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那群麻雀

2020-12-25 印象黃陂
文 | 鍾才廷 & 圖 | 網絡

每天清晨五點左右,窗外傳來的陣陣鳥鳴會準時把我從夢中喚醒。

我們樓房前有一排四季常綠的樟樹,約三十米開外有幾棵枝繁葉茂的楊樹。安靜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因而這些樹木成了鳥的世界,鳥的天堂——這裡棲息著喜鵲﹑斑鳩等眾多的鳥兒。

每天清晨,鳥兒們似乎要給正在休息的樓房主人提醒早起,它們敞開喉嚨,縱情歌唱。低吟者優雅悅耳,婉轉動聽。高昂者鏗鏘有力,節湊鮮明。在這些鳥兒中,有一群麻雀引起了我的注意。

偶爾有一兩隻麻雀飛到我家的陽臺上。它們有時在花叢中蹦來跳去,尋找蟲子,有時在防盜網上站立片刻,又「噗」的一聲迅速飛走。因此,我有近距離觀察它們的機會。

麻雀屬小型鳥類,雖然個子微小,但全身羽毛的顏色複雜多變,前額、頭頂、後頸等部位是慄褐色,頭部兩側的白色羽毛與耳部的一塊黑斑互相映襯,非常醒目,背部棕褐色羽毛中間有規律地點綴著黑色縱紋,腹部和腿部則長著深灰色的絨毛,真可謂五彩斑斕。

一雙機靈的小眼睛隨著腦袋不停地轉動,它們不知疲倦,總是不停地跳躍、梳理羽毛,尾巴總在一翹一翹的——那是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麻雀發出的聲音永遠是枯燥的嘰嘰喳喳,但是它們就在這單調的叫聲中傳遞信息、抵禦天敵、繁衍後代。

麻雀啄食的樣子很有趣,低頭在地上啄一下,迅速抬起頭向四周掃視,好像擔心同伴搶食,又好像擔心危險來臨,發現平安無事後又迅速低頭啄食。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天敵傷害自己,這就它們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能夠生存下來的基本技能。

據了解,麻雀極小的胃部不能儲存更多的食物,它只能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不停地尋找食物,補充能量。它們不能像大雁那樣排著漂亮整齊的隊形划過雲端,在長空中留下優美的倩影,引發人們「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那樣的感慨與遐想。

它們也不能像雄鷹那樣展開強健有力的翅膀遨遊天際,在蒼穹中留下矯健的英姿,博得人們「萬裡碧空終一去,不知誰是解絛人」那樣的謳歌與讚揚。儘管相形見拙,無人喝彩,但麻雀並不自慚形穢,因為它知道自己是人類忠實的朋友。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便會出現它們的身影。從一棵樹到另一棵樹,從一個樓簷到另一個簷臺,生存於村莊或城鎮之中,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風雨雪霜,它們與人類不棄不離,每天過著忙碌、平凡、快樂的生活。

在觀察麻雀的過程中驀然回首,我發現身邊有一群與麻雀有共性的普通勞動者。

老孫是我們小區的一名清潔工。每天早晨,他推著清潔車準時來到小區履行職責。一年四季,天天如此。性格開朗的他逢人便打招呼,他說儘管忙忙碌碌,平平凡凡,但他永遠不會看輕自己,因為覺得幫助別人帶走了垃圾,美化了環境,心裡總是樂呵呵的。

他嘴邊經常掛著這樣一句話:「做事要認真、要勤奮,為人要低調、要平淡,這樣的生活有滋味。」雖然不是豪言壯語,但卻蕩滌著每一位聽者的心靈。

現實中像老孫那樣的生活觀的人比比皆是。披星戴月、風雨無阻駕駛公汽為乘客帶來便利的司機;東奔西走、走街串巷為顧客送去急需商品的快遞員;酷暑嚴寒、揮汗如雨為城市發展添磚加瓦的建築工人;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

這些辛勤的勞動者,他們做著普通的事,卻很快樂。他們恪盡職守,任勞任怨。他們自珍,堅毅,有高度的責任感。他們與清潔工老孫一樣,一生默默無聞地奉獻著,對生活始終如一地熱愛著,都具備麻雀的秉性: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在平凡中忙碌著,在平凡中快樂著。這就是積極的生活態度,這就是淡泊的美麗人生。

投稿&聯絡:admin@mulanguli.com

本文作者鍾才廷授權印象黃陂發布

關於作者鍾才廷,又名鍾浩明,男,現年56歲,漢語言文學專科畢業。系黃陂區前川街第四小學教師,愛好寫作,曾經在黃陂區教育局主辦刊物《藍燭光》上發表過《追憶逝去的青春歲月》等文章三篇。

相關焦點

  • 居民窗外養鳥 招來大量麻雀擾民
    居民窗外養鳥 招來大量麻雀擾民 2020-06-09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上遊夜雨丨祝繪濤:窗外的樹
    窗外的樹祝繪濤念書時,我並不是個好學生。我愛發呆,愛走神,在一大群認真的身影中,我常常是個逃兵,我的目光逃離了老師的黑板,向窗外溜去。記得,窗外的樹是槐樹和夾竹桃。槐樹先開花,四月,那黑沉沉的乾瘦丫枝上,不知何時就掛起了一串串青中帶白的小米粒,一不留神,小米粒就膨脹得如爆米花般大小,待你再看時,竟是滿樹雪白了。一串串槐花,白得那麼乾淨,那麼晶瑩,未經塵世沾染,仿佛一場初雪降臨。看著它,不知怎麼去喜歡它才好,只覺滿心都是無限喜悅,只願自己也化作一朵冰清玉潔的槐花,與它們融為一體。槐花謝後才長葉,那剛長出的葉,綠得鮮嫩,仿佛一掐,就要冒出汁水來。
  • 窗外的麻雀,屋外的稻香,房簷蒲公英,周杰倫歌詞裡的家
    有稻香,有蒲公英,窗外的麻雀還在嘰嘰喳喳多嘴,這樣的地方,真是夢裡最美的故鄉。
  • 辦公室住著一窩麻雀
    我不敢輕易拿開那團報紙,怕驚動了裡面的生靈。我繞到辦公樓的拐彎處向外張望,果然發現有兩隻麻雀在牆外那個圓洞口進進出出。原來這裡住著一窩麻雀!沒想到聰明的小鳥從外面的洞口進入,把這深約兩尺的圓洞當成了自己的家。這兩隻一定是麻雀爸爸和麻雀媽媽,那在洞中不停嘰嘰鳴叫的,一定是它們的孩子。我可愛的鄰居們。在小麻雀的歌唱裡,我每天平靜地工作著,這歌聲提醒我,我的身邊存在著一窩生命。
  • 在老家遇見麻雀(春節隨筆)
    一夜之間沒有了麻雀,人們開始傳說關於它們的事,那幾年家鄉天旱,有說麻雀是吃了中毒的農藥死掉的,有說麻雀搭上去新疆的火車了。說法很多,我相信後一種說法,因為這期間我有一次去過新疆,在站上停著的火車箱上真見過麻雀,麻雀在新疆真的很多啊。母親看我對著麻雀看得入神,走過來說,你不曉得,它們來的時間很長了,一大群一大群的,也不怕人,每天都在院子裡下來啄地上雞吃剩下的麥子,攆也攆不走。
  • 有一隻麻雀叫阿莉埃蒂
    窗外花架上,我種在大水碗裡的兩根銅錢草,全都不見了。且是一根一根,相繼消失的無影無蹤。我歡喜的心,飄滿疑雲。那天,我將兩根銅錢草,小心地安放大水碗裡。該不會,被宮崎駿先生動畫裡,那小人兒阿莉埃蒂「借走」了吧?哎……想起來了!當我發現第一根銅錢草失蹤時,曾有一隻小小的身影,「撲啦」一聲,驚飛而去。
  • 老麻雀大白貓小麻雀
    就在這時,忽然那隻大白貓在我們前面的土場上狂奔起來。我們大家一下都靜了下來,靜觀這突發的情況。原來是一隻老麻雀正在追逐這隻大白貓。網圖 侵刪老麻雀在大白貓上方一尺多高的空中,張開翅膀,頭朝下,像是要用她那鋒利的嘴來叨啄大白貓。
  • 老人馴服數百隻麻雀當寵物 馴服第一隻用時三年
    對於那隻老死的鷯哥,楊大爺還給它舉行了一場特別的「送終儀式」:將鷯哥用塑膠袋裝好,系上磚塊,沉入了門口的那條小河的河底。  正是這隻鷯哥的死,讓楊大爺做出了這一生最大的改變不再痴情養那些抓來的生鳥了,改養家門口的那群經常來和家鳥爭食的麻雀。因為多年的養鳥經驗,讓楊大爺儼然已經成了養鳥界的「獨孤求敗」,他想要挑戰一下自我,馴服那些見人就逃的麻雀。
  • 麻雀·彈弓·燕子窩
    用餐後,散步於青島青泉礦泉水公司寬敞整潔的廠區,走著走著,我驀然遇見幾群站在蘋果樹、桃樹、棗樹枝椏上的麻雀,它們旁若無人地嘮著家常,互相追逐打鬧著,完全沒有顧及到天氣已經轉涼,唧唧喳喳把早已變黃變枯的樹葉撞得譁譁作響。        不知為什麼,瞧著麻雀們快樂嬉戲的情景,宛若過電影情節一般,好多塵封的往事和感慨被重新勾出。
  • 麻雀是一種什麼鳥
    麻雀的祖先源自歐洲,在某一個晨光熹微的黎明,最早啟程的那隻麻雀開始背井離鄉,浪遊東方。以一種「麻雀主義」的毅力在蔓延……麻雀遷徙繁衍的歷史源遠流長由來已久。在我的故鄉,麻雀又叫瓦雀、賓雀、家賓、寇雉、鷦鷯、小蟲、蒿雀、家雀等多種稱謂。我特別喜歡家雀之名,有種「家之雀」的感覺,很溫馨。
  • 故事:麻雀救難
    雖然家中已陷入了貧困,但陳良還是喜歡餵食家門口的麻雀,現在正值冬季,麻雀無處覓食,陳良心有不忍。家中的餘糧也不多,父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知道陳良自小就心善,也並沒有去勸他,由他去。陳良心善,就算自己不吃也不忍心餓著這些麻雀。每天都有幾大群麻雀來到院中,餵得熟悉了,這些麻雀也並不怕人,還喜歡圍著陳良飛來飛去,好不快活。
  • 麻雀只有一種,你可能被騙了
    身邊麻雀太過常見了,以至於我們平時都沒有仔細注意過,今日聽朋友談起,我大致了解了一下,我國一共有五種麻雀,分別是:樹麻雀,山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1、 樹麻雀樹麻雀(學名:Passer montanus)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麻雀,是雀科、麻雀屬的小型鳥類,體長13-15釐米。頭頂至後頸是慄褐色,頭側白色,耳部有一黑斑,在白色的頭側特別顯眼。背後是沙褐或棕褐色具黑色。喉部黑色,身上其他地方汙灰白色微帶褐色。
  • 媽媽BB一起講:麻雀飛進家
    中午正在和寶寶吃飯,忽然發現窗臺上站著一隻小麻雀,小小的體型,笨拙的飛行,應該是只正在練習飛行的麻雀寶寶吧?怎麼就這麼不小心,闖進我的家裡了呢?  此刻它正在好奇的向室內張望。心裡很奇怪:窗戶都關的好好的,這小東西是從哪裡飛進來的?寶寶已經歡呼著跑向陽臺了,並且伸出一根手指嚷嚷:「小麻雀,快來呀,快來站在我的手指上。」
  • 我多想聽到麻雀的叫聲
    隨著慢慢地走近,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是麻雀,沒辦法由於汙染太嚴重,原本土黃色的小麻雀也被燻成黑色的了,一會兒或許它們吃飽喝足了,便高興地飛上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這正常不過的鳥叫聲,居然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童年時代,是啊,我有多長時間沒有聽到它們的叫聲了?
  • 窗外的那片樹林
    凡來串門的朋友,都羨慕我家客廳窗外的那片小樹林。說實話,當初買房就是看中了這片樹林。窗臺可見的角度,是俯視向下的,一眼看去,如鋼筋水泥的樓群中鑲嵌的一副綠色畫卷,甚是賞心悅目。住在這裡十年了,每天,我都要站在窗前看看,看它四季更替,聽它鳥語風聲。
  • 留住麻雀
    早春,我走在園區石階小道上,忽地看到不遠處有幾隻麻雀,正在殘雪下面,吃力地用褐黃色的小爪子和黑色的嘴巴刨吃著什麼,叨一口,使用那雙警惕的小黑眼睛四下張望一下。當它們看到我時,想要飛。我停下了腳步,它們或許捨不得草坪裡殘留的草籽或草葉兒什麼的,或許以為我離它們還遠,不會傷害它們,所以又接著在那裡刨著、叨著。
  • 你不一定見過的山麻雀
    麻雀,地球人都知道,無論是繁華的城市還是偏僻的農村,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房前屋後到處可見的麻雀,我曾經想當然地以為它的名字就叫家麻雀,後來翻了書才知道這種麻雀的英文名字卻應該是Tree sparrow,也就是[樹]麻雀(Passer montanus);真正的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也就是House sparrow,雖然分布也很廣,歐亞、澳洲均有分布,但湖北並沒有記錄,我還是在澳洲才看到拍到家麻雀。
  • 為什麼麻雀可以養的比鸚鵡還聽話呢?
    事實上麻雀也可以養的比鸚鵡還乖,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呢?親人的麻雀1.記憶力,根據相關文獻顯示,麻雀的記憶力非常好,哪怕是在所有鳥類中都是數一數二的的,這也是為何很多麻雀每天都會在幾個固定的地方尋覓食物,哪怕那幾個地方相隔甚遠它們也能記得方位
  • 大批麻雀突然死在廣州一校園中
    前天(1月13日)上午,在廣州大學城星海音樂學院,發生了一件怪事,幾十隻麻雀突然死在校園的水池裡。麻雀不可能主動下水遊泳的,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根據目擊者說當時突然有一大群的麻雀飛到水池站在水池邊上棲息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掉進了水池裡不斷地掙扎
  • 麻雀電視劇裡面一共有幾個麻雀 真正的麻雀是誰?
    &nbsp&nbsp&nbsp&nbsp麻雀電視劇裡面一共有幾個麻雀?麻雀電視劇裡面麻雀都有誰?下面,小編來為大家做一下相關的介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nbsp&nbsp&nbsp&nbsp麻雀電視劇誰是麻雀 麻雀真實身份揭曉&nbsp&nbsp&nbsp&nbsp電視劇《微微》完結後想必大家現在都在觀看由李易峰主演的諜戰劇《麻雀》。那麼劇中代號為「麻雀」的是誰呢?在播出的最新劇情中,畢忠良即將要展開對麻雀的追捕。