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最有名的車仔麵店,老闆來自香港,一賣就是8年…

2021-01-14 舌尖上的泉州



「一定有一種關於從前的味道,它很圓滿」



這座城的大街小巷都看得到麵館,一碗好吃的面會讓人魂牽夢縈,泉州人對於吃麵有一種特別的情懷~


車仔面在香港也是隨處可見,1950年代,很多流動小車攤販流行起來,它也因此得名。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現在的車仔面越來越「豪華」了...



今天雲兒慕名而來晉江時代廣場這家車仔面,因為來得太早了,還沒開門,在門外等了半個多小時...下午4點,終於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





01 只要熱愛,哪裡都是家鄉



老闆有一點小胖,笑起來特別萌,我們親切地喊他「丁叔」。


丁叔是香港人,因為出生在泉州,這一生也便紮根在泉州了...說「一生」這個詞總是略顯沉重,丁叔卻不以為然,他笑著說:只要熱愛,哪裡都是家鄉。



他回香港的時候,經常去吃車仔面,發現與閩南地區的沙嗲面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大的區別是:車仔面用的是醬來拌。



到店不難發現,開放式廚房,所有食材都是讓客人自選,龍蝦、九節蝦、角蟹在玻璃缸裡活蹦亂跳。丁叔說「我老婆很愛乾淨,衛生全透明,沒問題的」。


這8年,店鋪裝修了幾次,有了現在這副模樣。看起來很新,但是顧客卻還是那些舊的人...



02 做一碗閩南人的車仔面 



每天清晨6點多,丁叔一家人便開始忙碌起來了...一天要賣掉4大鍋車仔面醬,具體多少碗已經記不清了。一到飯點,門庭若市~


配料是自行搭配的,丁叔給雲兒推薦了幾樣:蝦仁、瘦肉羹、雞蛋午餐肉。



一碗熱氣騰騰的面上桌啦,第一步就是把醬汁給拌勻。稠稠的醬汁慢慢地滲透到每個角落,聞起來就讓人食慾大增。



每一根麵條都清晰可見,不糊不生,剛剛好的Q彈口感,尤其是麵條上的醬汁,有著淡淡的黑椒味,有點甜,有點辣,難以言喻的美妙...



瘦肉羹因為有了醬汁的陪伴,更加滑嫩,肉的切法很講究,不會澀。吃肉果然會有一種幸福感~



剝殼、去蝦線後的蝦仁更顯粉嫩,一口一個,鮮美無比。



第一次吃到這樣的雞蛋,包裹著蘿蔔丁、玉米粒、午餐肉等;蛋煎得很厚實,咬一口,層次感很豐富,是不一樣的體驗。



來來往的客人絡繹不絕,很多人會把自己點的面發朋友圈,想要把美味和更多人分享...丁叔總是覺得很欣慰,至少自己做的東西有人喜歡。





03 用心和美食是密不可分的 



在這家麵館的炸物小食也是不錯的選擇,種類很多,真材實料,雲兒忍不住點了幾樣。



都是一些地道、常見的炸物,金黃色的炸雞卷切得小小的略萌,剛好夠一口。



炸雞翅、炸醋肉都跟平常吃到的不太一樣,主要是外面裹的粉花了很多心思。


丁叔也熱衷於研究新的口味,也是因為有他們這樣的人,我們才能品嘗到更多不一樣的美食~



很多人覺得這家店有點小貴,雲兒的感受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吧,確實能感受到食材的新鮮和丁叔的用心。



8年了,記不清吃了多少碗面,流水落花春去也,一生一定記得一種圓滿,一種味道。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也養出了一方難以妥協的味蕾。

任寒風凜凜,一碗麵下肚,再多的風雨也不過如此...



人均 丨20-25元

營業時間 丨16:00-02:00

電話 丨0595-85179225

地址 丨晉江市陽光路廣盛1層店鋪


泉州味道-青陽站 | 第1期

編輯:聽聽  攝影:聽聽、肉絲

- 舌尖上的泉州出品 -

▼不認路,戳導航

相關焦點

  • 京城美食探店|當香港車仔面遇上北京炸醬麵
    店內的裝潢也都是港式風格,桌椅很有講究,採用的都是香港大排檔裡傳統的圓桌和紅椅,就餐環境簡單,卻別有一番味道。餐廳內還循環播放著經典粵語老歌,從張國榮到譚詠麟,讓人感覺像是走進了早期的香港電影裡。大到餐廳氛圍,小到菜單用筆,這些點滴的細節無不透露出老闆的老香港情節。
  • 香港最火的8碗車仔面,每天排隊半小時,只為那一口銷魂!
    其實作為廣州人,車仔面也司空見慣,但這8款香港最火最爆的車仔面,你吃過嗎?00AM-3:00pm(星期二至日)4、永年士多特色:回甘藥材湯元朗地標,五十多年歷史,由士多雜貨到賣腸粉魚蛋車仔面。>6、車仔面之家特色:上癮生炒咖喱魷60多年前街邊檔起家,最馳名要數他家的咖喱魷魚。
  • 車仔面,來自香港的一種美食,卻給人不一樣的美妙感覺
    於是小編和小編的髮小來到了小編最喜歡的美食街,小編一靠近這個美食街就聞到了一陣陣香氣,於是我就拉著小編的髮小趕緊走到美食街,看著琳琅滿目的美食小編我的口水馬上就要留下來了,小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糖山楂,我和小編的髮小一個人買了一串糖葫蘆,邊往小吃街裡面走,邊吃美食。
  • 香港最火的8碗車仔面,每天排隊半小時,只為那口地道港味!
    其實作為花都人,車仔面也司空見慣,但這8款香港最火最爆的車仔面,你吃過嗎?) 華記小食店(極辣辣椒油、咖哩魚蛋)隱藏在青衣湧美老屋村,店主自稱「車仔面王子」。00AM-3:00pm(星期二至日) 永年士多(回甘藥材湯)元朗地標,五十多年歷史,由士多雜貨到賣腸粉魚蛋車仔面。
  • 悅食|榮叔的車仔面,不變的香港味道
    ▲2016年,香港米其林首次入選街頭小吃,鼓勵其對香港飲食文化的貢獻。榮安小食代表車仔面上榜。這恐怕就要追溯到車仔面誕生的那段歷史了。在這些林林總總的推中,最常見的,便是在推車上售賣咖喱魚蛋和粉面這類既能當零食又能填飽五臟廟的食物。由於是在小手推車,也就是車仔上售賣,久而久之,便得名「車仔面」。而咖喱魚蛋面/粉,則變為了車仔面最基本的款式。車仔面也因其的物美價廉,在當時的老百姓中得到了最高的承認度。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食神》裡星爺的那個經典吐槽橋段:「鹼水面沒有過過冷水,所以面裡都是鹼水味!
  • 在廣州吃香港美食,能代表香港平民飲食文化美食,車仔面必須有!
    在廣州吃香港美食,能代表香港平民飲食文化美食,車仔面必須有!在中國,有一種東西是全民都愛的,每天都會接觸到的,那就是美食了。而且全國各地的美食都非常多,並且吃起來都不一樣,並且都非常具有自己的特色,小吳吃過很多,不知道你們吃過多少呢?
  • 舌尖上香港—平民車仔麵店少東認真烹調 守護父業
    中新社發 李焯龍 攝    香港灣仔食店「車仔面之家」少東伍先生(洋名:Wilson)正烹調該店其中一款馳名麵食配料——「五香牛腩」。中新社發 李焯龍 攝   中新社香港8月14日電 題:舌尖上的香港——平民車仔麵店少東耐心烹調守護父業  中新社記者 李焯龍  灣仔,香港繁忙商業區之一,商廈林立,上班者腳步急促。
  • 什麼食物最能代表香港平民飲食文化?車仔面
    以前香港市政局負責管理小販,一旦有市政來,便有附近的居民向小販通風報信「走鬼啊!」後成為流動攤販的代名詞),賣便宜、便捷、能裹腹的食物,車仔面就是其中之一。當時的車仔麵攤,有點「蒼蠅館子」的味道。由於多在暗巷溝渠邊經營,食材多為牛雜豬雜等動物下水,製作過程稱不上乾淨衛生,碗筷也是草草洗過,所以又被稱為「嗱喳麵」。
  • 一碗車仔面,一段香港史
    ◆如果時光穿越回到上世紀50年代的香港,你會看到嘈雜的大街小巷裡,絡繹不絕的有人推著車子在叫賣著「車仔面」。
  • 隱藏在南寧小巷中的「香港車仔面」
    2013年11月22日 10:04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秦麗君 編輯:韋春雨     廣西新聞網
  • 香港車仔面 依然可尋1970年代風味
    熟悉上世紀80、90年代香港電影的人們也許還記得,很多影片中經常出現的一景,就是小販推著小推車叫賣一種叫「車仔面」的小吃。    車仔面是在50年代香港經濟低潮時興起的,它價格便宜花樣繁多,很受普通民眾的歡迎。到今天,由於衛生管理等原因,小販推車叫賣車仔面的景象已經成為歷史。
  • 晉江人最愛吃的家鄉面,你常去的那家有上榜嗎!
    當然是嗦面最舒服啦~今天,芋圓吃遍了半個晉江列出一份吃麵清單,都是來自晉江各鎮各街道民眾歡呼聲較高的口碑店~煌記車仔面地址:陽光路廣盛樓1層店鋪煌記車仔面的熟客們,都知道他們家有一條「江湖規矩」,那就是不能太早去!雖然營業時間是下午4點,但任性的老闆都是看心情開店!
  • 最具香港市井氣息的街頭小吃!一碗充滿故事的港式車仔面!
    豬紅一夾就散,失敗中的失敗!」的「雜碎面」,也叫車仔面。小善尤記得當時砍著電影的時候,除了「撒尿牛丸」和「黯然銷魂飯」外,最印象深刻就是這一碗「雜碎面」。而「雜碎面」一般叫車仔面。是香港一種價格低廉的特色小吃。
  • 車仔面
    每次去深圳,不但不厭煩,甚至還會竊喜-又能吃到車仔面了。如果正餓著,還可以再加一份魚豆腐。之後澆上各種醬,辣椒醬、泰式甜辣醬、番茄醬(如圖所示),甚至芥末醬。拌好了開吃,別提多帶勁了。以自己的經驗,在深圳找到了711,就算找到了車仔面。當然廣州也是如此,香港也是如此,想必廣東其他城市的711也是如此吧。不只711,在其他更多的便利店和小食店,車仔面都是常見的美味。
  • 舌尖上的香港:從街頭走入餐廳的車仔面
    車仔面配料熟悉上世紀80、90年代香港電影的人們也許還記得,很多影片中經常出現的一景,就是小販推著小推車叫賣一種叫「車仔面」的小吃。車仔面是在50年代香港經濟低潮時興起的,它價格便宜花樣繁多,很受普通民眾的歡迎。到今天,由於衛生管理等原因,小販推車叫賣車仔面的景象已經成為歷史。但是,車仔面卻已經成為人們心中最地道的香港美食之一,從街頭走進了各種檔次的餐廳中。位於銅鑼灣登龍街的新記車仔面是香港最富盛名的車仔面餐館之一。20多平米的小店內擺放著七八張桌子,牆上貼滿了本地食評家撰寫的關於餐廳的文章和圖片。
  • 港人瘋狂打卡的一碗深水埗$12港幣巨型花膠車仔面
    自從「文記車仔面」摘星上榜2018年米其林街頭小吃,香港這款懷舊平價小吃就特別揚眉吐氣,成為茶餐廳之後重新掀起懷舊美食風潮的港式小吃。老闆自創心機車仔餸料(」餸」 就是菜的意思),最下血本的要數這塊厚肉花膠!
  • 價格實惠的車仔面,老香港街頭小吃,內地遊客:料足湯鮮!
    香港美食有不少,但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那些街頭小吃。對於街頭小吃,我們並不會太過於陌生,這種形式其實也就是內地常見的路邊攤。而在香港,則因為歷史原因,這種街頭小吃也形成了一種飲食文化流傳了下來!那麼,香港的街頭小吃是怎麼樣的呢?
  • 名吃堂丨車仔面生於市井,最能代表香港平民飲食文化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搵食艱難。不少人為了謀生,開始做「走鬼生意」(走鬼,有倉皇逃走的意思,是流動攤販們的暗號。以前香港市政局負責管理小販,一旦有市政來,便有附近的居民向小販通風報信「走鬼啊!」後成為流動攤販的代名詞),賣便宜、便捷、能裹腹的食物,車仔面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的車仔麵攤,有點「蒼蠅館子」的味道。
  • 香港車仔面,價格便宜選擇豐富,怎麼吃都好吃
    車仔面是香港一種低價特色麵食。車仔面出現在1950年代,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較低的年代。國內難民湧來香港,謀生困難,香港街頭湧現了流動攤販,最多便是搭起車仔面檔擺賣咖喱魚蛋和車仔面一類熟食。販賣車仔面的木頭車中放置金屬造的"煮食格",分別裝有湯汁、麵條和配料,顧客可自由選擇麵條,配料和湯汁,通常十多塊錢就可飽吃一頓。隨著生活水平改善和衛生要求提高,街頭熟食販賣漸漸消失。車仔面走進茶餐廳和食堂,成為餐牌上的菜色,也有小型專售車仔面的店鋪,甚至有走"高檔"路線的。車仔面的配料也愈來愈豐富,麵條和湯汁亦有多種選擇。車仔面已成為香港人的日常廉價食品。
  • 香港車仔面的由來
    知道香港車仔面的由來嗎?今天兒子對車仔面發表了一個新奇的概念,值得我與太太為他這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點讚。「兒子,你剛打完球,餓了吧?想吃什麼?」太太問道。「車仔面。」兒子迅速的回答。「你知道車仔面的由來嗎?」我問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