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工廠:工廠文創的案例解讀

2021-01-18 小鎮探索

來源:今日頭條

導讀  提到臺灣旅行,你一定知道日月潭、阿里山、淡水老街,你或許也知道臺北101、眷村或華山1914文創區等等。但是你感受過「觀光工廠」嗎? 「觀光工廠」 是近年開始在臺灣流行的旅遊項目,它的最大賣點是讓遊客親臨生產線現場,收穫身臨其境的互動效果。


臺灣很小,只有3.8萬平方公裡,2200萬人口,農業以小農為基礎,每個農民所擁有的土地大多就是一兩分地。但是在目前臺灣眾多的產業當中,只有兩項產業每年還能保持20%-30%的成長。一個就是農業,另一個就是旅遊業。農業加上旅遊就是休閒農業,也是臺灣目前發展相當蓬勃的、新興的文創產業。


「觀光工廠」是近年開始在臺灣流行的旅遊項目,與大陸目前正在積極推行的工業旅遊有些類似。不過,與大陸工業旅遊發展不太順利相比,臺灣的觀光工廠,卻讓一批瀕臨倒閉的老字號重新煥發了活力。文化與工業生產的奇妙結合,給老工業企業注入了新的動能。觀光工廠結合「傳統再造」、「體驗經濟」、「藝文展演」等元素,再加上寓教於樂的活動,成為節假日臺灣全家出遊的熱門選擇。



體驗經濟是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以此抓住顧客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並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體驗經濟是以服務作為舞臺,以商品作為道具來使顧客融入其中的社會演進階段。由於服務經濟也在逐步商業化,人們的個性化消費欲望難以得到徹底的滿足,人們開始把注意力和金錢的支出方向轉移到能夠為其提供價值的經濟形態,那就是體驗經濟。


「超越產品的實用功能和一般服務為中心的傳統經濟,代之以實用和審美,產品和體驗相結合的經濟。人們進行消費,不僅僅是買東西,更希望得到一種美的體驗或情感體驗。」


經濟學家認為,迄今為止的人類經濟發展歷程,表現為三大經濟形態。一是農業經濟形態,二是工業經濟形態,三是大審美經濟形態即體驗經濟。


在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的浪潮下,產業經濟向體驗經濟的升級已成為顯學。觀光工廠便是「體驗經濟」的客觀載體,拋開冷冰冰的傳統企業操作模式,從地方品牌建立與發展的角度切入,運用說品牌故事的方式,向更多消費者呈現臺灣當地的美好的人與事物,展現出公司的經營價值,熱愛鄉土回饋鄉土的情懷。提高消費品的附加價值,用原創故事力為消費者創造值得回憶的感受已成為主流。


「觀光工廠」起源於歐美。在歐美、日本等國家,與民生消費相關的工廠觀光化已經存在多年。據統計,英國大約有1000家工廠開放給遊客參觀,美國則約有500多家觀光工廠。最早的荷蘭海尼根啤酒廠、英國Wedgewood瓷器廠、日本北海道白色戀人巧克力工廠,都是熱門的「觀光景點」,可以說是「觀光工廠」的先驅。從上世紀80年代起,工廠就已經引起了許多愛好者的關注,走進工廠基地發現到處分布著縱橫交錯的橡皮管和巨大的水箱,在複雜和細緻的工廠內,可以從兢兢業業的勞動者身上體會到一種堅忍不拔的獨特美感。



德國魯爾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國家面臨經濟發展轉型的壓力,出現經濟結構重組的過程,逐漸形成以文化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模式,歐洲有些國家興起建設「觀光工廠」的浪潮,將廢棄的工廠重新改造,供旅客實地體驗參觀。



日本札幌的白色戀人巧克力工廠生產線


「觀光工廠」的浪潮由歐洲興起,再到日本的「工廠見學」,將藝術性、實用性、教學性融合為一體,讓人們了解產品的製造過程,如日本的「白色戀人」,是石屋制菓長期暢銷的產品,白色的餅乾夾著白巧克力。「白色戀人公園」以「美味」、「懷念」、「甜蜜故事」為主題。遊客在體驗工坊不僅可以看到白色戀人餅乾的製作過程,還可以感受到點心的歷史與文化。


當然除了白色戀人工廠,日本還有很多觀光工廠。



臺灣的「觀光工廠」善於「推陳出新」,從國際和本土資源的優勢互補中創造更豐富的發展條件。在借鑑了歐美、日本的發展經驗與做法的基礎上,臺灣地區結合自身自然、人文、消費需求及產業訴求的特點,極大程度的發揮了「後發優勢」,後來居上。從2003年開始,臺灣當局成功打造了119家「觀光工廠」,遍布全臺。臺灣的新一代「觀光工廠」,適應時代潮流的演變,強調服務為主,加入創意設計與展覽的產業觀光,已經成為21世紀知識經濟的新興趨勢。



「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


「觀光工廠」使傳統工業企業展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不僅提高經濟效益,擴大產品和品牌的影響力,還可以豐富旅遊產品、完善旅遊產業鏈條,是工業和旅遊業轉型發展的方向之一。



臺灣板陶窯的海報洋溢著濃濃的文創氣息

桃園的「巧克力共和國」充滿造型創意的工廠外觀

臺灣「襪子王觀光工廠」讓顧客有一種回家了的親切感

臺灣「亞典密碼蛋糕館」


「觀光工廠」在臺灣


同樣是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地區憑藉著代工模式和出口導向的政策,通過為先進地區的廠商代工建立了競爭優勢,工業經濟也實現了巨大的突破。但臺灣廠商長期依附在生產驅動的產業鏈中,對於終端消費者的需求所知甚少,以至於在工業浪潮過去之後,留下了一大批即將被淘汰掉的工廠。


由於時代及產業機構的變遷,臺灣許多工廠力求突破營運瓶頸,效仿已在歐美、日本蔚然成風的「觀光工廠」和日本的「工廠見學」,轉型為保有生產製造又開放廠區觀光的「觀光工廠」。每一家「觀光工廠」都擁有獨特的觀光主題,不僅呈現美化後的廠區環境,也提供產品製程參觀、文物展示、體驗設施等服務,是集「知性」與「休閒」於一身的新興旅遊景點。


臺灣每一家觀光工廠都以調動消費者五感(視聽觸嗅味)


另外,臺灣雲端社群觀測平臺「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亦於近日公布一份分析報告,搜集自2016年全年關於對「觀光工廠」在各大社群網站上評價留言,發現最受歡迎的是有吃又有玩的食品類「觀光工廠」,其中又以甜食糕點佔比最高,除了好吃之外,許多工廠舉辦DIY活動讓大小朋友皆可遊玩,頗受好評。



接待遊客人次前十名的「觀光工廠」,依次為臺灣玻璃館、臺灣菸酒公司埔裡酒廠、臺灣優格餅乾學院、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酒廠、白木屋品牌探索館、立康中草藥產業文化館、亞典果子工場、臺灣菸酒桃園觀光酒廠、雅聞魅力博覽館,及臺鹽通霄觀光園區。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幾個。


臺灣玻璃館



臺灣玻璃館位於彰化縣鹿港鎮彰濱工業區裡,由臺明將公司創立,於2006年5月27日正式開幕,免費參觀。臺灣玻璃館,結合了臺灣生態、文化藝術之特色,開放了知性區、工程內裝區、藝術創作區、生活玻璃區、親子體驗區等,遊客來這裡不但可以看玻璃,還可以玩玻璃,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打破了對於玻璃冰冷的印象。


立康中草藥產業文化館



立康中草藥產業文化館以簡單的方式介紹了科技和古老智慧的結晶,分作四區:「濃縮製劑大樓」、「時光隧道」、「酸痛藥布故事館」、「百草植物園」,館內展示先進的製藥設備,以透明不暗藏的方式,讓遊客了解製藥過程,也提供解說講座讓艱深專業的醫藥知識淺顯易懂,並以有趣的互動式教學,讓人透過感官了解藥材的本質。除了展示導覽,當然少不了觀光工廠必備的「DIY手作課程」,透過手作的方式,將立康中草藥產業文化館所要傳遞的草本知識能更為深刻,進而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宜蘭金車威士忌酒廠


臺酒公司自2004年開始,逐漸將其十幾個酒廠轉化為觀光酒廠。加上農村酒莊與新近成立的日月潭畔的日月酒廠,屏東青島啤酒廠,金門、馬祖三家公營酒廠,彭湖第一酒廠與宜蘭金車威士忌酒廠,掀起新一波的酒莊、酒廠觀光風潮。


臺灣菸酒桃園觀光酒廠



桃園酒廠為擁有近百年歷史的臺北酒廠(1921)、板橋酒廠(1937)、樹林酒廠(1906)合併而成的新酒廠,於1987年春正式啟用量產。桃園酒廠集酒類生產、產業歷史、市場地利等基礎,結合產業文化、創意藝術、人文等資源,串聯外圍城廓、名勝、景點及公共設施,建構成觀光酒廠。


在原有老廠子的基礎上再造,引入體驗經濟元素和文創展演等元素跟廠房及產品等相結合,這應該就是觀光工廠比工業旅遊火的主要原因。

想學習更多價值資料可關注《小鎮探索》或者添加小編微信:15010089427,備註「學習」。

考察時間:2019年4月20日-25日

考察地點:中國—臺灣

參與人員政府機關、文旅地產開發商、特色小鎮建設單位、規劃設計機構、投融資企及相關產業鏈董事長、總經理等核心高管參加(30人考察團規模)

考察形式考察+研討+資源聯接

主辦單位北京壹方城智匯科技有限公司、汗馬研習社

此次探尋,更實際!

原汁原味—實地考察近十幾個旅休閒農業與文創經典項目,讓您獲得原汁原味的體驗;

三重衝擊—專題課程培訓、實地考察交流、文化體驗深入,領悟深刻,收穫全面;

高效省時—囊括各類田園綜合體、休閒農業開發模式,了解如何定位、規劃及運營,更深切的認識且學習借鑑; 

實操演練—分組討論,實戰研討,結合自己的項目特點找到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的IP魂,汗馬隨團導師全程精彩點評,指導操作路徑和實踐方法;

智慧共享—智慧精英匯聚,積累人脈,啟迪思維,分享智慧,共謀發展; 

歡迎各位企業家蒞臨,進對圈層。諮詢熱線:13811265064

掃碼請備註「諮詢遊學會」

1、李老師:13811265064(長按複製手機號碼可加微信 備註「報名臺灣遊學」

2、簡訊報名:編輯「企業名稱+姓名+職位+聯繫方式」發送至13811265064

備註:本峰會為高端總裁峰會,僅限相關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等高管級別參加,會收取一定費用,請知悉,非誠勿擾!


「健康中國」&「鄉村振興」戰略下 2019中國康養·文旅產業發展峰會暨第二屆康養特色小鎮項目實操高端總裁峰會-海南三亞

2019年4月5日-7日 文旅特色小鎮項目遊學考察-成都站

2019年4月13-15日壹方城杭州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標杆項目遊學考察-杭州站

2019年4月20日-25日探究臺灣農旅文創產業運營模式的轉型與創新!-中國·臺灣

4月22~27日 康養文旅田園綜合體標杆項目考察-日本站

5月12日-19日壹方城歐洲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標杆項目遊學考察-歐洲站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報名

相關焦點

  • 案例+解讀,「觀光工廠」顛覆你的製造想像
    對於現代製造業來說,要打造富有創意並具有地域特色的工業旅遊文化,「觀光工廠」是產業突圍的新模式。讓我們以臺灣為例解讀「觀光工廠」的經營術。據統計,通過臺灣經濟部評鑑的觀光工廠,2011年僅有74家,到了2016年達到133家,參觀人數也從原本一年650萬人次,成長至2016年的2210萬人次,在5年內成長2.4倍。
  • 【遇見文創】綠膳谷臺灣觀光工廠創意之旅,出發ing!
    同時呢,在此次行程中,我們還將對話「臺灣文創教父」--黃信彰,在上期10大觸碰心靈的臺灣文創力中,提到的臺灣觀光工廠,80%的經典成功案例都是由他親手打造的,如:巧克力共和國、品皇咖啡、蜜蜂故事館等等。
  • 寓教於樂——臺灣觀光工廠
    我們素知臺灣以精細而聞名,臺灣的農業已經發展到文創豐富精品農業。而今觀光工廠悄然興起,而所謂的觀光工廠其本質是製造業的觀光化,意在將商業、製造業、文創產業、旅遊業一起結合。現在臺灣觀光工廠,已經成為臺灣民眾節假日最愛消費的地方。那麼臺灣又有那些著名的觀光工廠呢?
  • 臺灣文創與娛樂觀光工廠項目商務考察
    此次商務行直接與臺灣同行交流、與文創觀光工廠傳統改造商家零距離接觸對接,學習臺灣文化創意園與觀光工廠、兒童樂園以及傳統改造、招商組合、營運及行銷之道
  • 觀光工廠的六種經營模式,史上最全的觀光工廠模塊集成
    六種觀光工廠模式第一種模式:旅遊觀光/工業旅遊觀光模式在旅遊市場發育成熟的地區,找好定位切分旅遊這塊大蛋糕,整合旅行社和政府資源,形成主題鮮明的地方特色,實現傳統工廠的轉型升級。專注DIY這一細分項目,把所有的精力和資源導入到生日蛋糕這個主項上,不但讓觀光工廠得以盈利,而且給門店的生日蛋糕銷售有很大的助力。這六個模式我們已經迭代,引入新零售和網際網路的力量進來可以很好的實現品牌的快速增長。
  • 觀光工廠:工業與旅遊的融合之路
    當地旅遊部門對外宣稱,擬推行「觀光工廠+文創產品」的模式,推薦有條件的紫菜生產加工企業申報省級觀光工廠,讓消費者零距離認知紫菜加工過程,提升對產品的信任度,以此打一場口碑翻身仗。  觀光工廠與企業展廳的邊界  仍處於起步階段的福建觀光工廠,依然面臨發展瓶頸。
  • 人物丨黃信彰:走出時間,走進觀光工廠
    觀光工廠的浪潮,是由歐洲興起,再到日本的「工廠見學」,已將藝術性、實用性、教學性融合為一體,讓人們了解產品的製造過程。在面臨「製造業利基一去不復返」的危機浪潮時,臺灣效仿已在歐美、日本蔚然成風的「觀光工廠」,以日本的「工廠見學」為樣本,用文創力開拓多元觀光市場,形成具備世界水平的觀光工廠,以「四元素五面向」(四元素:娛樂、教育、美學、體驗,五面向:主題形象、廠區規劃、導覽體驗、服務品質、營運模式)將農業產業化,產業旅遊化,從而形成疊加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 【典型案例】臺灣盛行的「觀光工廠」是怎樣的旅遊體驗?
    臺灣「亞典密碼蛋糕館」。(圖片來自網絡)  「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方式,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
  • 【觀光工廠】臺灣觀光工廠這麼火的秘密:文化與工業的奇妙結合,倒閉老廠煥發新活力
    「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方式,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
  • 極致體驗 ▏臺灣休閒農業、文創、民宿、觀光工廠深度考察之旅
    濃縮精華,汲取精髓8縣市17個點,休閒農場、觀光工廠、農業文創、特色民宿、三產融合,臺灣休閒農業30多年的精華一網打盡。考察視點:普通加工廠如何通過文創設計升級為體驗觀光工廠的模範、薰衣草森林、回鄉有機農場、飛牛牧場雅聞玫瑰森林:一個以玫瑰為主題的植物觀光工廠
  • 觀光工廠 | 工業與旅遊的融合之路
    悄然興起中的觀光工廠,便是工業旅遊的重要形態之一。它基於傳統工業的生產場景、工藝、設施,輔之以解說、導覽、DIY等服務,讓遊客獲得有別於傳統旅遊的體驗。作為介於二產與三產的中間形態,觀光工廠一方面豐富了旅遊產品體系,另一方面為傳統製造業轉型提供了新的路徑。作為較早引進觀光工廠業態的省份,福建於2015年啟動省級觀光工廠評定計劃。兩年間,全省共有兩批共59家觀光工廠進入這一名單。
  • 何為觀光工廠,觀光工廠跟工業旅遊有什麼聯繫?
    「觀光工廠」是近年開始在臺灣流行的旅遊項目,與大陸目前正在積極推行的工業旅遊有些類似。據統計,英國大約有1000家工廠開放給遊客參觀,美國則約有500多家觀光工廠。最早的荷蘭海尼根啤酒廠、英國Wedgewood瓷器廠、日本北海道白色戀人巧克力工廠,都是熱門的「觀光景點」,可以說是「觀光工廠」的先驅。
  • 臺灣花蓮酒廠 觀光工廠的體驗經濟之道
    細數臺灣眾多文創產業發展,其大致包括六大類型,分別為工業遺產文創型、博物館文創型、餐飲文創型、休閒農業文創型、自然生態文創型及觀光工廠型文創。其中,利用舊的城市建設遺址改造而成的工業遺產文創型和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觀光工廠型文創,則從某種程度上通過既相互關聯又彼此區別的兩種風格,為廣大文旅愛好者呈現出傳統與現代結合、工業與藝術兼容的更加多元豐富文創亮點。
  • 福建觀光工廠:打造工業與旅遊的融合之路
    中國網7月6日訊 作為較早引進觀光工廠業態的省份,福建於2015年啟動省級觀光工廠評定計劃。兩年間,福建省共有兩批共59家觀光工廠進入這一名單。在產業融合的大背景下,工業旅遊作為一種全新業態被廣為提倡。悄然興起中的觀光工廠,便是工業旅遊的重要形態之一。
  • 【案例】5個案例,感受臺灣創意工廠的文化體驗魅力
    臺灣的傳統產業慢慢轉向「觀光休閒」方向,這些產業強調的是服務、文化、創意與體驗。「觀光工廠」幾乎涉及到與消費者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行業,襪子、毛巾、鉛筆、金工、漁具、衣服、保健品等等,這些都可以經過創意設計成為品牌「觀光工廠」,2013年「觀光工廠」在臺灣創造產值高達23億元。在後工業化時代,這是非常好的傳統產業轉型的思路。
  • 傳統百貨突圍的新路徑「觀光工廠」
    「電商」對於商業市場毫無疑問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而「體驗」式產品或業態的出現則不僅僅是單純的應對電商衝擊,更是消費者深層次的需求所激發的。禮品區,除了巧克力外,還有跟巧克力相關的各種保健品最後一站式室內的可可樹溫室,可進入溫室體驗可可生長的溫度、溼度及環境除此之外,「臺灣麻糬主題館」、「大黑松小兩口牛軋糖博物館
  • 漳州這些「觀光工廠」等你來~
    在漳州恆麗鐘錶觀光工廠,「時間」不再是字典定義的概念,展館建設包含了時間主題廣場、鐘錶文化展館、鐘錶工匠部落、鐘錶DIY互動體驗區、特色主題展售區等,形成了解讀時間「多面體」的博物館。「這是一座以漳州鐘錶產業為依託,以鐘錶文化為主題打造的,福建省唯一鐘錶主題大型觀光工廠。」 在鐘錶實驗檢測車間裡,隔著一道玻璃,參觀者能清楚看到技術人員在檢測臺前,檢測手錶精度。
  • 臺灣「觀光工廠」的秘密
    類似的「觀光工廠」洋溢著濃濃的文創氣息。 資料圖片  「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  關上門,打開窗  臺灣花蓮酒廠是一家集生產與觀光為一體的體驗式觀光酒廠。
  • 臺灣「觀光工廠」製造產業觀光化創意分享
    臺灣「觀光工廠」的出現可一次性滿足消費者旅遊、觀光、購物、體驗的需求,它的本質是將製造產業觀光化,將「商業、旅遊業、製造業、文創產業」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產業鏈。最近,臺灣最受歡迎的十大美食「觀光工廠」更是以好吃又好玩的特點成為消費者和旅遊消費者節假日最願意去的地方。
  • 臺灣宜蘭,觀光工廠模式研究,工業研學目的地開發五大標配
    「觀光工廠」現已逐漸成為了臺灣親子遊,研學遊的首選,是一種兼具製造、觀光、歷史文化傳承、教育意義的觀光工廠模式,以發展品牌效應與追求客戶價值為主要策略展現新意與魅力,讓工廠的經濟效益,轉化成地方觀光收入的邊際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