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末日》蒸汽朋克動畫!我們是否在為自己樹立敵人?

2020-12-15 黑曉生

導語

《海底末日》是一部蒸汽朋克風格的動畫,這種風格的動畫最有趣的一點就是突破我們的想像。試想,如果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變成身披金屬"鎧甲",當那些小螃蟹的殼都變成了瓶蓋,當那些魚兒的臉蛋都變成鐵質的,那我們是否再也吃不到魚頭了呢?

對於海洋生物來說,或許金屬化之後,外表變化不會非常大,但是對於陸地生物來說,為了適應陸地上的各種環境,在金屬化之後,是否會變得更加恐怖呢?《海底末日》最後出現的那隻海鷗更是讓人毛骨悚然,可愛的羽毛已經不見了,剩下的只有滿身的垃圾,就連翅膀都變成了詭異的帆布製造,讓人難以想像這些動物的軀體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陸地上的哺乳生物大多有毛被,但是朋克風格卻是與可愛相反的存在,金屬是僵硬的。

《海底末日》或許也是想要通過刻畫發生在地球生物身上 的可怕變化來展現"末日"的主題。對於人類而言,究竟什麼是末日?應該是自己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威脅。而當動物們都開始變異,阻礙了人類滿足口腹之慾,甚至有些動物還會變成比人類更強大的存在,那麼這種末日,不才是最恐怖的嗎?因為那時的人類社會,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可怕的海洋末日

《海底末日》就像其名字一樣,主要還是講述海底生物的變化。這部動畫的創作者也很用心了,他把小螃蟹的殼用瓶蓋代替,把海底魚兒的頭部變成了鐵製品,而鯊魚更是兇猛。不過海底生物可怕的比比皆是,比如銅牆鐵壁的海底巨大魷魚等等。

但是如果你認為只有海底生物發生變化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等海龜遊上岸,它發現海鷗正在虎視眈眈,而那樣的海鷗,更是極富衝擊力。其實現實中也有那樣的海鷗,人類不止將自己的垃圾投放到海裡,也投放到陸地上,而陸地上的有些動物們為了尋找吃食,往往會在垃圾場中到處翻,海鷗是陸地生物,但是它的主要食物在海洋中,這也就導致了海鷗成為受損害最大的動物之一了。

不過像動畫中那樣直白的朋克風格,比如動物身上直接進化出了金屬,這種可能性是比較低的。動物身上出現堅硬的角質,並且逐步替代柔軟的皮膚,這種可能性還比較大。就像我們身上的指甲蓋一樣,汙染日益嚴重的地球,就有可能給地球上的動物們帶來這種可怕的影響。

而《海底末日》只是用蒸汽朋克風格,將那種可怕的結果幻想出來,還做了些美化,將那些可怕的改變美化成了另類美學。

《海底末日》的主旨在於讓觀眾們理解環保的重要性。環保一詞,說是為了保護地球,實際上還是為了保護人類自己。大自然有很強的降解能力,但是有能力是一回事,降解需要很長的時間又是另外一回事。大自然降解垃圾的時間趕不上人類生產垃圾的時間,那麼人類生產的那些垃圾就會傷害地球上其它生物,破壞了生態平衡,遭殃的自然也是人類自己了。

蒸汽朋克風格

蒸汽朋克風格的發展還是在於人類重工業的高速發展。即便現如今網際網路行業高速發展了,但事實上我們還有很多技術性難題沒有攻克。人類還需要鐵、鋼等材料,而煉化這些材料就一定會自然產生影響。

有時候並不是人類故意的,而是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重工業。我們國家也是,那些看似十分發達的國家,其實一開始發展的時候汙染比我們還嚴重,只是人家現在越來越重視環保,並且發展出更高的技術,以及將一些汙染嚴重的行為放到其它發展中國家裡面。

人類社會聽起來是一個整體,但實際上各個國家的出現,使其成為了不同的團體,而不同團體之間為著各自的利益而算計彼此,這也就導致了有些人富得流油,而有些人窮得吃土。這也就是貧富差距的產生了。貧富差距也與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有關。

蒸汽朋克風格出現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人們對科技發展的需要。這種風格裡面出現的物品經常是早前科技發展的產物,所以看起來會有些復古的風味。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十分新穎的東西,在現代人看來卻很復古。

正是這種復古的風格,帶著些許懷念,讓金屬的美學發揮到極致。美學是很難說清楚的東西,我們只能將有一定人數的群體喜歡的東西,稱之為一種風格。蒸汽朋克就是一種風格,這種風格作為一種獨特的美學,帶著金屬式的冰冷,有摻雜了復古的溫情,當初人們看來無比實用的設計,在現代人看來,卻是人類智慧與文明的結晶。

這個世界比我們想像的要發展更快

別看現代科技發展迅速,其實那些金屬垃圾、那些蒸汽時代的產物等等,至今還有人在用著,材料或許會有一點改變,但是原理都還是一樣,即滿足實用性。事實上人類文明中的每一個發明,其初衷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這點不管你承不承認,都是真實存在的。

在我們還沉浸在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時候,我們的物質生活也在高速發展,只是面上不顯,或者也可以說關注的人太少。基本上都已經不再是最初的含義。衣服的出現原本是為了讓人們不再受凍,保護人們的軀體,但是到了現如今,人們對衣服的需求越來越多,漸漸地,衣服的穿著方式和樣式都成為人類社會評判一個人的標準,成為具有特定含義的東西了。

現如今的我們好像跟幾千年的我們一樣,都是人類,都有血有肉。可實際上,無論是生活方式還是精神內涵都大有不同了。這個世界比我們想像的要發展更快,一切都在變化著。

相關焦點

  • 當我們愛上《羞辱》時 我們也愛上了蒸汽朋克
    儘管在較早的時期裡,蒸汽朋克更多的是作為一組「元素」而不是一個「主題」或「背景」出現在影視作品中,比如說1954年迪士尼的電影《海底兩萬裡》,就是彩色電影初期蒸汽朋克元素最為濃鬱的幾部作品之一。1986年,宮崎駿的《天空之城》無疑就是蒸汽朋克在動畫作品上最傑出的代表之一,這部動畫電影也再次證明了一個蒸汽朋克世界的不成文規定過:那就是飛艇或許在無聊的現實中已經失寵,但在蒸汽朋克的世界裡,它永遠都是人類最重要也最浪漫的飛行器。
  • 我們常常說的「蒸汽朋克」到底是什麼意思?
    「回到過去、想像未來」,這是蒸汽朋克題材的最大特徵與魅力。為了增加作品的未來感、奇幻感,蒸汽朋克題材作品除了誇大蒸汽的能量,往往也不排斥引入其它的科幻/奇幻要素——有時會用「黑科技」進行包裝,有時則直接放飛自我、呈現出一個科學與魔法並存的幻想世界。
  • 蒸汽朋克電影是什麼?這幾部電影看完,你就完全了解了!
    斷一部電影是否是蒸汽朋克風格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如果電影中出現了大量巨大且高效、釘滿了螺絲釘的大型機械製品,而且是用鍋爐帶動的,那麼這部電影十有八九就可以認定為蒸汽朋克風格了。實際上,蒸汽朋克這個詞來源於維多利亞時期,工業高速發展,大量的勞動力被解放,物質生產獲得極大發展,人們對未來世界充滿樂觀,對這個時期工業風格的刻畫經過誇張和架空之後就是現在蒸汽朋克風格的藝術作品了。那麼,究竟哪些影視作品可以被稱為是「蒸汽朋克」風格的電影呢?首先,大家都很熟悉的宮崎駿動畫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在這部電影中,出現了大量蒸汽朋克風格的機械。
  • 設計風格——蒸汽朋克
    所有的設計都像是一面鏡子反射出某一階段社會的主流審美,要是討論起設計的各種潮流風格,蒸汽朋克必須得有名字。蒸汽朋克是一個組合詞,由蒸汽steam和朋克punk兩個詞組成。蒸汽自然是代表了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了。
  • 「蒸汽朋克」的時代:美國建國100周年費城科技展
    在當時的展會上,讓我們看到許多「蒸汽朋克」的影子。剛好,那時正是現在「蒸汽朋克」電影、小說所通常設定的時代。蒸汽朋克多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將蒸汽的力量無限擴大,虛擬出一個蒸汽科技極度發達的時代。往往充滿著一種懷舊與復古的風格。現在,關於蒸汽朋克的電影很多,最早出現的大概是1927年的《大都會》。
  • TOP30-盤點那些蒸汽朋克風格的手遊-1
    《機械迷城》(Machinarium)中每個角色都是機器人,包括我們的小英雄,他將為了對付壞人並解救自己的女朋友展開了一系列的解謎,沒有多餘的對白,遊戲情節和線索皆靠細膩的動畫來表現。細膩的手繪水墨風格打造後現代機械場景畫面,讓玩家置身在這部充滿後現代機械情調的遊戲中時,儼然彷佛隨著主人公一同冒險,一同前進,一同困惑於種種謎題,一同領略大機器時代的綺麗風光。
  • 如果你厭倦了3D動畫,不妨來看看這部復古蒸汽朋克動畫電影
    ,不妨來看看這部復古蒸汽朋克動畫電影如今的動畫電影已經成了3D技術的海洋,大家似乎一提起動畫電影,想到的就是那些高度逼真的3D電影。  誠然,3D動畫技術的成熟能夠更好的為我們造夢,但就像大魚大肉吃多了也會想念青菜一樣,在放眼望去皆3D的動畫電影海洋中,我們也渴望能夠看到一些優秀的復古風格的動畫電影。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部精彩的法國「蒸汽朋克」主題動畫電影——《阿薇爾與虛構世界》。
  • 《億萬殭屍》:末日下的蒸汽朋克
    《億萬殭屍》:末日下的蒸汽朋克 在億萬屍潮中,存活下去。一場滅世的喪屍天災,摧殘了這顆星球。
  • 國產動畫電影《江南》,中國元素與蒸汽朋克科幻元素的融合
    提到中國元素與蒸汽朋克科幻元素的融合,之前就有一部動畫作品做得比較好,這部動畫短片就是之前在全球範圍內大熱的成年短篇動畫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的第八話《Good Hunting》(《祝有好收穫》)。這部動畫短片將奇幻元素,比如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狐妖,與充滿工業感機械感的蒸汽朋克科幻風格結合起來,達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祝有好收穫》這部動畫短片在中國觀眾以及國外觀眾中都獲得了比較高的讚譽,妖嬈的狐妖與蒸汽、齒輪以及機械部件結合起來之後,完全沒有違和感。
  • 國產動畫電影,江南,要大搞蒸汽朋克科幻風?
    提到中國元素與蒸汽朋克科幻元素的融合,之前就有一部動畫作品做得比較好,這部動畫短片就是之前在全球範圍內大熱的成年短篇動畫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的第八話《Good Hunting》(《祝有好收穫》)。這部動畫短片將奇幻元素,比如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狐妖,與充滿工業感機械感的蒸汽朋克科幻風格結合起來,達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祝有好收穫》這部動畫短片在中國觀眾以及國外觀眾中都獲得了比較高的讚譽,妖嬈的狐妖與蒸汽、齒輪以及機械部件結合起來之後,完全沒有違和感。
  • 蒸汽朋克與魔法交融的反戰童話?漫談宮崎駿動畫電影《天空之城》
    蒸汽朋克是一種假設的作品類型,所以蒸汽朋克時代也是我們未曾經歷過的時代。在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保障下生產生活,想想都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而這樣充滿魅力的生活方式,我們往往只能從一些虛構的影視作品之中才能得見,這些影視作品中呈現出來的元素,也會反向地對我們每個人腦海中存在的蒸汽世界進行充實。
  • 動畫電影《江南》上映 蒸汽朋克再現江南製造局
    原標題:《江南》 蒸汽朋克再現江南製造局歷史上的致遠艦與片中鴻遠艦對比圖。上下圖分別為《江南》《惡童》中工廠屋頂對比劇照。不過,該片上映後也遭遇了一些觀眾質疑,比如畫風模仿宮崎駿的動畫,人物造型太過現代……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該片導演,回應了觀眾質疑,並聊了下這部動畫電影創作的幕後故事。創作 從蒸汽朋克尋找靈感以江南製造局為故事背景,將機匠軍工以動畫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對創作者來說,需要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實地考察做支撐。
  • 「蒸汽朋克」凡爾納故鄉的機械居民
    法國博物學者儒勒‧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裡》、《神秘島》等膾炙人口的作品,至今仍被傳頌。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而隨著上個世紀後葉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他生於法國南特市,當地人引以為傲,除了為他建立紀念博物館之外,還建立起一座以他的幻想為主題的樂園充滿了既復古又奇幻的風格。
  • ...Steam & Cinder(格式塔:蒸汽&煤渣)》 帥氣御姐闖蕩蒸汽朋克世界
    《Gestalt: Steam & Cinder(格式塔:蒸汽&煤渣)》是獨立遊戲開發商Metamorphosis Games開發的2D動作冒險遊戲,預計2020年內推出,支持中文。
  • 蒸汽朋克風格遊戲盤點
    蒸汽朋克風格遊戲盤點蒸汽朋克是過去式科幻,使用蒸汽動力表現一些未來科技:範黃的銅管、精緻奇異的機械以及蒸汽繚繞的街頭都散發出蒸汽朋克別具一格的魅力。純粹的蒸汽朋克遊戲很少,但擁有一些蒸汽朋克元素也令人著迷不已!
  • 從《軒轅劍》聊聊中國味兒的「蒸汽朋克」
    但限於小農經濟的桎梏,中國古代科技多是為農業服務,因而在高度上很難有所突破,直到近代還在吃以前那點兒老本。與此同時,西方藉助第一次工業革命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充滿了浪漫樂觀主義精神的蒸汽朋克概念也誕生於這個科學、資本與宗教交織的維多利亞時期。雖然蒸汽朋克源於西方也盛於西方,不過近年來也有不少東方國家如日本在遊戲與動漫中都相繼引入蒸汽朋克的概念,中西結合反倒混搭出一種獨樹一幟的風格。
  • 蒸汽朋克像素ACT《Gestalt》新預告 風格美輪美奐
    遊戲發行商Sold Out以及開發商Metamorphosis,今天(6月14日)一早公開了蒸汽朋克風格像素動作遊戲《Gestalt: Steam & Cinder》最新視頻。
  • 蒸汽朋克大趨勢?《廢土3》開發商新作或為蒸汽朋克題材
    《廢土3》開發商新作或為蒸汽朋克題材 《廢土3》開發商「InXile Entertainment」的負責人「Brian Fargo」曾表示工作室正在開發一款RPG新作,還另有一款RPG正處於預製作階段。
  • 影子雜說:廢土朋克,末日後的希冀之路
    原子彈的投放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瓦解的進程,為戰爭的勝利奠定基礎,然而如此驚人破壞力的武器也引起廣泛重視,爆炸重創的區域廢墟彷如末日之後,滿目瘡痍。塵歸塵,土歸土,蒼涼之景也為後續的文學、影視甚至遊戲作品創造了遐想空間,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末日後的"廢土朋克"。
  • 這樣的魅力讓我無法抵擋,動畫遊戲為什麼都喜歡復古的蒸汽朋克?
    [PC鯉選清單]從遊戲到動畫,很作品都喜歡使用蒸汽朋克作為作品中的重要元素,甚至將蒸汽朋克設置為作品的故事背景。《哈爾的移動城堡》第一次接觸蒸汽朋克的概念因為宮崎駿的經典作品《哈爾的移動城堡》。不過蒸汽時代特別短暫,僅僅幾十年人類就進入了電氣時代,蒸汽技術被迅速淘汰。也許是輝煌又短暫的特點,年代與我們又非常接近,現如今人們去看蒸汽時代如同被霧氣遮掩看不真切,很容易讓人對TA充滿了遐想,於是我們有了蒸汽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