出,自然系,動物系,超人系,各種五花八門的果實,每天更換體驗各大系果實帶給我的快樂。今天幻化出一條龍,明天就變成彩虹。果實快沒有了就吃一顆果實果實。變回原有的能力繼續製造。
  • 新昌紅色專線,重走革命路
    同時,回山具有光榮革命歷史傳統,是新昌革命鬥爭根據地之一,被譽為「浙東西柏坡」。回山村敬勝堂是浙東解放軍會師遺址,是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黨史教育基地。浙東臨委曾駐紮在敬勝堂,同時這裡也是新昌縣人民政府成立舊址。因其古建築群保存較為完整,被住建部命名為中國傳統村落,被縣政府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 【革命老區行】瑞安:深山裡一群有著紅色革命基因的村民
    村主任黃章慰為記者講述革命故事   溫州網訊(記者 陳克力) 溫州瑞安,是中國革命的發祥地之一,板寮村、梅山長灣等地,都留下了彌足珍貴的革命印記。然而,隨時光流逝,許多革命故事深藏山間,舊址也面臨保護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