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我軍僅用14分鐘,掏空南朝鮮最精銳部隊「白虎團」的老巢
70年,恍然如夢。濟南,無影山。
和煦的陽光鋪滿了屋子,投在一張老照片上。照片的主人公叫張克讓,一身戎裝,精神抖擻,勝利的喜悅掛在嘴角。
他的手裡抓著面旗子,正中是一虎頭,左右寫著「優勝」兩字。這面旗子就是赫赫有名的「白虎團」團旗,後來成了志願軍的戰利品,如今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白虎團」的正式名稱叫南朝鮮「首都師」第一團,享有「國防軍主力」「無敵猛虎」的美名,因李承晚親授「虎頭旗」而得名「白虎團」。作為「首都師」的王牌團,「白虎團」武器裝備精良,作戰實力雄厚,是敵軍精銳中的精銳。
96歲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敬軍禮。
張克讓今年96歲,山西五臺人。早在1939年就參加了革命工作,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表現突出。1951年春,張克讓所在部隊赴朝作戰,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8軍。
1953年,朝鮮戰場迎來和平曙光,但敵人仍心存僥倖,在談判桌上玩起拖延戰術。這年7月,為了以打促談,志願軍發起金城反擊戰。當時,張克讓先後任第68軍203師政治部聯絡科長、607團政治處主任。他回憶:「奇襲白虎團的,就是我們團。團裡派出了迂迴支隊向敵縱深插進,在偵察排副排長楊育才指揮下,用化裝奇襲的方法直接摧毀了『白虎團』團部。」
1953年,我軍僅用14分鐘,掏空南朝鮮最精銳的部隊「白虎團」的老巢
南朝鮮曾經成立了一個「首都師」,這個首都師匯集了大量的南朝鮮士兵精銳,很多南朝鮮高官都稱它「國防軍主力」。
「首都師」曾經在襄陽的戰爭中,打出了不錯的戰績,南朝鮮的最高領導人李承晚親自授予「虎頭旗」。
「首都師」也改名「白虎團」。
總之,這是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隊伍。
01 開端
1953年7月,金城戰役剛剛打響,志願軍用強大的火力做掩護,迅速將南朝鮮前端防線打開。
而志願軍的指揮官也下達了準備突襲「白虎團」指揮部的命令,要一口氣將敵人精銳的「腦子」打掉。
戰士們迅速佔領了高地,為偵察部隊打開了一條道路。
02 突襲
戰士們穿上南朝鮮士兵的軍裝,頭頂上的鋼盔一戴上,倒也有幾分以假亂真的樣子。
此時的南朝鮮部隊注意力都被前方志願軍的攻勢吸引住了,對於防線後的監察卻大大放鬆。
戰士們的機會來了,他們穿越了敵人的好幾道哨卡,緩緩接近二青洞。
那裡,便是白虎團的指揮部所在地。
戰士們悄悄地觀察著敵人的布防情況,又在心裡偷偷思考著最好的進攻位置。
「準備!」戰士們再次檢查了槍械,一把拉響手榴彈,朝著敵人的作戰室扔過去。
轟然巨響,手榴彈在作戰室的前頭炸開,兩個南朝鮮的哨兵身中數枚彈片,立即倒下。
南朝鮮的士兵警覺了,他們迅速進入陣地,又有幾個士兵迅速將作戰室包圍起來。
可兩枚子彈從志願軍戰士的槍口中迸發,解放軍的的兩個神槍手已經瞄準了敵人的機槍手,果斷了結了他們的性命。
「衝啊!」戰士們從預定的進攻位置殺出,手指不斷扣響扳機,將一枚又一枚奪命的子彈打入敵人的身軀中。
南朝鮮的士兵奮起還擊,可正是在此時,衝鋒鎗的聲音響了,白虎團團部兩側突然衝出不少志願軍戰士。
最前方的南朝鮮士兵很快就被擊殺,戰士們躲在最近的掩體中,對著包圍著作戰室的敵人開火。
03 勝利
眼見形勢嚴峻,作戰室外的士兵不敢戀戰,有幾個敵人士兵衝進作戰室,想要將此時臥倒在地的長官抓起帶走。
但志願軍戰士辛苦滲透進來一遭怎麼可能無功而返,手持衝鋒鎗和捷克式武器的戰士做突擊隊員,從掩體後站起啦,朝著敵人進行火力壓制。
「殺!」戰士們衝了出來,一把衝到了敵人的作戰室外。
有戰士將敵人撲倒,有戰士用槍朝著敵人的頭顱重重甩下,有戰士用雪亮的刺刀刺入了敵人的腹中。
剩餘的戰士迅速衝入作戰室內,將還想要抵抗的敵軍士兵統統擊殺。
而這,僅僅只打了十四分鐘。
這下好了,南朝鮮的精銳部隊「白虎團」老家都被偷了,一時間,南朝鮮的指揮體系出現了錯亂,白虎團名聲大降。
如果對韓戰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去看一下這本《決戰朝鮮》。
這部書全景式再現了韓戰歷史命運,全書以恢宏的氣勢、凝練的語言、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和分析了韓戰的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爭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推薦的這一版在原有精彩內容基礎上,還新增了百餘幅韓戰歷史照片,給廣大讀者以極強的歷史代入感。
今天,我就將它推薦給你,厚厚的兩大本,原價88元,現在雙十一活動價僅需79元就能拿下。
喜歡的讀者,可以直接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